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第二学期区域生态环境专题复习含答案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第二学期区域生态环境专题复习含答案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第二学期区域生态环境专题复习含答案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第二学期区域生态环境专题复习含答案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第二学期区域生态环境专题复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第二学期区域生态环境专题复习一、单选题将含盐量极高的地下水抽取出来,是盐碱地改良的有效方式,这一成果被誉为中国农业的“两弹一星”。但在环渤海的滨海盐碱地,这个方法却行不通。后来,科研人员精心培育了能在恶劣盐碱地中存活下来的微生物群,在这些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将多种土壤物质逐渐胶结在一起形成团粒结构,切断了土壤中地下咸水的上升通道,这为植物生长带来可能。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将含盐量极高的地下水抽取出来,是盐碱地改良的有效方式。但在环渤海的滨海盐碱地,这个方法却行不通的原因是沿海平原A.降水丰富,地下水盐度低 B.地上河补给,地下水水位高C.大量灌溉,地下水埋藏深 D.海水入侵,地下水盐度高2.微生物治理滨海盐碱地的作用机制是微生物A.为高噬盐生物,减少矿物质 B.阻断水盐运动过程C为植物生长提供丰富有机质 D.活动可分解矿物质3.按照工作原理,抽取高盐地下水和微生物治理盐碱地的两种方法分别适合推广应用在A.河西走廊咸海周边区域 B.美国内陆大盐湖波斯湾沿岸C.云贵高原地中海沿岸 D.澳大利亚内陆亚马孙河口短花针茅是我国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植物之一,属优等牧草。其生长特性是从内向外分蘖(合6),逐步向外扩大占据空间,株丛中央部位被枯死枝叶占据,随着分蘖的进行和放牧压力的增大,短花针茅出现了“分丛”现象。因此其丛幅的大小变化可以反映出草原的一些变化。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4.下列属于我国典型荒漠景观分布地区的是()4.下列属于我国典型荒漠景观分布地区的是()呼投区轮牧区W行区口人从口木人口小从A.内蒙古东部B.秦岭淮河地区 C.塔里木盆地 D.大兴安岭以东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短花针茅的丛幅越大表明荒漠化越严重 B.短花针茅的小丛比例越高荒漠化越严重C.短花针茅的中丛比例越低荒漠化越严重 D.短花针茅的大丛比例越高荒漠化越严重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下面各题。6.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不会使()A.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B.湖水的含盐量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减小7.为缓解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可行的措施有()①修建水库,调节径流②退耕还草,保护水源③种植芦苇,改善水质④统筹管理,合理用水A.①②B.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黄旗海”是我国内蒙古西部的内陆湖,湖水面积最大时曾达130平方公里。近几十年来,黄旗海面积不断缩小。图为“黄旗海位置及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海面积不断缩小。图为“黄旗海位置及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导致黄旗海湿地萎缩的人为原因最有可能是A.A.过度樵采B.工矿用水9.保护黄旗海湿地的主要措施有A.全面推广退耕还林C.合理分配流域用水C.过度捕捞 D.过度开垦B.建跨流域调水工程D.建设生态保护区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AA.保持水土已改良土壤10.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B.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D.解决农村燃料不足

11.关于甲、乙、丙、丁四处利用和治理措施,叙述不合理的是( )A.甲处通常用作耕地 B.乙处适宜修筑水平梯田C.丙处应植树种草 D.T处平整土地泾河、渭河在古城西安北郊交汇时,呈现出一清一浊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成语“泾渭分明”由此而来。历史上曾经“泾清渭浊”,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出现“泾黄渭黑”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历史上出现“泾清渭浊”现象主要因为渭河比泾河()A.结冰期长 B.含沙量大 C.流速慢 D.流量小TOC\o"1-5"\h\z13.从“泾清渭浊”到“泾黄渭黑”的变化反映出河流流经地区( )①气候变湿变暖②水土流失加剧③污水排放增多④煤炭储量增加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4.