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4加味保元汤_金鉴卷五十七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加味保元汤_金鉴卷五十七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 原方 36组成: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功效:小儿气血两虚,痘疮倒陷,浆色清稀不足,根脚淡白无晕,遍体形如豆壳,疮皮皱而似结非结,至收靥时终不成痂。 来源:《金鉴》卷五十七。 36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36相似度75%:建中托里汤 36组成:黄耆、官桂、白芍、人参、白术、甘草、升麻(酒炒)。 36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362.3. 加:升麻 36减:全当归、木香 36功效:痘疹泄泻腹痛。 36来源:《痘疹全书》卷上。 363. 相似度62%:黄耆汤 36组成:黄耆(蜜炙)2钱,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1钱,白芍(炒)1钱,甘草(炙)8分,桂枝5分。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36加:茯苓、桂枝 36减:全当归、木香、官桂 37功效:汗多气虚发痓。 37来源:《赤水玄珠》卷十四。 374. 相似度62%:黄耆汤 37组成:黄耆(蜜炙)1两,白术(炒)2两,人参1两,甘草(炙)1两,白芍1两,陈皮半两,藿香半两。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37加:陈皮、藿香 37减:全当归、木香、官桂 37功效:悲忧伤肺,吐血,血止后嗽,嗽中血出如线,痛引胁下,日渐瘦。 37来源:《全生指迷方》卷二。 375. 相似度62%:豆蔻散 371两(面裹煨),罂粟壳(去顶蒂瓤,蜜炒)11钱(不见火),白术(炒)2两,人参(去芦)2两,黄耆(蜜炙)2(炙)2两,白茯苓(去皮)2两。 37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37加:肉豆蔻、罂粟壳、白茯苓 37减:全当归、白芍、官桂 37功效:赤白痢。 37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七。 38相似度62%:燮理十全膏 38组成:人参(潞党参、西洋参酌宜代用)3两,黄耆(炙)36两,熟地8两,归身2两,白芍2两,川芎2两,甘草1两(炙)。 38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38加:熟地、归身、川芎 38减:全当归、木香、官桂 38来源:《重庆堂医学随笔》卷上。 387. 相似度62%:四白汤 38111111钱,甘草5分。 38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38加:白茯、扁豆 38减:全当归、木香、官桂 38功效:色疸。 38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388. 相似度62%:归脾汤 38组成:白术1两,茯苓1两(去木),黄耆1两(去芦),龙眼肉1两酸枣仁(炒,去壳)1两,人参半两,木香(不见火)半两,甘草(炙)2钱半。 38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39加:茯苓、龙眼肉、酸枣仁 39减:全当归、白芍、官桂 39功效:思虑伤脾。健忘怔忡,吐血下血。 39来源:《济生》卷四。 399. 相似度62%:养荣汤 39组成:川芎、当归、白芍、生地、人参、白术、黄耆、甘草。 39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39加:川芎、当归、生地 39减:全当归、木香、官桂 39功效:麻疹血虚,疹出色白,按之稍红。 39来源:《慈幼新书》卷七。 39相似度62%:加味补中益气汤 39组成:人参1钱,白术2钱,当归3钱,黄耆1钱(炙),白芍1钱,广陈4分,甘草4分。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39加:当归、广陈 39减:全当归、木香、官桂 40功效:产后伤冷,恶露凝块,日久不散,虚证百出;或身热骨蒸,食少羸瘦;或五心烦热,月水不行,其块在两胁,动则雷鸣,嘈杂晕眩,发热似疟时作时止。 来源:《傅青主女科_产后编》卷下。 4011. 相似度62%:回浆散 40组成:何首乌、白芍、黄耆、人参、甘草、白术、白茯苓、生姜。 40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40加:何首乌、白茯苓、生姜 40减:全当归、木香、官桂 40功效:痘不收浆结痂。 40来源:《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40相似度62%:木香理中汤 40组成: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木香、甘草、干姜。 40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40加:干姜、干姜 40减:黄耆、全当归、白芍、官桂 40功效:小儿疮疹。 40来源:《直指小儿》卷五。 4113. 相似度62%:白术汤 4111111两,黄耆1两,干葛2两。 41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41加:白茯苓、干葛 41减:全当归、白芍、官桂 41功效:小儿泄泻,胃热烦渴。 41来源:《玉机微义》卷六引《易简》。 4114. 相似度62%:白术散 41组成:白术、人参、木香、黄耆、甘草、白茯苓、藿香、葛根。 41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41加:白茯苓、藿香、葛根 41减:全当归、白芍、官桂 41功效:痘疮,内虚作热,泄泻而渴者。 41来源:《痘疹全书》卷上。 41相似度62%:加减黄耆建中汤 41组成:黄耆1钱,官桂5分,甘草5分,白芍5分,人参1钱,当归钱。 42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4215.3. 加:当归 42减:全当归、木香、白术 42功效:气虚自汗。 42来源:《医林绳墨大全》卷四。 42相似度62%:加味保元汤 42组成:人参、黄耆、白术(炒)、白芍(炒)42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42加:肉桂、糯米 42减:全当归、木香、官桂 42功效:痘疮色白浆清,虚寒甚者。 42来源:《幼科直言》卷二。 42相似度62%:加减补中益气汤 42组成:白术1钱,黄耆5分,人参5分,甘草2分,白芍2分,黄连2分,桑白皮2分。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42加:黄连、桑白皮 43减:全当归、木香、官桂 43功效:四肢发热烦躁,口苦咽干,喘嗽有痰。 43来源:《保命歌括》卷五。 4318. 相似度62%:调中汤 43组成:人参、黄耆、炙甘草、白芍(酒炒)、白术、木香、陈皮。 43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43加:炙甘草、陈皮 43减:甘草、全当归、官桂 43功效:痘疮吐泻止后。 43来源:《片玉痘疹》卷六。 4319. 相似度62%:八物汤 4343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43加:当归、川芎、地黄 43减:全当归、木香、官桂 43功效:痘疮复起,浆脓如疮疥。 