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设计美学思想的体系化考察,工艺美术论文_第1页
《考工记》设计美学思想的体系化考察,工艺美术论文_第2页
《考工记》设计美学思想的体系化考察,工艺美术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工记)设计美学思想的体系化考察,工艺美术论文内容摘要:作为中国最早手工设计制作技术和规范文献的(考工记〕,是一部以礼制化为目的的造物设计规范。官方管理手工业的标准和规范是(考工记〕显在的表述,设计美学思想则是其潜在的表述,包括从礼制化的造物活动规范中流露出的形式观、功能观和详细的设计表现手法。因此,美学领域某些对其作片段式解读、过度引申、刻意关联和六经注我式的研究存在失当之处。以尽量客观平实的态度陈述(考工记〕的设计美学思想,其逻辑层次应该是:(考工记〕以周代社会普遍的宇宙哲学为认识和实践基础,通过详实的规范和标准表示出了造物设计的形式观和功能观,并借详细的表现手法塑造了相应的设计审美风格。本文关键词语:(考工记〕;造物设计规范;设计美学思想;作者简介:彭圣芳,女,湖北潜江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设计理论与方式方法;Abstract:AsChinasearliestdocumentrecordingtechniquesandstandardsofmanualdesignandproduction,TheArtificersRecordrepresentsthedesignspecificationoftheritualsystem.Theofficialmanagementstandardsandspecificationsofthehandicraftindustryareexplicitlyrecordedinthedocumentwhilethethoughtsofdesignaestheticsareimplicitlyexpressed,includingtheviewsofformats,functionsandspecificdesignexpressionsreflectedintheproductionactivitiesfortheritualpurpose.Asaresult,researcheswithover-extension,deliberatecorrelationandinterpretationoutofcontext,orthoseusingassertionsfromvariousclassicalwritingstoexplainandjustifytheirviewsareimproperforthestudyofthebook.AnobjectiveandunbiasedexplorationofthethoughtsofdesignaestheticsshouldbebasedonthatTheArtificersRecordtakestheuniversalcosmicphilosophyoftheZhouDynastyasabasisforunderstandingandpractice.Theviewsofformatsandfunctionsshouldbeinterpretedintermsofdetailedstandardsandspecifications,andtheaestheticstyleofdesignshouldbeappreciatedintermsofspecificpresentationtechniques.Keyword:TheArtificersRecord;StandardsofDesignandProduction;ThoughtsofDesignAesthetics;(考工记〕是中国最早的手工设计制作技术和规范文献,也是人们今天研究古代设计的重要文献。尽管历代争论颇多,但学者中的大多数都以为,(考工记〕是春秋时期齐国记录官府造作之事的官书,大约成书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末期至战国〕,应是齐稷下学宫的学者所作,在西汉被收入(周礼〕,成为其组成部分1。收入(周礼〕后,(考工记〕成为儒家的经典文献,更被关注。对(考工记〕,西汉经学家郑玄有专门研究,后代学者如王安石、戴震、徐光启、阮元、孙诒让等也都有众多研究。能够讲,(考工记〕是上古至战国手工设计制作技术成就和设计思想成果的代表作和集大成之作,其地位不言自明。