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测试卷-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测试卷-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测试卷-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测试卷-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测试卷-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11页,共=sectionpages1111页试卷第=page1010页,共=sectionpages1111页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测试卷一、单选题1.我国利用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获重大突破,其原理是反应①:

反应②:

反应③:

反应④:

反应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③使用催化剂,减小B.反应④中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C.D.

2.下列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O+2H2O=O2↑+4OH-B.用白醋除水垢:CaCO3+2H+=CO2↑+H2O+Ca2+C.电解熔融MgCl2制镁:2Cl-+Mg2+Mg+Cl2↑D.Al2(SO4)3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Al3++SO+Ba2++3OH-=Al(OH)3↓+BaSO4↓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NO比N2稳定B.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C.1molN2(g)和1molO2(g)反应吸收的能量为180kJD.1molN2(g)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大于2molNO(g)具有的总能量4.锥形瓶内壁用某溶液润洗后,放入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碳粉,塞紧瓶塞,同时测量锥形瓶内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t1时,铁可能发生了析氢腐蚀B.t1~t2时,铁一定发生了吸氧腐蚀C.负极反应为:Fe-3e-=Fe3+D.用于润洗锥形瓶的溶液一定显酸性5.“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研究表明,利用Ir+可催化消除大气污染物N2O和CO,简化中间反应进程后,相对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CO(g)的燃烧热∆H=-283kJ·mol-1,则2N2O(g)=2N2(g)+O2(g)的反应热∆H(kJ·mol-1)为A.-152 B.-76 C.+76 D.+1526.关于下列装置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①中电子由Zn流向Fe,装置中有Fe2+生成B.装置②工作一段时间后,a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获得保护D.装置④盐桥中KCl的Cl-移向乙烧杯7.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①②③④A.图①装置可制备无水MgCl2B.图②装置可证明氧化性:Cl2>Br2>I2C.图③装置可制乙烯并验证其还原性D.图④装置可观察铁的析氢腐蚀8.如图所示的装置,通电较长时间后,测得甲池中某电极质量增加2.16g,乙池中某电极上析出0.64g某金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池是b电极上析出金属银,乙池是c电极上析出某金属B.甲池是a电极上析出金属银,乙池是d电极上析出某金属C.该盐溶液可能是CuSO4溶液D.该盐溶液可能是Mg(NO3)2溶液9.分别取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仪器A的名称是环形玻璃搅拌棒B.用稍过量的氢氧化钠可确保盐酸完全反应C.为减少热量损失,酸碱混合时需将量筒中NaOH溶液快速倒入小烧杯中D.用稀硫酸和Ba(OH)2代替盐酸和NaOH溶液进行反应,结果也正确10.常温常压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乙醇放出的热量为QkJ,用400mL5mol·L-1KOH溶液吸收生成的CO2,恰好完全转变成正盐,则充分燃烧1molC2H5OH所放出的热量为A.QkJ B.2QkJ C.3QkJ D.4QkJ11.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三星堆出土了大量文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测定文物年代的与互为同素异形体B.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上有大量铜锈,可用明矾溶液除去C.青铜是铜中加入铅,锡制得的合金,其成分会加快铜的腐蚀D.文物中做面具的金箔由热还原法制得12.下列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如图不符合的是A.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B.2Al+Fe2O32Fe+Al2O3C.Mg+2HCl=MgCl2+H2↑ D.C+O2CO213.根据所示的能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断裂和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之和小于断裂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B.的总能量大于和的能量之和C.和的能量之和为D.14.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BCD除去碳酸钠中的碳酸氢钠氯气的净化粗铜精炼收集NO气体A.A B.B C.C D.D15.白磷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反应:P4+3O2=P4O6。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198kJ/mol,P—O

