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测-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同_第1页
专题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测-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同_第2页
专题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测-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同_第3页
专题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测-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同_第4页
专题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测-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3节水瓷源的合理利用班级姓名学号分数(测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1〜3题。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A.1〜3月B.3〜6月C.6〜9月D.9〜12月2.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A.径流量增大B.河道淤积C.流速加快D.河床展宽3.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答案】1.D2.B3.A【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流水作用与地貌,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是流水下切侵蚀最强时期,是河流水量最犬时期(汛期)。乙时期是水量最少时期(枯水期),潮流带着泥沙逆河而上,在河床上淤积,使河床变浅。从甲到乙就是水量最大到水量最少这段过渡时期。该河流位于浙江东部,5-9月是该地的雨季,冬春季节该地受冬季风影响,降水最少,不会发生如图所示变化。所以,从甲到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9—12月。第2题,水库的作用是调节径流的时间分布,使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减小,流量稳定。水库建成后,下游丰水期径流量减少,枯水期径流量增加,在水库的调节作用下,水流流速变慢,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在河道淤积;河流流量变得稳定,对河床两侧的侵蚀减轻,河床不会展宽。第3题,因为该河在枯水期时潮水会携带泥沙逆流而上,造成河道泥沙淤积,在河口修建水闸会阻挡潮水携带的泥沙,切断潮流泥沙的补给,减少河道的淤积,该水闸修建在河口处,对洪水下泄速度不会产生影响;潮水逆河而上时受到水闸阻挡,流速会降低,携带的泥沙会减少,同时,潮流冲淤能力也会降低;不能拦截河流入海泥沙,否则会造成河道淤积。(2017•北京西城区期末)“海绵城市”是我国大力倡导的构建新型水循环系统的一种城建模式。下图是“海绵城市”与传统“快排”模式城市水循环系统对比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蒸发(腾)>80%排放>80%排放“快排”模式年径流总量(多年平均)下渗癒蒸发(腾)“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多年平均)<40%“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多年平均)<40%排放下渗减排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下渗减排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集蓄利用蓄水池、雨水罐、池塘、雨水湿地等4.“海绵城市”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B.增加地下径流B.增加地下径流D.增加水汽输送C.减少地表蒸发5.两种城市水循环模式的差异是()“快排”模式增加了城市的可用水量“快排”模式与原自然水文环境相仿“海绵城市”增大了城市地表排水量“海绵城市”提高了城市抗旱防洪能力【答案】4.B5.D

【解析】第竝题,读團可知,『『海绵城市"主要是増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増加地下径流,对水汽输送没有影响。故选肌第丘題,读图可知,“快排模式减少了下渗,増加了地表径流,导致城市的可用水量减少,破坏了熄自然水文环境'館海绵城市"能够増扣下邊,减少地表径流,増扣地下径流,提高城市抗旱防洪能力。故选叽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水资源来源构成(单位:亿立方米)统计数据图。据此完成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水资源来源构成(单位:亿立方米)统计数据图。据此完成6-7题。(亿立方米〉403530252015102005年22008年=2.9;(亿立方米〉403530252015102005年22008年=2.9;6.83.58目应急供水□冰雪融水再生水地下水■地表水2011年2014年该区域的主要循环类型最可能是(A.海上内循环B.海陆间水循环CA.海上内循环B.海陆间水循环C.陆地内循环D.不能确定据图推断,该区域近年来(A.降水量呈现增加趋势B.地下水水位不断回升CA.降水量呈现增加趋势B.地下水水位不断回升C.可用天然水逐年增加D.水资源利用率提高【答案】6.C7.D【解析】第§题,从该区域水资源来源构成可知,该区域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地表水较少,可推知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其参与的水循环最可能为陆地内循环。第7题,在图示时期内,该地水资源利用情况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地表水、地下水利用量减小,再生水、冰雪融水利用量増大。再生水利用量増扣,说明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读图“我国东部沿海部分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回答8-9题。1010.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图示反映我国的资源问题是()B.B.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D.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B.南方平整土地,北方节约用水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C.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量少我国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是(西气东输C.南水北调【答案】8.A9.C【解析】8.由图中所列省区的耕地比重与水资源比重的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南方地区水多地少,北方地区则是水少地多,明显的呈现出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特点。选A正确。9•为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紧缺状况,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选C正确。(2017•西北工大附中模拟)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另外,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目前,植生滞留槽成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下图为城市植生滞留槽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A.