43来源:《种痘新书》卷十二。 4320. 相似度60%:固真汤 44组成:黄耆、人参、甘草(炙)、陈皮、白术、木香、白芍(炒)、白茯苓、诃子(煨,去核)、肉豆蔻(面裹煨,纸包捶去油)各等分。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44加:陈皮、白茯苓、诃子、肉豆蔻 44减:全当归、官桂 44功效:小儿痘疮,虚泻。 44来源:《古今医鉴》卷十四。 4421. 相似度58%:大补汤 44组成:人参、黄耆、熟地、当归、川芎、白术、白芍(酒炒)、木香、官桂、甘草、白茯苓、青皮。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44加:熟地、当归、川芎、白茯苓、青皮 44减:全当归 44功效:妇人产后,遇天行出疹痘者。 44来源:《痘疹全书》卷下。 4422. 相似度56%:固肠饮 4444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45加:黄连、当归、茯苓、诃子 45减:黄耆、全当归、官桂 45功效:久痢不止。 45来源:《痘疹传心录》卷十七。 4523. 相似度56%:葱白汤 45613钱(蜜炙),1钱半(炒),条芩1钱半(酒炒),阿胶3钱(糯粉炒),白芍1钱半(炒),甘草8分,知母1钱半(酒炒)。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45加:葱白、条芩、阿胶、知母 45减:全当归、木香、官桂 45功效:怀妊七月,脉洪滑疾者。 45来源:《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45相似度56%:补中托里汤 45组成:黄耆、人参、甘草、大力子、当归、连翘、官桂、青皮、木香。45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45加:大力子、当归、连翘、青皮 45减:全当归、白芍、白术 46功效:中气不足,痘倒陷者。 46来源:《片玉痘疹》卷十。 46相似度56%:补元散热饮 465551212分,甘草1钱2分,白芍1钱2分,车前子1钱2分,当归1钱2分。 46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46加:柴胡、黄芩、车前子、当归 46减:全当归、木香、官桂 46功效:元气虚弱,口干发热,小便短赤。 46来源:《玉案》卷三。 4626. 相似度56%:渐生汤 46组成:人参3钱,白术5钱,茯苓1两,ft药1两,芡实1两,黄耆3钱,白芍5钱,甘草1钱,砂仁3粒。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46加:茯苓、ft药、芡实、砂仁 46减:全当归、木香、官桂 46功效:冬月伤寒,误汗误下,身重,目不见人,自利不止者。 46来源:《辨证录》卷一。 4727. 相似度56%:助阳丹 4711钱,白芍(酒炒)131钱,当归1钱,红花5分,陈皮8分,官桂2分。 47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47加:川芎、当归、红花、陈皮 47减:全当归、木香、白术 47功效:妇人痘疮痒塌不起,根窠不红。 47来源:《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4728. 相似度56%:归脾汤 47组成:人参1钱2分,白术1钱2分,茯神1钱2分,黄耆1钱2分,地骨皮1钱2分,甘草3分,木香5分,远志1钱(去心),枣仁1钱。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47加:茯神、地骨皮、远志、枣仁 47减:全当归、白芍、官桂 47功效:女子闭经,血海干涸,适产出痘。 47来源:《种痘新书》卷十二。 4729. 相似度56%:大补汤 47组成:当归、人参、黄耆、白芍、生地、甘草(炙)川芎。48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48加:当归、生地、白茯苓、川芎 48减:全当归、木香、官桂 48功效:慢惊危症,自汗,遍身俱有,其冷如冰;痘疹气血两虚者。 48来源:《片玉心书》卷五。 48相似度56%:思食补益人参散 481两(去芦头),11两(焙),11两(锉),1两(炮裂,去皮脐),木香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桂心半两。 48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48加:陈橘皮、五味子、附子、桂心 48减:全当归、白芍、官桂 48功效:脾胃气虚弱,不思饮食,肌体羸瘦,四肢无力。 48来源:《圣惠》卷五。 4831. 相似度56%:补脾丸 48组成:白术(去芦)10两(分4分,一肉蔻、二五味、三故纸、四吴茱萸,各2两,拌炒,去4味,只用白术),莲肉(去心,炒)1两,人参1两,甘草5钱,白芍(炒)5钱,木香(煨)4钱,ft药(炒)7钱,陈皮7钱,干姜3钱(炒)。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49加:莲肉、ft药、陈皮、干姜 49减:黄耆、全当归、官桂 49功效:滑泻,日夜无度,肠胃虚寒不禁,老人、弱人脾泄、飧泄。 49来源:《寿世保元》卷三。 4932. 相似度56%:补脾散 49组成:人参(去芦)1钱,白术1钱,白芍(酒炒)8分,茯苓8分陈皮6分,川芎6分,黄耆(蜜炒)4分,当归(酒炒)4分,甘草(炙)4分。 49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49加:茯苓、陈皮、川芎、当归 49减:全当归、木香、官桂 49功效:小儿心脾亏损,弄舌。 49来源:《寿世保元》卷八。 49相似度56%:连芍补中汤 4949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49加:陈皮、升麻、柴胡、黄连 50减:全当归、木香、官桂 50功效:久痢阳虚,脉洪大无力。 50来源:《医学传灯》卷下。 50相似度56%:温中化毒汤 50组成:人参、木香、白术(炒)、甘草(炙)、砂仁、白芍(炒)、枳实(炒)、陈皮、干姜(煨)。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50加:砂仁、枳实、陈皮、干姜 50减:黄耆、全当归、官桂 50功效:伤生冷或饮水而腹痛。 50来源:《万氏家抄方》卷六。 50相似度56%:加减理中汤 5050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50加:肉桂、茯苓、半夏、陈皮 50减:全当归、白芍、官桂 50功效:小儿痘疹,吐泻里虚。不能出快。 50来源:《痘疹一贯》卷二。 5136. 相似度56%:人参散 5111111两,附子1两,木香半两,桂心半两,甘草1分。 51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51加:陈皮、五味子、附子、桂心 51减:全当归、白芍、官桂 51功效:脾胃气弱,食饮不下,肌体羸瘦,四肢无力。 51来源:《鸡峰》卷十二。 51相似度56%:人参归耆汤 51组成:黄耆钱半,人参1钱,川芎1钱,当归1钱,甘草8分,ft楂8分,红花8分,白术8分,官桂3分。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51加:川芎、当归、ft楂、红花 51减:全当归、白芍、木香 51功效:痘疮气血不足,顶陷不起,血不红活,虽然成浆,而皮软色白。51来源:《痘疹仁端录》卷十。 51相似度55%:四君子快斑汤 51组成:人参、黄耆、白术、茯苓、甘草、官桂、白芷、荆芥穗、防风、陈皮、白芍。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52加:茯苓、白芷、荆芥穗、防风、陈皮 52减:全当归、木香 52功效:痘疹充肥,湿盛而气不足。 