(考工记〕全文不到万字,整篇以木工、金工、皮革、染色、琢玉和制陶等六大类三十多个工种为主线,记录了当时兵器、礼器、乐器、练染、建筑等行业的设计制造状况,呈现了先秦社会真实的生产状况、科学技术水平和审美观念。对(考工记〕的研究,历史上各阶段各有侧重。清代以前,有关(考工记〕的研究基本上以文献注释疏证为主,辅以插图集解,经历了注释疏证、章句帖括、文献考据三个阶段;近代以来,对(考工记〕的研究转向以数学、物理、化学和其他科学为主的研究角度和途径;而近三十年来,随着当代设计在中国的兴起,有关(考工记〕设计美学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有学者以为,从文献、科学和美学途径所进行的研究都表现出了一些问题,并指出(考工记〕的设计美学研究存在众多不规范之处,也缺乏学术标准,较常出现的现象就是将(考工记〕中有关设计的部分作片段式的解读或太多引申并泛化为当代设计美学的一些命题,陈义过深。因而,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严谨研究所需要的论证以及明确而详细的结论在当前有关(考工记〕的美学或设计学研究中普遍缺失。这位学者进一步提醒,对(考工记〕设计美学思想的研究,首先应对(考工记〕作我注六经式的研究,在这里基础之上再作有关设计思想的研究,而不是在还没有弄清楚一些基本问题的情况下作一些六经注我式的发挥。[1]对此笔者亦有同感。片段式解读、过度引申、刻意关联和六经注我式的研究恐怕不止是(考工记〕这部经典所遭受的礼遇,应该是普遍存在于现代学界中的对古代经典研究失当的一种现象。在这个警示之下,本文希望能够避免以意为之的阐释和引申,尽量客观平实地复原(考工记〕的设计美学思想并慎重地作出陈述。事实上,从上文所述的文献性质和着述背景来看,以今人观念角度对设计的审美阐发不可能太多地在(考工记〕中出现。(考工记〕在构造和体例上以百工工种分工为中心,详述造物设计的材料、构造、工艺的重点、规范和检验方式方法,为礼制化的造物设计制定了详实的标准,因而,官方管理手工业的标准和规范是其显在的表述。相应地,(考工记〕的设计美学思想则是一种潜在的表述,包括从礼制化的造物活动规范中流露出的形式观、功能观和详细的设计表现手法。从逻辑层次看,(考工记〕以周代社会普遍的宇宙哲学为认识和实践基础,通过详实的规范和标准表示出了造物设计的形式观和功能观,并借详细的表现手法塑造了相应的设计审美风格。一、先秦宇宙哲学:(考工记〕的设计美学思想基础试图解释宇宙的构造和运行规律是哲学发展的原生动力,累积在周代社会思想中的整个先秦时期的宇宙哲学观从根本上为(考工记〕提供了认识和实践的思想基础。正如宗白华所讲:中国人在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2]古人把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详细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表现为: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根据。(周易乾卦〕描绘叙述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3]39器物及其制作活动都是天地宇宙精神的外化,与宇宙之构造和谐同构。〔一〕五行学讲是(考工记〕的认识论基础五行学讲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为(考工记〕认识材料和色彩提供了参照。五行始见于(尚书洪范〕,在书中被描绘叙述为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后衍生出五味五色五声五音等讲法[4]301。(老子〕中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句[5]表示清楚五行思想在春秋时期已为普遍。战国时期,邹衍的五行生胜和五德终始之讲成为汉代五行相生相克讲的基础。木、金、火、水、土是组成客观世界的物种基本元素,也是造物设计的对象和材料,(考工记〕提出的五方正色的色彩观是五行思想的反映: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6]3988在(考工记〕的知识体系中,五色五行与五方五时具有同构关系,是能够互相类比甚至置换的。