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学概论第一章序言参考书目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下册〕,华夏出版社乔治·瑞泽尔?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北京大学出版社,齐尔格特·鲍曼?通过社会学去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学研究方式社会学想象力社会学关于人类行为的假设社会学提出的问题社会学解释问题的方式社会学和其他科学社会学的作用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一词在英文中为sociology,它由两局部组成,前半局部来源于拉丁文“socius〞,意思是“社会中的人〞,后半局部来源于希腊文“logos〞,意思是“论述〞、“学说〞,合在一起就是关于社会中的人的学说。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绝大多数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来的。他的意图是要建立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根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过去那种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微观人以及人们的行动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互动宏观人们通过互动形成的这个社会社会与社会结构,社会群体,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调和微观与宏观的尝试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开展的机制的科学〞---------人民大学郑杭生教授编写的?社会学概论新修?无论研究个人,还是宏观的社会,都与社会运行与开展有关系。2、社会学的研究方式社会学的目标:开展出完善的科学知识体系,解释社会世界,甚至预测社会事件。依赖科学的证据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研究3、社会学的想象力赖特·米尔斯〔C.WrightMills〕一种学习了社会学后,独有的思考方式以局外者的角度观察自己的社会,而不是只用个人的经验与文化的偏狭观念来看待。3、社会学的想象力注意问题的整体关系,关注影响一个问题的多个社会因素。离婚社会学想象力要求我们“想象自己离开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熟悉的惯例穿透日常经验,以客观、整体、联系的视角来看待社会现象和我们自己4、社会学关于人类行为的根本假设根本假设:看待一切问题的前提人类行为由社会和社会环境所塑造自杀,一个人得出了生命继续下去已无价值的判断,于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没有人可以预言,哪些人会去自杀。但是可以确信,哪种类型的人具有更高的自杀率。自杀不仅是个人的,而且是社会的。
5、社会学提出问题人为什么要自杀社会学家使用社会背景与环境来解释自杀为什么在某一社会环境中,自杀率比其他地方更高或更低。社会学家提出问题的方式:为什么在某种社会环境中,个人会做出某种行动?个人行动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什么关系?6、社会学解释问题的方式社会群体的凝聚力影响个人自杀行为。凝聚力强的社会中〔稳定的、传统的、有很深宗教影响的社会〕自杀率低凝聚力弱的群体〔个体主义占统治地位〕自杀率高6、社会学解释问题的方式利己式利他式宿命式越轨式描述个人并不感到与广大的社会有关个人将群体利益置于他或她个人生命之上个人自杀的原因是感到无法控制他或她自己的生命当社会缺乏秩序时,个人自杀例证贫民窟无业游民的自杀老年的爱斯基摩人、神风敢死队飞行员的自杀囚犯自杀股票破产者的自杀心理指标沮丧和忧郁责任感、羞耻感和负疚感恐惧、听天由命不安全、失望表1-1摘自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6、社会学解释问题的方式社会凝聚力------自杀,社会凝聚力的强弱-------其他社会因素、社会现象社会学解释问题的方式:从社会因素中寻找个人行动的原因,用社会现象来说明社会现象7.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经济学人们生产、分配、消费的方式。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共同领域研究经济行为的社会根底。许多社会行为的经济根底。7.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政府与政治权力的使用。政治体制背后的观念、政治的操作过程。社会学较为关心政治行为,政治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的关系。近年来,政治学和社会学在方法、研究主题、概念上越来越密切,甚至越来越难找出两者确实切分野。7.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人类学。通常研究过去的文化,至今犹存的前工业化社会。心理学。探讨人格与个人行为。更加关注个体。社会学的特点:关注社会对个人行为与态度的影响,以及人们如何塑造社会科学化地检视人与社会的关系7.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婚姻家庭议题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关注:社会对个人行为与态度的影响,以及人们如何塑造社会。人类是社会的动物,社会学是在科学化地检视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二节社会学的历史开展产生的时代背景奠基形成整合与分化中国的社会学经典理论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启蒙思想18世纪,启蒙时期:理性和人类完善自己的能力社会学早期假说来源于启蒙思想正如研究自然界的科学家可以使用推理去发现物理的规律、行星的运转规律一样,研究社会世界的科学家也可以运用推理去发现人类行为的规律。一旦知晓了人类行为的规律,就可以用它来完善社会本身。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当时欧洲社会的特点是:A、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社会转型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变化。B、转型并没有带来普遍的自由、平等、博爱,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经济危机、贫富悬殊、劳资冲突、失业和犯罪等。社会学的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转型
工业开展使得产品快速、大量地被生产出来工人工资之低,只能勉强维持生存。城市新贫民产生:恶劣的生活条件,长时间劳动、缺乏保障,犯罪率升高……19世纪早期思想家试图解释并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社会学产生奠基时期
奥古斯特·孔德〔AugustComte,1789-1857,法国〕社会学的创始人,社会学之父人类社会和人类智力开展的三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创造了“社会学〞这个词,早先称之为“实证哲学〞强调社会学的科学性以及与传统哲学的区别。社会学的目标是去发现社会的“不可更改的规律〞。是亨利·圣西门的私人秘书。不仅满足于发现规律,也希望可以在发现规律的根底上建立新的秩序。?实证哲学教程?: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的大体设想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Spencer,1820-1903,英国〕社会像个有机体社会象物种那样,由简单向复杂进化。那些能更好地适应其环境的社会比不能适应环境的社会更易于生存和开展。后来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社会事务,他的思想在现代社会学的功能主义中得到了响应。?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卡尔·马克思〔KarlMarx,1818-1883,德国〕社会是不断冲突与变迁的。社会由经济力量决定,人类历史是经济上的各阶级不可防止的相互冲突的过程。社会科学家不仅应该认识社会,而且应该改变社会。马克思观点和理想所激发的社会变迁,多于历史上其他所有人。马克思关于阶级冲突的观点反映在现代社会学的冲突学派中形成时期
