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广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复习资料(整理版)_第1页
高等教育学-广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复习资料(整理版)_第2页
高等教育学-广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复习资料(整理版)_第3页
高等教育学-广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复习资料(整理版)_第4页
高等教育学-广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复习资料(整理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高等教育历与史理论高等教育概念演变古:代高等教育表现为高深学问教育,中世纪至19世纪表现为大学教育,20世纪初到现在表现为中学后教育或第三级教育。一高、深学问教育1从形式上说,古代高等教育机构是各国等高学术中心,设于宫廷或附神在庙或存于私学。2从目的或内容上说,古代高教等育培养官吏和神学人士。方东古代高等教育以人文教育伦和理教育为特色,辅以少量然自科学教育;西方古代高等教育以人文、自然和雄辩教育为主,辅以伦理教育。3从对象上说,高等教育是极少数特权阶层的教育,教育是一种特权和身份。4从管理上说,在东方高等教育为政府和庙宇控制,在社会混乱时私学才兴盛。西方高等教育表现为私学为主。二、大学教育:1从形式来说,只有大学才是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学具备传统的欧中中世纪大学形态的某些特征,高等教育便是大学教育,大学独占高等教育的领域。2从目的与内容来说,高等教育是人类文明精华保存、绵延与发扬的场所,致力于高深学术之研究、创造新知识、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开始出现。3从对象来说,高等教育是少数精英份子的教育,教师和学生在钻研学术,探求真理的基础上组成学者团体,确保优越素质。4从管理来说,高等教育试图摆脱外界干预,尤其是宗教或政治束缚影响,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价值及真理实现的保障。三、第三级教育1从形式上来说,传统大学成为高等教育中一部分,大学、专业学院、技术学院及师范院校等各类型的院校都属于高等教育机构。2从目的和内容上来说,高等教育应满足当前社会在经济与政治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学术研究应与现实社会密切结合,高等教育应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3从对象上来说,人人都有权利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不应以任何理由为少数人独占,它肩负着精英与大众的双重任务。4从管理上来说,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更为紧密,高等教育在保持自治传统的同时兼顾社会需要,在两者中取得平衡。高等学校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服会务。三大职能是应历史变的化需要而依次产生的,但三之者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取代,而是发展并存,也是就说前职能并未因后一项职的能出现而消失,但也没有一不成变,而是不断丰富自己的涵内,自我改变,顺应历史1、自中世纪高等学校的产生到18世纪培养人才一直都是大学的唯一职能2威廉•冯•洪堡1890年在德国创办柏林大学,以研究作为大学的首要使命,提出科研与教学相统一。结束学院制,标志以科学研究为中心的大学兴起。3美国总统林肯1862年签署《莫雷尔法案》,引导美国大学走上与社会相结合、为经济发展服务的道路,引发高校第三项职能的出现。高校职能的价值: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和心中任务,是高校存在的根本由理;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能职,培养高级人才的保证,是高校不同于其他次层学校的本质要求;为社会务服是前两项职能在当地社会合的理延伸和实际应用,既是校高应对当地社会应尽的任务,是高校本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在现代高校的背景下对于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又有新的认识和争论。1对三项职能内涵的认识更为明确。2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与冲突。3建立有许多、分工合理的高等教育系统。大学三项职能,随历史变化而产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所需各的个层次和类别人才,高等校学不能坚持纯学术研究,必开须展应用性研究,培养人才发和展科学的职能不再是以往象牙塔中社与会发展脱节的自身行为,是而有第三职能的为社会服务质性,教学职能通过为社会输高送素质人才来为社会服务,科学研究职能为国家社会和人类生活服务。为社会服务职能是教学和科研职能的延伸,向社会提供学术性服务。高校职能矛盾冲突:在大众化或普及化的高等教时育代,大学培养人才,发展学科,为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自各拥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并通过知识的产生传、递和转化而联系了起来,成构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从面表上看,三项职能可共同存于在一所高校内部,实际上,他们并未正真统一协调,相互之间存在同不程度矛盾和冲突,随着高职校能的不断丰富,高校教育断不扩大和高等教育活动日益复杂,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不应该不也可能平衡地共存于一所高学等校内部。在此状况下,三职项能校际间的分工和合作显得明确和要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学等校,应根据自身情况特点选,择侧重适当职能活动,使大三职能在整体高等教育系统中而不是在单一的高校中得以协调共存。各高校应对自身进行合理的定位,明确自身的职能,共建一个有序的、分工合理的高等教育系统来实现三种职能的圆满完成。高等学校的人才培目养标:包括: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学术型人才与职业型人才(人才类型);专才与通才(教育内容)。围绕“高校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的价值冲突。个人本位论与社会位本论:社会本位论代表: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个人本位论代表: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1)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的应依据个人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谋求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而在与发展人的理性和个性,使人真正成其为人。强调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2)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目的在于使个体社会化,注意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为社会服务。3)两种价值观是辨证统一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要需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活育动。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以应社会的理想为最终目标,育教的首要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要需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活育动。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以应社会的理想为最终目标,育教的首要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反映了人们在对于如何认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问题上的不同价值取向。两种观点都有合理的一面但也有片面过激的一面,根原本因在于缺乏辩证的理解个和人社会,以及个人发展与社发会展的内在关系。个人本位忽论视了社会需要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使得教育面对纷繁复杂的体个需要无所适从,容易把个提体升到不适当的位置而导致育教中的极端个人主义。社会本位论强社调会的价值和社会秩序的稳性定,只一味的强调适应社会要需,否定个人能动性,有可导能致高等教育的短视行为,同时极易杀抹学术的个性。两种价值观共的同缺陷是割裂了社会与个之体间的相互依存性。其实人社是会实践的主体,又是社会的生成物即,受社会制约又改造社会,社是会历史的创造者。人在社生会活中,一方面要适应现存会社,另一

