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在柏林教案反思_第1页
14在柏林教案反思_第2页
14在柏林教案反思_第3页
14在柏林教案反思_第4页
14在柏林教案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在柏林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学本文生字词。2.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3.体会文章铺垫写作的精妙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1.感悟课文体现的战争灾难主题。2.体会文章结尾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1课时PPT课件,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介绍。一、导入话题,创设情境。1.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我们可以举出许多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作品。比如杜甫的《石壕吏》、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战争的微型小说——《在柏林》。2.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3.简介写作背景,1939年,德国法西斯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这次战争不仅给其他国家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也给本国人民带来了难以弥合的战争创伤。《在柏林》这篇故事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小说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呢?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后备役(yì)咔嚓(kāchā)嗤笑(chī)健壮虚弱奇特寂静指手画脚不假思索神志不清三、整体感知。1.快速默读课文,试着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主要讲了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三个儿子的老兵,在重返战场之前,将他神志不清的妻子送往精神病院。在车厢里,老妇人奇怪的举动引起了姑娘的嘲笑。老兵道出原因后,车厢里一片寂静。)2.分小组讨论,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故事中有哪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提问:(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学生答,明确:(一辆驶出柏林的列车,在一节车厢里)(2)故事中有哪些人物?讨论交流,明确:一位战时后备役老兵,一个老妇人,两个小姑娘,车厢内的旅客3.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一下后备役老兵和老妇人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由“头发灰白”可以看出他年事已高,饱经沧桑;由老兵所说的话可以得知,他刚失去三个儿子,夫人已经神志不清,马上轮到他上前线,这是一个深受战争伤害的老人。老妇人的外表表明她身体虚弱而多病,老妇人不断重复数着“一、二、三”可以看出她因为不堪承受失去儿子的悲痛而发疯。四、深入文本,层层剖析。1.两个小姑娘“不假思索地嗤笑”和“再次傻笑起来”说明了什么?讨论交流,明确:两个小姑娘没有弄清事情的原因而取笑老妇人,说明小姑娘缺乏关怀之心和同情心,幼稚粗浅。2.老兵所说的“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他们的母亲”如果改为“她”好不好?讨论交流,明确:“他们的母亲”揭示了老妇人和阵亡儿子之间的关系,用“他们的母亲”的称呼更直指人心,失去儿子的极端痛楚显露无遗。3.第一节最后一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和全文最后一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两个“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讨论交流,明确: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全文结尾处的“静”是慑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是人民对战争反思和对老人的敬佩。五、再探文本,品味主旨。思考:1.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首先,柏林是这场战争的策源地。作者将故事发生的地点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是战争中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家庭的缩影。思考:2.小说的结尾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正是有了前面的蓄势和铺垫,结尾时老兵满含血泪的控诉才更显沉重。请你找找前面有哪些铺垫呢?例如一开始老妇人让人不能捉摸的数数“一、二、三”,一直到小说结尾处由老兵说出她是因儿子相继死去而变疯的疯老太,而“一、二、三”正是她失去的三个儿子的数字。还例如一开始小姑娘们的嗤笑,当老兵说出真相后车厢里的一片寂静。六、总结全文。本文短小精悍,在人物对话上,文中唯一的对话是谜底,它一语中的地道破了事实的真相。这句话就像一块从陡峭的山崖上突然降落的巨石,在惊叹之余将人们拉入到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之中,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憎恶,对普通民众的深切同情。七、布置作业。以反映战争为主题,根据你已读过的诗词或看过的电影,写一篇小小的读(观)后感。在柏林后备役老兵:头发灰白,年事已高,饱经沧桑老妇人:身体虚弱而多病,因丧子之痛而神志不清无情的战争无尽的伤痛这是一篇短篇小说。在教学课文之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