52来源:《万氏家抄方》卷六。 52相似度55%:托里流气饮 52组成:人参、黄耆、当归、川芎、白芍、甘草、防风、厚朴、乌药、官桂、木香。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52加:当归、川芎、防风、厚朴、乌药 52减:全当归、白术 52功效:痄腮。 52来源:《疮疡经验全书》卷一。 52相似度55%:加味补中汤 52组成:人参、白术(炒)、黄耆、当归、肉桂、白芍(炒)、木香、升麻、柴胡、陈皮、甘草。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53加:当归、肉桂、升麻、柴胡、陈皮 53减:全当归、官桂 53功效:小儿虚极,或泻成慢惊,手足厥逆。 53来源:《幼科直言》卷四。 53相似度50%:桂枝白芍汤 53组成:桂枝、白芍、甘草、人参、黄耆。 53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5341.3. 加:桂枝 53减:全当归、木香、白术、官桂 53功效:出疹因麻黄药太多,或暑月服表药,汗出过多亡阳,表气空虚,人事。53来源:《治疹全书》卷下。 5342. 相似度50%:固真汤 53组成:人参(去芦)2钱半,附子(汤浸,炮裂去皮)2钱半,白茯苓(去皮)2钱半,白术2钱半,ft药(去黑皮)3钱,黄耆(蜜泡涂,炙)3钱,肉桂(去粗皮)3钱,甘草(湿纸裹,煨透)3钱。 53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54加:附子、白茯苓、ft药、肉桂 54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54功效:小儿慢脾风,四肢厥冷者。小儿吐泻痢后,胃虚脾慢,四肢口鼻寒冷,沉困不省人事。小儿阴痫。身无烧热,手足青冷,口噤惊啼,吐舌摇头面色黯晦,或从夜发,病在五脏骨髓者。闭目,面唇青黯,额汗昏睡,舌短声哑,频呕清水。 来源:《活幼心书》卷下。 5443. 相似度50%:归脾丸 54组成:黄耆1钱,龙眼肉1钱,酸枣仁1钱(炒),人参1钱,木香2分,甘草(炙)2分半。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54加:龙眼肉、酸枣仁 54减:全当归、白芍、白术、官桂 54功效:思伤脾,神不归于脾而健忘怔忡。 54来源:《医学六要_治法汇》卷七。 5444. 相似度50%:归脾汤 54111钱,黄耆(炒)111钱,酸枣仁(炒)15分,甘草(炙)3154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55加:当归、白茯苓、龙眼肉、远志、酸枣仁 55减:全当归、白芍、官桂 55功效:思虑伤脾,发热体倦,失眠少食,怔忡惊悸,自汗盗汗,吐血下血,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以及虚劳、中风、厥逆、癫狂、眩晕等见有心血虚者。现代临床常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脑外伤综合征、子宫能性出血等属于心脾血虚者。 来源:《正体类要》卷下。 5545. 相似度50%:固元汤 55组成:人参、黄耆(蜜炙)、归身、甘草、煨姜、大枣、白芍(酒浸洗,炒)。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55加:归身、煨姜、大枣 55减:全当归、木香、白术、官桂 55功效:七情饥饱劳力所伤,吐血恶心。气虚不能摄血之出血。 55来源:《医宗己任编》卷三。 55相似度50%:固本化毒汤 55组成: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炙)、官桂、诃子肉(炒)丁香。55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56加:干姜、诃子肉、丁香 56减:黄耆、全当归、白芍、木香 56功效:痘养浆之时,因泄泻而致痘色灰白者。 56来源:《片玉痘疹》卷九。 5647. 相似度50%:葛根汤 56组成:葛根(锉)1两,茯苓(去黑皮)半两,半夏(7次,炒干)33分(锉),1两,麦门冬(去心,焙)1甘草半两(炙,锉)。 56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56加:葛根、茯苓、半夏、麦门冬 56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56功效:伤寒,干呕不止。 56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56相似度50%:甘寒补气汤 5611钱,黄耆(蜜炙)121钱(酒炒),甘草(炙)728分,淡竹叶(更炒干者)7分。 56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57加:麦冬、生地黄、牡丹皮、淡竹叶 57减:全当归、木香、白术、官桂 57功效:中寒服药后,诸证尽除,但经络间微有窒塞,辛温药服之,不能通快者。 来源:《法律》卷二。 5749. 相似度50%:甘草丸 57组成:甘草4两(炙),人参2两,白术2两,芍药2两,黄耆2两,远志2两(去心),大麦糵2两(熬令黄)。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57加:芍药、远志、大麦糵 57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57来源:《外台》卷十七引《延年秘录》。 57相似度50%:附子理中汤 57组成:人参、白术、炮姜、甘草、肉桂、附子、黄耆。 57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57加:炮姜、肉桂、附子 57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57功效:先有房事,胃气衰微,口食寒物,鼻吸冷气,中宫不能担当,寒邪直入少阴肾脏,腹痛唇青,四肢厥冷,脉来沉微,一息三至。 来源:《医学传灯》卷上。 58相似度50%:附子化毒汤 58组成:附子、干姜、人参、白术、黄耆、甘草。 58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58加:附子、干姜 58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58功效:痘疹成浆之时,吐泄不止,手足厥冷者。 58来源:《片玉痘疹》卷九。 58相似度50%:附子仓米汤 581枚(炮,去皮脐,8钱重者),人参(去芦头)草(微炒)半两,半夏(7次,切作片,焙干,姜汁制)半两,黄耆半两,白术半两,川姜2钱(微炒),南木香1钱半。 58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58加:附子、半夏、川姜、南木香 58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58来源:《百一》卷二。 5853. 相似度50%:茯神汤 58组成:茯神(去木)半两,黄耆(炙,锉)半两,人参半两,白术半两,藿香叶2钱,甘草(炙)2钱。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59加:茯神、藿香叶 59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59功效:妊♘呕逆不下食。 59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5954. 相似度50%:茯神汤 59组成:茯神1钱半,白术1钱,当归1钱,酸枣仁8分,人参5分,黄耆5分,黄柏5分,甘草2分。