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货币政策_第1页
第10章货币政策_第2页
第10章货币政策_第3页
第10章货币政策_第4页
第10章货币政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第10章货币政策货币货币供求货币均衡与失衡货币政策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货币均衡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工具体系传导机制与效应目标体系最终目标中介目标货币失衡货币金融学内容(纵向线)第1页/共54页第一节货币政策目标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第三节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第十章货币政策第2页/共54页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内容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三、目标之间的矛盾与选择第一节货币政策目标第3页/共54页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内容

货币政策(monetarypolicy),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及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1.含义

(1)货币政策目标(2)货币政策工具(3)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4)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5)货币政策的效果2.内容

第4页/共54页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第5页/共54页1.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没有显著的或急剧的波动。从各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一般要求把物价上涨率控制在2%—3%以内就可谓是稳定。第6页/共54页2.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有能力并愿意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通常把两种失业排斥在外:(1)摩擦性失业:即由短期内劳动力供求失调难以避免而造成的失业;(2)自愿失业:即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造成的失业。

充分就业的标准,一般是以劳动力的失业率来衡量的。所谓失业率,也就是社会的失业人数与愿意就业的劳动力之比,根据近二十多年西方各主要国家的经验,失业率若控制在4%左右,即可视为充分就业。第7页/共54页3.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经济增长程度表示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目前,美国是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达到1%~4%,作为经济增长的目标。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相抵,略有顺差和逆差。第8页/共54页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明确定为:“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三、目标间的矛盾及选择

因为货币政策各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往往不能同时兼顾。一般说来,不同的国家在选择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追求的货币政策目标也是不一样的。第9页/共54页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矛盾BA物价上涨率(%)失业率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第10页/共54页2.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观点一:只有物价稳定才能保持经济正常增长。

观点二:轻微的物价上涨能刺激经济增长。观点三:经济增长能使物价稳定。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经济增长总是伴随着物价的上涨的。第11页/共54页

3.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如本国物价相对稳定,而其他国家出现了通货膨胀,则会使得本国商品的价格低于其他国家商品的价格,这样必然使得本国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造成国际收支失衡。顺差增大的同时,国家外汇储备增加,若要保持汇价的稳定,就要增加本国货币投放,必然会影响本国物价的稳定。第12页/共54页

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在正常情况下,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国民收入的增加以及支付能力的增强,通常会增加对进口商品以及一部分本来用于出口的商品的需求,此时,如果出口贸易不能随进口贸易的增加而增加,就会使贸易收支情况恶化,发生大量的贸易逆差。第13页/共54页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三、直接信用控制工具四、间接信用控制工具第14页/共54页一般性工具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选择性工具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直接控制信用配额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最高限额间接控制道义劝告窗口指导货币政策工具一览第15页/共54页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即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通称三大法宝)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第16页/共54页(一)存款准备金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指在国家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上交中央银行的存获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1.含义

将存款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最初始于英国。现在存款准备金政策已成为央行调节货币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第17页/共54页存款准备金政策降低准备金率提高准备金率超额准备下降超额准备上升货币投放减少货币投放增加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2.作用机理

第18页/共54页3.作用

(1)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显著的影响(2)具有强烈的“告示效应”

4.局限性(1)作用力过于猛烈(2)缺乏弹性(3)缺乏灵活性第19页/共54页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次数时间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2107年12月25日13.5%14.5%1%2007年11月10日13%13.5%0.5%1907年10月25日12.5%13%0.5%1807年09月25日12%12.5%0.5%1707年08月15日11.5%12%0.5%1607年06月5日11%11.5%0.5%1507年05月15日10.5%11%0.5%1407年04月16日10%10.5%0.5%1307年02月25日9.5%10%0.5%1207年01月15日9%9.5%0.5%1106年11月15日8.5%9%0.5%1006年08月15日8%8.5%0.5%906年07月05日7.5%8%0.5%804年04月25日7%7.5%0.5%703年09月21日6%7%1%699年11月21日8%6%-2%598年03月21日13%8%-5%488年9月12%13%1%387年10%12%2%285年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统一调整为10%184年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储蓄存款40%第20页/共54页次数时间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332010年10月11日(调整两个月)(大型金融机构)17%17.5%0.5%(中小金融机构)13.5%不调整——322010年5月10日(大型金融机构)16.5%17%0.5%(中小金融机构)13.5%不调整——322010年2月25日(大型金融机构)16%16.5%0.5%(中小金融机构)13.5%不调整——312010年1月12日(大型金融机构)15.5%16%0.5%(中小金融机构)13.5%不调整——302008年12月25日(大型金融机构)16%15.5%-0.5%(中小金融机构)14%13.5%-0.5%292008年12月5日(大型金融机构)17%16%-1%(中小金融机构)16%14%-2%282008年10月15日(大型金融机构)17.5%17%-0.5%(中小金融机构)16.5%16%-0.5%272008年9月25日(大型金融机构)17.5%不调整——(中小金融机构)17.5%16.5%-1%2608年6月15日和25日16.5%17.5%1%252008年5月20日16%16.5%0.5%242008年4月25日15.5%16%0.5%232008年3月25日15%15.5%0.5%222008年1月25日14.5%15%0.5%第21页/共54页(二)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订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手段。1.含义

