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测设的基本工作_第1页
第8章测设的基本工作_第2页
第8章测设的基本工作_第3页
第8章测设的基本工作_第4页
第8章测设的基本工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第8章测设的基本工作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是从地面上一个已知点出发,沿给定的方向,量出已知(设计)的水平距离,在地面上定出这段距离另一端点的位置。钢尺方法一般方法:当测设精度要求不高时,从已知点开始,沿给定的方向,用钢尺直接丈量出已知水平距离,定出这段距离的另一端点。为了校核,应再丈量一次,若两次丈量的相对误差在1/3000~1/5000内,取平均位置作为该端点的最后位置。DABB1ABB2第1页/共33页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是从地面上一个已知点出发,沿给定的方向,量出已知(设计)的水平距离,在地面上定出这段距离另一端点的位置。钢尺方法精密方法:当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应使用检定过的钢尺,用经纬仪定线,根据已知水平距离D,经过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倾斜改正后,并计算出实地测设长度L。然后根据计算结果,用钢尺进行测设。第2页/共33页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钢尺方法精密方法:(例题)从A点沿AC方向测设B点,使水平距离D=25.000m,所用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的测设时温度为,测设时拉力与检定钢尺时拉力相同。解:测设之前通过概量定出终点,并测得两点之间的高差:计算L的长度:。

第3页/共33页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钢尺方法精密方法:(例题)在地面上从A点沿AC方向用钢尺实量25.015m定出B点,则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正好是已知值25.000m。第4页/共33页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钢尺方法精密方法:(例题)AB′hABLBDAB=25.000m第5页/共33页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光电测距仪测设法在A点安置光电测距仪,反光棱镜在已知方向上前后移动,使仪器显示值略大于测设的距离,定出C1点。在C1点安置反光棱镜,测出水平距离D′,求出D′与应测设的水平距离D之差△D=D-D′。根据△D的数值在实地用钢尺沿测设方向将C1改正至C点,并用木桩标定其点位。将反光棱镜安置于C点,再实测AC距离,其不符值应在限差之内,否则应再次进行改正,直至符合限差为止。第6页/共33页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光电测距仪测设法AC1D′∆DCD第7页/共33页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已知水平角的测设已知水平角的测设,就是在已知角顶并根据一个已知边方向,标定出另一边方向,使两方向的水平夹角等于已知水平角角值。一般方法和精密方法第8页/共33页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已知水平角的测设一般方法:当测设水平角的精度要求不高时,可采用盘左、盘右分中的方法测设。在O点安置经纬仪,盘左位置瞄准A点,使水平度盘读数为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恰好为β值,在此视线上定出B1点。盘右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再测设一次,定出B2点。取B1和B2的中点B,则∠AOB就是要测设的β角。AOB1B2Bβ第9页/共33页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已知水平角的测设精密方法:先用一般方法测设出B1点。用测回法对∠AOB1观测若干个测回,求出各测回平均值β1,并计算出∆β=β-β1。量取OB1的水平距离。计算改正距离。自B1点沿OB1的垂直方向量出距离BB1,定出B点,则∠AOB就是要测设的角度。AOBB1ββ1∆β

量取改正距离时,如∆β为正,则沿OB1的垂直方向向外量取;如∆β为负,则沿OB1的垂直方向向内量取。第10页/共33页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已知高程的测设已知高程的测设,是利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根据已知水准点,将设计高程测设到现场作业面上。在地面上测设已知高程某建筑物的室内地坪设计高程为45.000m,附近有一水准点BM.3,其高程为H3=44.680m。现在要求把该建筑物的室内地坪高程测设到木桩A上,作为施工时控制高程的依据。第11页/共33页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已知高程的测设在地面上测设已知高程在水准点BM.3和木桩A之间安置水准仪,在BM.3立水准尺上,用水准仪的水平视线测得后视读数为1.556m,此时视线高程为:计算A点水准尺尺底为室内地坪高程时的前视读数:上下移动竖立在木桩A侧面的水准尺,直至水准仪的水平视线在尺上截取的读数为1.236m时,紧靠尺底在木桩上画一水平线,其高程即为45.000m。