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7498-1998 健身器材的安全 通用要求》这一国家标准旨在确保健身器材在设计、生产、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以保护消费者免受潜在的伤害。该标准覆盖了各类健身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力量训练器械、有氧运动设备及灵活度训练工具。具体要求内容可概述如下:
-
机械安全要求:规定了健身器材应无锐利边缘、突出部件,以及避免用户在正常使用中因结构设计不当而受伤的风险。还要求运动部件有适当防护,防止使用者意外接触。
-
稳定性与强度:要求健身器材在最大负荷下仍能保持稳定,不会翻倒或断裂,确保结构强度满足安全需要。
-
紧固件与连接:强调所有螺丝、螺母等紧固件需牢固安装,并采用防松措施,保证连接部分的可靠性,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松动或脱落。
-
摩擦与磨损:对器材中可能产生摩擦的部分提出要求,确保材料选择和设计减少磨损,防止过热或部件损坏导致的安全隐患。
-
电气安全:针对电动或电子控制的健身设备,规定了电气部件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防止电击风险。
-
标识与说明:要求产品上明确标注使用说明、警告标志、最大承重等信息,确保用户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器材。
-
易用性与可维护性:健身器材的设计应便于操作,同时考虑日常检查与维护的便捷性,确保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
特殊人群考虑:虽然该标准未直接提及,但设计时应考虑不同年龄、身体条件用户的使用安全,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ICS.97.220.30Y5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7498--1998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Safetyofbody-buildingequipment-Generalrequirements1998-09-29发布1999-05-01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B17498-1998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电话:63787337、637874471999年2月第一版2005年1月电子版制作书号:155066·1-15477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
GB17498—1998本标准非等效采用EN957-1:1996《固定式训练设备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方法》并结合我国健身器材行业生产的实际状况制定。本标准与EN957-1:1996的主要技术内容的差异如下!1.用术语“牵索”代替原标准中的“钢丝(绳)、钢带”;2.滑轮结构图中的开口,以“最大52°"代替“52°±1"”;由于我国健身器材生产行业的工艺设计规范中规定滑轮槽的开口为36°~52°,为了满足滑轮槽开口“最大52””,同时又能使槽内表面线面圆滑(相切),避免对牵索的磨损,因而取消了槽底形状呈120"±1°圆角的规定;3.对金属夹夹固牵索,补充了牵索夹紧夹紧力试验要求,与原标准中该项要求并列,可选其-项要求以适应我国生产行业所用的几种形式金属夹;4.本标准中用牵索和护盖之间的夹角至少为50",或用其他相应措施来保证安全性,而取消了原标准中的飞轮试验。为进一步规范健身器材的生产、销售、使用,今后将逐步制定以“健身器材”为主标题的一系列有关行业标准,即包括健身器材的定义、产品分类、通用技术条件、检验规则及具体的各类产品标准。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文体用品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文教用品工业研究所、湖州健身器械厂、山西长治澳瑞特健身器材总厂;参加起草单位:国家体委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国家体育用品质检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余灵、元天翔、吴少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GB17498-1998Safetyofbody-buildingequipment-Generalrequirements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健身器材的一般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专用训练场所、公共健身场所和家庭用的健身器材。本标准不适用于无人照管的儿童、老人、残疾人使用的健身器材。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91—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652—89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4706.1-92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GB4706.10-93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按按摩电器的特殊要求GB5296.1—85消费品使用说明总则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健身器材body-buildingequipment用于提高身体素质、增加身体机能,进行形体运动锻炼、体育基础训练和一般康复锻炼的专用器材.安全要求A1稳定性自立式健身器材应在进行本标准有关试验时,不得倾翻4.2外部结构4.2.1边角支承件外表所有边角的半径必须大于2.5mm.使用者或旁人(非使用者)可触及部件的棱边不得有毛刺,需经倒圆或通过其他防护4.2.2管端所有可触及的管端应有部件或管塞封住。4.2.3挤夹、剪切部位及旋转、活动的部件对于高度在1800mm以下可触及范围的活动部件与相邻的活动或固定部件的最小距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