埃米尔·迪尔凯姆〔EmileDurkheim,1858-1917,法国〕确定了社会学的研究主题社会学与哲学、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改革的区别社会学应该关注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在人们以外,却对人们施以控制确立、实践了社会学的实证方法用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强调社会团结的视角社会是一个整体,整体大于各局部之和社会是如何整合在一起的。社会是其成员享有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而联为一体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论?、?自杀论?、?宗教生活的根本形式?、?社会分工论?马克思·韦伯〔MaxWeber,1864—1920,德国〕对现代社会学的开展具有最重要的影响。对社会大的、宏观方面兴趣。最著名的是对科层制和资本主义的研究。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提出社会学研究的“价值无涉〞,这和孔德、马克思的传统对立。社会学必须包括社会行动的研究,在对人们行动的研究中,不能仅限于定量的方法?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国宗教?科层制〔bureaucracy,官僚制〕理性化组织方式。用规那么和阶级制度来到达效率。拥有成千上万雇员的巨型跨国公司VS夫妻店理想类型劳力分工、权威等级、成文法规、非人性化、因材任用弊端乔治·利茨尔〔GeorgeRitzer,1993)后工业社会中的麦当劳化:麦当劳快餐店为特征的组织模式已经渗透到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麦当劳化的四个原那么及其强调效率、讲求速度〔快餐〕的定量配餐〔巨无霸〕、可预见性〔所有麦当劳都有相同菜单〕、非人格化〔机械化程度极高,员工在行为上实际没有自由支配权这些原那么扩散到了社会每一个方面:教育、宗教、性爱、西红柿的生产整合与分化时期
什么是社会学理论理论,就是对问题、行动、行为所作的解释,一个有效的理论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预测能力,也就是说,必须从看似独立的现象中找到很强的关联性。涂尔干开展出的对自杀现象的解释就是一种社会学理论。理论形成的过程是,发现问题,解释问题,形成理论。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在社会学领域,对社会根本特征的看法是理论形成的前提。不同社会学家对于人类社会的根本特征有着不同的理解。这限定了社会学家选择研究问题,和解释问题的方式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功能论、冲突论、互动论
社会学的整合和分化时期的理论孔德迪尔凯姆功能主义马克思冲突论韦伯米德符号互动主义
实线表示直接的影响,虚线表示间接的影响,米德虽然未受惠于韦伯,但是韦伯所强调的人类行动的意义和目的性本质与符号互动主义的主题有密切的关系。功能主义视角强调社会的每一个局部都对总体发生作用,从而维持了社会稳定。社会的构成局部〔如家庭、商业机构、政府〕,就像身体的各个局部〔比方四肢、心脏、大脑〕一样,以系统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对整体发挥着好的作用。主要代表人:帕森斯和默顿根本理念功能主义视角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系道德共识在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中具有重要作用默顿
显功能和潜功能。正功能和负功能。冲突论视角强调人们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的斗争是永恒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与功能主义相比,该理论认为,构成社会的各局部不是作为整体一局部而平稳运行的,实际上,他们是相互冲突的。秩序只是不断冲突的一种结果。
主要代表人:达伦多夫、科塞冲突论视角达伦多夫
如果把社会看作为稳定和谐的体系,那仅仅是功能主义的乌托邦式的一个梦想;权力和权威分配不均是制度化模式中冲突和变迁的主要来源。冲突论视角
主要代表人:达伦多夫、科塞科塞冲突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互动,离开了任何一方冲突都不存在;冲突是对各种物质〔权力、地位〕和非物质〔价值观、信仰〕资源的争夺引起的行为,不是一种动机和心理倾向。社会冲突的两种类型: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功能主义与冲突论的比较差异校园中的社会群体。功能主义者:将校园看成是各种有机局部构成的统一体,所有这些局部都相互联系,并且都对校园的正常运行做出奉献。任何一个局部的动乱都会带来暂时的失衡。由于社会是建立在认同与合作根底上的,这种暂时的不平衡会迅速地转化为有利于整体向好的方面开展。冲突论者:透过外表的平静考察不同群体自身的利益以及他们之间的对抗。校园秩序仅仅是个群体之间相互竞争的难以持久的暂时结果。共同点都关注宏观社会,或者大规模的社会结构。属于人类行为的结构主义观。1〕社会结构在个人之外却又控制着个人的行为。2〕个人行为主要是非个人所能造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力量的产物互动论的视角关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交往的。探索人们行为的动机、目的、目标和他们理解世界的方式。由于关注的是个人和小的群体,也被称为微观社会学家。不认为社会对人的控制有那么大,人们自己也在创造着自己的生活世界。符号互动理论奠基人:乔治•米德
人类个体之间所有的交往在本质上都是符号的交换。互动论视角校园中的社会群体:关注学生们刚入学的时候如何看待校园生活,高校的经历对他们的意义是什么,宿舍里的社会互动是如何开展起来的等等。中国外乡社会学理论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16第三节学习社会学的意义认识自我、适应社会每一个个体都没有方法离开他人、离开社会单独生存适应社会----认识自我------自我定位社会角色理解社会运行与开展的规律,奉献社会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奉献社会社会开展“大势〞杜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到21世纪的整体国际趋势: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公民社会,人的尊严。将个性小我融入社会大我之中“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梁漱溟:“伦理本位〞“关系本位〞梁启超:家国别离费孝通,“差序格局〞社会资本“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文化能力“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梁漱溟:“伦理本位〞“关系本位“中国与其称为国家,不如将其作为以伦理关系为纽带,以伦理情谊为主要维系手段的“文化共同体〞。梁启超·家国别离19世纪下半叶中西频繁接触以来,很多思想家都发现,中西社会的“构成单位〞有很大的不同。西洋社会是“个人本位〞,中国传统社会那么是“家族本位〞。家庭精神,是中国社会普遍的原那么。因此,要对中国传统社会进行考察,必须从研究家庭开始。梁启超是早期关注这一问题者之一中国传统思想的话语体系中,数千年来并没有西方意义的“国家〞这一概念,只有以国、家二字并称的国。中国立国数千年,却没有国名,只有朝代名。只闻有朝廷,不闻有国家。国家在中国,就等于朝廷。而朝廷,实际上,是统治者的家。这样,国和家的关系,就变成了大家和小家的关系。所以,在中国传统话语体系中,国是一个虚假的集体,与西方作为公民组织的现代化国家完全不同。把握社会学的观点,充实大学人生
第五节社会学家怎样研究
科学方法〔scientificmethod)社会学家关心的议题,大多数人都会关注区别:社会学家必须使用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方法〔scientificmethod):有系统、有组织的研究步骤,目的是尽可能确保研究的客观性与一致性。了解科学方法的意义防止被媒体错误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2021)社会学的研究过程第三阶段,建立假设
第四阶段,选定研究设计
第五阶段,形成结论未来研究的设想第一阶段,定义问题第二阶段,回忆文献定义问题陈述你所要研究的问题。用可以具体测量的概念来代替抽象的概念。读大学值不值得?教育、收入收入与教育是不是有关,是不是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文献回忆了解别人研究的情况站在“巨人〞的肩上往前看建立假设假设:等待检验的根本观点,假设的表述形式:变量之间的关系变量:可以测量的特点、特征收入、宗教、性别、职业教育水准〔高中以下、高中学历、专科学历、大学学位、研究生学位〕收入水准〔¥10,000以下,¥10,000--¥39,999,¥,40,000--¥69,999,¥70,000-¥99,999,¥100,000-¥129,999,130,000以上建立假设因果逻辑〔causallogic)自变量X---因变量Y教育水准X收入水平Y思考:如果自变量是饮酒量,请指出两到三个因变量相关〔correlation〕一个变量的改变与另一个变量的改变同时发生不等于因果关系职业妇女孩子犯罪率高于家庭主妇孩子。职业妇女和儿童犯罪率有相关性,但没有导致儿童犯罪自变量是家庭收入较高教育水准会带来较高收入水准搜集与分析资料研究设计---如何测试前面的假设选择样本样本(sample)从研究对象总体中选出的具有总体统计代表性的局部。社会学家常用的是随机样本〔randomsample)不同于电视台的民意调查选择研究方法调查观察:怀特?街角社会?