方面又不断产生出高出于社现会实的需要,谋求对社会现的实一定超越。只有将社会发需展要与人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社会才能保持一种既有稳定又有发,展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态势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实现这种合结,引导个人成为社会生活主的体和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的发展人和的教育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全完排斥现存社会的适应,但这是种适应应当是一种建立在重尊个体能动性基础之上的,有批判有选择的适应而不是被动的或盲目的追随。专才教育:指以培养具有某一门学科的基本理论、识知和技能,能够从事某种职或业进行某个领域研究的人才基为本目标的教育活动或教育模式。通才教育,也称通识教育,其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自由教育”,以受教育者具有闲暇为前提,目的在于探索高深的纯理论知识。强调完全摆脱功利和实用,注重陶冶情操和道德,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学术型人才与职业型人才所:谓学术型人才,专指进行学术研究,创造新知识的学术工作者,在培养过程中强调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注重对从事有关学型术工作能力的培养。所谓职型业人才,指一切从事非学术研性究工作的实际操作者。在养培过程中强调知识的技术性或应用性,注重对从事有关专业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专题二大学文化:是指大学群体习得且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大学精神不同于大学理念,大学精神是大学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一代又一代的大学人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大学理念更多的是表达大学人对大学的认识及其办学主张。每所大学都有理念,但并非都有精神。2大学形神源于大学理念。3大学理念又基于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文化:包括:一、价值层面的精神文化包,括大学精神、理念、校训二。、实践层面的精神文化,括包校风、学风、教风,管理作风。大学精神文化时代特征1大学精神文化的发展性2兼容性。一是从大学精神文化的多元化性而言,是对这种多元的大学精神文化的兼容性并包;二是对学术自由而言,对各种学术观点学术行为的兼容性并包3大学精神文化元素的整合性:一是价值层面的精神文化元素间之的整合:二是价值层面的神精文化元素与实践层面文化素元的整合:三是精神文化制文度化与器物文化的整合4大学精神文化的个性,有两种形成方式,一是自然生成,是文化自然现象,另一种是自觉追求,即文化自觉。大学精神与校训关系:校训是精神重要元素,对内形成文化向心力,对外是学校个性和精神面貌的彰显,是获得外在认同支持的重要途径。校训提出之初通是常从应然角度表明引领该所学大发展的办学理念,经过漫历长史演变,成为该大学优秀化文传统,即大学精神。哲学观的历史发展大与学理念:1)理性主义的大学理念主导时期。理性主义的大学理念源于理性主义哲学流派。古希腊,最初的理性主义者认为,理性知识和智慧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追求理性.服从理性是人的宗高使命和神圣职责,也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和职业性,知识与市场、政治分离。把大学作为象牙塔。理性主义大学理念代表人物:洪堡、纽曼、怀特海。2)实用主义的大学所在,因此,他们的主张超感越性欲望和利害关系,不求利功和不求得失地探索各种抽和象思辩性的问题。抛弃教育的中实用性所在,因此,他们的主张超感越性欲望和利害关系,不求利功和不求得失地探索各种抽和象思辩性的问题。抛弃教育的中实用性理念开始盛彳及两种理念并存与对峙时期。实用主义大学里念代表人物威斯康歌学校长查理斯•痼斯。实1主丸勺大学理念源于实用主义哲学传统,其承认人具有理性,但认为理性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他是一种推崇主观经验,强调彳动的实际效果,主张实用际效果评价一切和检验一的切思想观念。实用主义和理主性义大学理念,是在实用主和义理性主义哲学的基础上产生与展发起来的大学理念。二者区之别在于大学是以追求真理的由自教育为基点,还是以职业育教为目的;大学是象牙塔还是服务站,这是也当代大学理念中争论较久命的题。具有实用主义大学理倾念向的中国传统大学理念,重侧从事科学研究、传授高深学问;而理以性主义为主导的英国传统学大理念,则以探索普遍学问注、重人才培养为宗旨。在中大英学理念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传统大学理念的精髓一直得以继承和延续。3)大学理念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时期。社会需求在大学理形念成中所其作用的历史考察1)中世纪的大学理念与社会需求。2)19世纪的大学理念与社会需求。3)20实际的大学理念与社会需求。社会需求在现代大理学念形成中所起的作用1)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社会需求。2)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社会需求。走向社会的现代大学理念的时代内1涵)现代大学仍应是一个追求高深学问的地方。2)现代大学应具有针对性。3)现代大学应保持相对独立的品格。4)现代大学既应有大师,也应有大楼。5)现代大学应是国际化的。专题三大学教师职与业专业发展高校教师发展内容专:业发展、教学发展、组织发展、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重点是:关注教师自身职业能力的提升与高效,关注高校教师在其学术职业生涯中获得安全,稳定与成功职业发展道路(1)从教师素质的角度看,高校教师发展包括:学术水平的提高,需要具备深厚的基础理论与宽广的跨学科知识;教师职业知识技能的提高,能将够拥有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所掌能握的知识;师德的提升,了除学术道德素养还要具有服精务神,自律精神和创新精神。(2)高校教师发展涉及以下五大彼独此立但又有交叉重叠的纬度专:业发展,重在提高专门技,能促进学科研究水平;教学发展,改进师教的课程设计,提高教学技,能优化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织组发展,强化教师对高校学管术理的参与度,提高高校管理绩效;人个发展,改变高校教师对自的身理解和认识,改变他们对己自的工作态度;职业发展,使促高校教师在学术职业生涯中获得安全,稳定与成功。变化趋势:目前高校教师培训重点是新教师的岗前训培、骨干教师的进修培养,建未立系统化培训体系。这与国我高校教师发展培养经费投入不足、高校教师发展理念相对滞后、制度设计不足有关。高校教师的职业特:征从职业定位的角度看,高校教师从事的是“学术职业”。1学术职业操作知识的工具是教学与科研。学术职业以知识为材料,以教学和研科为手段所作出的努力根本标目在于培养人,教育教学,才人培养是大学存在的根本依,据是大学得以发展的关键支撑。2学术职业具有崇尚自由的精神气质。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以追求真理为主旨,以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以人类的进步和人的完善发展,自由探索真理为主旨。3学术职业具有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气质。