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_第1页
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_第2页
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_第3页
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_第4页
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第一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重点内容(1)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Ø

气象基础:大气垂直分层、气象要素、气温绝热变化、大气稳定度Ø

污染物迁移影响因素:地形、逆温、山谷风、海陆风等Ø

污染物迁移的数学模式:推导与应用(2)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转化Ø

光化学反应基础Ø

自由基反应和来源Ø

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硫氧化合物的转化(3)几种代表性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Ø

酸雨,光化学烟雾,Ø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Ø

臭氧层破坏第二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一、大气的主要成分N2(78.08%)、O2(20.95%)、Ar(0.934%)、CO2(0.0314%)二、大气层的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逸散层热层中间层顶中间层平流层顶对流层顶平流层对流层100806040200160200240280T(K)Z(km)第三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1、对流层平均厚度12km,赤道19km,两极8-9km,云雨主要发生层,夏季厚,冬季薄。特点:

(1)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2)空气密度大。(3)天气复杂多变。(4)对流层下部湍流。第四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2、平流层对流层顶到约50km的地方特点:(1)空气基本无对流,平流运动占显著优势。(2)空气比下层稀薄,水汽、尘埃含量很少,很少有天气现象,透明度极高。(3)在15-35km的范围内(平流层上层),厚度约20km的臭氧层。第五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3、中间层从平流层顶到约85km的高度。特点:(1)空气更稀薄(2)

无水分(3)

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中间层顶,气温最低(-100℃)(4)中间层中上部,气体分子(O2、N2)开始电离。第六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4、热(成)层从80km到约800km的地方特点:

(1)温度随高度增加迅速增高;(2)大气更为稀薄;(3)大部分空气分子被电离成为离子和自由电子,又称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波.第七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5、逸散层

(1)800km以上高空(2)空气稀薄,密度几乎与太空相同(3)空气分子受地球引力极小,所以气体及其微粒可以不断从该层逃逸出去第八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第九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三、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从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大气污染的形成时期。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石油、化石燃料使用量迅速上升,大气污染物含量迅速上升,致使大气污染加剧。80年代以来,由于酸雨、臭氧层的破坏和温室效应等问题的加剧,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第十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一、含硫化合物硫化合物主要包括H2S、SO2、SO3、H2SO4、MSO3、MSO4和有机硫化合物等。其中最主要的是SO2、H2S和H2SO4。1.SO2讨论

SO2的危害?人类的哪些活动,使大量SO2进入大气?第十一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SO2浓度特征SO2的日变化在城区表现为双峰型。SO2日变化曲线说明北京地区大气中的主要来源于采暖过程影响分SO2分布的因素风速、风向大气稳定度和低层逆温湍流第十二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2.H2S讨论来源消除人为来源天然来源与自由基反应COS、CS2与HO·反应火山喷发海水浪花生物活动第十三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二、含氮化合物主要含氮化合物为N2O、NO、NO2、N2O5、NH3、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铵盐等。1.N2ON2O是无色气体,称为“笑气”,是低层大气中含量最高的含氮化合物,也是停留时间最长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自然界中土壤中硝酸盐经细菌的脱氮作用;是目前已知的温室气体之一,含量约为0.3ppm。NO3-+2H2+H+1/2N2O+5/2H2O第十四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2.NOX的来源与消除无色无味的NO和刺激性的红棕色NO2均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通常用NOx表示。通过闪电、微生物固定及NH3的氧化等各种天然源和污染源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氮在高温下能氧化成一氧化氮,进而转化为二氧化氮。火山爆发和森林大火等都会产生氮氧化物。人为污染源是各种燃料在高温下的燃烧以及硝酸、氮肥、炸药和染料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氮氧化物废气造成的,其中以燃料燃烧排出的废气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第十五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燃烧过程中NOX的形成机理途径二:空气中的N2在燃烧过程中被氧化生成NOX途径一:含氮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氧化生成NOX第十六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3.燃烧过程中影响NOX形成的因素燃烧温度高温既能产生较高的NO含量,又有助于NO的快速生成.空燃比完全燃烧化学计量空燃比“富”燃料“贫”燃料空燃比与汽车尾气中NOX排放量的关系,参考图2-10第十七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第十八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4.

