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元素的当代传播困境经济的腾飞,社会发展的进步以及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加之互联网时代的崛起等等要素使当今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种多元而复杂的形势。中华元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是中国历史发展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是民众在潜移默化的生活习惯中达成的集体性的认同。但中华元素的存在和发展的源泉仍然来自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层面、经济层面及生活方式上所构建的土壤,是在纵向的历史长河获取的源源不断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浇灌。如今的社会早已进入了现代的文明,进入了真正高速和便捷的时代。古代的文化对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来说,如同陈列在博物馆中的古董,只是历史留下的印记。传统文化在当下横向发展的汹涌社会浪潮的席卷中,在工业化时代、市场化经济、泛娱乐化文明的当代社会里不断被冲蚀消解,中华元素作为历史的文化和符号也在逐渐褪色,中华元素的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当代社会陷入了极大的困境。(一)本土生存土壤的培育缺失首先是传统社会政治、经济及思想上的瓦解。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拥有特定的生成机制和传播方式,而传统社会早已在现代文明的进程中被历史的滚滚车轮碾压下土崩瓦解,古代社会以“礼乐”维系的社会秩序也被对自由平等追求的现代价值观下黯然失色,人们进入了“礼崩乐坏”的时代。“中华传统文化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旧式农业文化,一种自然经济型的文化,是植根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基础和传统的家国同构的社会基础之上,它所反映的也必然是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中国传统艺术体现在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所营造的特殊的生态环境上。”中华传统文化更是生长在这片土壤上。农耕文化退出历史舞台,使中华元素失去了在中华大地上最基础的文化生存的沃土,这也成为中华元素在当代传播困境的最主要原因。而现代社会发展下的市场经济早已取代了传统的小农经济,在中国以宏观调控和市场作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则不复存在。而在思想政治方面,以儒家为核心的思想根基也曾经在中世纪创造过举世瞩目的东方文明和魅力,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围绕儒家思想构建的政治架构和社会层级曾经稳定高效运行了两千多年。但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开始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传统文化不仅因为国家落后而受到部分西方人的蔑视和嘲笑,一些国人也从文化自豪感转变为文化自卑感,在西方文明逐渐涌入和国人“开眼看世界”、“留洋热”之后,因国人主观上对国家落后的愤慨、对文化社会变革进步的渴望,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第一次大冲击——“五四”运动。半个世纪后的“文化大革命”和当下的文化全球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冲击更可谓“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文化的极大否定和“文革”时期的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都对儒家文化的文脉发展造成极大的破坏,而全球化时期多元思想的冲击更是让儒家思想难以立足。“而之后的近四五十年间,更由于民间社会宗法制和小农经济的整体瓦解,致使失去了生存土壤的儒学文化愈发逃遁无地。”传统社会中的“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礼治”也在现代社会、城镇化的推进中随着“礼”基础的丧失走向消亡,即便是乡土社会的“礼治色彩”也日渐式微。可以说,“传统文化赖以生成的自然经济、宗法制度、泛神信仰等社会历史条件己经分崩离析,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统一性和同一性早已终结。”而在这样的语境下,传统文化必然缺乏生存的土壤,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中也缺乏得以发展的环境培育。中华元素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必然不具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和传播条件。因而,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为中华元素的当代传播构建相应的传播土壤,在现代社会文明和古代传统文化中搭起一座传承的桥梁则为当下所需。其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程的冲击下,传统与现代的巨大鸿沟。如果说以上传统经济、政治及思想层面的体制基础是为中华元素的传承和传播是输送源源不断的而养分的话,那么与传统社会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截然不同,且有着巨大文化鸿沟的现代社会的文明进程的冲击则是历史发展下无法抗拒的外在阻力。尤其是在20世纪的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费孝通先生将这种变化比喻成中国社会跳跃式发展的“三级两跳”。第一跳是中国从一个带有传统色彩的乡土式社会缺乏渐进式演变而在短期内快速跳跃进入现代化社会;第二跳是刚处于现代化发展开端期、工业文明初步建立的中国直接跳跃进入了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在第一跳中,中国遭遇到了“现代性的入侵”(in-breakofthemodernity)。本来“以血缘为基础,以家族为中心,追求社会整体秩序的中国传统制度,和以个人为中心,以权利与义务为界限,追求自由的西洋近代制度,由于不同的价值系统,孰优孰劣本难分清”。