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2022年我国煤炭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据了解:2022年,煤炭市场的“黄金十年”彻底终结,煤炭价格回落,企业利润大幅下滑,环保压力增大、能源结构调整、进口煤冲击以及煤炭价格低迷。虽然当前市场的“复苏”行情给整个行业带来些许盼望,但在抑制产能过剩毫无起色的背景下,业内估计煤炭价格今年仍将低位弱势运行。煤炭“黄金十年”的终结倒逼煤企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进入2022年,将有哪些大事影响煤炭市场,以下进行简要展望。
行业相关政策将进一步完善
在2022年煤炭市场化取得显著进展的状况下,2022年煤炭行业相关政策有望进一步完善。
煤炭资源税征收方式改革有望启动。2022年以来,随着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快速转变,煤炭资源税改革时机相对成熟。但此时有关方面又担忧资源税改增加煤企负担,因此,即便早已箭在弦上却迟迟不发。2022年11月国办下发的《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看法》明确提出,“2022年年底前,要对重点产煤省份煤炭行业收费状况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坚决取缔各种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切实减轻煤炭企业负担。并落实到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在清理整顿涉煤收费基金的同时,加快推动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
从各方面消息来看,煤炭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已经势在必行,2022年实施从价计征只是时间问题。
虽然在煤价处于低位时推行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比较简单,但目前煤炭行业低迷,部分煤炭企业已经开头亏损,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对一些煤炭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从山西、内蒙古这两个产煤大省来看,目前吨煤附加的各种税费基金都在100元以上,假如实行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吨煤附加费用可能再增加5元至10元,这将进一步增加煤炭生产成本。
依据粗略统计,假如清理相关收费能够切实得到落实,2022年的煤炭资源税改革对煤炭行业来说影响不会太大。但是,2022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唯恐会下降,受此影响,煤炭等产业的产能过剩会更加严峻,煤炭企业面临的将是更加困难的境况。
不难看出,中央政策方向是一边清理收费基金,一边推动资源税改,促进资源税改革平稳过渡。
商品煤质量国家标准或将出台。今年5月份,有关部门曾拿出《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方法(征求看法稿)》公开征求看法,但由于存在限制煤炭进口之嫌,遭到用煤企业和贸易商激烈反对,最终不了了之。目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讨论《中国商品煤质量评价指南》,信任在2022年还会有相应的限制劣质煤使用的政策出台。
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较快进展,大气环境快速恶化也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重视,而燃煤被全都认为是主要污染源之一,加强商品煤质量管理被认为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环节和措施之一。9月份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止行动方案》提出“禁止进口高灰份、高硫份的劣质煤炭,讨论出台煤炭质量管理方法。”11月份发布的《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看法》再次提出“根据节能减排和环境爱护要求,讨论制订商品煤质量国家标准。”
另外,由于雾霾已经掩盖了大半个中国,大气环境引发的关注日益升温,新一年,碳税和环境税或将再度引发各界热议,其启动实施步伐也将加快。
煤炭需求或微增长
2022年下半年,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中国经济实现了平稳增长,煤炭需求也消失了恢复性增长。展望2022年,中国经济进展形势仍将是打算煤炭需求的基础。
估计2022年GDP增速将连续保持在7.5%左右。一方面经济增速难以明显提升。这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仍处于调整阶段,短期内消费难以实现大幅增长,出口增速再度回升难度较大,而受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提速同样乏力。另一方面,宏观政策将努力保障经济增速达到7%以上。为了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社会保持稳定,中央将连续实施乐观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重点工程项目政策支持力度,最终促使经济增速保持在一个各方可以接受的合理水平。因此,从经济进展形势来看,2022年煤炭需求具备连续小幅增长的基础。