从五方层面看,东、西、南、北、中对应木、金、火、水、土,分别以青、白、赤、黑、黄来象征;从五时层面看,春、夏、长夏、秋、冬对应木、火、土、金、水,分别以青、赤、黄、白、黑来象征。从五方五时的角度来把握五色和五行的关系,展现出一个立体而有秩序的宇宙象征图式。这种由细微而宏大、由局部而整体的类比和象征方式,具有广阔深邃的时空意识,是古人宇宙观的折射。除此之外,(考工记〕陈述五色搭配成纹样还要吻合五行相生的规律: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采备谓之绣。[6]3989这即是讲,将青与赤赤与白白与黑黑与青相配,构成文章黼黻的纹样。如试着将华而不实的色彩转换成对应的材料,它们也正好与五行相生中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自然规律相符合。材料和色彩是设计的重要要素,在(考工记〕中,材料与色彩都被赋予了其本身之外的其他意义,五行与五色都不是孤立地被认识的,而是存在于与方位和季节构成的关联体之中,并按自然界运行的规律来运作。〔二〕天人合一观是(考工记〕的实践论基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主要思想,由北宋张载在(张子正蒙乾称〕中初次提出[7],但作为一种宇宙哲学和生存智慧,其源头可追溯到(易经〕(论语〕(老子〕等先秦典籍中。天人合一中的天代表自然界,人代表人类、人类活动及其成果;天人合一反映了古人在认识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考工记〕建立设计实践法则和施行详细手段的思想基础。(考工记〕开篇总论造物设计原则谓: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能够为良。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要素是设计良性运作的基础,华而不实天时与地气是自然界不可测的客观因素,材美与工巧是主体方面的主观因素。理想的造物设计活动是主客观统一的结果:一方面,遵循和顺应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制天命而用之,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因时、因地制宜地进行造物设计活动,进而使之具体表现出出天人合一的实践原则。天人合一作为(考工记〕的思想基础不仅表如今造物的总原则上,也具体表现出到了详细的器物设计的象征意义上。(考工记〕在辀人篇中,以车的各部件象征天地万物:轸之方也,以象地也;盖之圜也,以象天也;轮辐三十,以象日月也;盖弓二十有八,以象星也。龙旗九斿,以象大火也;鸟旟七斿;以象鹑火也;熊旗六斿,以象伐也;龟蛇四斿,以象营室也;弧旌枉矢,以象弧也。[6]3899-3905下方方形车厢象征地,上方圆形车盖代表天,天圆地方的宇宙意识呈现为器物的详细构件,而乘车者正好处于天与地之间,三者构成一个整体。通过器物的符号化使其承载象征意义,一部乘用的车能够借象征的手法将天、地、人完好和谐地包涵在内,具体表现出出既详细又抽象的天人关系。对自然的体察、模拟和借鉴是远古人类就有的方式,从中关于天人相通、天人相类和天人相感的意识渐渐萌生。(易经系辞下传〕描绘叙述伏羲画卦: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3]379通过观物取象的方式,先祖创造了最早的宇宙象征图式。追根究底,关切自然、亲近自然是农业文明和自然经济下人类行为的必然选择,而原始宗教中天人相通、相类和相感的观念又促成了天人合一观的构成。以敬慕之心体察天地万物之态,又以天地万物之态启发人情物理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也成为造物设计实践的思想基础。二、遵礼定制:(考工记〕的形式观以传讲的周公制礼载入史册的(周礼〕是周代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对礼在国家、社会及人的日常生活中的详细规定的文字记载。(周礼〕的其他篇章内容包含了与国家政权密切关联的邦国建制、政法文教和礼乐兵刑,也牵涉了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赋税度支、农商医卜,更多的是从形而上层面为社会的意识形态和详细的日常运作定章立制。(考工记〕的补入,使得(周礼〕强调的规范不仅能从意识、观念和制度上展开,而且能从详细的器物层面展开,让器物能够成为承载意义、标示等级和调节行为的工具。