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59加:茯神、当归、酸枣仁、黄柏 59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59功效:神不守舍。 59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59相似度50%:扶脾生脉散 5911122钱,麦门冬5分,五味5分,甘草5分。 59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60加:当归、紫菀、麦门冬、五味 60减:全当归、木香、白术、官桂 60功效:衄血,吐血不止,脾胃虚弱,气喘,精神短少。 60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60相似度50%:非时饮子 60组成:人参、黄耆、赤茯苓、白术、麦门冬、白扁豆、蒺藜、甘草各分。 60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60加:赤茯苓、麦门冬、白扁豆、蒺藜 60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60饮者。60来源:《鸡峰》卷十三。 6057. 相似度50%:防己汤 60组成:防己4钱,甘草1两,黄耆1两,生姜2两,白术3两,人参两。 60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60加:防己、生姜 61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61功效:风温,脉浮,身重,汗出。 61来源:《医学纲目》卷三十三。 61相似度50%:复元养荣汤 6151钱半,酸枣仁(炒)1钱,黄耆(蜜炒8分,白芍(酒炒)111钱,白术(去芦)1钱,甘草3分。 61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61加:远志肉、酸枣仁、荆芥、当归头、地榆 61减:全当归、木香、官桂 61功效:血崩,恶血去多,心神恍惚,战慄虚晕。 61来源:《寿世保元》卷七。 61相似度50%:加减归脾汤 61组成:人参、黄耆、枣仁(炒)、归身少许、白茯苓、木香少许、白芍(炒)、百合。 61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61加:枣仁、归身、白茯苓、百合 61减:甘草、全当归、白术、官桂 61功效:胎元不足,面白心慌,或泄泻盗汗。 62来源:《幼科直言》卷五。 62相似度50%:黄耆当归丸 62组成:人参3两,黄耆5两(蜜炙),白术3两(制),当归3两,白芍1两半(炒),陈皮1两半,炙草1两半,猪脬1具。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62加:当归、陈皮、炙草、猪脬 62减:甘草、全当归、木香、官桂 62功效:遗溺,脉软者。 62来源:《医略六书》卷三十。 62相似度50%:黄耆固真汤 62组成:黄耆、人参、白术、甘草(炙)、当归、麦冬。 62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62加:当归、麦冬 62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62功效:小儿大病后,气血尚弱,液溢自汗;或潮热、或寒热发过之后,身凉自汗,日久令人黄瘦,失治则变为骨蒸疳劳。 来源:《片玉心书》卷五。 62相似度50%:黄耆芍药汤 63组成:黄耆1两(锉),人参1两,芍药3分,桂3分(去粗皮),五味子3分,白术半两,甘草(炙,锉)1分。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63加:芍药、桂、五味子 63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63功效:伤寒后,气血不复,虚羸。 63来源:《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63相似度50%:黄耆芍药汤 63组成:黄耆1钱半,当归尾1钱半,白芍药1钱半,白术1钱,人参5分,陈皮5分,甘草(炙)3分。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63加:当归尾、白芍药、陈皮 63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63功效:产后遗尿不禁。 63来源:《东医宝鉴_杂病篇》卷十引《三因》。 6364. 相似度50%:黄耆汤 63组成:黄耆(锉碎)1两,白术(锉,炮)1两,当归(切,炒)1甘草(炙,锉)111斤(3两)。63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64加:当归、白羊肉 64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64功效:产后血气不利,心腹急痛,上下攻冲,气逆烦闷。 64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64相似度50%:和营养卫汤 64组成:人参、黄耆、当归、白芍、白术、防风、云苓、桂枝、陈皮、草。 64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64加:当归、防风、云苓、桂枝、陈皮 64减:全当归、木香、官桂 64功效:伤损血虚者。 64来源:《伤科补要》卷三。 64相似度50%:回阳化毒汤 64组成:人参、官桂、茯苓、白术、附子(制)、甘草。 64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64加:茯苓、附子 64减:黄耆、全当归、白芍、木香 65功效:痘疹阴燥,曾吐泻,脉沉弱,手足宜冷而反热,阴极似阳。 65来源:《万氏家抄方》卷六上。 65相似度50%:黄耆白术汤 65组成:黄耆2钱半,人参1钱,白术(麸炒)2钱,甘草(炙)5分,当归8分,浮小麦1撮。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65加:当归、浮小麦 65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65功效:自汗阳虚。 65来源:《便览》卷三。 65相似度50%:急救阴阳汤 65组成:人参2两,黄耆3两,当归1两,熟地2两,甘草3钱,白术两。 65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65加:当归、熟地 65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65功效:冬月伤寒,阴阳两亡,大汗而热未解,腹又痛不可按。 65来源:《辨证录》卷一。 66相似度50%:加减白通汤 66组成:附子1两(去皮脐),干姜1两(炮),官桂5钱,白术5钱,草豆蔻(煨)5钱,甘草5钱,人参5钱,半夏(炮)5钱。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66加:附子、干姜、草豆蔻、半夏 66减:黄耆、全当归、白芍、木香 66功效:形寒饮冷,大便自利,完谷不化,脐腹冷痛,足胫寒逆。 66来源:《医学启源》卷中。 66相似度50%:加减补中汤 66组成:人参、黄耆、甘草、白术、砂仁、肉豆蔻、陈皮各等分。 66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66加:砂仁、肉豆蔻、陈皮 66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66功效:脾冷而食不磨者。 66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66相似度50%:加减补中益气汤 66组成:黄耆(蜜炒)1钱,人参1钱,白术(去油芦,炒)1钱5分,当归(酒洗)1钱,白茯苓(去皮)1钱,陈皮6分,白芍(酒炒)1钱,莲肉1钱,怀ft药1钱,甘草(炙)3分半。