〔streetcornersociety)实验:霍桑效应现有资料使用现有资料(GSS,GeneralSocialSurvey,一般社会调查)CGSS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形成结论支持假设受过较长正式教育的人,赚钱的能力也比较强。获得高中学位的人,收入高于那些没有读过高中的人。……这样的关系一直延伸到更高阶的教育。研究生毕业的收入最高。〔整体形态〕修正假设、深入研究研究方法与设计控制变量:为了测验自变量的影响,保持恒定的某个因素思考,如果要设计关于吸烟的问卷,如何设计能够减少偏差?把吸烟习惯当做控制变量。有些高中都没有毕业的人却有很高的收入,有些研究生毕业却收入很低。〔例外情况〕性别、种族等作为控制变量社会学概论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第一节什么是社会社会的涵义社会的类型社会的功能社会的构成要素一、社会的涵义中国历史典籍中的社会社会学中对“社会〞的解释对社会涵义的理解中国历史典籍中的社会“社〞指祭土地神的地方。“会〞为聚集之意。“社〞也有志同道合者集会之所,文社、诗社、社团“社〞也指中国古代地区单位,二十五家为社“礼部奏请千秋节休假三日,及村闾社会。〞-------?旧唐书·玄宗上?〔本纪第八〕社、会,都有聚集之义。两字连用意指人们为祭神而聚集在一起。我国古籍中的“社会〞根本上是指民间的、有一定联系的人形成的活动的形式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社会学中对“社会〞的解释society“伙伴〞社会唯实派或实体派客观存在、由各种标准和制度构成、外在于个人、超越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法国的孔德和斯宾塞、德国的乔治.齐美尔、法国的迪尔克姆等社会唯名派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要研究社会就必须去研究个人德国的韦伯、法国的G.塔尔德等唯名派与唯实派的区别,在学术上表达为是以个人为着眼点研究社会,还是以社会设置、结构为着眼点。对社会涵义的理解由有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的整体,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体系。第一,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社会是人的社会。第二,社会是一个人类互动的体系。社会是有意志的人通过互动而形成的,共同的兴趣和结合在一起带来的利益,是人们结成社会的深层原因。第三,社会是由相关的社会关系积累、连结而成的。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社会的日常用语中的涵义与国家相对应的人类生活的存在形式。民间社会或者说公民社会〔civilsociety〕,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或者以自由契约关系为根底的人类生活形式。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二社会的类型按照社会生存方式划分按照根本社会关系类型划分
按照社会生存方式划分的社会类型
1〕采集狩猎社会2〕园艺社会3〕游牧社会4〕农耕社会5〕工业社会按照根本社会关系类型划分的社会类型1〕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a公社社会〔community〕多数社会关系都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根底上的社会区域共同体。血缘关系,是人的先天联系。家庭、宗族、氏族等。地缘关系,比较稳定的地缘关系是在人类社会采取了定居形式以后才发生的。村落-----部落联盟----城市----国家。地缘关系的开展是人们突破了血缘系统的束缚。我国的地缘系统按7级划分。国家、省、市、县〔或大区与小城镇〕、乡〔街道〕、村〔居民区〕、邻里。按照根本社会关系类型划分的社会类型b社团社会〔association〕建立在非人情的、正式的、契约化的和专业化的关系根底上的社会,如现代城市社会。高度社会分工,人们相互依赖,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群要维持正常生活都离不开其他职业群体的存在。业缘关系式主要的社会关系。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根底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原始社会的分工,建立起的关系能不能叫做业缘关系?社团社会血缘关系影响力削弱社会活动以正式组织方式进行正式组织是把现代人联系起来的根本方式社会秩序依靠法律和制度维持历史大转型按照根本社会关系类型划分的社会类型2〕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从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区别出发,提出三大社会形态理论,a人的依赖性社会b物的依赖性社会c人的自由个性社会三社会的功能整合功能整合:组织、协调、统一我国正处于剧烈变迁时期,社会群体、社会关系、社会观念等方面的矛盾、冲突较为突出发挥整合功能尤为重要交流功能语言、文字、符号场所标准导向功能引导捐助灾区、边缘支教、“打拐〞、公交让座……支持弱者继承和开展功能四社会的构成要素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人社会关系社会行动第二节社会结构涵义构成要素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结构的涵义我们每个人出生之前就已经固定下来的社会框架一个群体的典型模式篮球队与社会结构社会结构引导着我们的行为篮球队结构社会结构位置:控球后卫、得分后卫、小前锋……社会地位:政府官员、父亲、学生、教师期待:人们对某一位置球员的期待社会角色:人们对处在某个社会地位的人的期待每个人,处在一定社会地位,完成社会期待,扮演社会角色。一个群体得以存在的框架篮球比赛并不依赖某一个特定的人,某一个人离开一个位置,比赛仍然继续。社会也不依赖某个特定的人,某一个特定位置在你出生前就已经存在。每个人获得自己特定的位置。人们生生死死、流动迁移,社会一如既往地运行细节会随着时间变化,无论生活还是篮球,却仍然继续。社会结构的构成要素文化社会阶级(socialclass)收入、职业、教育社会地位〔status〕及角色中性词一个人会同时占据多个地位,扮演多个角色并不是所有的角色都是永久的社会制度把社会结构的要素编织在一起,塑造你的行为家庭、宗教、教育、经济、医疗、政治、法律、军事、群众媒体通过社会制度,了解社会结构的影响社会制度基本需求相关的群体或组织相关地位相关价值相关规范家庭调节生育、社会化、保护儿童亲戚、血缘群体女儿、儿子、父亲、哥哥、姐姐、祖父母性忠诚、养家糊口、保持房屋整洁、尊重父母对你的配偶忠诚,生几个孩子取决于抚养能力和国家政策社会结构变迁涂尔干的机械团结〔mechanicalsolidarity〕和有机团结机械团结,农业社会,有共同点,相似带来团结有机团结,劳动分工,做的事情不同,思想方式差异,相互的依赖性更大,新的团结形式。机械团结不能容忍人们之间的不同,而有机团结的现代社会那么可以滕尼斯的公社社会和社团社会第三节文化涵义分类构成多样性变迁中国文化文化的涵义“耕耘〞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和习惯。〔英,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EdwardB.Tylor〕文化是与非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文化的分类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文化与日常生活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思维方式〔信仰、价值观、对世界的认识〕做法〔根本行为模式如语言姿态互动方式〕三文化的构成象征符号价值观念标准体系物质文明象征符号人类通过意识控制而创造或建构起来的象征体系,用来引导人们的互动、交流、思维、情感、学习姿态(gestures)
作揖、鞠躬---尊敬语言文字、发音,包含的是意义。他们都是传递着意义的象征符号。语言是人们交流的最根本的形式。是文化的根底。没有语言,文化无法传递、共享、延续。书面姿态书面语有时候不能提供姿态所提供的细微暗示。为了将这些暗示增如网络交流中,人们创造了用字符组成的图示,以书面姿态的形式,帮助他们的词语表达感情。:-〕:-D:-(>:-(:-O:-X其他象征符号物质非语言、非姿态的,图画、声音、情境价值观念社会成员共同持有的关于是非、善恶、好坏、自我与他人利益关系的观念和倾向在晚辈与长辈的关系:西方注重平等,东亚文化强调尊敬。孩子性别:农民生男孩的意愿强于城市人。价值观念婚姻价值观与婚姻幸福〔徐安琪,2021〕终身婚姻价值:理想:认同婚姻是神圣的,结婚就要白头偕老信念:不认同“现在很少有美满幸福婚姻〞的说法原那么:夫妻相互忠贞承诺:我会尽力维系夫妻间的关系标准体系〔norm)标准是价值观的具体表达。习俗、道德、法律是主要的标准。范围依次缩小,强制性依次增强。规定的内容对社会的影响力依次增强。肯定性认可,奖赏那些遵守标准的人。否认性认可,惩罚那些违反标准的人。习俗(folkways),是并不需强制性的严格遵守的标准。如果有人不遵守习俗,我们可能只是耸耸肩,或皱皱眉头。伦常mores,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局部,一定要遵守。它是一切标准的根底。禁烟在中国我国是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缔约国我国政府向世界卫生组织承诺:从2021年1月起,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公共场所完全禁止吸烟。世卫组织最新公布的?公约?缔约国控烟效果调查报告中,我国控烟履约绩效得分仅为37.3分,各项得分均为“倒数〞。禁烟令难以执行的几大原因:政企不分阻履约进程。烟业变相广告无法可禁美丽烟盒误导吸烟中国香烟价格低廉禁烟表达了“健康〞这一价值观念物质文明有形的、属于物质世界的文化一个群体物质文化的中心局部是?技术Technology