第22页/共54页再贴现政策提高再贴现率借款成本上升超额准备下降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降低再贴现率借款成本降低超额准备上升货币投放增加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2.作用机理第23页/共54页(1)可以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市场利率水平(2)具有调整信贷结构的作用(3)具有较强的“告示效应”4.局限性(1)中央银行在使用这一工具调整货币和信用时,不能处于完全主动的地位;(2)再贴现率高低有限度;(3)再贴现率的随时调整,通常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性波动,这会使企业或商业银行无所适从。3.作用第24页/共54页(三)公开市场业务

(openmarketoperation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有价证券的业务。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上的证券买卖活动,可以达到扩张和收缩信用,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的。第25页/共54页公开市场操作买入有价证券卖出有价证券基础货币增加基础货币减少货币投放增加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2.作用机理第26页/共54页

(1)具有较强的主动性(2)具有较好的微调性(3)具有极大的政策弹性(4)具有操作的及时性与便捷性3.优点4.缺点(1)操作技术性强(2)告示作用弱(3)条件苛刻第27页/共54页5.实施条件

(1)央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实力;(2)央行对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应具有弹性操纵权,可根据客观经济需要和货币政策目标的要求自行决定买卖证券的种类和数量;(3)金融市场必须是全国性的,应具有相当的独立性,证券种类齐全并达到一定的规模。第28页/共54页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基本操作

经济形势政策工具通货膨胀(总需求>总供给)紧缩性货币政策

经济萧条(总需求<总供给)扩张性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再贴现政策提高再贴现率降低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证券,回笼基础货币买进证券,投放基础货币小结第29页/共54页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即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措施。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第30页/共54页1.消费者信用控制定义: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适用:在消费需求过旺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措施:央行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加强对消费者信用的控制和管理。如:提高首次付款金额,缩短分期付款的期限,限制可用消费信贷购买的消费品种类,并严格审查其付款能力等来抑制消费,促进市场供求平衡。

第31页/共54页2.不动产信用控制定义: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措施。适用:为了防止货币投放过多措施: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对不动产放款的最高限额、每笔放款最高限度、每笔放款的最长期限以及第一次付款的最低限额。第32页/共54页3.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定义:是指央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规定贷款额占证券交易额的百分比率,以控制证券市场的放款规模。措施:规定以信用方式购买股票和债券时,按保证金比率支付款项的额度,央行可根据金融市场状况,随时调高或调低法定保证金比率。法定保证金比率保证金额借入金额证券交易总值20%10004000500050%100010002000100%100001000第33页/共54页三、直接信用控制工具

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有关法令,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业务加以各种直接干预的总称。信用配额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最高限额第34页/共54页1.信用配额定义:是指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状况及客观经济需要,权衡轻重缓急,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加以合理分配和限制等措施。适用: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供给相对于资金需求来说极为不足,这种办法被广泛采用。第35页/共54页2.直接干预定义:是指中央银行以“银行的银行”的身份,直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施以合理的干预。方式:直接限制放款的额度;直接干涉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的吸收;对业务经营不当的商业银行可拒绝再贴现,或采取高于一般利率的惩罚性利率;期确规定各家银行的放款或投资的范围,以及放款的方针等。

第36页/共54页3.流动性比率定义:是中央银行为了限制商业银行扩张信用,规定流动资产对存款的比重。适用:一般说来,流动性比率与收益率成反比。为保持中央银行规定的流动比率,商业银行必须缩减长期放款,扩大短期放款和增加应付提现的资产等措施。第37页/共54页4.利率最高限额定义:是指规定商业银行的定期及储蓄存款所能支付的最商利率。适用:目的是为了防止银行用抬高利率的办法竞相吸收存款和为谋取高利而进行风险投资和放款。如在1980年以前,美国有Q条例。第38页/共54页四、间接信用控制工具

间接信用控制,是指央行采用直接控制以及一般信用控制以外的各种控制。用各种间接的措施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施以影响。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第39页/共54页1.道义劝告定义:是指中央银行利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以影响其放款的数量和投资的方向,从而达到控制和调节信用之目的。作用:道义劝告既能控制信用的总量,也能调整信用的构成,即在质和量的方面均能起作用。