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67加:当归、白茯苓、陈皮、莲肉、怀ft药 67减:全当归、木香、官桂 67功效:虚劳发热,口干咳嗽,吐痰喘急,自汗,四肢困倦无力,不思饮食,大便泄泻,肚腹膨胀而肿,六脉浮数无力。 来源:《寿世保元》卷四。 67相似度50%:加减调中汤 67组成:人参、白术、黄耆、甘草(炙)、木香、桂枝、白茯苓、藿香、白芍药(酒炒)、陈皮。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67加:桂枝、白茯苓、藿香、白芍药、陈皮 67减:全当归、白芍、官桂 67功效:痘疹应出不出,而内虚者。 67来源:《准绳_幼科》卷四。 67相似度50%:加减调中汤 67组成:人参、白术、黄耆、炙甘草、木香、官桂、白茯苓、陈皮、半夏、生姜。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68加:炙甘草、白茯苓、陈皮、半夏、生姜 68减:甘草、全当归、白芍 68功效:痘疹吐泻,而致里虚,痘出不快者。 68来源:《痘疹全书》卷下。 6874. 相似度50%:黄耆饮 68组成:白术7分,黄耆7分,当归7分,甘草(炙)3分,人参5分,桂枝3分。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68加:当归、桂枝 68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68功效:痘4-5日,表虚自汗,发不起者。 68来源:《万氏家抄方》卷六。 6875. 相似度50%:和中散 681两(去芦),1两(去皮),11两(去芦),甘草半两(微炒),白扁豆半两(姜汁浸1宿,蒸过,去皮,焙干,微炒),木香1分(煨),藿香叶半两(去梗),缩砂仁半两,半夏1两(汤泡洗7次)。 68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69加:白茯苓、白扁豆、藿香叶、缩砂仁、半夏 69减:全当归、白芍、官桂 69来源:《普济方》卷二十五引《卫生家宝》。 69相似度50%:桂枝加耆术汤 693钱(蜜炙),31钱半(炒),1钱半(酒炒),甘草5分(炙),生姜2片,大枣3枚。 69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69加:桂枝、生姜、大枣 69减:人参、全当归、木香、官桂 69功效:多汗,脉弦软者。 69来源:《医略六书》卷二十。 69相似度50%:诃黎勒丸 69组成:诃黎勒半两(煨,用皮),木香1分,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1分(去芦头),白术1分,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干姜1分(炮裂,锉),甘草1分(炙微赤,锉)。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70加:诃黎勒、厚朴、陈橘皮、干姜 70减:黄耆、全当归、白芍、官桂 70功效:小儿脾虚腹胀,不能乳。 70来源:《圣惠》卷八十三。 7078. 相似度50%:诃子汤 70组成:诃子(炮,取肉)1两,人参(去芦)1两,白茯苓1两,白术1两,木香(炮)半两,陈皮(去白)半两,甘草(炙)半两,肉豆蔻半两。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70加:诃子、白茯苓、陈皮、肉豆蔻 70减:黄耆、全当归、白芍、官桂 70功效:冷热不调,泄泻,里急后重。 70来源:《医方大成》卷十引汤氏方。 70相似度50%:和表八珍汤 703钱,黄耆(生)3322钱,甘草1钱,白芷1钱,川芎5分。 70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70加:当归身、续断、白芷、川芎 70减:人参、全当归、木香、官桂 71功效:表虚自汗,营卫不和,饮食无味。 71来源:《外科证治全书》卷五。 7180. 相似度50%:和顺汤 71组成:升麻5分,防风3分,白芷3分,黄耆3钱,人参3钱,甘草3分,白芍3钱,白术5钱,茯神3钱,炮姜5分。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71加:升麻、防风、白芷、茯神、炮姜 71减:全当归、木香、官桂 71功效:忧思不已,加之饮食失节,阴阳相逆,脾胃有伤,面色黧黑不泽,环唇尤甚,心中如饥,然见食则恶,气短而促。 来源:《辨证录》卷九。 71相似度50%:和血益气汤 71组成:黄耆2钱,人参1钱5分,甘草1钱,苍术1钱,柴胡5分,升麻5分,木香4分,陈皮8分。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71加:苍术、柴胡、升麻、陈皮 71减:全当归、白芍、白术、官桂 71功效:口唇干燥,小便数,舌上赤脉。 71来源:《杏苑》卷五。 72相似度50%:黄耆当归汤 7211115分,陈皮5分,甘草(炙)少许。 72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72加:归身尾、芍药、陈皮 72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72功效:妇人产后尿不禁,面微浮,略发热于午后,此膀胱为坐婆所伤。72来源:《济阴纲目》卷十四。 72相似度50%:大如圣汤 72组成:白茯苓1钱5分,黄耆1钱5分,川芎1钱,当归1钱,人参1钱,麦门冬1钱,木香5分,甘草5分。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72加:白茯苓、川芎、当归、麦门冬 72减:全当归、白芍、白术、官桂 72功效:妊♘忡悸,睡里多惊。 72来源:《杏苑》卷八。 72相似度50%:黄耆补中汤 72组成:茯苓半两(去皮),7148钱(炙),7钱,当归半两(切,焙),6半两。73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73加:茯苓、陈皮、当归、熟地黄、白豆蔻 73减:全当归、白芍、木香 73功效:肚疼脾虚,及腹胀肠鸣,发热烦躁,大便滑泻,米谷不化,心下痞闷满,气逆痰闷,咳逆而喘,呕哕不实,困倦无力。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引《经验秘方》。 7385. 相似度50%:槐花散 73组成:槐花(微炒)半分,白术半分,熟干地黄半分,芎䓖半分,黄耆(锉)1分,木香1分,当归(锉,微炒)1分,甘草(炙微赤,锉)1分。.73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73加:槐花、熟干地黄、芎䓖、当归 73减:人参、全当归、白芍、官桂 73功效:小儿大便出血,腹痛黄瘦,不欲饮食。 73来源:《圣惠》卷九十二。 73相似度50%:黄耆建中汤 73组成:黄耆2钱,白芍2钱,肉桂7分,人参1钱,甘草5分。 73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7486.3. 加:肉桂 74减:全当归、木香、白术、官桂 74功效:阳明病汗多或反无汗,如虫行皮中状者。痘疮遍身起发,惟四肢不起者;痘疮发热腹痛,大便自利者。 来源:《证治要诀类方》卷一。 7487. 相似度50%:黄耆汤 74组成:人参1两,黄耆1两,白茯苓1两,白术1两,白芍药1两,甘草7分半。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74加:白茯苓、白芍药 74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74功效:伤寒内感拘急,三焦气虚,自汗及手足自汗,或手背偏多,或肢体振摇,腰腿沉重,面赤目红,但欲眠睡,头面壮热,两胁热甚,手足自温,手心热,自利不渴,大便或难或如常,或口干咽燥,或渴欲饮汤,不欲饮水,欲饮水,呕哕间作,或心下满闷,腹中疼痛,或时喜笑,或时悲哭,或时太息或语言错乱失志,两手脉浮沉不一,或左右往来无定,便有沉、涩、弱、微、五种阴脉形状,举按全无力,浮之损小,沉之亦损小。 