为缓解“泾黄渭黑”,河流流经地区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开采煤炭②清洁生产③加固堤坝④植树种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下图为赞比西河水系分布和该流域内的一些地理要素。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河鹿*H都.F-学节性同流上一市,下等分界线—湖航求集目那洋口大期—沙漠河鹿*H都.F-学节性同流上一市,下等分界线—湖航求集目那洋口大期—沙漠B招希,海布15.图示区域原来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却荒漠化严重,造成这种转变的人为原因是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 B.人类过度农垦、放牧对植被的破坏严重C.农业由耕作向畜牧转变 D.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16.关于图中卡布拉巴萨水坝工程建设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A.建设水坝的最主要目的是发展交通和旅游B.建设水坝能够调节径流,拦蓄洪水,确保下游免遭洪水威胁C.建设水坝导致河口三角洲不断受到海水侵蚀而萎缩,海岸线后退D.水坝工程保障了中下游的航运,利于淡水渔业的发展17.关于赞比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最合理的是A.上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积极发展航运业 B.中游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积极发展旅游业C下游重点利用水资源,积极发展灌溉农业D.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外资、积极发展外向型工业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最南端,是非洲第三大淡水湖,四周有众多河流注入。马拉维湖湖水的透明度因温度和降水的影响,随季节的变化较为剧烈,12月份透明度不足1米。马拉维湖湖中生物种类十分丰富,仅慈鲷鱼就有850多种。慈鲷鱼都生活在湖底,且只有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读“马拉维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8.马拉维湖的形成原因是A.地壳断裂下陷 B.河流改道 C.褶皱凹陷D.冰川作用19.马拉维湖12月份透明度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风力弱,湖水流动性差 B.降水量丰富,入湖水量大C.气温高,蒸发旺盛 D.太阳高度角小20.慈鲷鱼只分布于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主要是由于A.河流入湖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B.底层湖水上涌,饵料丰富C.湖岸沿线水质好 D.湖岸沿线水域较浅,阳光和氧气充足二、综合题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埃及西北部的沙漠中,分布着面积1.8万平方千米的盖塔拉洼地,其最低点在海平面以下133米,距离地中海约56千米。近年来,人们通过挖掘隧道,并利用中国进口的真空管道整流高速输水系统技术,从地中海引水,建立了沙漠渔场,并获得成功。下图为埃及盖塔拉洼地示意图。

(1)简析盖塔拉洼地能够从地中海引水的有利自然条件。(2)简析当地人们挖掘隧道并运用管道输水的原因。(3)分析该洼地引海水发展养鱼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4)说出尼罗河从阿斯旺到开罗段水量的变化并分析原因。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漫漫蒿草盛,绵绵不见边……潮涨蓝是海,潮落红接天。”红色的碱蓬草在渤海湾东北部的盘锦市红海滩大量生长,形成一条“红色海岸线”。碱蓬草抗逆性强、耐盐、耐湿、耐瘠薄,是唯一可以在盐碱土质上存活的一种草。材料二盘锦市是一座因油而兴的石油、化工城市,随着周边地区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保护与开发矛盾日益突出。材料三图1为辽河流域水系分布图,图2为下辽河平原海岸线的历史变迁示意图。(1)分别说出甲、乙两地最容易发生的环境问题并简析成因。(2)简述盘锦市红海滩的生态价值。(3)近年辽河通辽附近河段常发生断流,简析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4)简析下辽河平原海岸线的变迁过程。参考答案1.D2.B3.A4.C5.B6.A7.C8.BD9.CD10.A11.D12.B13.C14.D15.B16.C17.B18.A19.B20.D21.(1)地势低洼,能够引水自流;距离地理中海近,工程量小。(2)地处热带沙漠地区,利用管道可以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和下渗;挖掘隧道,防止高温、暴晒和昼夜温差过大以及人为对管道的损毁。(3)有利:增大湿地面积,空气湿度增大,改善当地的气候条件;增加生物的多样性。不利:周边地区土壤盐碱化加剧;洼地水体富营养化(水体污染)。(4)变化:水量减小原因:流经热带沙漠地区,降水少蒸发大;下渗严重;无支流汇入;沿途城市、人口众多,人为用水量大。(任答3点)22.(1)甲:土地荒漠化;地处农牧交错地带,生态脆弱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