甚至在汉唐宋明等朝代,我国的传统制度对东亚各国形成文化输出,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曾让尚未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伏尔泰等西方文人在批判欧洲社会体制时对“世界上开化最早的国家”中国心驰神往。但近代落后的国力、被列强欺凌的现实,让传统制度也在人们反思落后原因时大加鞭挞。强权即是公理,传统就是落后,西方追求的界限清晰、权利义务明确就是先进的科学理性,中华传统的隐忍礼让、尊卑有序就是落后的愚昧。文明的标准被简化的失去诗意和美感,人们强调的都只是实用高效,似乎“富强”必然“文明”。被西方列强欺凌压迫的国人在现实面前放下了曾经对“蛮夷”的不屑蔑视,放弃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社会体制,从最初的学习西方的船炮兵器制造,到逐渐学习西方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从东方文明的创造者、主导者,变成了西方文明的模仿者、跟随者。现代社会下一切以经济为核心发展要素的方式成为中国社会进步推动的主流思想,不得不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且走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这种非自觉的改变使中华传统文化生存的条件逐渐衰败。因而,中国社会现代文明的发展中在追求以理性为核心要素的西方现代制度,这显然是与中国古代社会追求“礼治”的乡土社会是有着巨大的鸿沟,而且从礼治社会到理性社会的发展缺乏渐进式的过渡。除此之外,社会多元化带来的各种思潮的不断涌进,也让原本坚信传统文化价值的人们感动迷茫和动摇。在近现代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新自由主义、存在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在刷新了人们价值观的同时,从激发人们放松约束、自我释放等不同价值追求角度,也不断侵蚀着中华传统价值观对人们的良性塑造。而市场经济的逐渐兴起也引发了抛弃道德约束,对金钱利益的无底线追求。在这样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曾经被人们一直坚持的传统价值体系被逐渐摧毁,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被抛之脑后,儒家的文化思想被视为落后保守,是与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价值判断标准不断被刷新下限。除此之外,原来架构完整、体系缜密的传统文化的已经被冲散到支离破碎,传统文化的根基基本被挖掉,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和延续空间遭到严重破坏,传统文化内容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难以生存。在传统思想体系被逐步瓦解,中国也还完全实现现代社会的时候,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深入普及,中国则匆匆进入了信息时代,实现了第二次跳跃。而这一阶段的最明显特征是数字媒介时代的到来,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人的延伸”,从“印刷时代”到“数字媒介”的变化使人们的生活模式和传播方式,甚至文化发展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大数据、云计算、微博、朋友圈等等这些要素构成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它们带给人们便捷和快速,距离和时空在这样的数字空间变得模糊。中华元素的显著特质是一种绵延的精神内涵的意蕴体会,是需要时间和心灵的感受才可体会的精神“趣味”。而在此环境下的信息化时代具有的碎片化特征更是割裂传统文化的连贯的情绪体验,传统文化的内涵更是在这样环境下被逐渐消解。传统和现代的二元对立关系,是中华元素在现代社会中进行现代转化仍然是较为困难的。虽然“传统”不再被抛弃和变革,被视为落后的象征,被现代社会重新接纳,但由于传统和现代内在本质上的不同和难兼容性仍然是中华元素适应现代社会的一大障碍。最后是传统文化的文脉和传承的断层。传统文化立足于传统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传统文化也应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以新的形式呈现,并以此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尽管现代社会下到服饰、器物,上到思想和政治体制等都不尽相同,但蕴藏其中的民族基因是一脉相承,绵延不断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如果说传统社会的文明是顺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的规律自然地过渡到现代社会的话,中华元素的传承和现代性转化也会更加顺畅和自然,阻力也会相应更小。而不得不承认,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中华元素的留存都由于历史的原因,发生过十分严重的断裂,而文脉被割裂的同时,外来多元文化的冲击也来势汹汹,这都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极大的打击,再想把曾经断裂的文脉延续起来也必定困难重重。西方的欧洲等国家对其传统文化的维护一直是中国学习的典范,不管是民众还是国家层面,都非常热爱自身的传统文化,并引以为傲,在保护措施和国民性教育上也都十分成熟。而这正主要归功于这些国家未曾断裂的文脉传承。西方国家的发展始终以理性思想为基础,即便也曾经历制度的变更,王朝的更迭,但理性的思想也始终不变。而中国自古的发展是倾向于感性的思维,进入现代社会开始向西方学习,由于对传统文化“破”与“立”长期的不平衡,造成了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断层。最典型的是在对传统文化的解构和重构中的只“破”不“立”的现象。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单向度认知。尤其是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对待其态度基本是全盘否定,这种“破”也导致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几乎崩溃,而新的体系也并没有随之建立。这正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定位缺乏应有的认识,也“甚至出现将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落后文化的错误认识,致使中华传统文化何去何从成为一个悬置的难题。”