来源:《阴证略例》。 74相似度50%:黄耆益气汤 74组成:人参、黄耆、白术、甘草、五味子、麦门冬、陈皮。 75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75加:五味子、麦门冬、陈皮 75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75功效:阳厥气虚,一名热厥,上寒下热。 75来源:《证治宝鉴》卷一。 75相似度50%:黄耆白术散 75111111两,人参1两(去芦),神曲1两。 75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75加:芍药、桂、茯苓、神曲 75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75功效:诸虚不足,面黄食少,困倦,潮热有时。 75来源:《普济方》卷二二六引《十便良方》。 75相似度50%:归芍异功汤 7511钱(土炒),1钱,白芍(1钱酒炒),当归身1钱,白茯苓2钱,甘草(炙)5分。 75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75加:广陈皮、当归身、白茯苓 76减:黄耆、全当归、木香、官桂 76功效:舌疳,痈疡、便血属脾虚者。 76来源:《金鉴》卷六十六。 7691. 相似度50%:和中散 76组成:人参(切,去须,焙)、白茯苓、白术、甘草(锉,炒)、干葛(锉)、黄耆(切,焙)、白扁豆(炒)、藿香叶各等分。 76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76加:白茯苓、干葛、白扁豆、藿香叶 76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76功效:小儿腹痛吐泻,烦渴厌食。 76来源:《阎氏小儿方论》。 76相似度50%:补元快斑汤 76组成:人参、白术、黄耆(炙)、甘草(炙)、归身。 76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7692.3. 加:归身 76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76功效:痘疮灰白色,当起不起,其顶平陷;痘儿素快,元气不足,吐者。 77来源:《片玉痘疹》卷八。 7793. 相似度50%:当归散 77211钱,甘草(炙)11钱。77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7793.3. 加:当归 77减:黄耆、全当归、白芍、白术 77功效:小儿变蒸,有寒无热。 77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7794. 相似度50%:补气汤 77组成:人参8分,黄耆1钱,玉竹2钱,白术1钱,木香3分,ft药1钱,陈皮8分,川芎8分。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77加:玉竹、ft药、陈皮、川芎 77减:甘草、全当归、白芍、官桂 77功效:阳气大虚。 77来源:《脉症正宗》卷一。 7795. 相似度50%:补气汤 78组成:黄耆、白芍、甘草、泽泻、陈皮、人参。 78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78加:泽泻、陈皮 78减:全当归、木香、白术、官桂 78功效:皮肤麻痒。 78来源:《便览》卷一。 78相似度50%:补气养血汤 78肉桂。78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78加:白茯苓、生地、当归、川芎、肉桂 78减:全当归、木香、官桂 78功效:跌打损伤,营卫不足者。 78来源:《伤科补要》卷三。 78相似度50%:补气运脾汤 78组成:人参2钱,白术3钱,橘红1钱半,茯苓1钱半,黄耆1钱(蜜炙),砂仁8分,甘草4分(炙)。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79加:橘红、茯苓、砂仁 79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79功效:中气不运,噎塞。 79来源:《准绳_类方》卷三引《统旨》。 7998. 相似度50%:补肾汤 79组成:人参1钱,白茯苓1钱,白术1钱,五味子1钱,川芎1钱,甘草(炙)8分,黄耆(炙)8分,熟地8分。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79加:白茯苓、五味子、川芎、熟地 79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79功效:肾虚耳鸣。 79来源:《增补内经拾遗》卷四。 7999. 相似度50%:补和汤 79组成:人参1两,黄耆(锉)1两,白术1两,甘草(炙,锉)1两,干姜(炮)1两,白豆蔻(去皮)1两,苍术(米泔浸1宿,锉,焙,微炒)1两,陈橘皮(去白,微炒)1两。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79加:干姜、白豆蔻、苍术、陈橘皮 80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80功效:三焦俱虚,脾胃诸疾。 80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80100. 相似度50%:补虚汤 80组成:人参1钱半,黄耆(蜜炙)1钱半,肉桂5分,炙甘草5分,川芎1钱,当归1钱,白芍1钱,白术1钱(蜜炙)。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80加:肉桂、炙甘草、川芎、当归 80减:甘草、全当归、木香、官桂 80功效:蓐劳。 80来源:《叶氏女科》卷三。 80相似度50%:补虚黄耆汤 80组成:人参3两(去芦),当归3两(去芦),白术3两,黄耆3两,桂3两(去粗皮),甘草3两(炙),白芍药6两。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80加:当归、桂、白芍药 80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80功效:诸虚不足,少腹急病,胁肋(月真)胀,脐下虚满,胸中烦悸,面色萎黄,唇口干燥,少力身重,胸满短气,腰背强痛,骨肉痠疼,行动喘乏不能饮食,或因劳伤过度,或因病后不复。 来源:《御药院方》卷六。 81102. 相似度50%:补元散 81111两,黄耆(蜜炙)1两,苦葶苈1两,ft药1两,木香半两,附子1个。 81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81加:白茯苓、苦葶苈、ft药、附子 81减:甘草、全当归、白芍、官桂 81来源:《鸡峰》卷十九。 81相似度50%:补中安胎饮 81组成:白术2钱,当归2钱,人参1钱,甘草3分,熟地1钱,黄芩4分,紫苏4分,白芍4分。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81加:当归、熟地、黄芩、紫苏 81减:黄耆、全当归、木香、官桂 81功效:胎漏受胎下血不止,或按月来血点滴。 81来源:《胎产指南》卷一。 81相似度50%:补中固元汤 82组成:人参1钱,黄耆1钱,白术1钱,甘草1钱,生地2钱,当归8分,陈皮8分。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82加:生地、当归、陈皮 82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82功效:注夏。 