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唐诗三首卖炭翁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24唐诗三首卖炭翁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24唐诗三首卖炭翁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24唐诗三首卖炭翁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24唐诗三首卖炭翁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下卖炭翁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知识梳理《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词句注释】(1)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三十二首,题注云:“苦宫市也。”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到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2)伐:砍伐。薪:木柴。南山: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长安城南。(3)烟火色:烟熏色的脸。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4)苍苍:灰白。(5)得:得到。何所营:做什么用。营,谋求、需求。(6)可怜:使人怜悯。(7)愿:希望。(8)晓:天亮。辗(niǎn):同“碾”,压。辙:车轮滚过地面碾出的痕迹。(9)困:困倦,疲乏。(10)市:城市中划定的集中进行交易的场所。唐代长安有东、西两市,各有东、西、南、北四门。(11)翩翩:轻快的样子。骑(jì):骑马的人。(12)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13)把:拿。称:说。敕(chì):指皇帝的命令。(14)回:调转。叱:吆喝。牵向北:指牵向宫中。(15)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16)驱:赶着走。将:助词,用于动词之后。惜不得:吝惜不得。惜,舍。得,能够。(17)半匹红纱一丈绫:唐代商品交易,钱帛并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与一车炭的价值相比相差很大。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18)系(jì):挂。直:同“值”,价钱。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因烧炭变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那得意忘形地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难点化解,美点追踪:开头四句,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南山中”点出劳动场所,这“南山”就是王维所写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的终南山,豺狼出没,荒无人烟。在这样的环境里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好不容易烧出“千余斤”,每一斤都渗透着心血,也凝聚着希望。写出卖炭翁的炭是自己艰苦劳动的成果,这就把他和贩卖木炭的商人区别了开来。但是,假如这位卖炭翁还有田地,凭自种自收就不至于挨饿受冻,只利用农闲时间烧炭卖炭,用以补贴家用的话,那么他的一车炭被掠夺,就还有别的活路。然而情况并非如此。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自己出面向读者介绍卖炭翁的家庭经济状况,而是设为问答:“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一问一答,不仅化板为活,使文势跌宕,摇曳生姿,而且扩展了反映民间疾苦的深度与广度,使读者清楚地看到:这位劳动者已被剥削得贫无立锥,别无衣食来源;“身上衣裳口中食”,全指望他千辛万苦烧成的千余斤木炭能卖个好价钱。这就为后面写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做好了有力的铺垫。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挂罥(juàn)

翩翩(piān)

一丈绫(líng)

B.

塘坳(ào)

伐薪(xīn)

口称敕(chì)

C.

两鬓(bìn)

突兀(wù)

辗冰辙(niǎn)

D.

布衾(jīn)

庇护(bì)

风怒号(háo)2.下列划线词的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A.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看见)

B.

安得广厦千万间(安然)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把)

D.

可怜身上衣正单(使人怜悯)3.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准确的一项是(

)A.

风雨不动/安如山

B.

俄顷/风定/云/墨色

C.

身上衣裳/口中食

D.

牛困/人饥/日已/高4.对下面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A.

“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卖炭翁的生存状态:一是年岁已老,一是劳动的艰辛;我们还可以看出他烧炭工作环境的恶劣。

B.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运用环境描写,通过“衣正单”与“愿天寒”的矛盾,深刻表现了卖炭翁极其困苦的生活处境。“可怜”二字是作者情感的直接流露,表达了对人物的深切同情。

C.

“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D.

这首诗真实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典型地体现了现实主义风格特点;诗歌形象鲜明,主题突出,叙事简洁完整,语言平易通俗。5.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晓驾炭车辗冰辙

B.

系向牛头充炭直

C.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D.