物质文明带来的利与弊四文化的多样性主文化反文化亚文化文化趋同主文化、亚文化主,主要、大多数、主旋律亚,次要、亚军职业亚文化〔它伴随着〕隔膜胸膜炎、肺炎、尿毒症或者酒精中毒……腹部的原因包括胃功能紊乱,还有食道、肠道疾病、胰腺炎、怀孕、膀胱炎、肝病变或者肝炎。胸和胸腔隔膜的伤害或者外伤可能是原因。较晚期的股瘤或堵塞可能会刺激延髓中心。青年亚文化:时尚、动漫、山寨、人人
反文化美国60年代的嬉皮士反文化第一,50年代美国生育顶峰所造成的60年代青少年所共有的认同感,第二,当时的社会繁荣使许多青年人不关心如何谋生,第三,群众传媒,特别是电视对新奇事物的追捧。旧金山的哈特·阿斯勃利威廉·帕特里奇〔WilliamL.Partridge〕?嬉皮士:一种亚文化的历史?〔1973〕摇滚、群居、毒品、性、和平……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1〕评比性文化:有上下、优劣之分的文化。美国文化优秀文化成果---先进的科学技术、兴旺的教育、优质的效劳、价值观念中的强调独立性反对依附性、重视现实讲究实际、赞赏创造性和奋斗精神而反对墨守成规和不求进取等。劣性文化-----吸毒、赌博、卖淫、高犯罪率、颓废思想2〕非评比性文化:没有明显的优劣、上下之分的文化。也叫中性文化。多与人们的行为方式、习惯、习俗相联系。例如,拜访方式、玩笑方式、礼仪、禁忌、姿态、发饰。非评比性文化任何一个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局部,是民族分野的重要标志。有助于维系社会的团结和稳定,有助于增强社会的内聚力。中性文化的大规模变迁,即人们行为方式的大幅度变化,往往会引起社会的较大动乱。应当尽力防止。比方,留辫子的中国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如何对待外来文化?技术与文化趋同在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间中,信息交流是受到限制并缓慢传递的。?西洋镜?信息技术的开展,使得文化传播越来越迅速。交通技术的开展,也使人们去一个遥远的地方更加方便。旅行和交流将我们联结到几乎不再存在世界的另一边的程度。结果就出现了文化趋同〔cultureleveling〕。麦当劳连锁开遍全球,印度偏远丛林一个没有点没有水的村庄中,一个年轻人帽子上有着耐克的标志。许多国家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图案都是米老鼠或者高飞狗。第三章人的社会化AGENDA社会化概述社会化的条件及主体社会化的理论第一节社会化概述社会化的涵义社会化的类型与内容社会化的意义社会化的涵义我们特定的行为、态度或价值并不是由遗传,而是由我们的文化决定的。人必须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在互动中成为完整的人,社会使我们成为人类。社会化正是社会学用来描述这一过程的概念。社会化的涵义当代美国社会学家波普诺(DavidPopenoe)认为,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美]波普诺:?社会学?(第10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页。〕;前苏联学者安德烈耶娃指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它一方面包括个体通过进入社会环境、社会体系,掌握社会经验,另一方面包括个体的积极活动,积极介入社会环境,而对社会关系体系积极再现的过程;〔[俄]安德烈耶娃:?社会心理学?,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311页。〕我国台湾学者龙冠海那么认为:社会化是指社会对个人传授其文化或生活模式与团体价值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将新生的婴儿模塑成一个社会分子的过程〔龙冠海:?社会学?,台湾三民书局1966年版,第115页。〕。如费孝通认为,社会化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标准,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开展自己社会性的过程;〔费孝通主编:?社会学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4页。〕社会化涵义的开展1895年,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于在?社会学的问题?一文中,首次提出“社会化〞概念,社会学界经过100多年的研究,产生了大量的成果。对社会化的理解,经历了一个由狭义到广义的过程。狭义定义最初,人们认为,人的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这里的文化,主要是一个人生活于其中的群体、社会的价值观和各种标准。广义定义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社会化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60年代以后,人们普遍接受这样一种观点:社会化不仅仅是一个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的一生都在社会化,而不仅仅是青少年时期。社会化的类型与内容人生阶段的划分根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再社会化人生阶段的划分艾里克森“八阶段说〞婴儿阶段〔0-1〕、幼儿阶段〔1-3〕、学前阶段〔3-6〕、学龄阶段〔6-11〕、青年期、成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社会化在人的整个一生中都在继续,一个人一生的社会化也相应地分为假设干个阶段根本社会化及其内容根本社会化指从婴儿期到青年时期的社会化。学习根本的生活技能学习谋生手段根本社会化及其内容学习社会行为标准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1927-1978〕非道德阶段〔amoralstage〕没有正确错误之分,只是满足个人的根本需要前惯例阶段〔preconventionalstage〕学习社会标准并遵守它们以免招致麻烦惯例阶段〔conventionalstage〕道德意味着遵从他们已经学会的标准和价值后惯例阶段〔postconventionalstage〕明确生活目标培养社会角色传递性别信息家庭、同辈群体、群众媒体继续社会化及其内容继续社会化是人们在根本社会化的根底上,继续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以适应社会、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内容扮演新角色需要学习与角色相适应的技能、知识和标准。扮演同一社会角色时需要继续学习的技能、知识和标准。老年人的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及其内容
再社会化是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其根本上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标准的社会化过程。内容社会化失败的情况下,重新学习社会的主导价值和行为标准。当原来的社会化成果根本不适用时,需要学习新文化中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再社会化有些是温和的,有些那么更具强制性。欧文·戈夫曼〔Goffman,1961〕--“全控机构〞〔totalinstitutions〕:和公众隔离,降身份仪式、压制以前的地位角色、控制信息、控制奖惩预期社会化学习将来要扮演的角色,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在大学学习,是为了将来在工作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做准备。逆向社会化reversalsocialization晚辈传授文化标准和知识给长辈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标准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标准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标准给长辈。社会化的意义社会化对个人是否必要社会化对社会是否必要接受社会化是否意味着人类失去了自由?社会化对个人的意义人类没有遗传的生物性的固定行为模式,仅依靠生物本能很难生存人类依靠文化指导群体生活,但人类没有很强的社会本能,社会化使个人学习文化模式,从而在其所处环境中生存。社会化对社会的意义社会化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开展的保证社会化培养的“社会人〞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开展的根底。任何社会必须通过社会化手段培养具有与社会开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社会成员。