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在思维模式上的体现_第1页
中西文化差异在思维模式上的体现_第2页
中西文化差异在思维模式上的体现_第3页
中西文化差异在思维模式上的体现_第4页
中西文化差异在思维模式上的体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文化差异在思维模式上的体现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思维模式、语言表达、时间观、价值观等方面来探讨汉英语言的差异,可以加强对中西文化特征与个性的深入了解。语言学家认为,所有的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文化传送(culturaltransmission),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是不可截然分开的。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另一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形成了具有鲜明差异的社会关系、民族风俗。由于千百年的文化沉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本文化个性和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对中西文化的特征进行比较不失为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因而本文拟从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时间观、价值观以及非语言因素等方面来探讨中西文化特征的主要差异,以期加深对中西之间不同文化个性与特征的了解。一、 文化差异在思维模式上的体现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轨迹。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思维习惯和思维特点也必然存在着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孟子•尽心》)他认为:“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孟子•告子上》)即心性是天赋的,所以知性也就是知天。这是天人合一的最早阐述。之后,朱熹、王阳明、王夫之等哲学家相继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发挥。天人合一,顾名思义,就是说天(宇宙、自然及其规律)与人(人类行为和社会准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这种人与天之间维持着某种和谐统一的关系,进而确保人处于宁静怡然状态的思想使汉民族总是习惯上从整体把握本对象,注重整体思考,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这种借助知觉体悟的直觉思维通过静观、体认、灵感、顿悟,未经严密逻辑程序直接而快速获得的整体感觉,是一种理性的内心直觉方法,与整体性和内向性密切相关。直觉思维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医学、宗教等方面造成深远影响。而西方民族在海外开拓过程中,造就了西方文化,弘扬了自我个性的创造性文化。这种文化强调“天人相分”的观点,认为世界的组成部分是相互独立的,宇宙万物是可以分割的,而且一直可以分割到原子,强调个人的独立和主体作用。天人相分和物我对立使人们的思维模式以逻辑分析为其特点,注重科学与理性,重视分析与实证,借助逻辑在论证和推演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形式逻辑,使得西方思维方式具有理性和分析性、实证性和系统性等特征,也使逻辑性成了西方思维方式的一大特征。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逻辑思维往往与政治伦理紧密相连,服务屈从于政治伦理,缺乏西方人对逻辑进行抽象思维的理论研究,没有形成系统和完整的理论体系。现代逻辑成果大都从西方引进,便可看出思维方式的差异所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持征服态度而东方文化持本顺从态度。西方人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要驾驭和征服自然。东方人则认为人与大自然是朋友,人应与自然合作,与自然和谐共存。这一世界观上的分歧也能从人际关系问题上反映出来,西方人崇尚竞争,“动”“变”“争”“斗”构成了西方人思维和性格的特征。充满殖民味和征服欲的西方探险活动,便体现了个人奋斗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而中国人讲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和气生财”、“以和为贵”、“知足忍让”、“安分守己”的性格特征,压抑了一个人的探索意识和创造精神。了解了这一点,我们与西方人打交道时就不会把他们的坦率、直截了当看做鲁莽无理的表现。二、文化差异在语言结构上的表现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以及思维的工具,必然表现出其文化差异。关于中西语言结构差异,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精辟论述我们可以得知,印欧语言是一种形态语言,它以丰满的形态外露,重形合,形式严谨,缺乏弹性。主要依靠词类和层次来控制结构关系,它力求言能尽意,关系外露,因此,对西方语言可做可观的静止的形式分析;而汉语则是一种意合语言,它没有繁杂的变位、变格。语言成分之间的结合不受形态成分的约束,往往采取提取意义支点的方法。人们对语义的理解往往本凭借语境及语感来完成。因此,普通语言学奠基人洪堡特说:“在汉语的句子里,每个词排在哪里,要你斟酌,要你从各种不同的关系去考虑,然后才能往下读。”Fowler(1965)也对汉语语言有着非常恰当的描述:节奏感强的语言或文字犹如海浪向前推进,浪峰浪谷似分似合,彼此相像,又各不相同;隐含着某些规律,但却过于复杂,难以分析或表述;这些规律规范着波浪与波浪,波浪与大海,词组与词组,词组与语段之间的各种关系。中国文化属高语境文化,强调集体本位,天下为公。语言含蓄,隐而不外露,赞赏一诺千金和高度的献身精神。西方文化属低语境文化,崇尚人本论,事事以人为中心,语言寓意平素,话语表达快速而直率,尊重个性,看重功利。文化差异在句法层次上的表现是汉语“流水句”式的时间型样态,印欧语言树型空间构造。连动句、流水句是汉语的特点,复合句是英语的特色。