就礼的全面完善来讲,(考工记〕是周代礼制化进程最详细而微的一步;礼的意义浸透也使得(考工记〕超越了简单的技术规范资料,具有代表国家意志和时代精神的价值。(考工记〕的造物设计是在礼制要求之下展开的,器物的形制是严格根据社会等级明确规定的。器物的造型、纹饰、材质、色彩、规格等形式要素反映的是器物的使用场所或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是礼制等级的标志。概括地讲,(考工记〕巨细靡遗地规定了几乎所有为礼制化的贵族生活所设计和制作的重要物品。详细地讲,(考工记〕规定了社会上层阶级在进行祭祀、朝聘、宴飨、征伐、丧葬等活动时所陈设和使用的器物。如弓人篇中就规定不同长度的弓是为不同等级的兵士而设计:弓长六尺有六寸,谓之上制,上士服之;弓长六尺有三寸,谓之中制,中士服之;弓长六尺,谓之下制,下士服之。[6]4310除此之外,弓的弧度也为不同身份的人而定制:为天子之弓,合九而成规;为诸侯之弓,合七而成规;大夫之弓,合五而成规;士之弓,合三而成规。[6]4309器以藏礼[8]675,礼又服务于权利。遵礼定制的形式观折射出的是周代社会以王权为核心、建立在血缘上的宗法统治制度。大而言之,城邑的规模、设施及方位的选择,所有围绕王权国家政治和贵族生活而展开的空间和环境,也都无一例外地维护和强化着礼制的规范。而那些远离礼制生活中心的器物,其形制大多没有被(考工记〕所关注,这正具体表现出了礼不下庶人的观念。除了车人陶人等寥寥数语论及农具和陶器的简单制作要领,(考工记〕中再无任何与日常生产和生活用器有关的文字,更没有关于日常用器形制设计的标准。正如我们所见,周代传世的大量印纹硬陶、精致华美木漆器,还有刚刚出现的铁质工具和农具,皆为当时普通人日常生活所需之物,但在(考工记〕中概付阙如。(考工记〕将遵礼明义作为器物形制的设计规范并反复强化,这与其成书的历史语境莫不相关。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崩溃和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封建地主经济逐步代替奴隶制经济,阶级和社会构造都随之产生变化,这使得西周谨慎的社会等级和有力的国家政权发生动摇。战国时期,诸侯互相征伐,周王室控制力进一步下降,日渐崩坏的社会秩序亟待维护和重建。面对思想激荡和意识形态遽变,尽管一部与造物技术和思想相关的(考工记〕已无力回狂澜于即倒,然而不能不讲,整部(周礼〕的归纳成书在这里时正是应时之需。能够讲,礼制为造物设计提供了谨慎的形制规范,有利于经典器物的固定和强化以及制作工艺的精进和提升。但是,礼制同时也制约、阻碍了生产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生产中大量的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渐趋独立的装饰趣味和审美观念,都是在礼崩乐坏的历史情境中,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礼的束缚才得以涌现的。[9]从这个意义上讲,将(考工记〕造物设计理念中的形式观看作那个时代的设计形式观是不全面的,换言之,(考工记〕并不能代言其所处时代的设计形式观,但其不断强化遵礼定制的话语意图却从一个侧面呈现了那段历史变革期中礼制化的设计形式美学观所遭到的挑战。三、坚久致用:(考工记〕的功能观(考工记〕对造物活动中选材和制作技术描绘叙述的文本分量最重,材与工结合起来即是器物功能的实现。尽管(考工记〕所记述之器物大多不是为平民日常生产和生活而制备,然其对器物实用功能的要求还是明显多于其形式观的阐发,华而不实,要求器物坚固耐久和致用利人的表述最为突出。在以祭祀、朝聘、宴飨、征伐、丧葬等为内容的礼制活动中,祭祀与征伐对国家而言是至高无上。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8]737,尤其是春秋时期诸侯纷起争夺权利、开疆拓土之时,战争对一个国家来讲至关重要。为战事而备的车与兵器,其优劣直接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国家的荣耀乃至生死存亡。因此,(考工记〕对车马兵器的选材工艺要求尤其精到准确严密:凡察车之道,必自载于地者始也,是故察车自轮始。凡察车之道,欲其朴属而微至。不朴属,无以为完久也;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6]3777-3778这即是讲,检验车须从车着地的部位即车轮开场。