社会化是保证社会统一性和延续性的重要手段文化具有完善个体人格、维系社会共同体、推动个人开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功能。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开展的重要条件。而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通过社会化实现的。社会化与人的自由尽管社会化是强有力的,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但自我不是海绵,被动地吸收环境的影响。随着自我的开展,我们建构了一个唯一的整体---个体。每一个唯一的个体都会运用自己的思想去推理并在生活中做出选择。第二节社会化的条件及主体社会化的生物根底社会化的主体社会化的生物根底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依赖生活期指人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没有发育健全,不能独立生活。依赖生活期通常长达十几年,也就是说,15%-25%的时间是依赖他们父母的。依赖生活期使得个体一出生就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从而受到他人的影响。依赖生活期形成的依赖与被依赖关系,也使得儿童容易对父母或抚养人产生权威感,从而使社会化更为顺利。依赖期使个人与社会总体建立了终生的社会和情感联系。人有语言能力社会化的生物根底人有语言能力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现象通过语言可以表达思想和情感,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实现社会互动通过语言学习社会文化---知识、技能、价值等社会化的生物根底人有思维能力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相联系,是个体能够接受社会化、适应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生物根底条件人的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皮亚杰和认知开展理论社会化的生物根底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人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根底第一节中伊莎贝尔的例子同时说明,语言对于人类的开展至关重要。没有语言,人类就没有产生思想的机制。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而文化正是人之为人的关键。社会化的主体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工作单位群众传媒同辈群体同辈群体可以会带给年轻人更加轻松的环境,使他们充分表达自己。同辈群体有时也是骚扰的来源,给儿童、青少年开展带来压力。案例日本校园胁迫时间时有所闻。同辈群体的影响往往帮助孩子抵抗家庭和学校社会化的影响。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具有极强的支配力,它的主要规那么就遵从或拒绝。不按照其他人想的那样做的任何人都会变成外来者、非会员、被驱逐者。最终,同辈群体的规那么住到了年轻人的生活,甚至影响更加深远。学校学校对学生的社会化与家庭对儿童的社会化之差异内容不同。家庭以教导生活的根本技能和教导行为标准为主,学校那么以传授科学知识和传播国家或办学者的价值为主。方式不同。家庭是以亲情为根底的社会群体,社会化以感情为根底,学校是正式的社会组织,是组织化的和具强制性的。具体目标不同。家庭的社会化目标是全面的和综合的,学校的目标具体明确。工作单位是较晚发挥作用的一个社会化的主题。从并肩工作的人那里,我们学会的不仅仅是一套技术,还有对世界的看法。群众传媒群众传媒使人们能够接触到更为广泛的社会群众传媒带来价值观选择的多样化第三节社会化的理论社会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学派埃里克森的八阶段说认知学派代差一、社会心理学派社会心理学派对社会化研究的历史最为悠久。从个性开展角度研究社会化,认为社会化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开展的过程。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库利和米德社会化过程中的“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开展“人格〞是个体心理特质和行为特征的总和。人格的核心组成局部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1、焦点效应我们意识最核心的局部是我们自己。我们对别人对我们自己关注程度的预期,总是高于现实情况。失礼的约会糟糕的发型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这叫做焦点效应〔spotlighteffect〕研究说明,关注我们的人远比我们自己想象的少。别人不太可能会注意到我们的样子、做的事情,还可能很快就忘记〔Savitsky,2001〕自我意识2、带有自利色彩的社会判断人并不是完全客观的,并不能总对事件作出冷静的判断。亲密关系的改变“争功〞的科学家自我意识3、自我参照效应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他进行快速的加工和很好的回忆〔Higgins&Bargh,1987;Kuipern&Rogers,1979;Symons&Johnson,1997〕回忆特定词汇的测试对故事人物的回忆对谈话内容的回忆记忆的构成离不开我们的主要兴趣:自我。总之,自我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起点,对自我的认识和感觉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态度。“自我概念〞〔selfconcept〕我是_________〞。你可以在空格处填上五个词。而这五个词就代表了你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就是我们为自己“命名〞。自我概念包括两个局部:我是什么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根本的认识,我们称之为自我图式〔self—schemas〕(Markus&Wurf,1987)自我图式影响到我们感知、回忆、评价他人和自己2〕我可能会成为什么我们可能的自我〔persibleselves〕我们可能的自我包括我们梦想中自己的样子同样也包括我们害怕成为的样子可能的自我会鼓励我们。自我概念的形成我们扮演的角色社会同一性社会比较成功和失败其他人的评价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美国社会学家库利(C.H.CoOKy,1864-1929年)是最早将“自我〞概念引人社会化研究并对其做出出色研究的社会学家之一。核心意思是:个体把别人当做镜子来进行自我感知库利的"镜中我"理论1、自我意识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1)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2)在做出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3)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响。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人格。库利非常形象地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响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这里的"镜"指的是社会,即社会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人对我们自己的行为的反映,而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和感觉就产生于这种反映之中。也就是说,我们是通过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反映来了解我们自己的。库利的"镜中我"理论2、库利“镜中我〞观点的隐蔽主张自我的想象都以别人的评断为主,这样会导致因为别人错误的印象,而产生不正确的自我认同感。例如,一个学生也许会因为老师的批评,而认为自己很愚笨。这种错误的处理方式,容易导致一些负面的自我认同:老师骂了我---老师一定认为我很笨----我很笨。当然,自我认同也可以改变,如果他的考试成绩得了A,他也许就不会认为自己很愚笨了。库利的"镜中我"理论3、初级群体在自我开展中的作用自我在初级群体〔primarygroups〕中得到了充分的开展。家庭孩子通过父母对他们的意见认识自己。通过注意父母的手势与话语,孩子们开始认识到父母对他们期望什么、如何评价他们的行为,父母对他们的意见是什么。有了这些知识和认知后,孩子就试图形成一种父母所期望的自我。库利的"镜中我"理论4、库利理论的开展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米德(G.H.Mead,1863—1931年)开展了库利的观点。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的并不是实际上别人如何评价我们,而是我们觉得他们如何评价我们。