360kJ/mol,O=O

498kJ/mol。根据上图所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计算该反应的能量变化,正确的是A.释放1638kJ的能量 B.吸收1638kJ的能量C.释放126kJ的能量 D.吸收126kJ的能量二、填空题16.(1)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上电流的方向应从电极_______(填A或B)流向用电器。内电路中,CO向电极_______(填A或B)移动,电极A上CO参与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2)某种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如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①假设使用的“燃料”是氢气(H2),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若电池中氢气(H2)通入量为224mL(标准状况),且反应完全,则理论上通过电流表的电量为_______C(法拉第常数F=9.65×104C/mol)。②假设使用的“燃料”是甲醇(CH3OH),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如果消耗甲醇160g,假设化学能完全转化为电能,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用NA表示)。17.Ⅰ.已知H2(g)+O2(g)=H2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问:(1)a、b、c分别代表什么意义?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2)若已知2H2(g)+O2(g)=2H2O(g)ΔH1=-Q12H2(g)+O2(g)=2H2O(l)ΔH2=-Q2则ΔH1___________ΔH2,Q1___________Q2(填“>”、“<”或“=”)。Ⅱ.(1)断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吸收能量为436kJ、391kJ、946kJ,写出H2与足量N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事实上,反应的热量总小于理论值,理由是___________。(2)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l))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18.某课外小组利用原电池原理驱动某简易小车(用电动机表示)。(1)初步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CuSO4溶液在图1所示装置中的作用是_______(答两点)。实验发现:该装置不能驱动小车。(2)该小组同学提出假设:可能是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没有完全隔开,降低了能量利用率,为进一步提高能量利用率,该小组同学在原有反应的基础上将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隔开进行,优化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中A溶液和B溶液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盐桥属于_______(填“电子导体”或“离子导体”),盐桥中的Cl-移向_______溶液(填“A”或“B”)。为降低电池自重,该小组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盐桥,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3)利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示意图3,仍不能驱动小车,该小组同学再次提出假设:可能是电压不够;可能是电流不够;可能是电压和电流都不够;实验发现:1.5V的干电池能驱动小车,其电流为750μA;实验装置示意图3的最大电压为1.0V,最大电流为200μA该小组从电极材料、电极反应、离子导体等角度对装置做进一步优化,请补全优化后的实验装置示意图4,并在图中标明阳离子的流向。_______三、计算题19.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与适量反应生成和,放出890.3kJ热量:_______。(2)若适量的和完全反应,每生成需要吸收16.95kJ热量:_______。(3)汽油的重要成分是辛烷,在在燃烧,生成和,放出5518kJ热量:_______。(4)卫星发射时可用肼作燃料,在中燃烧,生成和,放出622kJ热量:_______。20.联合生产是化学综合利用资源的有效方法。煅烧石灰石反应:,石灰石分解需要的能量由焦炭燃烧提供。将石灰石与焦炭按一定比例混合于石灰窑中,连续鼓入空气,使焦炭完全燃烧生成,其热量有效利用率为50%。石灰窑中产生的富含的窑气通入氨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40%的最终转化为纯碱。已知:焦炭的热值为(假设焦炭不含杂质)。请回答:(1)每完全分解石灰石(含,杂质不参与反应),需要投料_______kg焦炭。(2)每生产106kg纯碱,同时可获得_______(列式计算)。四、实验题21.500.50盐酸与500.55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反应反应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2)隔热层的作用是_______。(3)倒入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填字母)。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4)若实验过程中,内筒未加杯盖,求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5)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又知中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比热容。