高校教师在知识经济时代比常人掌握更多的知识,拥有更大的权力,也就意味着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劳动特点:1教师劳动特点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对职业具有持久稳定的兴趣2创造性决定教师有强烈的成就感3群体性决定教师的高度协作意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目的标:以内修为基础,通过自觉的、系统化的专业发展,提升专业水平,促进群体发展,进而成长为作为身份神圣、学术自由、组织自治、行为自律的以学术为也者。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途的径(1)、形成完整的职业发展道路。(2)、形成专门的群体繁衍机制。(3)、形成建制化的专业组织。(4)、提出专业的服务承诺。(5)、形成专业伦理规范。(6)、专业价值的合法化。(7)、获得专业自治特权。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目(标1)、高校教师必须“知道该为什么而教”。(2)、高校教师必须“知道该教什么”。(3)、高校教师必须“知道该如何教”。(4)、高校教师必须“知道在何时教”。(5)、高校教师必须“知道在何地教”。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模式1教师群体自助互动型2专家介入型教师职业的发展理论:博勒教师关注阶段论:1、教学前关注。2、早期生存关注。3、教学情境关注。4、关注学生。叶澜以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为标准,考察教师发展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非关注”阶段2“虚拟关注”阶段3“生存关注”阶段4“任务关注”阶段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伯顿教师发展阶段论1求生存阶段2调整阶段3成熟阶段。费斯勒教师生涯循环论1职前教育阶段2引导阶段3能力建立阶段4热情高涨的专业成长阶段5生涯挫折阶段6稳定和停滞阶段7生涯低落阶段8生涯退出阶段。高校教师绩效评价1效能指标2职责指标3资格素质指标。坚持原则1指标体系的价值均衡原则2指标内涵的个性化原则3指标设计的公开性、公正性原则4指标划分的独立性、可操作性原则5指标调整的动态性和发展性原则。学术晋升评审程序1提出申请2基层单位组织审核3学校评审委员会从各个学科挑选学术声誉高的教授组成评审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当前我国高校教师术学晋升变革动向1高校教师职务逐渐实施评聘协调的制度2“非升即走”的原则对高校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3末位淘汰的机制将激化高校教师职务晋升的竞争4终身聘任后评审将越来越普通、越来越严格。高校教师发展阻力超及越:高校教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价值迷失、学术失范和资源约束困境,教师发展观,通过自我的心理调整、行为调整和组织的制度创新克服困难,不断超越。高校教师价值迷失,学术失范和资源约1、束价值迷失:学术生活的价值基础及制度安排的权重分配发生偏了移,表现在:重科研,轻学教,重行政权力,轻学术权。力2.学术失范表现在:学术标目的庸俗化倾向,学术行为示范,学术贿赂,学术腐败。3,资源约束:随着高校办学规模得不断扩大,学术人才不断急增,高校资源出现短缺的现象。首先:健全、完善法律制度以防治“学术违法”以防治“学风败坏”。其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再次,平等的对话与批评。最后,营健造康、良好的学术环境。改和革完善当前的学术机制和评体价系要比单纯的道德、自觉强加学术传承和积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不同领域、不同高校的资源得到共享。专题四大学课程与学教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通?识教育,广义:指大学教育应给予大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教育的内容既包括专业教育,也包括非专业教育。狭义:不直为接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做准的备那部分教育,旨在通过科与学人文的沟通,培养具有宽视广野人文及科学精神的健全公民。通识教育1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而不像自由教育那样仅仅是少数学生的特权。2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并不排斥或贬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携手合作、互相补充的。3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强调文理兼备,力图通过科技与人文的深刻话对,达到沟通、整合的目的高。等教育领域的专业是指按科学或职业组合儿成的专门化域领,它被明确用来指称大学中的系科分类。专业教育:按学科或职业组合而成的专门化领域。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可以从分析通识教育的内涵和承担的功能入手。大学通识教育承担三重使命:1作为专业教育补充,纠正的通识教育;2作为专业教育延伸,深化的通识教育;3作为教育灵魂,统帅的通识教育。三重使命反应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三种关系。第一重使命表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两,者为并列概念;第二重使表命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步逐递进不断深化的关系,专教业育通识化,在专业教育之下进行通教识育。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上的位概念。第三重使命认为识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学大教育必须融入于知识教育之中出,于知识教育之外,走向情教感育、道德教育、人性教育专。业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下概位念。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并不是截然对立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社式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需要通才和专才,一方面,随着科技高度社会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终身化,家国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通才另,一方面,在社会科技化科分技支细微化背景下,新兴工的业每个行业都需要专才。因此,通才育教和专才教育都是高等教育须必兼顾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人培才养目标。因此,高校教育当应扩大学生知识面,实行学科之间的整合,形成知识的大局观整体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1、冲突。知识作为一个整体是统一的,知识的教育不应以一种知识排斥另一种知识。但高校课程和教学时间是固定的。知识的限无性与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矛,盾必然导致知识选择时的价判值断。高校教师既要认识到识知割裂的错误,又要认识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冲突的必然性。2融合。为了适应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整合的趋势,高校课程设计趋势是增强文理渗透课程的设计,缩小文理学科之间的文化鸿沟。课程概念:两个比较大的流派:一是把课程理解为习学方案。把教学计划作为课的程总规划,把教学大纲作为体具学科的规划,把教科书作为具体知识材料叙的述。把课程理解为学习方或案具体的学习科目,是我国育教理论界及广大教师最为熟的悉课程定义。二是把课程理解为有计的划学习经验。这是西方较为行流与较有影响力的课程定义该。定义认为课程是学生在学教校师指导下所获得的全部经验。