关键是,车轮要构造坚固,而且要与地的接触面小。构造不坚固,车就不能经久耐用;车与地的接触面不小,行驶速度就不快。车轮是最精细也最关键的部分:毂也者,以为利转也;辐也者,以为直指也;牙也者,以为固抱也;轮敝,三材不渎职,谓之完。[6]3788-3790轮毂,要使它利于车轮的转动;辐条,要使它直指车牙;车牙,要使它牢固紧抱。这样,轮子即便磨损坏了,毂、辐、牙也不松动变形,可谓完美。以精到准确的工艺将局部与整体结合起来,使车坚固耐久,即便是轮子磨损更换,关键部件仍然耐用而不必替换,这是制车的最高境界。不独制车,在函人鲍人等篇章中,对函人制作甲衣、鲍人鞣制皮革都提出了坚久耐用的制作要领和要求。除坚固耐久,器物制作还要以适用于人作为功能标准。仍以制车为例,车轮高度不仅要便于人登车,还要使畜力最大限度发挥,且尺寸根据不同用处也须不同:轮已崇,则人不能登也;轮已庳,则于马终古登阤也。故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六尺有六寸之轮,轵崇三尺有三寸也,加轸与轐焉四尺也。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6]3779-3781车轮过高,不便于人登车;车轮过低,马拉车像爬坡一样费力。兵车轮高六尺六寸,田车轮高六尺三寸,乘车轮高六尺六寸。六尺六寸高的车轮,轵高三尺三寸,再加上轸木与车模,登踏就是四尺,人高八尺,四尺正是方便人上下的高度。除此之外,车盖不能遮挡乘车者的视线、车辕的曲直要恰到好处地使乘车人感到稳定等,都是制车中致用利人功能观的阐发。正是为了便于使用,兵器长度也有上限:凡兵无过三其身,过三其身,弗能用也而无已,又以害人。[6]4115戈矛之类的长兵器,其长度不能超过持用者身长的三倍方为合理。而梓人为饮器,可以以通过检验来对其使用性能作出判定:乡衡而实不尽,梓师罪之。[6]4093这即是讲,假如爵上的两柱向眉而酒还没能饮尽,则是饮器因形态不合理而功能不合格,制作者也必受罚。无论是兵器、祭器、乐器,还是农具和日用器,都不同程度地有功能上的要求。通过对造物经历体验的总结和初步的科学推理,(考工记〕强调了借助精到准确的工艺来实现器物对于使用者更科学、合理和长久的使用价值。正如辀人篇中总结道:辀有三度,轴有三理轴有三理:一者以为美也,二者以为久也,三者以为利也。[6]3867-3871轴的制作,讲究的是形质精致华美、坚固耐久和利于行车;其坚久致用的标准则是(考工记〕造物设计功能观的核心。四、造物设计的表现手法除对设计观念和工艺技术的阐发之外,(考工记〕还就造物设计的表现手法有过一些表述。造物设计的表现手法,本质上指在把握制作之技艺后,调动艺术感官和设计思维来统合空间、形态、色彩等形式因素,进而实现特定的风格。尽管(考工记〕并非是在强调这些表现手法由个体自由创造和运用,然其通过对诸种形式经历体验和表现技法的固定运用来创设服务于特定情境的风格,也使得百工之职有可能超越单纯体力和手工劳作而具有脑力劳动的价值。下面择其要者述之。〔一〕因义赋形在(考工记〕中,梓人为笋虡一节的内容与他节有所不同。其他篇章大多遵从由形制、材料、工艺的规范到检验方式方法的表述形式,对工匠来讲是详细的操作手册,对考工者而言是具体的技术标准。然而,梓人为笋虡节在叙述乐器钟磬支架的设计制作中呈现出的是,形象思维和联想思维是怎样通过仿生造型手法而赋予笋虡更具艺术表现力的形态。此段先将天下之大兽分为五类:脂者、膏者、臝者、羽者、鳞者。郑玄注疏道:脂,牛羊属。膏,豕属。臝者,谓虎豹貔螭为兽浅毛者之属。羽,鸟属。鳞,龙蛇之属。[6]4075在宗庙祭祀中,脂、膏〔牛羊豕〕用作牺牲;而臝、羽、鳞的形象用作笋虡的形态。(考工记〕载:外骨、内骨,却行、仄行、连行、纡行,以脰鸣者,以注鸣者,以旁鸣者,以翼鸣者,以股鸣者,以胸鸣者,谓之小虫之属,以为雕琢。厚唇弇口,出目短耳,大胸燿后,大体短脰,若是者谓之臝属,恒有力而不能走,其声大而宏。有力而不能走,则于任重宜;大声而宏,则于钟宜。若是者以为钟虚,是故击其所县,而由其虚鸣。锐喙决吻,数目顅脰,小体骞腹,若是者谓之羽属,恒无力而轻,其声清阳而远闻。无力而轻,则于任轻宜;其声清阳而远闻,则于磬宜。若是者以为磬虚,故击其所县,而由其虚鸣。小首而长,抟身而鸿,若是者谓之鳞属,以为笋。[6]4076-4084笋为支架之横木,虡是支架之直柱,笋虡的造型选择不同的动物形态,其缘由是不同动物性情与不同的乐器乐声分别构成对应关系。如臝的特点是恒有力而不能走,声大而宏,正与钟的特性吻合,以其形象作虡的刻饰,敲击所悬之钟,声音正像是由虡上之虎豹发出来一样;羽的特点是恒无力而轻,声清阳而远闻,正与磬的特性吻合,以其形象作虡的刻饰,敲击所悬之磬,声音就像是由虡上之禽鸟发出来的。