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复习题_第1页
气象学复习题_第2页
气象学复习题_第3页
气象学复习题_第4页
气象学复习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rt1第一章地球大气〔6〕重点:大气成分中的臭氧、二氧化碳、气溶胶粒子和大气构造中的对流层。1、大气是由 干洁大气 、水汽 和液态和固态微粒 组成的混合物。2、什么是干洁大气?干洁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和氩。干洁大气是指出去水汽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液态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3高层大气中的臭氧主要是在 太阳紫外辐射作用 的大气中臭氧浓度最大的高度是 20~30km 。4、大气中的臭氧具有什么作用?P11吸取紫外线,保护地面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损害对紫外线有着极其重要的调控作用,保存对地面生物有利的紫外线A臭氧吸取太阳紫外辐射对高层大气有明显增温作用5、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白天、晴天、夏季比 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什么作用?P11绿色植物进展光合作用不行或缺的原料重要温室气体,猛烈吸取和放射长波辐射,对地面和近地气层具有保温、增温效应6、列举大气中气溶胶粒子的重要影响。什么是霾?雾和霾有何区分P12溶胶例子的影响:吸取太阳辐射,使空气温度增高,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阻挡地面辐射,减缓地面的辐射冷却降低大气透亮度,影响能见度充当水汽的分散核,对成云致雨有重要作用。霾是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气溶胶粒子组成的大气混浊现象,是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雾与霾的区分雾霾水平能见度范围1km10km厚度几十米至200米左右1-3千米相对湿度大于90%小于80%边界特征边界很清楚与晴空区之间无明显边界颜色乳白色,青白色黄色,橙黄色7对流层平流层中间热成层和散逸层。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热成层对无线电波的远距离传播具有重要作用。8、对流层大气有哪些主要特点?P13对流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对流层大气具有猛烈的铅直方向上的对流运动和不规章的乱流运动大气中的云、雾、雨、雪等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中3/4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水汽,是天气变化最为简单的层次。其次章 辐射〔18分〕重点:其次节和第三节1、名词解释可照时数:不受任何遮挡时每天从日出到日落的总时数光照时间:光照时间=可照时数+曙暮光时间,一个光照周期内明期的总和〔S0〕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0≤h≤9090º取补角)大气质量数:指太阳辐射路径上单位截面积空气柱的质量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与被地面吸取的大气逆辐射之差,亦称净红外辐射。差额(B),也称地面净辐射。辐射波谱区。某一数值之后,光合速率不再连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波尔兹曼定律和维恩位移定律分析物体的辐射强度及辐射之间的相互作用。3、太阳高度角的影响因素。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4、北半球昼长的变化规律。北半球日出日落太阳方位角的变化规律。5、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有因素有大气质量数和大气透亮系数。6、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取具有的特性,其吸取光谱主要是紫外线和红外线。7、分子散射的特点。解释晴朗的天空呈蓝色,旭日和落日呈橘红色的缘由。太阳高度角高度角如何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的缘由。9、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0.15~m之间,其中,可见光区的能量占总能量50%红外线占43% ,紫外线占7% 。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光谱与太阳高度角的关系。2 10、什么是温室气体?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有CO2、HO、CH等。2 11、影响地面有效辐射的因素有地面温度、、、、风力、海拔、地面状况和植被等。为什么多云的夜间地面温度比晴朗的夜间高?12植物光合作用中最有效的光谱成分是红橙光和 蓝紫光 效辐射的波长范围是 380~710nm 。高山地区植物矮小和花色明媚的缘由。13、依据植物对白昼长短的反响,植物可分为。长、短日照植物的光周期特性。为什么长日照植物多起源于中高纬,而短日照植物多起源于低纬度?依据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的开花结实与光照时间的关系,分析中纬度地区长、短日照植物的开花结实时间。第三章 温度〔18分〕重点:第四节大气温度1、名词解释指当物体的温度垂直梯度为1℃/mJ/〔m·s·℃〕或W〔m·℃。温度年较差:用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温度和最冷月平均温度之差计算的差值湿绝热变化:假设气块在绝热垂直运动过程中有水的三态变化,则称湿绝热变化。大气稳定度: 子的扰动后,大气层结〔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有使其返回或远离原来平衡位臵的趋势或程度。逆温:在肯定条件下,气温随着高度的增高而增加,气温直减率为负值的现象活动温度〔积温〕: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有效温度〔积温〕:活动温度和生物学下限温度的差值三基点温度:生物的每一生命活动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适温度2解释潮湿严密土壤温度日较差小于枯燥疏松土壤的缘由。3、热量收支的主要方式有辐射热交换、传导热交换、流体流淌热交换和潜热交换。其中,地面与近地气层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是辐射热交换,土壤中热交换的主要方式是传导热交换,大气中以 流体流淌热交换为主。4、一天中,一般地面温度的最高值消灭在什么时间?为什么?5、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类型有辐射型黄昏过渡型的代表时间分别是13时、01时、07时和19时。6、分析水面温度的变化比土壤外表要小得多的缘由。7、一天中,通常气温最高值消灭在 13~15时,最低值消灭在日出前后。8、气温日较差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有何特点?9、简述绝热增温顺绝热冷却过程。10、大气稳定度分为 稳定、不稳定和中性三种状况。如何推断大气稳定度?