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课标解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路线分布的影响”课程标准中的“分析”属于理解性的知识层次,“举例说明”属于应用性的知识层次,我们必须以运动、变化和综合的观点来看待地表形态。山地是地表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最集中、最强烈、最明显的场所。课标紧紧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突出山地的形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因此,本节通过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的剖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内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分析方法迁移到其他内外力地貌的学习中,重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分析山地不同位置,对公路线路选择的影响因素,以加深对“山地影响交通运输”这一问题的理解。【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这一节以山地的形成作为典型案例,探究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既承接了第一节的内容,又起到了进一步提升的作用。且教材的理论知识较容易与现实相结合,贯彻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发展观。教材通过分析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等实例,向学生介绍内外力作用是如何影响山地的形成和变化的。本教学设计选取了《山地的形成》中“褶皱山”的部分。由于褶皱山是形成于一定的地质构造上的,所以从褶皱这种最基本的地质构造开始讲起,并且还配以阅读材料和活动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的内容,主要介绍褶皱的含义、基本单位及其两种基本形态,以及这两种基本形态在内外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貌,重点设计了如何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山地褶皱山山地褶皱山断块山火山概念地貌形态判断方法形成原因【学情分析】1.学习者是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探索精神,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从个人角度分析、解决问题,但受外界影响比较大,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喜欢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刺激进行学习。2.学生通过对本章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的学习,感性认识了内外力作用对于地表形态的影响,为本节以山地的形成作为案例,进一步学习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做好了知识上的铺垫。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难以亲眼看见,所以需要学生利用地理的理性思维进行思考,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进而运用到现实的生产和生活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褶皱的含义和基本形态;(2)学会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2.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理解褶皱的形成过程;(2)小组合作,读图探究得出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兴趣,进行分析与探究,使学生能够从地理的视角来欣赏和认识自然界中的美。(2)通过对山地形成的学习,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褶皱的概念、判断地貌的方法【教学难点】判断地貌的方法【课型】综合课【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作为新授课,本节内容可通过层层深入的方法,深刻挖掘教材、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贯彻精讲多练、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的原则。为此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布鲁纳指出,对学生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因此,运用各种教学媒体设立问题情境,创设任务引导学生探究,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地理表象,掌握地理知识,并且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起积极的情感。2.读图分析法各种地理图片作为地理知识的“载体”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通过对褶曲示意图的理解和分析,可以获取蕴含其中的信息。所以,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外,也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这一基本能力。3.模拟实验法模拟实验法是探究地理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把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完成,通过模拟实验感悟地质变化过程。在本课,设计了学生用书本模拟演示褶皱的实验,加深学生对褶皱的形成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教学流程图】创设情境,问题导入创设情境,问题导入模拟演示,讲解褶曲动画演示,引出褶皱概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背斜和向斜引出褶皱概念读图分析褶皱山的形成原因引出褶皱概念学生自主操作,感受褶皱的形成,明确褶皱的概念学生结合图片,探究得出背斜和向斜的特征及其地貌形态,得出正确判别背斜和向斜的依据学生根据示意图,理解褶皱山的形成原因归纳总结学以致用课后探究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2分钟)展示中国“五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设置疑问:当我们在欣赏这些山岳风景时,除了感受它们的雄伟与壮丽之外,有没有思考过它们是怎么形成的?本节课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山地的形成。接着让学生找出山地的重要性,并指出山地的基本类型有三种,分别是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提出本节课先学习褶皱山的相关内容。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讲授新课】一、褶皱的含义(5分钟)【板书】一、概念【板图】在黑板上画出褶皱示意图结合板图,归纳总结出褶皱的概念。【学生活动2】用几本不同的书代表不同岩层,将书叠放在一起形成岩层模型,如图所示。操作步骤:把须进行观察的岩层模型水平持于手中,用手固定好两端,然后两只手缓缓向中央移动,观察因此产生的岩层模型的形态转变。【学生活动3】学生根据老师提示要求动手演示褶皱。【总结】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强调四个关键词:地壳运动、挤压作用、塑性变形和波状弯曲。其中地壳运动是力的来源,塑性变形是相对弹性变形而言的,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波状弯曲则是变形后的一种状态。【承转】根据大家的演示,褶曲的基本形态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背斜和向斜。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褶皱的形成过程。二、褶曲基本形态(3分钟)【板书】二、褶曲PPT演示褶曲示意图,学生进行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示意图,找出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分别是什么。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得出褶皱的基本单位及其两种基本形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三、地貌类型(7分钟)【承转】上节课我们学习过了,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那么褶皱山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内外力作用的影响,背斜和向斜会分别发育成为怎样的地貌呢?【板书】三、地貌形态利用动画“褶皱地貌形态”,给学生演示,在褶皱山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内外力作用,背斜和向斜会分别形成怎样的地貌。在只有内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如图所示:在内外力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形成的地貌如图所示:【总结】可以用两句口诀总结为:在只有内力作用的情况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内外力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情况。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在内外力作用下,背斜和向斜会分别形成怎样的。四、地貌判断方法(10分钟)【承转】在野外考察时,该如何判断背斜和向斜呢?【学生活动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岩层关系图,合作探究如何利用岩层的新老关系去判断背斜和向斜。【板书】四、地貌判断方法老师指导分析出背斜的岩层新老关系后,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向斜的岩层新老关系。【教师总结】背斜的岩层新老关系可以概括为中间老两翼新,向斜的岩层新老关系可以概括为中间新两翼老。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能够有时间思考问题,表达观点、交流意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五、形成原因(5分钟)【板书】五、形成原因利用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简单讲解褶皱山的形成原因,即板块构造运动。通过读图分析,使学生理解褶皱山的形成。【归纳总结】(2分钟)最后以表格形式小结本课知识,师生共同再次回忆本课所学知识,并让学生当场记忆。系统、直观地帮助学生构建本课的知识网络。【学以致用】(10分钟)利用课本74页的活动题进行巩固练习。【学生活动5】以小组为单位对三道习题进行讨论,得出答案。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能够有时间思考问题,表达观点、交流意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布置作业】(1分钟)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小组探究,找出“五岳”中哪一座山是褶皱山,并且找出中国和世界的褶皱山脉分别有哪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产生认识上的冲突,激发强烈求知欲望,点燃思维的火光。因此,我以中国的“五岳”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设疑导入,能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带着满脑子的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而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褶皱的概念”,我采用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动画的方式,启发学生理解褶皱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褶皱的概念;对于“褶皱的基本单位”,我采用了图片演示讲解法,设计了书本模拟演示褶皱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形象的理解褶皱的两种基本形态,背斜与先写;对于“地貌的判断方法”这一重难点,我采用读图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又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轻松地突破难点知识。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布置了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由于内力作用对地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技术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度设备供应与安装合同
- 2024年度国际搬家集装箱租赁合同
- 2024年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集成与维护合同
- 2024光通信技术研发与生产合同
- 2024年度区块链技术应用研发合同
- 2024年度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合同
- 2024年度三人合伙知识产权协议
- 2024年床上用品批量订购合同
- 2024年度智能客服系统技术服务合同
- WHT 78.4-2022 演出安全 第4部分:舞台音响安全-PDF解密
- 《勿忘国耻.强国有我》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课件
- UML课程设计-网上购物系统
- 网络食品安全监管
- 围手术期管理规范
- 2022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附课标解读)
- 腰肌劳损知识课件
- 2024年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试试卷含答案(案例分析题 论述题)
- Unit8WXYZ(课件)牛津自然拼读Level1
- (高清版)DZT 0341-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建筑用石料类
-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