这种设计思维方式正是以形取义,因义赋形:由形揣其义,因义度其形,将造型艺术中最重要的形象思维能力调动起来,利用视觉和听觉的互联,使装饰雕刻的题材内容和设计对象的功能和谐统一。在详细的造型手法上,凡攫閷援簭之类,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则于眡必拨尔而怒。苟拨尔而怒,则于任重宜。且其匪色,必似鸣矣。爪不深,目不出,鳞之而不作,则必颓尔如委矣。苟颓尔如委,则加任焉,则必如将废措,其匪色必似不鸣矣[6]4085-4087。刻饰擅捕杀抓咬的兽类,要深藏其爪,突出其目,鳞毛张开,则该兽会有拨尔而怒之感,否则就会显得颓废不振,好似不能发出宏大的声音。在祭祀的浩大场面中,礼乐器的造型形态和细节刻饰须加益于环境气氛的创造,以衬托雄强浩大与刚健发奋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塑造出拨尔而怒的审美风格。〔二〕模数创制(考工记〕匠人营国一节的内容相较于他节更为宏观,将视野由器物之形制、材料、工艺的规范扩大到了包容器物和生活的空间,包括都城选址以及宫室、明堂、宗庙、道路、沟洫等工程的规划设计。营国的核心思想仍然围绕着等级制度展开,其在礼制规范下的方位选定、形制确立和空间营造也具体表现出出明显的固化趋向。然而,正是这种程式化的设计却成为孳生模数思维和设计方式方法的土壤。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6]4137-4144九经九纬描绘叙述的纵向与横向交织的三组道路,在矩形的王城内部勾画出一个由井字形单位组成的平面图。整体布局上,王宫居中,左侧是宗庙,右侧是社坛,前面是朝会处,后面是市场,朝会处和市场的面积皆为一夫之地;状如棋盘的布局显示出高度对称,构造谨慎,从尺度上王城也为最高标准。城市史的研究表示清楚,这种建立在模数思维上的模块化布局直接影响了汉代以后里坊制的产生和发展[10]。在王宫内部,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庙门容大扃七个,闱门容小扃三个,路门不容乘车之五个,应门二彻三个。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6]4169-4196。几、筵、寻、步、轨,本为空间中的家具、物件或人体的尺度,这里皆转化为了度量和创造空间本身的模数单位,更大的空间创制必定以其为基本单位成倍数地展开。除此之外,平面布局上九分其国的九宫格形式,除了是王城实际功能需求的外化,更包蕴了以天子为中心的国土区划观念。(尚书禹贡〕开篇即云: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4]132禹贡篇虽为战国假托之作,但其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的划分明确地对国土领地作了强化。古籍之中更有昔黄帝方制天下,立为万国若颛顼之所建,帝喾受之,创制九州,统领万国[11]之言。可知,通过历史追溯来确立九州组成的国土和领地观,经常成为统领万国的权利执掌者申明其疆域合法性的举动,也为开疆拓土和稳固领地提供了充分理由。因此,西周王城九分其国的形制也就不难理解:在王权国家的政治中心,创制具有天下隐喻的空间构造和意象,其象征意义和政治意图不言自明。根据(考工记〕中的模数思维和初步的模块化设计方式方法,描绘或建造一个规整有序的空间易如拾芥。这个空间复合体内部各单位遵循着理性与严谨的原则,环环相扣,组成的整体紧紧服务于王权国家的礼制生活,而其构造和尺度又映射着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等级社会观念,更以微缩的九分其国将天下之空间意象包蕴其内。然而更多的学者以为,(考工记〕的描绘其实是理想化的王城形式,是当时意识形态领域的产物,而不是任何一个时期的王城的规制[12]。确实,从(周礼〕的成书背景来看,营国之制更有可能是维护礼制的文本;从考古来看,与营国之制严格一致的城市遗址也不存在。不过(考工记〕具有礼制特征的设计观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之后封建帝制时代的都城形态;更重要的是,其模数思维和初步的模块化设计方式方法也在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