“头重脚”气层简洁发生对流运动的缘由某地在200米处气温为19.℃在1300米处气温为7.℃。求200~1300米气层中干空气块的大气稳定度。11、按形成缘由,逆温可分为 辐射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和下沉逆温等。辐射逆温的特点。12、三基点温度是指最高温度、最适温度和最低温度。13某作物从出苗到开花需肯定有效积温,其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0℃,它在日均气温为25℃50515月平均气温为20.0℃,6月平均气温为30.0℃,试求该作物何月何日开花?所需活动积温及有效积温各是多少?第四章 大气中的水分〔18分〕重点:第三节1、名词解释水汽压:空气中水汽的分压强。饱和水汽压:饱和湿空气中水汽的分压强。相对湿度:空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值。露点温度:对于含有水汽的湿空气,在不转变气压和水汽含量的状况下,降低温度而使空气到达饱和状态时的温度。露:贴地层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发生分散而形成的小水滴。雾:贴地层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发生凝华而形成的小冰晶。降水量: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汽分散物降水相对变率:某时期内降水距平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2相对湿度比湿饱和差和露点温度等。3、饱和水汽压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它们如何影响饱和水汽压的大小?4水面蒸发速率主要取决于 饱和差土壤中水分的蒸发过程如何削减土壤水分的蒸发?5、大气中水汽的分散条件是什么?如何才能使空气到达饱和或过饱和状态?6、哪些分散物的消灭可预兆晴天?为什么?露霜辐射雾:常发生在晴朗微风的夜里。太阳出来以后,它就渐渐消散。7、试述雾的种类及成因,并分析雾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辐射雾:地面和空气由于辐射冷却形成混合雾:8云可分为哪几类?9、降水形成的宏观条件是暖云降水的物理根底是重力碰并增长冰晶效应为什么在云中,冰水共存或大小水滴共存时有利于降水的形成?10、降水强度的等级划分标准。降水性质的划分。11、简述人工降水的原理和方法。34.2hPa测得气温为26.3℃,水汽压为17.1hPa,试求相对湿度和露点是多少?相对湿度:17.1/34.2*100%=50%第五章气压与风〔18〕重点:其次节1、名词解释等压面:等压面是指空间气压相等各点组成的面。气压梯度力:由于空间气压分布不均而作用于空气块上的力地转偏向力〔科里奥利力,科氏力生转变的惯性力。白贝罗〔风压〕定律: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左,高压在右,南半球相反。2、气压随高度递减的速率与温度和气压的关系。3、气压的水平分布可用等压面等压线4、水平方向上作用于空气的力有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和摩擦力。5、地转偏向力的主要特点。只使物体风向发生偏转,不转变物体风速。北半球垂直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右方,南半球指向左方。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和所在纬度的正弦值成正比。纬度越高,地转力越大,赤道为0;风速越大,地转力越大。6、自由大气中和摩擦层中空气水平运动的特点。25Z1处时,气压比1/513Z2Z11/5,气-1Z1、Z2处的海拔高度各为多少?第六章 大气环流重点:大气三圈环流、大气活动中心、季风和地方性风1、名词解释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是指具有全球范围的大气瞬时以及平均的运动状况季风:也有明显差异风。焚风:

沿着山坡向下吹的炎热而枯燥的风。海陆风:山谷风:2、简述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3、大气三圈环流中主要的气压带是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和赤道低压带,主要的风带是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其中,热带雨林位于赤道低副热带高压带中。蒙古高压;夏季,东亚印度低压阿留申低压、大西洋副高和太平洋副高。5、季风形成的缘由是什么?中国季风和印度季风有何区分?缘由:海陆性质不同形成的热力差异行星热源的分布的作用行星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印度季风与中国东部季风的差异印度冬季风弱于夏季风,中国东部季风区则相反;印度降水集中在夏季风最强的季节,中国东部季风区降水集中在夏季风最盛之前。6、海陆风形成的缘由是陆风的形成。7、焚风的形成过程。温度为20℃,水汽压为17.1hPa的一未饱和气块,从山脚海平处抬升翻1500m的高山,分散产生的水滴均降在迎风坡,求该气块到达山背风坡海平面处的温度和rd=1℃/100米,rm=0.5℃/10010℃,15℃,20℃,2512.3hPa,17.1hPa,23.4hPa,31.7hPa,无视未饱和气块升降时露点的变化)。1℃/100m0.5℃/100me=17.1hPa,当t=15℃时

=17.1hPa15zd=〔20-15〕*100=500mt =20-〔1.0*500/100〕-0.5(1500-500)/100=10℃1500mt =10+1*1500/100=25℃山脚U=e/E*100%=17.1/31.7*100%=53.9%第七章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12〕〔气团、锋面、热带气旋和副热带高压〕的天气特点和台风、梅雨、华南前汛期天气过程1天气肯定地区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综合表现出的大气物理状态。天气系统指具有肯定的构造特征,并能产生肯定天气的大气运动系统。2大范围的空气团,在其内部气象要素的水平分布比较均匀,垂直分布根本全都。在其掌握的区域内,天气气候特征也大致一样。〕影响我国的气团定义和特点略在锋面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对暖气团一侧移动的锋。国天气的影响。气旋:指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比四周低、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涡旋。反〔大风、暴雨〕其他季节〔大风、零星降水〕蒙古气旋:大风、降温、风沙、吹雪、霜冻〔在长江下游和淮河流域发生的气75%以上,主要发生在春夏季节。气旋生成后,绝大多数向东北偏6~85~7〕平洋台风的移动路径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分级标准:6-78-910-11台风:12-13强台风:14-15超级台风:必要条件:原始扰动暖性洋面地转偏向力整个对流层风的垂直切面变小部各地雨季的关系。寒潮天气过程: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的活动过程。寒潮天气:猛烈的降温顺大风;有时伴有雨、雪、雨凇、霜冻、风沙、雷暴〔春秋的江南地区〕典型梅雨的入梅和出梅时间。华南前汛期特点:锋前暖区暴雨、夜雨显著28~34N特点:阴雨天多、空气潮湿、暴雨多、日照少、闷热、时晴时雨、时冷时热。入梅:66~1520~24第九章 气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