在大多数文化里,人们通常偏向于赞扬别人,如果个体因此高估别人对他的评价,其自我印象会变得有些膨胀。〔Shrauger&Schoeneman,1979〕二、精神分析学派也十分重视社会化过程中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开展,弗洛伊德(SigmundFreud)与埃里克森(ErikErikson)。与社会心理学派的区别在:库利和米德强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弗洛伊德看到这两者之间更为根本的是冲突,他认为,我们越是文明,就必定越不幸,因为,文明的生活要求我们去压抑许多深层次的生理欲望。弗洛伊德的人格开展理论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S.Freud,1856一1939年)强调人格形成过程中的生物因素,特别是性的因素。人格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无意识〞驱动的。弗洛伊德的人格开展理论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局部: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的局部,其根本成分是人类的根本需求和冲动,特别是性冲动。本我受本能驱动,遵循快乐原那么。弗洛伊德的人格开展理论自我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那么。本我的各种需要在现实中不可能立即和全部满足,个体必须接受现实的限制,学会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于是,这服从现实的一局部即从本我中别离出来,成为自我。它在本我、超我和现实环境之间起着调节作用。弗洛伊德的人格开展理论超我从自我中别离出来人格结构中的最高局部是个体接受社会道德标准的教养后逐渐形成的,服从社会的道德要求,在整个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对人格的其他局部进行审查和监控遵循的是完美原那么弗洛伊德的人格开展理论自我和超我属于意识层次,本我属于潜意识层次。本我长期处于自我和超我的压抑和控制之下,处于无意识状态。在人格开展过程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如能和谐一致,那么人格开展过程将会是正常的,即一个人才能获得心理健康如果三者失衡甚至长期冲突,人格发育将会非常困难,甚至出现某些心理疾病。弗洛伊德的人格开展理论弗洛伊德的理论受到的攻击:理论太过于强调生物因素对人格塑造的影响,而对社会因素强调缺乏他声称儿童在根本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人格终其一生而不变,过于绝对化尽管如此,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理论以及他关于儿童期的事件对后来生活的影响的看法,都被人们广为接受,且经久不衰。三、埃里克森的八阶段说阶段年龄发展危机发展顺利者的心理特征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征10-1信任对不信任对人信任,有安全感面对新环境时会焦虑不安21-3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能按社会要求表现目的性行为缺乏信心,行动畏首畏尾33-6主动感对退缩愧疚感主动好奇,行动有方向,开始有责任感畏惧退缩,缺少自我价值感46-青春期(11)勤奋感对自卑自贬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5青年期(11-20)同一感对同一性混乱有了明确的自我观念和自我追求的方向生活无目的无方向,时而感到彷徨迷失6成年期(20-24)亲密感对孤独感与人相处有亲密感与社会疏离,感到寂寞孤独7中年期(24-65)发展感对停滞感热爱家庭、关心社会,有责任感和义务感不关心别人和社会,缺少生活意义8老年期(65-)完善感对失望、沮丧随心所欲,安享晚年悔恨旧事,失望、沮丧四、认知学派理论社会心理学派和精神分析学派都是把人格的开展当作一个整体,而认知学派所关心的那么只是人格开展的某个局部,即认知的开展,或者说是我们学会思考的途径。认知学派认为,人的社会化是与人的认识活动及其开展水平密切相关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皮亚杰对我们认识社会化过程的主要奉献是:他描述了儿童在不同开展阶段是如何思考的。皮亚杰的认知开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的过程,为了学习,儿童必须吸收知识并加以消化,并坚信儿童智力开展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1岁半到2岁)前操作阶段。〔2岁左右到7岁)具体操作阶段(7岁到11岁)形式操作阶段(12岁到15岁)皮亚杰的认知开展理论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的每个开展阶段,儿童的所有活动都标记着确定的智力操作类型。这些智力操作类型为儿童获得知识给定了某种结构。尽管有些儿童比另外一些儿童走过这些阶段要快些,但所有的儿童都必须按同样的顺序走过所有的阶段。"可以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孩子教以任何东西"的说法不仅是错误的,而且事实上也是荒唐的。虽然皮亚杰的理论遭到了一些理论家的批评,但是他的工作在开展心理学家之间形成了一个主要的思想流派,并影响了许多其他理论家和研究者。五、代差〔gapofgenerations〕指社会的不同时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膜、甚至冲突。代差反映了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社会变化越迅速、越深刻,世代之间的代差也就越深、越宽。代差是客观、不可防止的,但需要加以调适。第四章社会角色社会角色的概念社会角色分析社会角色的重要理论第一节社会角色的概念概念及其开展内涵分析根本特征与舞台角色的比较概念及开展“角色〞是借用戏剧中的一个术语。这个术语的原意是演戏的人化装、打扮后所扮演的剧中人物,也称为“脚色〞。莎士比亚名剧?请君入瓮?中台词:“整个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都是演员,他们有时上台,有时下台,每个人在一生中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米德首次把“角色〞概念引入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用来分析个人在不同情景中的行为方式。概念及开展1936年,美国人类学家林顿〔Ralph.Linton)在?人的研究?一书中,正式使用了“社会角色〞这一概念。林顿认为,“社会角色〞是指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局部提供给行动者的一组标准。合格的社会成员,应该是能够胜任生存所必须的多种社会角色的人。概念及其开展社会角色是人们对处于具有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望: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社会身份,status)相一致的一套权利、义务的标准与行为模式。它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根底,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开展而不断更新内容。知识链接社会地位是指在某一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地位大多与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教育、种族、宗教信仰和职业等相关。例如女性、律师或父亲等。一个人可以拥有许多或高或低的地位,其中用来决定某人总的社会地位的那个关键性的地位叫做首要地位。社会地位与社会关系密不可分·内涵分析1、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一个人处于特定的社会地位,扮演相应的社会角色每一个社会地位,都有一个预期的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因素:正功能:社会成员可以预期他人的行为,每个人的行为也有所依据反功能:限制人们的互动和人际关系内涵分析2、社会角色是一套关于人们权利、义务的行为标准。所有角色都具有特定的权利和义务,都是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动态表现形式。对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以多种形式表达道德、习俗、法律深圳原市长许宗衡2001年至2021年,利用职务便利,为九个单位或个人在变更土地规划、承揽工程、职务升迁等方面谋取利益,先后屡次收受相关人员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3318万余元。。