NOX的危害NOX是导致大气光化学污染的重要污染物.NO2浓度较高,会引起肺炎,支气管炎甚至死亡;同时会破坏植物组织。NO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减弱血液的输氧能力.(CO;NO;NO2-)第十九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三、含碳化合物

主要包括:CO、CO2

、有机碳氢化合物、含氧烃类1.CO

CO是一种毒性极强、无色、无味的气体,是排放量最大的大气污染物之一.(1)CO的人为来源:燃料不完全燃烧

燃料的燃烧过程是城市大气中CO的主要来源,据估计,在全球范围内,80%的CO人为来源是由汽车排放出来的.(2)CO的天然来源:甲烷的转化,海水CO的挥发,植物的排放,森林火灾,农业废弃物焚烧.第二十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1.CO(3)CO的去除A土壤吸收B与HO•自由基反应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1.CO(4)CO的危害?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2.CO2CO2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1)来源

人为来源天然来源矿物燃料的燃烧海洋脱气甲烷转化动植物呼吸腐败作用燃烧作用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2)CO2的环境浓度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大气CO2浓度的增加是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的直接大量排放砍伐森林等使植被日趋减少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陆地植被对CO2浓度变化的作用一:通过热带雨林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向大气释放CO2,加速温室效应的进程.二:温带林或北方森林通过吸收大气中的CO2,减缓温室效用的进程.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陆地植被与大气CO2浓度的关系还表现在植被对大气CO2时空分布格局的显著影响上。除了植被的影响,大气-海洋之间的CO2交换量的变化也能对大气CO2浓度的季节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3)CO2的危害CO2的危害?CO2如何引起温室效应?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温室效应

所谓温室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使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把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据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38℃。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温室效应使气温升高,两极冰川将熔化。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温室效应使海平面上升1米多。由于气温升高,引起海水体积膨胀,海平面可能升高0.2--1.4米。海平面升高会淹没许多城市和港口。

第三十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3.碳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通常指C1~C10的可挥发的碳氢化合物,包含烷烃、烯烃、炔烃、脂肪烃和芳香烃等,它们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参与者;其中CH4是主要的碳氢化合物。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仅次于CO2;可以吸收波长为7.7μm的红外辐射,每个CH4分子导致温室效应的能力是CO2分子的20倍;而且甲烷以1%/a的速率增加.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CH4的来源化石燃料;反刍类动物;稻田;稻田是中国大气中的最大排放源.其产甲烷机制是厌氧细菌的发酵过程。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CH4的消除因此:大气中HO•的减少会导致CH4浓度的增加,因此,大气中CO等消耗HO•的物质的增加,会使HO•的浓度降低,从而会导致大气中CH4浓度的增加.CH4+HO•CH3•+H2OCO是间接温室气体第三十三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4.含卤素化合物有机卤代烃、无机氯化物、氟化物等.(1)简单的卤代烃:甲烷的衍生物(2)高级的卤代烃:有机氯农药DDT、六六六;PCB等(以气溶胶形式存在)(3)氟氯烃类:同时含有氟和氯的烃类化合物.比较重要的是一氟三氯甲烷(CFC-11)和二氟二氯甲烷(CFC-12).

它们可以用作制冷剂、气溶胶喷雾剂、电子工业的溶剂、塑料的泡沫发生剂和消防灭火剂等.第三十四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氟氯烃的功与过卤代烃中氟氯烃的研究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和创造,它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但同时又造成了较明显的污染问题。1928年MidgleyT成功得到CCl2F2,这一成果在化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是氟化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氟氯代烃的商品名又称氟里昂(Freon),二氟二氯甲烷(CCl2F2)则是其中一种,CCl2F2是无色、无臭的气体,沸点-29.8C。氟里昂类气体是最常见的致冷剂,它们具备加压容易液化,气化热大,安全性高,不燃,不爆、无嗅、无毒等优良性能。利用它们不同的沸点可用于不同的致冷设备。如家用冰箱用CCl2F2,冷库用CClF3和CHF3,空调器用CClF2CClF2等。第三十五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氟氯烃的功与过氟里昂的另一大用处是作气溶剂,将杀虫剂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