通过对20多年来下游产品产量增速与GDP增速进行对比分析,再结合目前经济所处进展阶段和进展特征,对2022年主要煤炭下游产品产量增速做出以下猜测:猜测发电量增速处于5-7%的概率较大,粗钢产量增速处于6-8%的概率较大,水泥产量增速处于7-9%的概率较大,合成氨产量增速处于3-5%的概率较大。
火电发电量及发电耗煤方面,受2022年水电出力受阻和水电装机快速增长两方面因素影响,2022年水电出力大幅提高的可能性较大,再加上核电、风电、光伏等其他电源装机快速增长以及各地纷纷加大控煤力度,假如总发电量增长5-7%,火电发电量增幅很可能不足3%,发电耗煤增加量可能不足5000万吨。其他行业用煤方面,受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不断加大,单位能耗不断下降,估计这些行业煤炭需求增幅将普遍低于产品产量增幅。
煤炭运输瓶颈犹在
中国的煤炭资源和生产力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特殊是山西、陕西、内蒙古地区,而煤炭需求旺盛的地区集中在华东、华南沿海地区,这也打算了我国“西煤东调”、“北煤南运”的运输格局。
在煤炭市场“黄金十年“中,铁路运费上涨带来的煤炭成本增加主要由下游用户担当,但随着煤炭产能的大量释放和进口煤的逐年增多,煤炭市场渐渐呈现出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特征。
据来自太原路局的消息,2022年,大秦线约完成发运量4.452亿吨,同比增长2000万吨,按4.5亿吨方案亏480万吨。据铁路部门的方案,2022年,大秦线运量目标锁定在4.6亿吨,比2022年实际完成数增运1480万吨,比2022年方案4.5亿吨增加1000万吨。在下游煤炭需求持续增长,北方运煤码头运能增加的状况下,大秦线运输力量明显不足,铁路瓶颈再次显现。
环渤海港口运量提高受制于铁路运输和下游需求。2022年,电力企业的刚性需求仍旧支撑了沿海地区煤炭需求总量,保证了北方运煤港口煤炭吞吐量将同比增长4500万吨左右。2022年,在需求增量不大、铁路瓶颈仍在的状况下,环渤海各港口之间对有限货源、运力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2022年蒙冀铁路正式通车前,环渤海港口的运输格局不会有大的变化,秦皇岛港、唐山港仍主要依靠大秦线供应煤炭。
2022年,大秦线新增力量太少,且迁曹线曹北-曹西段的复线建设和滦南-京唐港段机头机车调配问题将分别制约曹妃甸港和京唐港的运输增量,因此,大秦线新增货源向唐山港方向分流的数量有限。
此外,华中和华南的几条煤运通道估计今年9月份才能通车,因此今年有效铁路运能增长尚不大。据分析,铁路运输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将有助于建立公开透亮 的铁路运力交易市场,健全运力监管,削减铁路运输中的寻租行为,从而削减煤炭流通成本,使原来隐性的寻租费用变成显性的价格传导,煤炭价格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进一步推动煤炭市场化改革。总体来说,铁路运输市场化改革对煤炭行业是利弊共存,但利大于弊。
综合分析,2022年,北方港口力量增速高于下游煤炭需求增速,码头力量释放较铁路运能略显超前。而内外贸煤炭价格差成为打算北方煤炭发运港口发运数量增幅的关键因素。
在铁路运量难以满意用户要求,以及国内煤炭价格略高的状况下,用户纷纷将新增需求瞄准进口煤炭,大量增加进口,以遏制国内煤炭价格上涨,并补充货源的不足。随着煤炭进口数量超常增长,进口煤炭的流向和消费布局从以前的两广地区,向北扩展到上海、山东、东北,向西进入华中地区湖南、湖北、四川及安徽。进口煤用户也有贸易商扩展到煤炭企业、电力企业等。2022年,进口煤冲击不仅影响沿海地区,而且华中地区煤炭市场影响较大。通过内外煤并举,增加进口渠道等方式,满意用户的用煤需求,估计华东、华南地区用煤不会紧急。
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特征明显
2022年我国煤炭进口总量或将超过3.2亿吨,同比增幅约为11%。自从2022年成为煤炭净进口国以来,我国煤炭进口量已经连续5年实现大幅或较大幅度增长,年增幅分别为225%、39.3%、20.4%、29.7%和10.9%。毫无疑问,我国早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煤炭进口国,我国国内煤炭市场和国际煤炭市场的关联度不断提高,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特征日益明显。
正由于国内外煤炭市场的关联度不断提高,日趋一体化,2022年我国煤炭进口既难以连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也不大可能消失明显下降。
我国煤炭进口难以连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是由多方面因素打算的:首先,由于煤价快速下滑,而国际海运费消失恢复性上涨,部分远距离的海运煤炭竞争力明显下降;其次,由于2022年以来国内外煤价持续下滑,全球煤炭行业投资普遍降温,新增产能增长放缓;再次,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煤炭进口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因此,综合来看,假如2022年国内外煤价不消失较大幅度增长,我国煤炭进口量很难连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事实上,即便国内外煤价消失较大幅度上涨,我国煤炭产能会很快释放,从而填补需求缺口,煤炭进口量也还是难以连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另一方面,我国煤炭进口也不大可能显著下降。在国内煤价经过快速反弹之后,到了2022年年底,国内外煤市已经重新趋于平衡。作为最大的煤炭进口国,假如中国煤炭进口量显著下降,其结果必是国内煤价回升,国际煤价将进一步回落,最终受价差影响,我国煤炭进口还是会再度回升。从下游用户进口煤实际需求状况来看,我国沿海地区对进口煤已经有了肯定依靠,部分进口煤已经成为刚性需求,与此同时,国内用煤大户还在不断将更多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做到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机会合适的状况下,增加煤炭进口。另外,我国煤炭进口市场竞争度较高,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只要国内外存在价差,我国煤炭进口就会持续。