5月9日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许宗衡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许宗衡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许宗衡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鉴于许宗衡在案发后主动交代了有关部门尚不掌握的局部受贿事实,具有坦白情节,认罪态度较好,赃款赃物已全部追缴,对其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内涵分析3、社会角色是一套行为期待社会之所以要对特定社会地位的人做出行为模式的规定,就是希望他按照这套行为模式办事,这种希望被称为“行为期待〞或“角色期望〞。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内涵分析4、社会角色的行为模式有赖于个体的认知和实践能力并不是每一个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都能表现出该地位应有的角色行为。这与每个人的认知和实践能力有关内涵分析5、社会角色是社会群体或者社会组织的根底。社会群体与组织:家庭、学校、政府……角色是社会群体与组织的根底单位,如果失去了这些角色,社会群体或者组织也就不存在了每个人扮演好角色时社会群体或组织良性运行的根底社会角色与我们的生活社会角色的学习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会扮演与我们的身份相适应的角色。------戴维.波谱诺,?社会学?二、社会角色的根本特征1、客观性。社会角色的产生和存在是客观的,任何一种角色都不是人为地制造出来的,而是一种社会文化历史积淀的结果,是社会生活开展的结果。2、标准性和期待性。角色就是一整套指导人们行动的行为标准、行为模式和行为习惯。人们对任何一个角色都会提出与之相应的要求或者期待。二、社会角色的根本特征3、唯一性和对应性。每一个社会角色一定是唯一的。这个唯一性不是扮演者的唯一性,而是角色的唯一性。任何一个社会角色都是对应于另一种社会角色而存在的。4、扮演性。社会成员在担当某种社会角色时,必须按照社会对该角色的要求来说话和行动,也就是说他的言语举止具有一定扮演的性质。习惯成自然二、社会角色的根本特征5、开展性。角色的行为标准随着社会的开展或者个人所处的特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开展。角色的行为标准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化,而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角色的行为标准随着个人地位的变化而变化。如从学生到工作人员6、根底性。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根底单位,如果离开这些角色,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也就不存在了。三、舞台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异同社会角色与舞台角色的相似分析1、两种角色都是独立于个人而存在的。
社会角色与舞台角色的相似分析2、两种角色都有角色所规定的行为标准舞台角色要按照剧本所规定的人物的行为和姿态来说话和行动。表演程式:剧中人物表演动作标准化。社会角色也要按照社会所规定的适合该角色的标准来说话和办事。帕森斯和贝尔斯对美国传统家庭研究丈夫和妻子在家庭中均扮演领导者的角色,但这两种角色的分工不同:养家糊口的丈夫扮演的是工具型的领导角色。管理家政的妻子通过为家庭提供温暖、舒适及情感、平安等,扮演着表意型领导的角色。社会角色与舞台角色的相似分析3、两种角色都与社会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社会角色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担任的角色舞台角色以生活中的原型为蓝本,经过艺术加工,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社会角色与舞台角色的相异分析1、舞台角色与社会角色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社会角色是人类生活中的现实角色,舞台角色是表演角色。2、两种角色的行为目的不同社会角色是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必须担任的角色。舞台角色的扮演是通过表演使广阔观众得到休息、娱乐或精神上的享受和教育等。社会角色与舞台角色的相异分析3、两种角色行为标准的根据不同社会角色的行为标准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舞台角色的行为标准,那么是根据剧本的内容和导演的要求以及演出的具体条件所决定的。社会角色与舞台角色的相异分析4、两种角色感情投入的要求不一样一般来说,社会成员在扮演社会角色时,感情投入是自发、真诚和实实在在的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时,感情是"体验性"地投入社会角色与舞台角色的相异分析5、两种角色满足社会的需要不同社会角色是人类社会实实在在的生活角色,人们担当任何一种社会角色,总是为了到达一定的物质的或精神的目标。舞台角色那么纯粹是一种表演,演员担当舞台角色,只是通过表演以满足观众的精神需要。新嫁娘词分析涉及到三个身份:婆婆、媳妇、小姑三个身份相应的都有一定的行为期待三个角色相互依赖,在关系中存在三个角色会随历史开展“三年不如厨,还要喝羹汤。管他姑食性,饭来先自尝。〞婆婆媳妇的角色是传统家庭的根底第二节社会角色分析角色集角色类型角色扮演角色失调一、角色集〔丛〕
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一组组角色就是角色集。汉族校长顾客党委委员乘客教师中国公民儿子一种是多种角色集中在一人身上,这主要强调的是一个人内部的关系另一种是一组组相互依存的角色,这主要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色集的两种表现
二、社会角色的类型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先赋角色:也称为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根底上的社会角色。自致角色:亦称自获角色或者成就角色,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从角色的获得方式上划分先赋角色自致角色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所谓规定性角色是指具有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对此种角色的权利与义务、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所谓开放性角色是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从角色行为标准化程度来区分规定性角色开放性角色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所谓功利性角色是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的价值就在于实际利益的获得。所谓表现性角色是指它是不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者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标准、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从社会角色所追求的目标上来划分功利性角色表现性角色三、角色扮演角色确定角色学习角色表现角色建构角色确定我是谁实际地位与他人的关系角色学习了解解对角色的期望。角色领悟:角色扮演者自己要对角色有所认识和理解,这一过程就是角色领悟的过程。角色表现角色扮演的最终目的是实践角色标准,表现角色行为。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在一些情况下是一致的,在一些情况下,那么是不一致的。角色扮演也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教育和行为训练而到达角色要求。角色建构在角色扮演中,人们在不断建构角色。四、角色冲突与协调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冲突角色失败角色不清角色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怎样去做。社会的急剧变迁是社会角色不清的最主要原因角色标准变化新的角色产生通过长期的互动,社会为它规定了明确标准后,角色不清才能消除。扮演角色过多,带来角色混淆。角色中断所谓角色中断,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角色中断发生的原因:人们在承担前一种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前一种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为标准与后来的新角色所要求的行为直接冲突。防止角色中断的策略:个人:对人生有所设计,了解人生中不可防止要相继承担的角色特点。社会:加强对不同角色的培养、培训和咨询。角色冲突所谓角色冲突,是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者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阻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角色冲突有两种表现:角色之间发生的冲突。这种冲突发生在不同的角色之间。引起角色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主要有:角色之间的利益发生了冲突;或者角色之间对于角色期望的理解有差异;或者是人们没有按照角色标准去行事等。角色内部发生的冲突角色内部的冲突是由于一个人身上承担了过多的角色或者占据过多的社会地位而造成的。角色内部发生的冲突一般分为三种情况。有些人参加了大量不同的社会活动,承担着许多社会角色,以致出现没有根本的时间和精力去扮演某些根本的角色而疲于应付的现象,角色紧张。一个人所承担的几种角色之间的行为标准是不相容的。即使一个人承担单一的角色,有时也会发生冲突。解决角色冲突的策略