这种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破”,力量很大,甚至是直接的否定和解构,但却未有相应的“立”,成为只“破”不“立”。除此之外,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输入西方的政治、文化等信息,以期通过对西方文明的学习和借鉴,向发达国家追赶。但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也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这实际上是一种更可怕的否定。对西方价值理论的过分追捧,却对传统文化资源轻视,甚至是放弃和否定,这无疑是陷入了一种“文化替代主义”的严重误区。随后因发展的需要对经济过度的关注和对文化的忽略,更使得传统文化被人们淡忘漠视,推动传统文化反思和传承的动力几乎消失殆尽。这正是另一种不“破”不“立”现象,这种尴尬和无奈,使传统文化无人问津,既疏于解构又无建构,适应社会的发展的传承更无从谈起了。不论是只“破”不“立”还是不“破”不“立”都造成的中华文脉发展的一定程度的断层。同时,中华元素发展传承的断层不仅是文脉上的断层,更是文化传承上的断层。优秀文化的传承,是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命脉和灵魂不断延续的根基。当前,中国很大部分的传统文化和工艺,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面前显得“老无所依”,面临后继无人的问题。年轻人嫌弃过时不愿学、老一辈人渐渐老去,这样尴尬的传承及发展现状造成了传承上的断层。而不论是文脉上的断层还是传承上的断层,加之缺乏形成有效的措施,这无疑使中华元素早已贫瘠,且缺乏培育的生存土壤雪上加霜。(二)外来主流文化的强势入侵首先,西方的文化殖民入侵,挤占消解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本土空间。西方发达国家在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撑下举起了“全球化”的旗帜,意图对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社会制度和文化内涵进行改造,希望建立符合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世界秩序。从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热战”到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冷战”,发展至今天看似和平的世界格局,各个国家的竞争已经从军事、经济的硬实力转移到包含文化在内的软硬实力相结合的“综合国力”之争。西方国家更是凭借科技、经济的优势,在全球化社会语境下,以输出影视艺术、商业产品等传播手段,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野蛮的军事、政治殖民穿上光鲜靓丽的文化外衣,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开启了西方的意识形态殖民。外来文化应当像外来物种一样予以关注,防止其蔓延泛滥。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电子媒介则成为了文化信息和意识形态的传播载体,在信息战场上的具有着核心地位。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已进入“后殖民”时期,尽可能地操纵主要的传播媒介,或慷慨激昂、或委婉含蓄地传播着西方的文化价值理念和政治意识形态,这种意图实现文化殖民的狡诈行径堪称文化帝国主义。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弱势文化在西方的强势文化面前显然处于极其不利的位置,这本身就是一场不对等的战争。在这种悬殊的力量对比之下,早已千疮百孔的中华传统文化岂能奢望发扬光大?连留住火种、保住生机都困难重重。而同时西方文化殖民和价值观念的冲击还造成人们对坚守保护传统文化上的动摇甚至背叛。诸如宪政民主、公民社会、普世价值等西方价值观念带着“先进理念”的炫目光环涌进国门,不仅冲击了本土的原主流意识形态,还阻碍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对个人主义强调的西方价值理论不断地刺激着人们的欲望,同时,部分西方势力对中国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的不怀好意的解读,都进一步动摇着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社会基础。“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使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及其蕴含的价值观念产生怀疑甚至排斥,导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表现出选择困惑,不知道究竟应该选择什么以及应该如何选择,进而陷入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自我迷茫状态。”当中国处在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困惑和茫然的阶段,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则让传统文化在此溃不成军,生存都陷入困境。但换一个角度看,西方的现代文化入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尽管是西方强权国家的变相文化殖民,但其中大部分现代文明思想也都是人类进步的宝贵财富,若是可以为传统文化传承所用,则是提高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现代适应性和接受度的有力武器。但如何对内容纷繁庞杂的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地甄选与适当的取舍,并把握选择和辨识的标准,考量其在整个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是极其重要又极具挑战的进程。有些人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错误地认为是在传统文化中简单地加入一些现代元素和西方的现代理论,如器官移植一样的强行嫁接,这不仅没有深入学习理西方的文化思想,也没有就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从长远和宏观的角度展开系统性的分析,这种生吞活剥式的转换思想既无法完成中华元素的高质量的现代性转换,也破坏传统文化的留存和发展,对中华元素本身的表征和内涵都是一种消解和误读。