这是因为汉语句子没有一定的主谓框架限制,没有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的区别,几个动词结构可以连用,几个名词性短语也可以本连续铺排。在表达复杂一些的意思时,汉语句子一般是按时间顺序或事物逻辑顺序逐步交代,层层铺开,连成一体,句子结构呈线型。 这种文化差异在语篇上也有所表现。中国的文化受“天人合一”的影响,注重整体性,强调统一,其思维方式以直觉、具体和圆式为特征,这种思维方式十分明显地体现在语篇组织规律上,即螺旋型结构。汉语语篇往往是把思想发散出去再收回来落到原来的起点上,语篇结构呈聚集式。这与中国地理环境是半封闭性有关。而开放的地理环境则使西方人可以走出陆地,远涉海洋,西方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表现出控制与征服自然的强烈欲望。三、文化差异在词汇中的表现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在语言系统上,可以体现在不同层面上,但词汇作为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是整个语言系统的支柱,必然最突出、最广泛地反映文化差异。事实上,词汇隐含的文化意义往往随着文化、时间和个人经历的不同而变化,同一词汇由于不同的文化环境而表现出不同的意义。比如,白,对大多数中国人和英美人来说,引起的联想是近似的:洁白无瑕、清白无辜。但英语中的“awhitelie”却指不怀恶意的谎言。汉语中“红白喜事”里的“白”也使西方人费解。他们举行婚礼时,新娘总是穿白色服装;而汉语却把白色与恶事联系起来,会引起西方人的反感,再加把丧事说本成喜事,更使西方人感到吃惊。还有,汉语中的“白”在某些场合下与颜色毫无关系,如“白费力”(allinvain)“白开水”(boiledwater)。可见,“白”在英汉语言中的联想义是不同的,多数人类学者、社会学家都认为在各民族的文化形成过程中,对其发挥重大影响的首要因素是地理环境与气候。位于东半球的中国崇尚东风,因为东风是春天的向导,她给大地带来一片生机,草长莺飞,杂花生树,而“西风”则正好相反,有一种砭人肌骨的感觉。“昨夜西风凋碧树”,“古道西风瘦马”便是最好的例证。位于西风带的欧洲却对西风推崇备至,因为西风给大地带来充沛的雨水,滋润万物生长。同是西风在中西两种文化中却有不同的内涵,不了解这一点,就无法理解伟大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对西风的高度赞颂,并且把它作为希望和力量的象征。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一个普通的词在一种语言中常具有极其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就可能仅仅是一个语言符号。这类词汇往往会导致理解上本的障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如汉语中常以松、竹、梅来象征人物品格高洁,坚定正直。如郑板桥的咏竹名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普普通通的竹反映了中国人的高尚志趣。而“bamboo”一词在英语里几乎没有什么联想意义,在许多情况下,它只是一种植物的名称而已。四、文化差异在价值取向上的体现所谓价值观,就是判断好坏、是非的标准,它会将人的行为引到某个方向。因此,价值就构成了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基干。对于隶属于某个文化的人来说,什么行为好,什么行为不好,都是受这个价值观支配的。中西文化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表现在政治、经济、宗教、法律、教育、社会等各个方面。总体来讲,中国文化表现为整体向上,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和群体利益的维护;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以及个人利益的追求。JeanBrick是曾长期生活在中国的西方人,在敏感地观察到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群体取向时说到,个人利益存在于群体之中,也就是在家庭和社会团体之中。个人真正的自我实现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履行各项社会义务。她认为,西方的价值系统以权利为基础,重视个体权利的维护,而中国人的价值系统则以义务为基础,强调对他人及群体的义务的履行。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主要表现在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不习惯关心本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情。正由于以上两点,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个体主义被看做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认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维护自己的利益,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在充满竞争意识的价值观的指导下,西方人注重自立,自我奋斗与自我进取成为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五、 文化差异在时间观上的体现中国人是过去时间取向,他们强调传统,为自己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而自豪。向前看时往往还要顾后,看到胜利时还会回头看看失败,试图从失败中寻找出一些教训来,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是此种思维方式的表现。如屈原的《离骚》中的“日月光华,日复日兮。春与秋其代序”,“代序”即时序循环替换。中国人虽然也叹息“岁月不待人",然而昼夜更迭、季节交替的时间观使得中国人在总体上有时间充裕感。人们相信失去的东西还有时间补救,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便是这个道理。西方人在时间取向上也不同于东方人。大多数西方人是将来取向,他们不停地为将来打算。如莎士比亚认为时间的“步伐轻快得令人眼花缭乱”;根据犹太基督教的本说法,时间不是圆式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而是有始有终的;Hall(1959)指出,在西方世界,任何人都难逃单向时间的铁碗的控制。