2022年,由于国内煤炭市场长时间弱势运行,再加上煤炭进口连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很长时间内下游用户选购乐观性普遍不高,煤炭企业销售难度加大,部分企业纷纷停产、减产,煤炭产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在2022年三季度煤价整体消失恢复性上涨之后,煤炭企业的盈利状况得到改善,停产、减产企业恢复生产的乐观性快速提高。
进入2022年,随着煤炭需求连续小幅回升,假如煤炭进口不再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下游用煤企业对国内煤炭的选购需求势必会逐步增加。在既有煤炭产能充分的状况下,国内原煤产量势必会逐步回升。
另外,除了既有产能之外,还有新增煤炭产能等待产量释放。2022年之前,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速长期保持在20%以上,即便2022年以来煤炭市场急剧降温,2022年和2022年1-11月份,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仍旧分别增长了7.7%和1.1%。而煤炭行业投资很大一部分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型煤炭企业的新建矿井,另一方面则是大型煤炭企业在兼并重组中小煤炭企业之后,进行的扩能和技改投资。在价格消失回升的状况下,随着需求小幅增加,估计2022年新增产能产量释放将会加快。
综合来看,2022年国内煤炭产能仍旧较为充分,随着煤价回升和需求形势进一步好转,煤炭产能将进一步得到释放,煤炭产量将逐步回升。
煤炭价格将呈牛皮震荡走势
2022年伊始,国内动力煤市场便以“跌势”开局。日前,神华集团公布的最新报价显示,5500大卡动力煤季度长协价格为590元/吨,月度长协煤和现货价格均为614元/吨。其中,现货价格较前一期下跌了17元/吨,跌幅达2.69%。
据悉,虽然目前中煤集团的煤电合同谈判还未绽开,但也给出了一月份长协价。其中,5500大卡动力煤FOB秦皇岛港报价为590元/吨,较上周现货市场报价低41元/吨,跌幅达6.49%。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大集团给出的长协煤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格,给市场造成了剧烈的下跌预期。此轮煤炭价格大幅下跌,主要是由于煤电订货会结束,大型煤企人为制造的峰值效应也渐渐淡出,导致煤价重新回归市场。
煤炭行业专家指出,动力煤龙头企业神华、中煤拟采纳月度调整的模式,计价基准将参照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月度均价,对煤炭价格将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避开消失2022年暴涨暴跌的局面。
相对于近几年煤炭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大力推动,电力体制的改革显得相对滞后,然而随着煤炭市场结构性过剩的消失,电力改革滞后的问题越来越凸显。也有专家认为,电价下调在理论上成立,但2022年年初,根据煤电联动机制下调电价的可能性不大。这主要是由于2022年9月,上网电价已经进行过调整,再度下调势必引起火电企业的不满。同时,当前在全国治理雾霾的环保压力下,电厂在脱硫脱硝方面的投入将会大幅增加,煤电联动很可能让道环保。
在煤电联动机制尚未理顺的状况下,电力企业将通过更多使用进口煤等方法进一步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门球场施工合同范本
- 餐饮加盟连锁合同范本
- 石英矿业出让合同范本
- 内部供水合同范本
- 园林独栋出售合同范本
- 2025年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全民养羊合同样本
- 主力摄影合同样本
- 2025广东省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马口铁罐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一带一路”之菲律宾矿业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一)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 2025-2030中国国防车辆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03月荆门市“招硕引博”141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考点剖析附解题思路及答案详解
-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具体体现
- 电力电缆及通道检修规程QGDW 11262-2014(文字版)
- 2025年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榆林城市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液氯钢瓶应急堵漏工具操作指导规程
- 自然辩证法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学
- 2025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教案-第20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