第12页/共33页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已知高程的测设在地面上测设已知高程大地水准面BM301±0.000A第13页/共33页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已知高程的测设高程传递:当向较深的基坑或较高的建筑物上测设已知高程点时,如水准尺长度不够,可利用钢尺向下或向上引测。从欲在深基坑内设置一点B,使其高程为H。地面附近有一水准点BM,其高程为HBM。第14页/共33页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已知高程的测设高程传递:当向较深的基坑或较高的建筑物上测设已知高程点时,如水准尺长度不够,可利用钢尺向下或向上引测。从欲在深基坑内设置一点B,使其高程为H。地面附近有一水准点BM,其高程为HBM。在基坑一边架设吊杆,杆上吊一根零点向下的钢尺,尺的下端挂上10kg的重锤,放入油桶中。在地面安置一台水准仪,设水准仪在BM点所立水准尺上读数为a1,在钢尺上读数为b1。在坑底安置另一台水准仪,设水准仪在钢尺上读数为a2。计算B点水准尺底高程为H时,B点处水准尺的读数应为:第15页/共33页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已知高程的测设高程传递BMR吊杆a1b1a2b2第16页/共33页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直角坐标法直角坐标法是根据直角坐标原理,利用纵横坐标之差,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直角坐标法适用于施工控制网为建筑方格网或建筑基线的形式,且量距方便的建筑施工场地。第17页/共33页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直角坐标法x:600.00my:500.00mx:700.00mx:650.00mx:620.00my:600.00my:580.00my:530.00mabcdⅠⅡⅢⅣ计算测设数据建筑物的长度建筑物的宽度第18页/共33页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直角坐标法30.00m30.00mmⅠⅡⅢⅣn50.00m20.00mabdc20.00m30.00m点位测设方法第19页/共33页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极坐标法极坐标法是根据已知水平角和水平距离测设地面点的平面位置,适用于量距方便,且测设点距控制点较近的地方。第20页/共33页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极坐标法PSRQABx计算测设数据计算AB、AP边的坐标方位角。计算AP与AB之间的夹角。计算A、P两点间的水平距离。(xP,yP)(xA,yA)(xB,yB)DAP第21页/共33页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极坐标法DAPAPQRSDASDBQDBR点位测设方法第22页/共33页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角度角会法PABCxxx计算测设数据按坐标反算公式,分别计算出αAB、αAP、αBP、αCB和αCP。计算水平角β1、β2和β3。第23页/共33页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角度角会法角度交会法是在两个或多个控制点上安置经纬仪,通过测设两个或多个已知水平角角度,交会出点的平面位置。角度交会法适用于待测设点距控制点较远,且量距较困难的建筑施工场地。第24页/共33页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角度角会法点位测设方法ABC示误三角形P第25页/共33页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距离交会法距离交会法是由两个控制点测设两段已知水平距离,交会定出点的平面位置。距离交会法适用于待测设点至控制点的距离不超过一尺段长,且地势平坦、量距方便的建筑施工场地。第26页/共33页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距离交会法PSRQABDAPDBP根据A、B、P三点的坐标值,分别计算出DAP和DBP。计算测设数据第27页/共33页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距离交会法点位测设方法ABDAPDAPDBPDBPPQRS第28页/共33页已知坡度线的测设已知坡度线的测设是根据设计坡度和坡度端点的设计高程,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将坡度线上各点的设计高程标定在地面上。A、B为坡度线的两端点,其水平距离为D,设A点的高程为HA,要沿AB方向测设一条坡度为iAB的坡度线。AB第29页/共33页已知坡度线的测设根据A点的高程、坡度iAB和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计算出B点的设计高程。按测设已知高程的方法,在B点处将设计高程HB测设于B桩顶上,此时,AB直线即构成坡度为iAB的坡度线。将水准仪安置在A点上,使基座上的一个脚螺旋在AB方向线上,其余两个脚螺旋的连线与AB方向垂直。量取仪器高度i,用望远镜瞄准B点的水准尺,转动在AB方向上的脚螺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