美国课程学者古德拉(Goodlad认为有曲中不同的课程在不司的层次运乍:第一层次是〃理念课程"即教育行政部门、学者提出的课程革新或改革方案;第二层次是“正式课程”,是指已经核准在使用的课程方案;第三层次是"知觉课程",指学校教师对于正式课程加以解释后所认定的课程;第四层次是"运作课程",指教师在班级教学时实际执行的课程;第五层次是“经验课程”,指学生实际学习或获取经验的课程。因此,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必须树立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意识。课程:课程与学科和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但又有区。别课程不仅包括学科,还包其括他方面,它也不只是教学容内,还有对教学内容的安排、进程、时限,等课程不应只局限于学科知体识系,还应包括情感、意志技、能体系。课程的定义两大派流:一是把课程理解为学习方案。二是把课程理解为有计划的学习经验。高校课程的特点:广义的高校课程即高校人才培方养案或教学计划中安排的所活有动。狭义的高校课程即一具门体教学科目。特点:1)高校课程具有明显的专业性。2)高校课程的内容具有前沿性。3)高校课程更注重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高校课程的类型:课程的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或式设计课程的种类。从课程组的织方式看:学科课程与活课动程。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看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按课的程层次划分:国家课程、地课方程和校本课程。按课程修要读求,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普通课程、专业课程及跨学科课程:这三类课程的比例在各个高校并不相同,大体而言普通课程与跨学科课程占30%—40%,专业课程占70%-60%。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把本专业必须掌握的础基知识教给学生,以保证所养培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修选课迅速把科学技术新成就课新题反映到教学,有利于学生扩大知领识域,开阔视野。理论课:生学通过在校学习获得基本训,练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要强基础理论和知识教学,克服轻视论理轻视书本知识的错误。也切要实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合综性研究型大学理论课程比大例,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加大实践程课比例,培养实践动手能力隐。性课程:大学生成长受到校高开设的正式课程的影响,受还到学校组织、校园文化和师生互相作用的影响。隐性课程给学生以价值上规范上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文化的熏染。拓宽基础,加强普通教育:哈佛大学核心课程包括6个学科领域: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伦理思辨、科学、社会分析,这6个领域又细分为10大类。本科4年中,每一位学生必须在这10大类的8类中,每类选学一门共8门课程,而免修的两类必须和学生所学专业有关。“课题中心”,实施课程整合:一些大学取采以问题(课题)为切入点来实施课程整合,取得较好效果优。化结构,实行真正选修:目前一些欧美大学选修课量,在本科4年课程中的所占比例已高达40%-60%。注重人文,实施“全人教育”:发达国家许多大学将人文教育思想贯穿于大学的课程设置之中,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开设了新的人文课程。教案要素:课题;班级及学生状况分析;授课类型;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电教媒体;教学时数;教学过程。其中,教学过程设计构成教案的核心。教案编制要求1、教案的编制主要按课时进行,可以一个教学教学内容或一次课编制一个教案。2、针对不同的专业及不同层次的学生,教案要有所区别3。、教案设计的详细与否,可人因而异。4、承担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教践学任务的教师,都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教学内容,参考所提供的教案格式板鞋教案,以保证哥哥教学缓解的教学质量。5、提倡写出有自己风格、特点的个性化教案。6、基础课应采取集体备课制度,统一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进度。教学方法1)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2)作用1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和完成教学任务的保障2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师教学工作的效能3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3)分层1原理性教学方法2技术性教学方法3操作性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分层黄甫全教学方法分:类一。原理性教学方法1.师生的关系和地位;2.学生与内容的关系;3.教学价值取向。特点1.抽象性;2.适用于各种内容和各种形式;3.无固定程序;4.原理性:指导作用。举例1.启发式;2.发现式;3.设计教学法;4.注入式等。二、技术性教学方法。对象问题1.师生与不同性质内容的相互关系;2.媒介问题;3.教学价值取向。特点1.抽象与具体相统一;2.适用于相同性质内容;3.有一般性程序;4.技术性:中介作用。举例1.讲授法;2.谈话法;3.演示法;4.参观法;5.实验法;6.练习法;7.讨论法;8.读书指导法;9.实习作业法等三。操作性教学方法。对象问题1.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的相互关系;2.内容与手段的时间结构问题。特点1具体性2内容的特定性3.有固定程序4.操作性:课堂教学的实用价值.举例1.语文课的分散识字法;2.外语课的听说法;3.美术课的写生法;4.标枪课的小步子法;5.音乐课的视唱法;6.劳动技术课的工序法等。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分类1)第一组:组织和实施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1感知的方法:口述法、直观法、操作法。2逻辑的方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综合法。3求知的方法:再现法、探索法、局部探索法、研究法。4科学学习的方法:独立作业、读书作业、书面作业、实验室作业、劳动作业。2)第二组:激发和形成动机方法1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游戏教学讨论、体验情境、创设认识新奇情境。2激发学习责任感的方法:提出要求、完成要求练习、学习的奖励。3)第三组:教学中检查和自我检查方法1口头检查的方法:个别和面向全班提问、口头考查、口试、程序性提问。2书面教学的方法:书面测验作业、书面考查、书面考试、程序性书面作业。3实验室操作的检查方法:实验室测验作业、机器测验。潘懋元教学方法分类1)课堂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2)现场教学方法:参观、调查、实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3)自学与自学指导方法:阅读、复习、联系、课外作业、辅导。4)科研训练方法:平时科研活动、论文与设计(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5)学业检查与评定方法:平时检查、总结性检查、论文(设计)评审与答辩、评分。黄甫全教学方法分类层次对象问题特点举例原理性1•师生的关系和地位;2.学生与内容白关系;3•教学价值取向。1•抽象性;2.适用于各种内容和各种形式;3.无固定程序;4.原理性:指导作用1•启发式;2.发现式;3.设计教学法;4.注入式等技术性1•师生与不同性质#容的相互关系;2.媒介问题;3.教学价值取向。内.抽象与具本相统一;2•适用于相同性质内容;3.有一般性程序;4•技术性:中介乍用1•讲授法;2.谈话法;3.演示法4.参观法;5.实验法;6.练习去;7.讨论法;&读书指导法;9.实习作业法等。操作性1•教学过程与学习i程的相互关系;2.内容与手段的时间结;问题。过1.具体性2.内容的特定构 性;3•有固定程序;4•操作性:课堂教学的实用价值1•语文果的分散只字去;2.