秋天漠漠向昏黑6.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伐薪两鬓辗冰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口称敕一丈绫回车叱牛7.填空。①《卖炭翁》是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者________,字乐天,号________,唐代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________运动,世称“元白”,与________并称“刘白”。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②《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处境与心情相互矛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8.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高者挂罥长林梢

罥:________

长:________②忍能对面为盗贼

忍:________

能:________③俄顷风定云墨色

俄顷:________④秋天漠漠向昏黑

漠漠:________

向:________⑤长夜沾湿何由彻

何由:________彻:________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庇:________

寒士:________⑦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突兀:________9.“半匹红绡一丈绫”一句反映了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句诗反映了________。10.诗中“驱将”的意思是________。11.《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12.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文学社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请你参加。(1)【听音台】阅读材料,拟写新闻标题。5月6日晚,《朗读者》节目第一季在“青春”的致敬中收官。节目历经3个月,12期,12个各具特色的主题词,与观众共同分享了68名嘉宾的人生感悟,60余个故事,60余段朗读。它用优美的文字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以文学之名叩问生命,呈现出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继《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朗读者》节目再次掀起了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2)【说话吧】在诵读经典过程中,王波同学表现不佳,请你与他分享至少两种朗读技巧:①________。②________。(3)【读书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诗句出自________。材料二:“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吧,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好歹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拿起芭蕉扇扇扇,没用,风是热的。”选段中他是________。(4)【写作间】依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是一种决定。南飞的大雁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秋天的落叶是对夏天炎热的告别;________;________。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二、诗歌鉴赏13.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各题。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任选角度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2)请结合“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纱一丈绫”分析数词的作用。14.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②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③,天上接行杯④。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⑤。

【注释】①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②迥:渺远的样子。③下榻:指留宿处④行杯:传杯饮酒。⑤回:回荡,摆动。

诗中第二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最妙的当属“引”和“衔”二字,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做简要分析。三、写作题15.人生总有很多相遇。与他人相遇,也许就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与自然相遇,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遇,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遇,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遇,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请以“相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答案部分一、积累与运用1.D2.D3.D4.B5.D6.xīn;bìn;niǎn;zhé;chì;líng;chì7.白居易;香山居士;新乐府;刘禹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8.挂结;高;狠心;如此、这样;一会儿;阴沉迷蒙的样子;接近;怎能、如何;到,这里是“彻晓”(到天亮)的意思;遮盖,覆盖;贫寒的士人;高耸的样子9.宫市的霸道不公10.赶着走。将是助词。11.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12.(1)《朗读者》第一季收官

(2)要读准字音,字正腔圆;要注重停顿,读出节奏

(3)《繁星·春水》(或《繁星》);祥子(或骆驼祥子)

(4)飘飞的雪花是对秋天萧瑟的告别;亭亭的荷叶是对春天落花的告别二、诗歌鉴赏13.(1)运用心理描写,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炭能卖个好价钱的矛盾心理。

(2)“一车”“千余”突出炭的数量之多,价值之大;“半匹”“一丈”丝织品数量和价值与炭极不相称,形成鲜明的对比,二者的巨大反差突出了卖炭翁的辛劳和损失之大,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宫市使者借购买之名、行勒索之实的罪恶行径,反映出统治者对人民的掠奇的残酷。14.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大雁、高山人的情感,把愁心带走,把好月送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李白流放遇赦后轻松愉快的心情。三、写作题15.【参考例文】相遇

风雨只能摧毁她的肉体,但她那高傲而坚强的灵魂,无法消损……——题记

她恨上天给她做的这个决定。

紫杉,她最爱的植物,她爱紫杉,不是因为它的外表,而是在于它的品质。风,清爽的飘来,在风中微微摇摆的紫杉,再次使她陷入了沉思……

那是一个不平凡的下午,这不仅是她二十二岁的生日,还是她接受一所著名的艺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的第一天。她想成为一名舞者。

那天,风刮的很清,带走了夏的炎热,天空中正飘洒着蒙蒙细雨,街上的人并不多,她急切的想回到家,把自己的好消息告诉父亲。暮色与一辆汽车的灯光掺在一起,这仿佛是凶险的预兆。果然,随着一声巨响,她就应声被撞飞了出去。在她微弱的呻吟和不注的鲜血中,她听到满身酒气的司机扔给她的一句话:“你不长眼吗。”她听到司机大声的骂道……

路边树的影子,正随太阳的下坠而一寸寸变长。

她借着仅存的一点意识,看了看血泊中的小腿,然后小声说道:“为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