(转引自贾玉新,1999)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线型的、表层的。他们把时间看做是一条直线,是不可浪费的东西,他们欣赏决策果断、办事有效率的人,准时对西方人来说非常重要。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立体型的,把时间看做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无起始点,我们更看重人和事,并不把预约看成是铁定的不可改变的东西。六、 非语言因素蕴涵的文化差异西方人一般有很强的空间领域感。距离在英语民族的眼里是一个用于护卫的“身体缓冲区”。在社交场合或日常生活中,他们十分看重这一“自在区域”(comfortzone)。在中国,交际距离感极为淡化,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甚小、且没有明显的不适感。在感情的交流方面,中西方也有文化差异。如英美人在近距离交谈时,眼睛须凝视对方的眼睛,以示专注和尊重。在相同场景中交谈,中国人一般避免双方直视,他们的目光不时地游离对方的眼睛,不然,双方会感到很不自在。再如,中国人在亲人去世时要放声大哭,不哭或哭声不大易招别人闲话。在西方国家,人在悲痛时需强本忍眼泪,在众人面前号啕大哭被认为是修养不够,自控力弱的表现。以上我们从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时间观等方面讨论和分析了中西之间文化特征的主要差异,对于中西文化特征的差异进行比较和研究,并不是以此来判定孰优孰劣,而是为了促进相互了解。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学习和渗透,努力利用文化语言观来指导教学,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第一讲中西文化源流及其现代化一、 中西文化源流与演变中国:从秦汉开始形成,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地位的一种伦理文化。西方:从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以基督教文化构成西方文化的主脉。1、 中国文化源流与传统“米亚得现象”:“以夏变夷”的路线,以华夏的文化,来改变、同化满夷的文化。中国文化的独特模式使得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同化能力。2、西方文化源流与传统区别于中国文化的以夏变夷的模式,包含三种差别很大的文化传统。西方近代文化是在三种差别很大的文化传统的融合更新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化。西方文化的三种主要传统:一种是希腊的,一种是罗马的,还有一种是基督教的。希腊文化:灵与肉的和谐文化,表现了一种人类童年时代的文化;罗马文化:物质主义的文化,是对精神文明传统的践踏,但同时繁荣了世俗社会,导致了帝国的繁荣,以及法律的健全;基督教文化:唯灵主义的文化,鄙视此岸世界的世俗生活,极力推崇彼岸世界,向往天国。导致基督教内部崇高的精神和卑污的现实之间的二元分裂。西方近代文化的发展则是对希腊、罗马以及基督教的三种传统融合起来,所以它既有希腊文化对人的尊重和对知识的追求,又有罗马文化对世俗社会和功利的热爱,同时也有基督教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主义的向往。因此它和中国文化“以夏变夷”的同化模式是不一样的。二、 中西文化基本精神1、 “轴心时代”的变革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轴心时代”的概念,在其著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解释了什么是“轴心时代气他认为人类有三大文明,“一个是西方文明;一个是印度文明;一个是中国文明”。在公元前600年到公元之交的几百年中间,在这三大文明地区,不约而同地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变革,而这个变革的结果,导致了三大世界宗教的产生。轴心时代之前中西文化的差别不大,都是一种浓郁的迷信色彩文化,但是经过“轴心时代”以后,中西文化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2、 中国文化在“轴心时代”的变革中国文化在“轴心时代”的变革分两步完成。第一步是从殷商时代的巫觋精神向周代的尊礼敬德的宗法意识的转换,即从人格化的神转变为外在的规范。第二步转换是从周代的尊礼敬德的宗法意识向春秋战国时期的内在自觉的伦理意识的转换。最后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一种伦理精神,由内向外驰求,通过修齐治平,内圣外王,从内在挖掘出世界。所以中国文化经过“轴心时代”的变革转向关注道德修为的协调的现实精神。3、西方文化在“轴心时代”的变革从自然崇拜,明朗欢快的活泼的希腊多神教,以及外在刻板的,律法主义的犹太教,向后来完全鄙视现实,崇尚天国的,一种超越的基督教的转换,这样就导致了基督教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一种超越的浪漫精神。在“轴心时代”,中西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一个是内敛的,一个是超越的。4、 “以夏变夷”同化模式和融合更新模式中国文化是一种“以夏变夷”的模式,导致文化自身的稳定性,所以最后走向了一种文化的超稳定结构,形成了一种协调的现实精神。其基本特点是以现世性的人伦关系为核心,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来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肯定;西方文化恰恰相反,它是一种融合更新的模式,其基本特点是以彼岸性的神人关系为目的,通过超越性的宗教意识来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否定,其结果导致了整个社会和历史文化不断地飞跃,不断地相互否定。那么就导致一种超越的浪漫精神和哲学的怀疑精神。三、 中西文化的现代化(一)西方文化的现代化现代化进程首先由西方发起。1、 西方文化现代化的背景一一基督教文化的二元分离由于中世纪欧洲世俗王权的分崩离析,为罗马天主教会凌驾于王权之上创造了条件。可以说,早期基督教(天主教)统治整个中世纪的欧洲。教会高高在上地凌驾于王权之上导致罗马教会的腐败。同时也导致中世纪的虚伪道德体系,教会倡导对天国的理想追求的禁欲主义和教会本身实际作为的腐化堕落之间形成了一种理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