央行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把自己的货币政策意图向金融机构说明,要求各商业银行注意限制放款、投资的数量,这是量的控制。再如,央行鉴于某一方面的信用或投资过分增加,要求商业银行注意减少这方面的放款和投资,这就构成质的调控。第40页/共54页2.窗口指导窗口指导,是指央行根据产业动态、物价变动趋势和金融市场的动向,规定商业银行信贷的重点投放方向及其规模等,是央行间接地控制信用的一种选择性控制手段。“窗口指导”来自日本银行。日本银行曾根据市场情况、物价的变动趋势、金融市场的动向、货币政策的要求以及前一年度同期贷款的情况等,规定金融机构按季度提出贷款增加额计划,在金融紧缩期内设置贷款额增加的上限,并要求各金融机构遵照执行。

第41页/共54页(一)操作目标和中间目标的定义

操作目标,是指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所直接影响的变量,操作目标会随工具变量的改变而迅速改变。

中介目标,是指那些介于操作目标和最终目标之间的金融变量,这些变量既随操作目标变量的改变而改变,又能影响最终目标的变化。第三节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第42页/共54页(二)建立操作目标和中间目标的意义

及时测定和控制货币政策的实施进度,使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保证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实现。从货币政策实施到最终目标发生变化,大约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各国央行在中间设置一些与货币政策最终日标高度相关的指标,作为自己随时观测和控制的标的,中央银行通过观测和控制这些指标,就可以实现对最终目标的控制。

第43页/共54页(三)选择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的标准◎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四)西方国家中介目标的种类及变化◎利率◎货币供应量◎汇率(五)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第44页/共54页

货币政策工具、

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关系法定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其他政策手段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利率货币供应量汇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第45页/共54页强烈紧缩性货币政策为何会打折扣

案例

2007年,中国先后提高了10次法定准备金率,其数值从9%上升到14.5%,提高了5.5个百分点。法定准备金的数额从2006年底的28653.4亿元增加到54058.86亿元,增幅高达88.67%。在各项货币政策工具中,西方学者对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有着“休克疗法”乃至“猝死疗法”之说。其含义是,与运用货币投放量、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率等手段相比,由于法定准备金率手段具有强制性和突然性特点,对各家存贷款金融机构来说,法定准备金是必须缴纳且不得讨价还价的资金,所以,一旦宣布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经济运行中和金融市场中的资金就突然性地紧缩。第46页/共54页

以2007年的中国金融数据计算,“2007年末货币乘数为3.97”计算,2007年净增25405.46亿元法定准备金的紧缩效应可达到100859.68亿元,对比2007年底各项人民币贷款261690.88亿元而言,如果减少了100859.68亿元,其绝对值不仅将大大低于2006年底的各项人民币贷款,而且人民币贷款余额将回到2004年1月,由此,对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的紧缩效应是极为严重的。但从2007年的实践看,这种紧缩效应并没有发生,与2006年底的各项贷款余额225285.28亿元相比,2007年新增信贷资金达到3.64万亿元,比2006年底增长了16.16%。第47页/共54页

如此紧缩的货币政策却没有紧缩效应,其实,从2007年1月15日提高了0.5个百分点的法定准备金率后,金融机构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率还有3.78个百分点,假定金融机构在2月份吸收的存款没有增加,则2月25日再次提高0.5个百分点的法定准备金率后,超额准备金率就将从3.78减少为3.28。对金融机构整体而言,由于超额准备金本来就属于过剩资金范畴,所以,这部分资金转为法定准备金后,对商业银行体系的资金松紧程度而言,在直接关系上并不会有多少实质性的影响。第48页/共54页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央行在征求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意见时,主要商业银行大多表示理解和赞成。究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超额准备金的利率为0.89%,法定准备金的利率为1.89%。对各家商业银行来说,既然这笔资金是搁在央行账上的暂时无用途资金,那么,与其以“超额准备金”方式获得0.89%的利率,还不如以“法定准备金”的方式获得1.89%的利率,因此,将这笔资金由超额准备金转为法定准备金容易得到主要商业银行的支持。其二,央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所获得的资金,在从商业银行体系中购买外汇资产后,又流回了商业银行体系。对主要商业银行来说,由于外汇资产在国内是不可直接使用的,因此,它们属于非生息资产。但将这些外汇资产转为在央行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后却可获得1.89%的利率。这一利率虽然比较低,但比不生息来得好。也是因为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所得到的资金被央行用于对冲外汇占款,所以,央行准许存贷款金融机构以外汇资产缴纳法定准备金。第49页/共54页

由于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所获得的资金,在从商业银行体系中购买外汇资产时,又回流到了商业银行体系,因此,商业银行体系中的人民币本币资金并没有因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而减少。由于就商业银行体系来说,缴纳法定准备金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超额准备金,所以,在央行购买了外汇资产后,这些资金又被商业银行体系以超额准备金的方式存入央行账户。这决定了,在不断提高法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