角色失败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失调现象。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是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从角色失败的结果上看,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另一种是虽然还处在某种角色的位置上,但其表现已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角色失败通常是件坏事,但是,如果处理得当也不是不能把它转变为好事的。协调角色的总原那么特定情境中,附属角色服从主导角色,或以主导角色为主根据社会主流价值观,权衡不同角色的价值和理性程度躲避损害公共利益的角色第5章社会互动社会互动概述社会互动的理论社会互动的形式第1节社会互动概述社会互动的涵义社会互动发生的条件对社会互动的分析社会互动的涵义社会互动就是人们对别人采取行动,或者对别人的行动作出回应。
社会互动的总体特点在社会交往中,我们根据一些共同的规那么,分析他人对我们行为的期待,同时也形成我们对他人思想、感情和行动的期待。从而决定我们的行为。别人对我们的期待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我们意识到自身行动会对他人产生影响。在社会交往中,我们的行动总是以他人为导向的。根据自己所处的不同场合和面对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反响,以调整自己的行为。他人导向是社会互动的一个重要特点。社会互动发生的条件〔1〕互动中对人的数量是否有要求?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之间,这是互动的结构条件。〔2〕为什么对牛弹琴,牛无动于衷呢?当你来到异国他乡,如果语言不通,那么你和当地的居民能发生互动吗?互动的纽带是什么?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根底,信息是互动沟通的纽带。〔3〕同乘一辆公共汽车的乘客之间有互动发生吗?当汽车遇上紧急情况,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克难关时会怎样?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动才产生互动,不管这种依赖性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是亲和的还是排斥的。〔4〕现代社会由于有了便捷的通信手段,因此我们可能和近在咫尺的邻居老死不相往来,但却和远在天边的网友谈天说地。互动和距离有关吗人们之间的互动不在于空间距离的远近,而在于事件的相关性。〔5〕同样是一句“讨厌〞,用在情侣之间和用在仇人之间意思是截然不同的,为什么?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6〕参加应聘的你即使不喜欢,也要穿西装,打领带,这是为什么呢?无论是个人或群体的互动都不可能为所欲为、随心所欲,都必须在一定的标准引导下行动。对社会互动的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刻板印象个人空间触摸眼神接触个人空间个人外泡〔personalbubble)人们在互动过程中用特殊的距离来反映他们之间的关系。个人空间霍尔,(EdwardHall,1969;2003)北美人的四种不同距离地带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亲密距离
大约45厘米内。在这个距离内,一方可以感觉到对方的气息,并能详细地看到对方的身体。这就是求爱、抚慰和保护的距离。但是对于许多成年人而言,在公众场合保持这种距离是不适宜的。
个人距离大约122厘米内一般是与朋友进行互动。
社交距离
范围在1.2~2.1米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表达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
公众距离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近范围约3.7~7.6米。
空间距离的文化差异关于个人空间的文化定义也表达在人们对居室、房门和办公室的看法上。德国人:觉得房门保持了房间的完整,并且提供了人与人之间的一条必要界线。例如,在德国人的办公室里,门一般是稳固的,并且总是关着。美国人:关着门可能意味着屋里人不愿交际,甚至是一种搞阴谋的迹象。美国人和德国人都倾向于把总经理的办公室安排在大楼的某个角落;法国人:把正中央的办公室看作是最受尊敬的。在法国,办公室和城镇通常都是围绕着某一中心向四周辐射,那些最重要的人以及最重要的地点和机构,都处在中心位置。空间距离的性别差异个人空间的重要性对于不同性别的人是不同的。研究者指出,男人一般比女人需要更多的个人空间在一间拥挤的屋子里,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弗里德曼,1975〕。触摸文化差异较高地位的较多主动触摸性别差异眼神接触我们把我们持久的眼神接触留给亲密的人超市的新政策礼貌的疏忽civilinattention体态语言动态体态静态体态〔经常暴露出他们本来不打算泄露的信息〕体态语言以下动作代表什么含义眯着眼走动扭绞双手向前倾懒散地坐在椅中抬头挺胸坐在椅子边上坐不安稳正视对方防止目光接触
眯着眼——不同意,厌恶,发怒或不欣赏
走动——发脾气或受挫
扭绞双手——紧张,不安或害怕
向前倾——注意或感兴趣
懒散地坐在椅中——无聊或轻松一下
抬头挺胸——自信,果断
坐在椅子边上——不安,厌烦,或提高警觉
坐不安稳——不安,厌烦,紧张或者是提高警觉
正视对方——友善,诚恳,外向,有平安感,自信,笃定等
防止目光接触——冷漠,逃避,不关心,没有平安感,消极,恐惧或紧张等
点头——同意或者表示明白了,听懂了
摇头——不同意,震惊或不相信
晃动拳头——愤怒或富攻击性
鼓掌——赞成或快乐
打呵欠——厌烦
手势面部表情a)快乐, b)惊讶, c)害怕d)悲伤, e)生气, f)厌恶他们表现出的是什么样的情绪?
第2节社会互动的形式合作竞争冲突强制交换合作含义: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到达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一种互动方式。社会作用:社会生活是建立在合作根底上的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开展的重要条件合作的条件合作的条件目标一致方法共识动作配合合作与我们的生活合作成功与个性、技能企业对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重视员工技能训练学会合作,已成为新世纪对于人才的根本要求竞争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相互争夺竞争的特点双方有共同的目标竞争的特点一方成功一方失败,间接反对关系竞争的手段
扬长避短或改革创新,使自己处于优势竞争的手段
破坏对方或贬低对方,使对方处于劣势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春创造社团打造创新思维计划
- 《动脉总论各论》课件
- 《宗苗答辩》课件
- 2022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1年陕西省榆林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实证护理读书报告撰写格式
- 江西省九江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小升初真题(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年药用粉碎机械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 2024年化学陶瓷化学品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高密度聚乙烯管道行业发展展望与投资策略建议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醋酸乙烯行业运营状况与发展风险评估报告
- 企业文化塑造与员工激励方案
- 2024年01月2250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期末试题答案
- 多发性神经病护理
- 【MOOC】线性代数-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开门红包费用申请
- 区块链原理与实践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运动神经元病小讲课
- 工会的财务管理制度〔13篇〕
- 新版医务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