其次,全球化的文化同质化,造成中华元素保持其异质性的困难。在奔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掩盖之下,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着先行发展起来的实力和优势,操控大型传媒集团输出世界上多数的新闻、图书、音乐、电影、电视节目,在源头上就处于强势地位。为数不多的传媒集团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品遍布世界各地,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比经济垄断更可怕的文化垄断,诸如时代华纳、迪士尼等公司都是这样的超级传媒集团。在此影响下,文化的同质化已成为较严重的问题。不仅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文化席卷全球,全世界的年轻人对足球世界杯、篮球NBA的喜爱和追捧也是这种问题的体现,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的个性化与多样化非常难以保存。文化的异质性来源于文化发源地独特的民族历史、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的生活方式等等方面,在“全球化”出现之前,各民族文化交流受限,相互影响较小,因而文化容易保持独立性,多元文化百花齐放。而“全球化”加强了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占据硬实力优势的西方国家在文化层面也形成了输出优势,使得各地本土的传统文化遭受着巨大冲击,全球文化同质化的趋势日益显著,本土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精神和理念逐渐弱化,传统文化的异质性遭受着严重的危机。尤其是“西方中心论”的文化霸权主义的存在,更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带来威胁。因此,“在以西方化为实质的同质化发展环境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在传承和发展中保持自身的异质性,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本质上来说,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符号集中体现的中华元素其最宝贵价值和最大魅力即是自身的文化独特性和异质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对西方现代文明下的互补。而要想在这样的日趋同质化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独特的文化魅力,是当下要重点关注的方面。最后,外来文化的入侵也导致青年人群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偏低,传统文化继承的主力人群在不断损失。青年群体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决定着中华传统文化在未来的生存价值和创新发展的前景。可以说,青年群体才是中华元素得以传播,甚至产生较强国际影响力,并得到全世界认可的关键因素。然而,不得不承认,现在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群体总体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还远远不够,有些人是对传统文化接触了解的较少,而有些人则在主观上缺乏兴趣,尽管大部分青年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且发自内心的热爱,但这距离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有较高的认知基础和甄别能力,且引以为傲,并自觉肩负起发扬和传播传统文化的重任还相差甚远。这一方面是源于国家政府疏于把传统文化融入从小的国民教育中,也是由于在近代发展中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破坏,尤其是前面提到的文脉断层导致青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还不够。然而“近代以来形成‘造成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病因存在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归因使国民陷入对西方文化的迷信,形成了‘他者中心’倾向。”在这样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否定中,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则势如破竹,几乎毫无阻力,这也才是影响最直接、破坏最强烈的原因。西方国家通过大众传媒工具,把他们提倡的文化价值观,以最受青年欢迎的形式向我国进行输出,如源自美国的动画电影,无论是《花木兰》还是《功夫熊猫》都是借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讲述着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在这样的极具亲和力的外衣掩盖下的文化入侵,其影响力必定是十分显著。由于我国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和发展期,所以很容易受到这些外来文化的影响。”加之部分大学生缺乏坚定的立场或者没有对外来文化进行甄别的能力,最终很可能成为西方文化渗透的牺牲品。纵观全中国的青年群体,用着苹果手机,吃着肯德基,喝着可口可乐,穿着阿迪达斯或耐克服饰鞋子,看着最流行的美剧或者英剧,这似乎是大部分青年群体的典型生活样本了。由此更让人警惕,西方现代流行文化对中国青年的吸引力和渗透性,这不仅使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这样的现代社会语境中发展空间的日益压缩,青年群体被外来文化同化的严重的同时,则极其不利于其对传统文化的内在认同,这些都使得传统文化的继承人不断损失,且形势愈加严重,并严重威胁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三)传播语言缺乏现代适应性在古代社会,中华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稳定而有序地传播实际上都是建立在传统社会特有的传播机制基础之上的。