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案_第1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案_第2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案_第3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案_第4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赏析、积累细节描写的语言;学习细节描写方法,写活人物。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既真实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文学家鲁迅先生及萧红先生的生平事迹及相关的作品,收集鲁迅名言。教学建议:本文很长,适合长文短教。本文的设计技巧在于“线条式选点切入”,在教学中切入到“爱笑的鲁迅”、“陪客人的鲁迅”、“对待青年的鲁迅”三个板块,通过整合提炼各段中描写“鲁迅的笑声”的文字,通过文中描写“鲁迅陪客人”的文字,与课外有关鲁迅陪客的不同做法的文字做对比研读,通过描写“鲁迅对待青年”的文字等三个板块,以点带面,深入感悟鲁迅既真实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感受一个不一样的鲁迅形象。这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当然,课始的阶段还有一个“文意整体把握”的教学环节,所以有“概况段落大意”的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赏析、积累细节描写的语言;学习细节描写方法,写活人物。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既真实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文学家鲁迅先生及萧红先生的生平事迹及相关的作品,收集鲁迅名言。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既真实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难点: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点拨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图片导入:鲁迅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作家,上学期我们阅读他的《朝花夕拾》。鲁迅的文字比较深刻含蓄,比如《无常》《狗・猫・鼠》,文字大多是批判反讽意味,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威严的愤怒相,有如佛教上所显现的降魔的佛像。你是否对他有点儿敬而远之?请大家谈谈你对鲁迅的印象。学生活动预设: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会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是不苟言笑的“硬汉”形象。过渡:有些相遇会成为终生的铭记,如今天的作者萧红与她的人生导师鲁迅的一段相遇相知。今天我们在这篇文章中会看到另外一个鲁迅,相信你对鲁迅会有新的认识。请大家打开课文,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二、整体感知,理解主题。.提问:《回忆鲁迅先生》是一篇写的散文。预设:作者的怀念,作者对鲁迅的爱,作者的回忆,不一样的鲁迅明确:这篇散文描述鲁迅先生许多不为人知的生活细节, 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概况各段段意,理清全文思路。第1段:笑声爽朗;第2段:走路轻捷;第3-7段:做客情景;第8-13段:品尝饺子;第14-17段:调侃玩笑;第18-23段:感染快乐;第24-26段:回复来信;第27-31段:校样擦手;第32-34段:许先生家常;第35-40段:观影让车;第41-42段:翻书休息;第43段:耐心陪客;第44-54段:通宵工作;第55-59段:为子尝丸;第60-62段:亲自包书;第63-66段:带病校译。

三、朗读课文,读出语言中的鲜活形象。过渡:学得精彩的标志是读得精彩,让我们读出文字中的深情,读出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一)幻灯片展示:爱笑的鲁迅第1自然段: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第11自然段: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明朗的鲁迅先生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第17自然段:周先生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他是在开着玩笑。第23自然段: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提问:我从鲁迅笑声的文字中,读出了。出示鲁迅笑脸照片预设:鲁迅真有意思。/鲁迅的笑声感染了作者。/鲁迅乐观开朗的性格。/鲁迅的亲切可亲。鲁迅的爽朗幽默。/充满着温馨和谐和其乐融融的氛围。出示鲁迅笑脸照片明确:这张照片是鲁迅照片中唯一大笑的镜头,摄于1936年10月8日,十一天后,鲁迅逝世。鲁迅悲愤时怒骂“横眉冷对千夫指”,快慰时大笑,喜怒皆形于色。然而在今天,我们却常可见到各色人物的笑:有幸灾乐祸的狞笑,有奴颜婢膝的媚笑,有琢磨不透的冷笑,有不知何故的傻笑,就是难见真心实意的哈哈大笑。在各色的笑声中,呈现的都是一团和气,鲁迅又是何尝不知道愤怒的代价呢?他也知道一副“绅士”派头招人喜欢,尤其是受名流雅士们的青睐。可他却总是予人“不方便”,我看主要还是性情使然,就是图个自己痛快,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活得潇洒,活得真实。所以,鲁迅先生真是一个“性情中人”c(二)幻灯片展示:陪客人的鲁迅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 ,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提问:可不可以把“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删掉?明确:不可以,这几个时间词写出了鲁迅陪客之久,鲁迅的热情耐心以及与客人相谈甚欢。第一则:对于自己不愿意见的客人,鲁迅的态度更不好。有一次,一位鲁迅不愿见的客人上门求见,佣人请示鲁迅是不是见这位客人,鲁迅要佣人告诉这位客人,就说鲁迅不在。不料,这位客人竟然声称自己是见了鲁迅回家后才来拜访的。佣人急忙进去再次请示鲁迅,鲁迅大怒,对佣人说:“你去告诉他:说我不在是对他客气!”结果,这位客人只好怏怏而去。摘自网上《鲁迅疏于人情世故》一文第二则:鲁迅平时自家吃的菜是“老三样”,一碗素炒豌豆苗,一碗笋炒咸菜,一碗黄花鱼。……如来了客人,那鲁家的饭局还算丰盛的,“菜食很丰富,鱼、肉……都是用大碗装着,起码四、五碗,多则七、八碗。”尽管鲁家有两个年老的女佣,但女主人许广平还是亲自下厨房,可见对客人的尊重。鲁迅当年在上海的身份是自由撰稿人,即职业作家。按鲁迅当年的经济收入,大概可算中产阶级水准。