外语课的听说法;3.美术课的写生法;4.标枪课的小步子法;5.音乐课的视昌法;6•劳动技术课的工序去等巴班斯基的教学方分类第组方法第二组方去第三组方去组织和实施学习认识舌动的方去激发和形成动机方法教学中检查和自我检查方去一二三四一二一二三感知的方法逻辑的方法求知的牙法科学学习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激发学习责任感的方法□头检查的方法书面教学的方法实验室操作白检查方去□述法直观法操作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综合法再现法探索法局部探索法研究法独立作业读书作业、书面作业、实验室作业、劳动作业游戏教学讨论体验情境、创设认识新奇情境1提出要求完成要求练习学习的奖励个别和面向全班提问□头考查□试程序性提问书面测验作业书面考杳、考试程序性书面作业实验室测验作业/机器测验潘懋元先生根据高等学校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充一的特点,对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本系进行了分类类别方法课堂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现场教学方法参观、调查实习(教学实习生按习。自学与自学指导方]阅读、复习练习、课外乍业辅导科研训练方法平时科研活动、论文与设计(学年论文、课程设毕业论文、毕业殳计)学业检杳与评定方j平时检杳、总结性检杳、论设计)评审与答辩、i分高校常用教学方法1)讲授法基本要求:1讲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2科学地组织讲授内容3教学语言应具有清晰、精炼、生动的特点。4、寓启发于讲授之中。2)研讨法主要环节:1确定研讨主题,认真准备材料。2积极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讨论。3做好课堂谈论发言记录。4做好讨论的总结和评价。3)实验法重要环节:1学准实验项目,确定实验类型。2准备实验条件,组织实验过程。3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给予有效的指导。选择教学方法依据:1依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2依据教学内容3依据师生的条件与特点4依据教学方法的功能和类型5根据教学时间与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共性与特质1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2注重发展学生的智能,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3致力于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强调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4重视教学方法的发展与教学实验紧密结合。教学是在学校环境中,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高校教学:(高等教育):是高校师生共同参与的,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为依据,以传播高深专门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内容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特征1教学本质的专业性2教学内容的高深性3教学对象的差异性4教学过程的探究性5教学要素的复杂性。地位:教学局域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地位。功能1高校教学的基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高校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职能的基本途径。教学任务1传授知识技能2发展智力能力3培养道德品质。17世纪以前,教学组织形式,无论在官学还是私学,基本都是教师面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学生的讲授或讨论。多采用“上所施,下所效”的个别教学,采取个别指导、相互问答或设坛讲学、集众议论的形式。在中国的学校中,如殷序、太学、四门学、国子监、社学以及私塾、书院等,均采取个别教学方式。17世纪开始在欧洲出现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教学制”,并被世界各国沿用至今。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提出和论证“班级教学制”。此后,“班级教学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班级教学制”是对学生编级分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古代的教学一般都采用个别教学制。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资产阶要级求扩大教育对象、增加教内学容和缩短教学期限,在十世六纪欧洲的一些学校中开始现出了班级教学制。中国班级教学制始于1862年(同治元年)京师同文馆,至1902年(光绪28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订教学划计的系统方法。是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科学设计教学系统的策略和活动,从而优化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理论和方法。层次1以教学系统为对象的层—次—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属计于宏观设计层次,涉及的学教系统比较大,如一所学校一、个新的专业、一个培训系统或一个习学系统的建立。为一个新专做业课程设计,通常进行专业才人需求分析,以此设计人才养培目标,再确定专业课程本系等。2以教学过程为对象的层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是对于一门课程或一个知识单元,甚至一节课或某几个知识点的教学全程过进行的教学设计。我们把一对门课程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计设称为课程教学设计,把对节一课或某几个知识点的教学设计称为课堂教学设计。3以教学产品为对象的层次——教学产品设计。对象包括网络课程、多媒体软件、声像教材、印刷教材、学习指导手册、教师用书、教学环境。程序:高校教师可以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评价监控方面来进行教学设计:1.学习需求和教学内容的分析---解决学什么的问题,这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明确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水平之间的差距。2.教学对象分析---明确学生是什么状态,目的是了对解教学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生学的特征,包括三个方面,般一特征分析—心理特点和社特会点,包括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学风习格分析,学习习惯方式,始初能力分析,已经具备的知和识技能以及认识与态度3。.教学目标的分析和阐明---确认学到什么程度,四要素:对象,行为,条件,标准4.教学策略的设计---用什么方法教学,教学策略的核心是教学方法的设计。常用的教方学法:讲授法研讨法实验法示演法等最具创造性灵活性大依。据设计者不同而不同5。.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如何选择和利用,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目标:展示事实,创设情境,提供示范,呈现过程等6.教学评价的设计---实施的结果如何,两种形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教学设计结果的评形价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一般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的进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对被评价者所取得的较大成果做出全面鉴定,区分等级,对整个教学方案的有效性做出评定。