为了计算中和反应反应热,某学生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序号反应物的温度/℃反应前体系的温度/℃反应后体系的温度/℃盐酸氢氧化钠溶液120.020.1_______23.2220.220.4_______23.4320.320.3_______24.2420.520.6_______23.6完成表格并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中生成1水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2.某实验小组用溶液和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测定。(1)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2)写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_______;(3)取溶液和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温度实验次数起始温度终止温度温度差平均值平均值126.226.026.130.1_______227.027.426.231.2325.925.925.929.8426.426.226.330.4②近似认为溶液和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则中和热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③上述实验数据结果与相比较偏小,产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填字母)_______。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量取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d.用温度计测定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溶液的温度答案第=page1919页,共=sectionpages99页答案第=page2020页,共=sectionpages99页参考答案:1.C【详解】A.催化剂不能改变焓变,A错误;B.反应④是放热反应,其中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C.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即得到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所以ΔH1-ΔH2<0,C正确;D.根据盖斯定律:③×3+⑤得3CO(g)+6H2(g)→CH3CH=CH2(g)+3H2O(g)△H=-301.3kJ•mol-1,D错误,故答案选C。【点睛】2.C【详解】A.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B.白醋可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白醋为弱酸,不可拆成离子形式,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C.工业上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金属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Mg2+Mg+Cl2↑,C正确;D.Ba(OH)2足量,最终会得到偏铝酸根,D错误;故选C。3.C【详解】A.N2键能为946kJ/mol,NO键能为632kJ/mol,键能越大,越稳定,则通常情况下,N2比NO稳定,选项A错误;B.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反应生成NO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直接生成NO,选项B错误;C.断开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为946kJ/mol+498kJ/mol=1444kJ/mol,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为2×632kJ/mol=1264kJ/mol,则1molN2(g)和1molO2(g)反应吸收的能量为(1444-1264)kJ=180kJ,则1molN2(g)和1molO2(g)反应吸收的能量为180kJ,选项C正确;D.吸收能量为1444kJ/mol,放出的能量为1264kJ/mol,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1molN2(g)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NO(g)具有的总能量,选项D错误,答案选C。4.C【详解】A.有图可知,0~t1时锥形瓶内压强增大,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则铁可能发生了析氢腐蚀,故A不选;B.有图可知,t1~t2时锥形瓶内压强减少,说明气体物质的量减少,则铁一定发生了吸氧腐蚀,故B不选;C.负极反应为:Fe-2e-=Fe2+,故C选;D.锥形瓶内开始发生析氢腐蚀,则用于润洗锥形瓶的溶液一定显酸性,故D不选;故选:C。5.A【详解】已知CO(g)的燃烧热∆H=-283kJ·mol-1,可得①,由图可得N2O(g)+CO(g)=N2(g)+CO2(g)∆H=-330+123-229+77=-359kJ/mol②,由盖斯定律,(反应②-①)×2可得反应2N2O(g)=2N2(g)+O2(g),反应热∆H=(-359+283)×2=-152kJ·mol-1,故选:A。6.B【详解】A.锌比铁活泼,锌作负极,电子从负极锌流出经导线流向正极铁,铁被保护,不可能产生二价铁离子,故A错误;B.a为与电源负极相连是阴极,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氢氧根浓度增大,碱性增强,pH值增大,故B正确;C.