幻灯片展示另外两则材料,对比阅读,谈谈你对鲁迅待客的看法。明确:鲁迅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对于某些客人,他不愿意见就是不愿意见,绝不会浪费时间与之周旋。 对有些客人却非常热情可亲,平易近人和克己待人。(三)幻灯片展示:对待青年的鲁迅提问:一边对潦草的书信“深恶痛绝”,一边仍展读每封来信,这反映鲁迅先生对待青年怎样的态度?明确:从回复来信的细节可以看出鲁迅慈祥宽厚,尽心尽力培植晚辈作家。对于青年,鲁迅先生关爱有加,真正做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不少青年作家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了就认识,青年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 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工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 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寄来函稿,要求鲁迅为之修改文稿校小样,或是选定作品编集,鲁迅总是戴上老花镜为之工作到深夜。还有许多相识与不识的青年,时时写信来向他请教什么,鲁迅无不给以详详细细地回复。据许广平先生说:“他每星期的光阴,用在写回信大约有两天。”更有甚者,有一个小鲁迅十多岁的学生,后来因为工作关系,曾与鲁迅一同前往陕西、厦门、广州,而在出门的时候,他的铺盖常常是鲁迅替他理好的。多少年后,他在回忆文章中写到这些事时,深情地说:“耶稣常为门徒洗脚,我总要记起这个故事。”四、悟读,领会写作手法。提问:鲁迅是伟人,我们平时学习的伟人故事大都是轰轰烈烈的,可是本文作者却并没有写鲁迅先生轰轰烈烈的大事,而写的都是生活琐事,因此有人说这篇回忆鲁迅的‘琐记’是流水账。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请谈谈你的理解。明确:我不认同这种说法,全文集中写鲁迅忘我工作,牺牲休息,疏于保健,积劳成疾,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克己待人。鲁迅先生大事严谨不苟,琐事亲切和蔼。伟大人物,化为活生生的存在,伟大的思想家不再是抽象的遥远的偶像,而是有些有肉的、有自己感觉和情绪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篇文章形散而神不散。妙在散中见奇特,奇特中见平淡,无雕凿之痕,有自然之趣。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物、事物都可以用这样的风格来“琐记”,没有一定的重要性的人物,滥用这种琐记的方法,可能真的会成为流水账。五、总结:纪念鲁迅的文章很多,唯独这篇片段之间没有太强的逻辑关系,甚至琐碎的文章,却成为描写鲁迅先生的经典。作者在文中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着真性情的鲁迅,拉近了我们与鲁迅先生的距离。他的性急坚毅、幽默风趣、关爱青年、热情待客、认真细致、忘我工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可以阅读其他纪念鲁迅的文章,如阿累的《一面》、唐弢《琐忆》、郁达夫的《怀鲁迅》等,增进对鲁迅的了解。六、布置作业1.根据拼音,写出下列句子中的词语。(1)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 kesou( )起来。(2)有一天下午鲁迅先生正在jidodu1( )着瞿秋白的《海上述林》

(3)青年人写信,写得太cooshud( ),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4)等了二三十分钟电车还没有来,鲁迅先生依着沿苏州河的铁栏杆坐在桥边的石围上,并且拿出香烟来,装上烟嘴,youran( )地吸着烟。(5)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 fenfd( )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6)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 miosha( )是不对的。(7)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 shenwutongjue( )之的。(8)当时大家不解其中的意思,都以为鲁迅先生不加以休息 buyiwdrcn( ),后来读了鲁迅先生《死》的那篇文章才了然了。答案:(1)咳嗽(2)校对 (3)草率 (4)悠然 (5)吩咐 (6)抹杀(7)深恶痛绝 (8)不以为然2.文中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写出了鲁迅的平凡可亲,也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试从文中找出这些细微处加以品味分析。(1)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合叶饼,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者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2)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3)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4)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答案:(1)鲁迅先生虽然胃不好,但对萧红亲手做的点心,就算做的不好,鲁迅先生还是在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敬重与依赖,还有对小辈的体恤。“我再吃几个吗?”生还是在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敬重与依赖,还有对小辈的体恤。“我再吃几个吗?”言辞间自然流露出对妻子(2)他严格约束自己,却能宽容对待别人,对青年人的爱体现无遗。(3)这句话写出了鲁迅陪客之久,鲁迅的热情耐心以及与客人相谈甚欢。(4)这段话写出了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这是萧红用自己心灵感受的非常个人化的鲁迅,是一个使常人敢于走近并能够伸手去触摸的可亲的鲁迅。3.本文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描写鲁迅先生?表现了鲁迅先生哪些性格品质?答:课文选取了鲁迅先生爽朗的笑声、走路轻捷、调侃玩笑、感染快乐、回复来信、校样擦手、观影让车、耐心陪客、通宵工作、为子尝丸、亲自包书、抓紧工作等生活场景,写出了鲁迅先生的开朗乐观、性急坚毅、幽默风趣、会心同乐、关爱青年、淡泊名利、为人着想、待客热情、忘我工作、细致公正、认真细致、珍惜光阴等性格品质。4.如果把第二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倒置,你觉得是否可以?答:这篇怀人散文内容设计多个方面,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