82来源:《玉案》卷二。 82相似度50%:补中益气汤 82组成:人参、黄耆、甘草(炙)、柴胡(炙)、白术、升麻、陈皮、桂枝、当归、木香。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82加:柴胡、升麻、陈皮、桂枝、当归 82减:全当归、白芍、官桂 82功效:痘收之后,脾胃虚弱,寒热往来似疟,不分早晚者。 82来源:《片玉痘疹》卷十二。 82相似度50%:补中益气汤 82组成:当归1钱,黄耆1钱,人参5分,白术8分,柴胡1钱,升麻1钱,干葛1钱,甘草5分。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83加:当归、柴胡、升麻、干葛 83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83功效:痘疮结痴而误犯风寒,恶寒发热者。 83来源:《回春》卷七。 83相似度50%:补中益气汤 83组成:人参1钱,白术1钱,当归1钱,陈皮1钱,甘草5分,黄耆1钱5分,升麻5分,柴胡5分。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83加:当归、陈皮、升麻、柴胡 83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83功效:大人肠风,及痔疮出血不止者。 83来源:《幼科金针》卷下。 83108. 相似度50%:补虚汤 8311555分,甘草(炙)3分。 83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83加:川芎、陈皮 83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84功效:产后一切杂病。 84来源:《济阴纲目》卷十三。 84109. 相似度50%:白术散 84组成:人参2钱5分,白茯苓5钱,白术5钱(炒),藿香叶5钱,木香2钱,甘草1钱,葛根5钱。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84加:白茯苓、藿香叶、葛根 84减:黄耆、全当归、白芍、官桂 84功效: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津液耗伤,虚热内炽,呕吐,泄泻,霍乱,痢疾,烦渴饮水,羸困少力;小儿脾胃久虚,呕吐泄泻,频作不止,精液枯竭,烦渴躁,但欲饮水,乳食不进,羸瘦困劣;及失治后变成惊痫,不论阴阳虚实者;酒积呕哕;小儿痘疮已靥,身热不退及伤寒泻后,胃中虚热;小儿泔渴,烦躁引水,乳食不进,夜则渴甚者;积痛;消中,消谷善饥;小儿胃虚寒所致的冬月吐蛔症;妊♘口干不渴,脉浮缓者;孕妇泄泻,脉浮软者。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84相似度50%:八味回阳饮 84组成:人参(无者,以蜜炒黄耆1两代之),附子2-3钱,干姜(炒)2-3钱,当归身3钱(如泄泻者,或血热动血者,去之),熟地数钱或1-2两,甘草(炙)1钱,白术3-4钱,黄耆(蜜炒)3钱。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85加:附子、干姜、当归身、熟地 85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85功效:伤寒脉虚将绝,阴阳将脱。白喉,其痛甚,其无白色处,色紫红,脉沉紧者。 来源:《会约》卷三。 85111. 相似度50%:八物汤 85111两,茯苓1两,白术1两。 85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85加:当归、川芎、熟地黄、茯苓 85减:人参、全当归、木香、官桂 85功效:伤寒营卫俱虚,畏寒发热,饮食减少,或病后血气虚损,四肢不85来源:《元戎》。 85112. 相似度50%:八珍散 8511两,粟米(微炒)11两,厚朴(姜制)1两,益智1两,黄耆2两,甘草半两。 85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86加:粟米、白茯苓、厚朴、益智 86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86功效:妇人无子,思虑过多,伤损脾气,脾虚则不能制水,漏下五色,或只常下黄白水。 来源:《普济方》卷三三六引《孟氏诜诜方》。 86113. 相似度50%:八珍散 86组成:人参(去芦)11两,黄耆(蜜水涂炙)1两,ft1两,白茯苓(去皮)1两,粟米(微炒)1两,甘草(炙)1两,白扁豆(蒸用)1两。 86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86加:ft芋、白茯苓、粟米、白扁豆 86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86功效:无故不思饮食。 86来源:《本事》卷二。 86相似度50%:白术调中丸 864两(炒),白术半两,人参(去芦)3钱,白茯苓(皮)3钱,猪苓(去黑皮)332钱,官桂(去粗皮)1钱半,甘草(去皮,炙)1两,干姜(炮)1两。 86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87加:神曲、白茯苓、猪苓、泽泻、干姜 87减:黄耆、全当归、白芍 87功效:脾胃不和,心下坚痞,两胁胀满,脐腹疼痛,噫宿腐气,霍乱吐泻,米谷不消,久痢赤白,脓血相杂,多日羸瘦,不思饮食。 来源:《普济方》卷二○七引《瑞竹堂方》 87115. 相似度50%:白术散 87茯苓。87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87加:花粉、干葛、藿香、麦冬、白茯苓 87减:黄耆、全当归、官桂 87功效:痘疮收靥,时时作渴,泄泻者。 87来源:《片玉痘疹》卷三。 87116. 相似度50%:补理煎 87组成:人参5分,川连6分(酒炒),当归5分,甘草5分(炙),白术5分(土炒),条芩6分(酒炒),白芍4分(酒炒),橘红6分。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87加:川连、当归、条芩、橘红 88减:黄耆、全当归、木香、官桂 88功效:痢延至月余,脾胃弱而虚滑。 88来源:《瘴疟指南》卷下。 88117. 相似度50%:白术散 88组成:白术2两,干ft药1两,白茯苓1两,人参(去芦)半两,木香半两,白扁豆(炮)半两,藿香(去土)半两,甘草1分(炙)。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88加:干ft药、白茯苓、白扁豆、藿香 88减:黄耆、全当归、白芍、官桂 88功效:小儿吐逆,或加喘促。 88来源:《卫生总微》卷十。 88相似度50%:补中益气汤 88组成:人参、黄耆、白术、炙草、官桂、归身、陈皮。 88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88加:炙草、归身、陈皮 88减:甘草、全当归、白芍、木香 88功效:脾胃虚弱,痘疮发热,手足反冷者。 88来源:《片玉痘疹》卷六。 89119. 相似度50%:白术丸 893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两,陈橘皮(白,焙)1两半,干姜(炮)1两半,黄耆(锉)11两,甘草(炙)1两,当归(切,焙)1两。 89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89加:厚朴、陈橘皮、干姜、当归 89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89功效:久积虚冷,肠风痔瘘,面色萎黄,日渐羸瘦,虚劣。 89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89120. 