迪克和凯里模式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迪克和凯!(DickW&Carey)I是係统设计论”(theoryofsystematicdesigninginstruetior的主要代表。克和凯里模式一直被人奉为经为我们掌握基本的教学计程序和规范提供了良好基础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1确定教学目标2进行教学分析3确定起点行为4编写教学具体目标5设计标准参照试题6开发教学策略7开发与选择教学材料8设计与实施形成性评价9进行教学调整10设计与实施总结性评价。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作为优化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理论和方法,具有一种简洁、明了、实表达方式——教案。教案是学教设计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课程教学设计的核心工作,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教案设计是互动的、持续的、日臻完善过程。对青年教师而言,设计一个好的、实教案是其教学生涯开始的重要一步。好的教案是在实践中不断琢磨、修订、完善的过程。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由于高等学校教学的学科专业性、学生主动性、创新性等特征,其教学方法的复杂性和变革性更加突出。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林林总总,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已经形成个庞大体系。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教学方法进行分层和分类,便于人们学习、掌握和运用。高校教学方法最基础常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一)讲授法:是历史最为久远、应用最为广泛的经典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绘描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方学法。课堂讲授语言应力求到做准确、规范、简练、生动;讲授容内应做到概念清楚、条理分、明逻辑性强;板书要规范,图板要正确。(二)研讨法:是高校教学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研法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学教中的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按照班级、小组或论题编的组方式进行讨论或辩论的方法。讨论有法助于相互学习、深入思考集、思广益。要使研讨富有成,效必须重视研讨前的准备活。动教师应当对学生自学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围绕有关问题泛广地查阅文献资料,开展相调关查,收集各种必要的信息并,对所掌握的文献进行综述,形成个见人解,在这个基础上组织学开生展研讨,才能保证教学效。果当然,针对问题的、即兴随的堂研讨也可能收效良好。(三)实验法:是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高校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理念成为普遍共识之后,教学就被赋予探索内的涵。实验法是科学实验法教在学条件下的运用,是教师导指学生在特设的条件下,根教据学的要求,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科使学现象再现其产生和变化程过,以获得知识和操作技能一的种教学方法。如今,实验不法仅在理工科专业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受到些一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专业高的度关注。它对培养学生科精学神、探索能力和实验技能都有积极的意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用运:人们在不断探索、研究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以解决人类知识总量膨胀和人类个体掌握知识量有限的矛盾,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得在法”。得法在于得道——原则——对于现代教学法方共性的认识。现代教学方法的共性与特质1:.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2.注重发展学生的智能,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3.致力于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强调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4.重视教学方法的发展与教学实验(试验)紧密结合。结语:教育学的鼻祖夸美纽斯最希望得到的是“教师可以少教,而学生可以多学”的方法,叶圣陶追求的境界是“教是为了不教”。没有人能够确切地告知,高学等校教师应该如何实施教学计设、选择教学方法和优化教过学程的具体办法,正像没有知先先觉可以代替我们去思考和行动一。样未来与其说是我们要去的方地,不如说是我们要创造的方地。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成一为名合格教师抑或是优秀教师最重要的是方向感和创造力,并伴随着孤独而执着的坚持。

高校常用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方法的共性和特教质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其特点是教师以适当的知识材料通语过言工具呈现给学生,学生过通听讲的形式把教师提供的识知材料与自己原有知识联系来起加以理解、赋予新的意义并保持在忆记里。优点:能在较短时间有内计划有目的地借助教学手,段传授大量信息,教学效率,高同时能寓启发教育于讲授中,对学生有深刻的感染力量。其具体要求: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保证科学性/要理论联系实际。2研讨法,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集体与教一师起围绕一定的问题,经认准真备后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以独立获知取识并培养智能的方法。优点:调学动习积极性,培养独立思考活和动能力,开阔思路。具体求要:选择好讨论课题/设计好讨论课结构/灵活引导与控制/注意讨论成员组合与环境。3实验法,在教学条件的运用下教师指导学生的特设条件下,利用仪器设备,是科学现象再现其产生和变的化过程,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教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探,索能力和实验技能。共性和特质:1.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养培学生的学习能力。强调教学育的辩证统一,注重培养学的生自学能力,指导学生学会习学。2.注重发展学生的智能,重视培学养生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素因决定着学习者的积极性水,平促进知识的掌握和智能的展发,把知识智力非智力因素同意在教过学程中。3.致力于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强调多种方法的化优组合,缩短学生与教学内之容间的距离,增强教学方法的情趣性为,教学方法注入活力,提高习学效率。4.重视教学方法的发展与教学实验紧密结合,促教进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建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方法的科学水平和理论水平,保证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大学课程主体构成:院系领导,总工程师的作用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主角负,责课程设计和实施。教师基,本职责是课程实施。学生,高校课程的实施对象。其他参与者,我国缺乏多元参与。