“在印刷术诞生之前的口传文化阶段,人类经验的传递必须依靠主体面对面的双向互动,这也使传统的权威得以维持;诞生于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术,可移动的信息媒介(印刷物)使得人类‘超时空交流’成为可能,这不但动摇了传统知识文化权威,更带有批判和“改写”的倾向。”因此,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实际上立足于小农经济之上的家庭中的耳熏目染,师徒间的代代相传,是以口口相传为主,文字传播为辅的一种传播方式。而传统社会中的家庭是文化传统最普遍的机构和场所。在历代形成的文化氛围之中,不用刻意地教导,无论是传统的器物符号还是节俗庆典等,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都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晚辈通过家庭的熏陶,复制祖辈的文化行为、晚辈学习复制了祖辈的文化行为、接受继承了祖辈的认知方式,传统文化的范型被不知不觉地内化于继承者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中,连续性的传承特点显现出来。此外,中国传统社会稳定的社会结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都使传统文化在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几千年里实现了代代相传。传统文化主要以交际和文字传播为主方式,而当代社会语境中的现代话语表达方式与传统社会的话语表达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给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话语现代化是文化现代化的重要特点,是人们根据需要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自然形成的,社会语境和人们社会实践的发展和变化,必然带来话语表达的变化。众所周知,文字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文字表述方式,甚至是话语结构的改变,都会对文化内涵意蕴的表达产生影响。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正是如传统古典话语表述一样重在内心体会的状态。诸如一些经典的诗词,当诵咏这些诗词时,一些诗中的画面和意象会自然地被感受和体会到,但这样的意蕴和趣味是很难用现代话语体系表达清楚的。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在现代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下产生的现代话语体系作为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语言传播方式,实际是上给传统内涵和精髓的原汁原味的传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现如今,“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尤其是现代都市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的社会结构,从根本上颠覆了古代的传播格局。”媒介环境的变化,让传统文化的当代境遇如履薄冰。“文化全球化使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呈现横向性特征,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加速了文化的横向传播趋势。横向传播方式能否如同纵向代际传承那样原原本本地传播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是我们必须思考。”尤其是新媒体时代,受众更多的是被数字化产品所包围。而互联网的深入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都使当前的传播环境呈现出诸如视觉化、互动性、碎片化等新的特点。而正如上文所说传统文化的原传播更侧重口口相传、代代传承的方式。在如今高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这无疑是不合时宜的。这一方面体现在家族或师徒技艺传承的方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致使很多传统的优秀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状况。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对经济价值的追求,已经很难有人愿意在忍受清贫中,沉下心来潜心学习和研究这些优秀的技艺,并愿意为此技艺的传承奉献一生。电影《百鸟朝凤》中原来地位颇高的唢呐师傅在面临徒弟们纷纷放弃继续这项技艺营生,而转投到城里打工挣钱的无奈感慨,可以看出这样师徒或家族式的传承早已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媒体环境中,人们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视觉化的表达方式常常比文字等传播方式更吸引人的关注。然而当前的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却没有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及时的现代性转化,并没有在视觉化和传统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缺乏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传播语言。从工业化生产下发展而来的现代文明,其中显著的特点即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碎片化切割。人们对手机依赖的日益严重,各种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以及微信、抖音、微博和facebook等社交软件的火爆,种种互联网环境下的传播环境的变化,这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们碎片化生活的状态。但这更是在本质上来说,其之所以可以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是适应了现代文明中的碎片化特征的体现,让人们在零星的碎片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和归属。中华元素在传统文化的根基下发展,离开了原有的环境和土壤,必然需要其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和时代,才有可能继续生存下去。