相似度50%:半夏散 89组成:半夏半两(7遍去滑),11两(去芦头),3分,木香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1两(白瓤,焙)。 89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89加:半夏、赤茯苓、陈橘皮 89减:黄耆、全当归、白芍、官桂 89功效:消渴、饮水腹胀,烦热呕吐,不思食。 89来源:《圣惠》卷五十三。 89相似度50%:保元回浆散 90组成:人参、当归、甘草、黄耆、白芍、米仁、茯苓。 90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90加:当归、米仁、茯苓 90减:全当归、木香、白术、官桂 90功效:痘疹身凉体静,浆不满足,脓囊渐阔,收靥不齐。 90来源:《救偏琐言_备用良方》。 90相似度50%:保元人乳汤 90组成:黄耆(炙)2钱,人参1钱,川芎8分,木香8分,当归8分,肉桂3分,甘草(炙)5分。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90加:川芎、当归、肉桂 90减:全当归、白芍、白术、官桂 90功效:痘疮起胀时,气血俱虚,顶陷色白者。 90来源:《医林纂要》卷九。 90123. 相似度50%:保元汤 90组成:人参1钱,黄耆1钱,白术1钱,甘草3分。 90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91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91功效:痘痈出脓之后,脾胃虚弱,脓清不敛者。气血虚弱,痘痈留经络中,发无定处肿不红。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91124. 相似度50%:鳖甲丸 91组成:鳖甲(醋炙,去裙襕)1两,黄耆(锉)1两,柴胡(去苗)1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白术半两,人参半两,木香1分。 91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91加:鳖甲、柴胡、枳壳 91减:甘草、全当归、白芍、官桂 91功效:小儿潮热,烦渴引饮,胁腹满胀,羸瘦多汗。 91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91125. 相似度50%:白术散 91组成:人参1两,白术1两,茯苓1两,藿香1两,木香1两,甘草1两,干姜2两,乌梅1个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91加:茯苓、藿香、干姜、乌梅 91减:黄耆、全当归、白芍、官桂 92功效:小儿泄泻,时常作渴。 92来源:《幼科指南》卷上。 92126. 相似度50%:调中汤 92组成:白术、茯苓、当归、黄耆、木香、广皮、甘草。 92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92加:茯苓、当归、广皮 92减:人参、全当归、白芍、官桂 92功效:脾气损伤。气胀咽满,噫气,食不得下,四肢不和,面黄喘咳,肿胀脾泄,脉右关细软。 来源:《症因脉治》卷二。 92相似度50%:大保元汤 92组成:黄耆3钱,人参1钱半,甘草1钱,川芎1钱,官桂1分。 92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92127.3. 加:川芎 92减:全当归、白芍、木香、白术 92功效:痘疮顶陷,根窠虽红而皮软薄,血有余而气不足。 92来源:《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92相似度50%:大补化毒汤 93组成:人参、白术、甘草、黄耆、桂、当归、赤芍。 93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93加:桂、当归、赤芍 93减:全当归、白芍、木香、官桂 93功效:痘色灰白,因于气血不足者。 93来源:《痘疹全书》卷下。 93129. 相似度50%:大补汤 93组成:人参、黄耆、生地、甘草、当归、川芎、白芍、桂心、木香、皮。 93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93加:生地、当归、川芎、桂心、青皮 93减:全当归、白术、官桂 93功效:女子痘疹起发至泡浆数日,忽然行经,恐血出里寒而生陷伏变。 93来源:《痘疹全书》卷下。 93130. 相似度50%:大补汤 93组成:黄耆、人参、当归、官桂、牛子、连翘、甘草、茯苓。 93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94加:当归、牛子、连翘、茯苓 94减:全当归、白芍、木香、白术 94功效:痘损破,灌肿作痛,不干脓水者,名麻蚀疮。 94来源:《种痘新书》卷八。 94131. 相似度50%:大补汤 94组成:人参、黄耆、当归、牛蒡、甘草、连翘、官桂。 94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94加:当归、牛蒡、连翘 94减:全当归、白芍、木香、白术 94功效:痘疮破损,灌脓作痛,出血不止,脓水不干;痘疹,正气不足而不能成痂者。 来源:《万氏家抄方》卷六。 94132. 相似度50%:大补汤 94组成:人参、黄耆、当归、川芎、白芍、白芷、牛蒡(炒)、官桂、连翘、甘草。 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94加:当归、川芎、白芷、牛蒡、连翘 94减:全当归、木香、白术 95作痛。95来源:《痘疹全书》卷下。 95相似度50%:补中益气汤 9555514分,白芍分,萝卜子4分,木香3分。 95原方对照: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95加:当归、白茯苓、川芎、萝卜子 95减:黄耆、甘草、全当归、官桂 95功效:产后中风,气不足,微满,误服耗气药而胀者。 95来源:《傅青主女科_产后编》卷下。 95134. 相似度50%:大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幼儿园小班幼师的个人工作计划(4篇)
- 幼师网络研修培训心得(19篇)
- 初学者怎样练习高音(4篇)
- 企业6s管理心得体会(7篇)
- 经理个人工作总结开头范文(15篇)
- 《第四单元14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客服人员转正总结怎么写(4篇)
- 项目融资计划书(8篇)
- 写保护环境的演讲稿(17篇)
- 内部控制设计学习心得(4篇)
- 铁粉运输合同协议
- 广东省珠海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无答案)
- 2024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水网发展研究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 广州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毕业在即家校共话未来-六下期中家长会【课件】
- 第4单元 亮火虫(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粤教花城版(2024)音乐一年级下册
- 车间生产材料管理制度
- 2025年融媒体中心招聘考试笔试试题(60题)附答案
- 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GIS组合电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