用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保护金属,被保护的金属应该接电源的负极,即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故C错误;D.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锌是负极,所以Cl-移向甲烧杯,故D错误。答案选B。7.A【详解】A.由于镁离子水解,因此得到MgCl2,需要在HCl气流中加热,因此图①装置可制备无水MgCl2,故A符合题意;B.图②装置不能证明氧化性:Cl2>Br2>I2,可能氯气过量,将KI氧化为I2,从而使淀粉变蓝,故B不符合题意;C.由于乙醇易挥发,图③装置可制乙烯,但乙醇和乙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因此不能证明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是乙烯的还原性,故C不符合题意;D.NaCl溶液是中性环境,因此图④装置可观察铁的吸氧腐蚀,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A。8.C【分析】甲池中a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电极上银离子得电子析出银单质,b电极为阳极,水电离出的氢氧根放电产生氧气,同时产生氢离子;乙池中c为阴极,d为阳极,乙池电极析出0.64g金属,金属应在c极析出,说明乙池中含有氧化性比氢离子强的金属阳离子。【详解】A.甲池a极上析出金属银,乙池c极上析出某金属,故A错误;B.甲池a极上析出金属银,乙池c极上析出某金属,故B错误;C.甲池的a极银离子得电子析出银单质,2.16gAg的物质的量为,由Ag++e-=Ag,可知转移0.02mol电子,乙池电极析出0.64g金属,说明乙池中含有氧化性比氢离子强的金属阳离子,Cu2+氧化性强于氢离子,会先于氢离子放电,由Cu2++2e-=Cu,转移0.02mol电子生成0.01molCu,质量为m=n∙M=0.01mol×64g/mol=0.64g,则某盐溶液可能是CuSO4溶液,故C正确;D.Mg2+氧化性弱于H+,电解时在溶液中不能得电子析出金属,所以某盐溶液不能是Mg(NO3)2溶液,故D错误;故答案为C。9.D【详解】A.根据装置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环形玻璃搅拌棒,A正确;B.HCl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反应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可见二者反应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1。由于任何反应都具有一定的可逆性,为保证盐酸完全反应,加入的Na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稍微过量,B正确;C.为减少酸碱中和反应过程的热量损失,酸碱混合时需将量筒中NaOH溶液一次性快速倒入小烧杯中,C正确;D.若用稀硫酸和Ba(OH)2代替盐酸和NaOH溶液进行反应,由于此时除H+与OH-反应产生H2O放出热量,还有Ba2+与结合形成BaSO4沉淀也放出热量,因此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10.B【详解】氢氧化钾的物质的量为2mol,与二氧化碳反应转化为正盐,需要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根据乙醇燃烧方程式分析,乙醇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1mol乙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QkJ。故选B。11.B【详解】A.与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核素互为同位素,A错误;B.铜锈为碱式碳酸铜,明矾溶于水,铝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可与碱式碳酸铜反应而除去,B正确;C.铅、锡比铜活泼,腐蚀反应中铜做正极,会减缓铜的腐蚀,C错误;D.古代得到金的方法是淘漉法,D错误;故选B。12.A【分析】图示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详解】A.2NH4Cl+Ca(OH)22NH3↑+CaCl2+2H2O,铵盐与碱反应吸热,故选A;B.2Al+Fe2O32Fe+Al2O3,铝热反应放热,故不选B;C.Mg+2HCl=MgCl2+H2↑,金属与酸反应放热,故不选C;D.C+O2CO2,燃烧反应放热,故不选D;选A。13.B【详解】A.右图示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断裂和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之和大于断裂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A错误;B.右图示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即的总能量大于和的能量之和,B正确;C.由图示可知,和的键能之和为,C错误;D.反应热等于正反应的活化能减去逆反应的活化能,故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D错误;故答案为:B。14.D【详解】A.加热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A错误;B.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和水,应先通入饱和食盐水,再通入浓硫酸,B错误;C.粗铜精炼时粗铜应作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C错误;D.NO能与氧气反应,但不溶于水,故用排水法收集NO,D正确;答案选D。15.A【详解】拆开反应物的化学键需要吸热能量为198×6+498×3=2682kJ,形成生成物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360×12=4320kJ,二者之差为释放能量4320kJ-2682kJ=1638kJ。综上所述答案为A。16.