虽然传统文化的很多内容和载体在今天被一些人认为过时的甚至无用的,例如我国的传统戏曲,其中有诸多优秀的文化精品,但与流行歌曲、影视综艺相比,没有得到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同等喜爱;再如文房四宝里的徽墨款砚,在古代墨和砚是书写的必须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今天的书写工具和文字载体不断更新,徽墨款砚的实用价值已难以体现,但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悠久发展的产物,在大浪淘沙的历史发展中保留至今,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祖祖辈辈的智慧和精神,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必然仍然具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只是在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没有恰当的,适应时代的发展的传播环境和传播语言来呈现出来。也许传统戏剧不在传统的戏台上一板一眼的唱戏,而是成为流行音乐中最摄人心魂的旋律,也许文房四宝不在每个人书写的桌面上,但呈现在最优秀的海报设计中,等等。这些在互联网时代以新的传播语言展现的方式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精髓,更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它。这才是时代发展中应具有现代传播语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人”得到了充分的“延伸”,新媒介的环境在人们还未有及时感知的情况下,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对世界的看法,全新的传播关系不断形成,整个社会机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就是说,滋养中华传统文化的“器”,即传播环境,已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而传播语言的“道”却不进行相应改变,那么供养着中华元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土壤则会越来越贫瘠。(四)泛娱乐语境下的内涵误读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认为印刷文字是“有语义的,可释义的,有逻辑命题的内容”。可见,阅读使人们的理性思维得到进步,知识的分析能力也在具有序列性和逻辑性的文字中得到了培养。这样的印刷传播时代被波兹曼认为是“阐释时代”。当一些作为大众文化的民俗技艺是以家族或师徒传承的方式传承下来时,而以诗词歌赋等为代表的精英文化艺术作品的传统文化传播正是在此时代以文字传播不断被发展壮大。而19世纪末期,以电视的发明和热捧,使人们真正进入了“娱乐业时代”。媒介的变化使人们不再愿意以文字的阅读,主动的思考为主要的放松方式,转而投向视觉化和动态化的电视节目,被动的享受电视中带来的各种信息和娱乐,人们开始步入波兹曼称为的“娱乐至死”的状态。这一阶段不管是电视、还是报纸和广播等大众传媒,“娱乐”皆称为其讨好和吸引人们的手段,人们被“娱乐”包围着。“大众传媒的娱乐化己不仅仅是娱乐,它开始迅速穿越其边界,肆意蔓延、扩张,渗入传媒编码体系,成为传媒的结构性因素,作用于社会各个层面。”这样的娱乐时代学界普通用“泛娱乐化”概念,其能很好地概括娱乐无所不在的状况。20世纪中叶互联网的横空出世,使人们相继步入电子媒介时代、新媒体和数字传播时代。人们在手机、电脑和各种数字艺术和数字产品的世界中享受着娱乐带来的快乐体验,进入了“沉浸理论”中的“沉浸”的状态。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MihalyCsikszentmihalyi)第一次提出了沉浸理论(FlowTheory),用于解释人们为何会在某些情况下进入一种忘记外界,完全投入某种情境中的,即进入“沉浸”的状态。这样的“沉浸”展现的主要是人仿佛忘记了身处的周遭现实世界,而在虚拟电子空间和传媒网络里忘我投入其中的状态。因而,这样的大众传媒中的“娱乐沉浸”,正是描述了人们沉溺在由娱乐制造的狂欢的海洋中,无法自拔的一种状态。“新媒体时代依靠电子媒介控制、导向着各色信息,使人的身体和精神得到‘延伸’;而人们并不知其不知,又或是毫无选择,以及由此被导向催眠状态和自恋情结。”这里的信息即是被包装过的政治意识形态、商业资本等等。而这些在“泛娱乐”时代大部分都以娱乐作为对大众进行传播的手段。人们在这样的“镜像”的娱乐环境中沉浸着,甚至是迷幻着。在这样的娱乐沉浸情境的新媒体和数字传播时代下,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智能手机、电脑、网络电视及其他数字智能产品称为媒介的主体,娱乐作为主要内容让受众深深沉迷,并产生了持久不灭的娱乐幻想。然而当下中国社会语境中高速发展的节奏,上到国家经济发展,下到个人工作生活无不体现着这一点。这样的快节奏的状态让大部分人都有着深深的焦虑感和无力感,以娱乐的方式获取短暂的心灵上的慰藉成为现代人逃避令人窒息的紧张状态的一种有效方式。因而,当下的社会语境更加剧了社会“泛娱乐”化的特点。不仅娱乐节目空前繁荣,现代人自身也处在一种娱乐化的生活状态。他们看着娱乐节目,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照片滤镜调色课程设计
- 二手车交易平台营业员销售总结
- 春游课程设计
- 家具设计师工作总结
- 风险防控方案计划
- 法律服务行业风险防范方案
- 化工行业卫生防护要点
- 物流运输行业咨询服务经验总结
- 药店卫生管理措施
- 金融领域的投资顾问职责
- 干法读书会分享
- 进阶练12 材料作文(满分范文20篇)(解析版)-【挑战中考】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重难点全攻略(浙江专用)
- 骨质疏松的中医中药治疗
- 卫浴销售部门年终总结
- 2024年高考真题-化学(天津卷) 含解析
-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含解析
- 2024年招投标培训
- 人教A版(新教材)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学案2:7 1 1 条件概率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库系统》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防火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期末(试题)-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