水汽蒸发减少B.地表水下渗增加C.地表径流增加D.大气降水减少11.下列属于城市“植生滞留槽”的建设对城市环境影响的是()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加重地表土壤干燥度,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发挥生物滞水功能,根治城市内涝增加地表水下渗,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答案】10.B11.A【解析】第甜题,由材料中『'植生滞留槽可滞留犬量雨水■"可知,雨水的滞留可直接使地表水下渗増加。第11题,分析题干材料可知「『植生滞留槽''会増加城市地表及犬气的溟度,从而缓解城市的熱岛效应,槽中植物起到了生物的滞水功能;受城市功能的制约,植生滞留槽不可能根治城市内涝,同时也不可能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下图是某城市渍水内涝次数的季节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该城市可能位于()A.尼罗河三角洲B12.该城市可能位于()A.尼罗河三角洲B.巴西高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西欧平原13.为防止城市渍水内涝发生,13.为防止城市渍水内涝发生,该市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①优化城市道路②改扩建城市的排水设施①优化城市道路②改扩建城市的排水设施③增加城市的地形坡度④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③增加城市的地形坡度④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A.①②①③②③A.①②①③②③②④答案】12.C13.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渍水内涝次数主要出现的季节是夏季,但亍月渍水内涝次数较少,说明此城市为夏雨型,但亍月为伏旱,所以■该城市可能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解决城市内涝的措施有:整治河道:采取挖、扩、分等综合措施整治河道,改造地下管网:如适当扩犬管径,解决雨、污分流问题;増加排涝设施:如建排涝挡潮闸、排涝泵站;増加调蓄能力:如修建蓄水池、调蓄湖等;増加渗透能力:如铺设透水路面等。成都的活水公园是一座以水保护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景观公园,秉承“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和“人水相依”的生态理念,将雨水进行有效收集,展示被污染水体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图为成都的活水公园。据此完成14〜15题。14.可以发展成都治水模式的城市是()A•乌鲁木齐B•兰州C•西宁D.广州15.建立活水公园的生态效益是()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降低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加快水体流动,有效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营造亲水型宜居城市推广咼科技的环保技术【答案】14.D15.B【解析】第14题,成都气候湿润,降雨量大,发展活水公园是为了合理利用城市内的降水资源。广州降水量大,也可以发展成都的治水模式。第15题,建立活水公园可充分利用水循环和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降低水的污染浓度。二、综合题(共40分)(2017•四川成都二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洞庭湖位置图。112°113°J材料二洞庭湖湖面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距平值变化图。(1)说出图示地区主要的水循环类型并简述其过程。(6分)(2)据材料二,说出洞庭湖湖面降水的日变化规律,并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8分)(3)分析洞庭湖面积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8分)【解析】(I)该处河流能注人海洋,属于海陆间循环;过程要从四个环节分析0(2)0变化可从材料二團中降水的时刻变化看出;运用熱力环流原理,就是要分析地面冷熱不均导致的犬气垂直运动o(3)M先明确洞廃湖对环境的作用,再来分析面积减小带来的不利影响o【答案】(1)海陆间循环。太平洋海面蒸发的水汽,随东南季风被输送到该地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长江,最后流回太平洋。(2)夜晚降水量大于白天。原因:夜晚湖面气温高于陆地,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白天湖面气温低于陆地,空气下沉,降水少。(3)①湖泊调蓄水量能力减弱(或湖泊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减弱),洪涝(旱涝)灾害频繁;②湖泊水量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水质下降(水污染加剧);③水生生物生存环境被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④调节气候能力下降。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长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渭河流域地理简图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6分)目前渭河河道淤积严重。根据南、北两侧支流的特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6分)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8分)【解析】水文特征主要是描述河流的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渭河干流主要流经温带季凤气候区,降水集中在J咼月,年降水量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小,汛期一般出现在J咼月;主要流经渭河平原,流速较稳定;其支流多来自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较大、冬■季寒冷,有结冰期o(2)®示渭河北侧支流梦而长,主要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仁呂月暴雨梦,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务,北侧支流来沙是渭河主要的沙源。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矩,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支流较北侧少,南侧支流不是渭河泥沙的主要来源o(3)原因:沿渭河城市多大量抽水截留,导致河流水量减少;沿河地区人口増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増,水量减少;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采取的对策:在河流水资源利用基础上,要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地处北方,气候较为干旱,要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治理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等。【答案】(1)河流径流量较小;流速较稳定;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河水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汛期”必答;其余任答一点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