B

A

CO-2e-+CO=2CO2

H2-2e-+2OH-=2H2O

1.93×103

CH3OH-6e-+8OH-=CO+6H2O

30NA【分析】分析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通入氧气的一端为原电池正极,通入一氧化碳和氢气的一端为负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溶液中阴离子移向负极,A电极上一氧化碳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根据某种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由电子转移方向可知a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应通入燃料,b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应通入空气。【详解】(1)分析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通入O2的B电极为原电池正极,通入CO和H2的电极为负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上电流的方向应从电极B(填A或B)流向用电器。内电路中,溶液中阴离子移向负极,CO向电极A(填A或B)移动,电极A上CO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CO参与的电极反应为CO-2e-+CO=2CO2。故答案为:B;A;CO-2e-+CO=2CO2;(2)①由分析a为负极,假设使用的“燃料”是氢气(H2),a极上氢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若电池中氢气(H2)通入量为224mL(标准状况),且反应完全,n(H2)==0.01mol,则理论上通过电流表的电量为Q=9.65×104C/mol×0.01mol=1.93×103C(法拉第常数F=9.65×104C/mol)。故答案为:H2-2e-+2OH-=2H2O;1.93×103;②假设使用的“燃料”是甲醇(CH3OH),a极上甲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CO+6H2O。如果消耗甲醇160g,假设化学能完全转化为电能,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0NA。故答案为:CH3OH-6e-+8OH-=CO+6H2O;30NA。17.

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新键形成释放出的能量

反应热

N2(g)+3H2(g)2NH3(g)

ΔH=-92kJ/mol

可逆反应有一定限度

CH3OH(l)+O2(g)=CO2(g)+2H2O(l)△H=-725.76kJ/mol【详解】Ⅰ.(1)a是指反应物H2和O2断开化学键形成H原子和O原子的过程,所以a代表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b是指H原子和O原子形成化学键,构成H2O的过程,所以b代表了新键形成释放出能量,c是指吸收的能量和放出的能量之差,所以c代表了一个反应的反应热。(2)同等情况下,气态水具有的能量要高于液态水具有的能量,此反应是个放热反应,则ΔH<0,则ΔH1>ΔH2,Q1<Q2。Ⅱ.(1)3H2+N22NH3,断开1molH—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吸收能量为436kJ、946kJ,则断裂3molH—H键、1molN≡N键需要吸收的总能量为3436kJ+946kJ=2254kJ,断开1molN—H键,需要吸收能量为391kJ,则形成2molNH3形成6molN—H键需要放出的能量为6391kJ=2346kJ,吸收能量少,放出能量多,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2346KJ-2254kJ=92J,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N2(g)+3H2(g)2NH3(g)ΔH=-92kJ/mol,反应的热量总小于理论值,理由是此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有一定限度。(2)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l))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1mol(CH3OH(l))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是725.76kJ,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3OH(l)+O2(g)=CO2(g)+2H2O(l)△H=-725.76kJ/mol。18.

传导离子、作正极反应物

硫酸锌溶液

硫酸铜溶液

离子导体

A

【详解】(1)由可知,CuSO4是电解质,可传导离子,该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故CuSO4可作正极反应物;答案为传导离子、作正极反应物。(2)由可知,A溶液中电极为Zn,故A溶液中应为Zn2+,同理,B溶液中为Cu2+,由(1)知阴离子为;盐桥是由琼脂和饱和的KCl或KNO3组成,属于离子导体;根据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Zn为负极,故Cl-向A溶液中移动;答案为硫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离子导体,A。(3)由可知,电子由左边移向右边,左边为负极,右边为正极,根据题中信息,要增大电压和电流,故选取电极材料Mg和石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优化后的实验装置示意图4为;答案为。19.

【详解】(1)与适量反应生成和,放出890.3kJ热量,16g也就是1mol,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2)若适量的和完全反应,每生成需要吸收16.95kJ热量,,就是0.5mol,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3)在在燃烧,生成和,放出5518kJ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在中燃烧,生成和,放出622kJ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题目给的量与方程式的关系,难度不大。20.(1)10.8(2)70【解析】(1)完全分解石灰石(含,杂质不参与反应),需要吸收的热量是=162000kJ,已知:焦炭的热值为(假设焦炭不含杂质),其热量有效利用率为50%,所以需要投料焦炭的质量是=10800g=10.8kg。(2)根据(1)中计算可知消耗焦炭的物质的量是=900mol,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物质的量是900mol,这说明参加反应的碳酸钙和焦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以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生成氧化钙的质量是=70kg。21.(1)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