大学课程评价:根据课程的广义与狭义之分,主有要以下两层含义:一是对大学教学计划或人才方案的评价即,判断教学计划或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科学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培养目标是否准确,教学时数是否恰当,课程结构是否断某一课程的价值与实施效果。与培养目标吻合,课程设置否是符合社会需要、符合学科展发规律、学生学习规律,等。等二是对某一具体课程进行价评,即判与培养目标吻合,课程设置否是符合社会需要、符合学科展发规律、学生学习规律,等。等二是对某一具体课程进行价评,即判现代课程评价模式(1)、CIPP决策模式。(2)、目示游离课程评介模式。(3)、应答模式。高校课程评价过程。1)课程评价的准备阶段。主要是建立课程评价机构和部门,制订评价方案。2)课程评价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阶段。收集评价资料是课程评价实施中的基础性工作。整理和分析评价资料即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与分析评价。3)解释评价结论阶段。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评价人员就要根据评价指示体系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指示评定,作出分享结论。4)撰写评价报告阶段。课程评结价束后应该把评价结果以书的面形式报告给课程实施人员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需要了课解程评价结果的人员。高校课程评价内容:1)培养方案评价:1指导思想的评价。2课程目示的评价。课程目示是否与培养目示相一致。课程目示实现的可行性。课程目示表述的准确性。3课程设置的评价。2)课程示准的评价1、课程示准的目示评价。2、课程示准的内容评价。3)教材的评价。高校课程改革的五大趋:势拓宽基础,加强普通教育;跨越学科,实施课程整合;优化结构,实行真正选修;注重人文,实施全文教育;面向未来,课程设的置国际化和信息化:指开设多更关于其他国家和国际问题课的程,也是指所有课程都应现体国际的观点。高校课程编制内容(1)培养方案。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示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培养方案包括:1、专业培养目示和基本规格。2、课程设置。3、主要教学活动。4、时间分配。(2)课程示准。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等叙述该学科的纲要式内容的示准性文件。包括1说明部分2文本部分3附录部分。(3)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课程示准的具体化。高校课程编制方法单门课程编制方法。步骤:1、记录下你滴那些想法或打算。2、给该课程拟一个示题或名称。3、拟订一个你所要讲授的内容的纲要。4、制订一个青单列出想要S的各种ILOs5、将上述青单上的条目进行分类6、从这些ILOs中提炼出中心问题7、根据学生的现有技能知识基础和背景,扩充上述ILOs8、确定所需要的新的有关概念和术语9、为包含在ILOs中的各种概念建立起“概念树。10、对拟发展的各种技能建立起流程图11、陈述并阐明该果程的基本原理12、将ILOs分解成大小型的单元。13、确定ILOs中的重点。14、确定内容的程序非列15、确定所要吏用的教学方式。16、对如何评介该课程作出计划培养方案的编制方法高等学校本科培养方案的编制模式浓缩为四个简单的问题:1、我们是否确定出学生学习的目的和目示。2、我们是否找到关于组织课程内容的最好的程序和结构。3、我们是否考虑了所教授的概念之间以及这些概念和学生之间的关系。4、我们是否知道如何对我们的方案是否成功作出评价。以学院为单位的课程编制方。法学院作为一个高等教育机构,通常所关心的主要是发展战略和总目标,很多工作集中在如何是学院在这些问题上达成共识这。些工作虽然为课程编制提了供一个重要的基础,但还不等能同于课程编制本身。但这工项作对课程编制来说却相当重要,因为他有助于学院从中引申出具体的学习目标或期望学生达到的预期结果。大学组织要素1)、教师。特点1复杂性。教师工作对象的复杂。教师的工作环境也越来越复杂。教师的工作手段的复杂性也大大提高。2、专业性。大学教师具有固定的专业领域,受过专业的长期培训,具有专业技术资格和学位,在本专业学科领域有一定的建树,是本专业领域的专家,其工作具有专业性的特点3创造性。教师不论是从事教学还是科研,从本质上讲都是一种创造性劳动。2)学生。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大学赖以存在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学生是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大学生又是身心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具有较强自主性、判断力的成年人。3)管理人员。特点1对大学忠诚的人员2与教师存在天然冲突的人员3越来越专业化的人员。4)学科大学组织结构。1)定义:组织结构是在组织目标的指引下,为了实现目标,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某种责权关系。包括1职能结构2层次结构3部门结构4职权结构。三个层次1大学的战略制定层2大学的中间管理层3大学的操作人员层。结构类型1直线制2职能制3直线职能制4矩阵结构。特性1目标多样性和模糊性2松散结合系统3生命周期长4组织系统的稳定性。大学权力特质1权力来源知识化2权力主体多元化3权力配置分散化。决策模式1行政主导模式2学术主导模式3双重结合模式。现代大学制度:1、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2、具有国际性和本土性。3、我国现代大学制度主要是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改革发展的时弊提出来的。4、现代大学制度是一种制度,即用于规范和协调组织的各种行为、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内容1大学与政府的关系2大学与社会的关系3大学内部制度。建设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着手1健全法制:确立学校法人制度、改进教育立法技术、制定大学章程。2建立中介组织3形成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制衡机制:横向实行学术事务和行政事务觉得制约体制。纵向扩大院系的权力,权力重心下移。学制:一个国家的各类层次高校系统,包括:有哪些类种的学校,由谁来主办管理学,校性质,入学条件,修业限年等。制定依据:受制于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社会政治制度,适应教育者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大学战略管理1是更快地提高办学水平和地位,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2是适应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积极应对激烈竞争的必然要求。3是改进现有的战略规划工作,提高大学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战略规划是通过对外部环境、内部资源与能力的分,析确立学校的愿景、使命与短长期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这目些标进行战略选择,制定发展规划的过程。1)内容:高校战略规划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前瞻性、长期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一份完整的高校学校战略规划应该包括指导思想、战略发展目标、重点发展领域、保障措施。2)制定1收集信息和问题分析2明确目标3预测剖析4制定方案5方案评估6优化方案。3)实施1建立完整的规划体系2分解目标任务,明确任务3围绕战略目标优化资源配置4加强战略实施的组织。战略绩效评价程序1检查战略目标、任务是否分解到年度、院系,这种分解是否恰当2根据目标、任务,制定评估的指标体系3采集信息4信息检测评估指标。培养方案管理1制订培养方案修订意见,启动培养方案修订2组织各学科专业修订培养方案3组织专家进行培养方案的评估、论证4学校审定,形成最终培养方案。教学管理系统监控1)监控的定位1、教学管理监控是教学管理的职能之一2大学教学管理监控现定于学校自身对教学系统的监控3教学管理监控的主体可有管理者和教师两部分人组成4教学管理监控的对象非常广泛。2)高校教学管理监控体系的构建1构建的原则:关键点原则。可行性原则。科学性原则2监控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虑,一是教学管理系统中的要素,二是监控的方法。大学教学管理运行机制1学分运行2人事改革3课程竞争4绩效评估。大学科研管理:是按照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律规以及管理学原理,为实现定既目标,通过科研过程的各环个节对学校科研活动中的人、财、物、时间、信息和效果等进行计划、组织、控制、评价,从而实现科研目标的活动。原则1公平性原则2重点性原则3协调性原则4自主性原则。方法1行政管理方法2专家3经济4数学地位作用:1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2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3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4发展新学科的基础5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渠道6加速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科研评价1历史性2民主性3管理咨询的性质4量化性。公正合理的科研评价1为学校科研管理提供决策依据2促进系(院)科研实力的提高3激发教师科研积极性。遵循整体性、公正性、战略性、操作性原则。大学科研管理创新1创新管理观念2创新管理模式3创新管理方法。遵循:1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2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来支撑基础研究3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4项目指南与新生自由选题相结合5支持未成名者,开拓新的研究领域6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专题五影响学生发展的理念1终生教育理念2终生学习理念3素质教育理念。学生发展特征1)学生的生理发展特征1从生长发育期步入生长稳定期2内分泌腺的发育与性成熟。3、神经系统发育基本成熟。2)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1认知心理发展处于最佳状态。2自我意识发展趋向成熟。3个性心理发展基本稳定。3)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1思想敏锐。2注重实践。3群体互动。4结构复杂。学生发展与教育1适应性发展与教育2调节性发展与教育3自主性发展与教育。学生教育(1)、思想政治教育。1、加强学生的针对性,贴近学生的发展需求。2、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搞好理想信念教育。3、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搞好民公道德教育。(2)、社会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在人才养培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3、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作风。(3)、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原:因一是主观根本原因。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不同步的矛盾,导致大学生心理出现种不适应的现象,而当代大学生生理成熟提前,心而理成熟滞后又加剧了其内压部力,加重了青春期危机。是二客观主要原因。家庭、学和校社会生活环境的急剧变化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客观刺激,是大学生难以适应家庭、学校和社会,必然产生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下如对策:1、心理健康教育的点重应放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素理质上。2、心理健康教育的容内要立足于创新。3、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要多方联动。4、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要有效运行。学生管理(1)、日常事务管理:1、学籍管理。2、社团管理。3、自困助学管理。4、奖励与处分管理。(2)、危机管理:我国高校危机管理还存在许多理念和制度上的缺失,应付危机时间的基本思路还是“时候动员型”。因此,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实现从“事后动员型”向“事先预防型”危机管理模式的转变。具体来讲,应遵循以下原则:1、树立生命安全高于一切原则。2、建立重在预防的危机管理体系。3、建立危机应对训练机制。4、加强学生危机心理的缓解和引导。5、在即使有效沟通中恢复秩序。学生服务(1)、入学服务:1、帮助新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2、帮助新生养成新的学习习惯。3、帮助新生建立新的人际关系。(2)、学业服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业服务,是解决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最主要有两点:1、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2。、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全服面务。(3)、就业服务:其基本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是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定不移滴推进高教等育改革,从根本上提升毕生业的质量和就业竞争力,从头源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二要全面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学生评价步骤:1确定和表述所考课程的教学目标2编审试题3通过随机抽样编制试卷4实施考试取得信息5阅卷评分6考试结果的统计分析与对策。学生评价的意义1为改进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基本依据2为优化教学过程发挥重要作用3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基本导向。学生评价的分类1行为目标评价2决策评价3目标游离评价4阐释性评价5第四代教育评价。依据学生评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分1定位性评价2形成性评价3诊断性评价4总结性评价。现代学生评价的特征1评价重点从关注结果转向重视过程2评价内容由认知评价扩展为全面、综合的评价3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地位由被动转向主动。学习能力评价的概念1能力是完成某种活动的主体心理条件,影响活动的效率。2能力以智力为核心。以智力操作为特征的思维活动是能力的重要组成方面。3能力在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形成,受个性特点的制约和影响。4能力是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积累的结果,具有较好的协调性。5能力是人都先天身体组织的技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学习能力评价的特:点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增强、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评价的原则1发展性原则2多样性原则3激励性原则4个性化原则。学习能力评价的体与系方法:1)评价体系应围绕相关要素来建构。主观因素1知识的掌握与运用2自主学习能力3合作学习能力4探索质疑精神。客观因素1人文环境2硬件条件3学术氛围。2)评价方法应注意自评、互评和他评相结合,使评价更具有实效性。3)评价实践应主意与教学改革同步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和容指标体系1)评价的主要内容:学生综合素质由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