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练习题-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练习题-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练习题-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练习题-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练习题-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高僧鉴真(688—763年)是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祖师和日本豆制品业、制糖业的祖师。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日本,带去了大量书籍、食物原料、器具,还有懂医学、艺术的随行弟子及各种工匠,对日本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有“文化之父”的美誉。鉴真东渡()A.推动日本社会转型 B.开辟了中日新商道C.传播了中华文化 D.扩大了唐朝的疆域2.如图为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连珠纹边饰。关友惠先生在《敦煌隋代图案初探》中指出:“它(环形连珠纹)原是流行于波斯的一种纹样。……外来输入的工艺品与纺织品中的纹样也被我们所吸收。”这一纹饰在中国的流行说明(

)A.中国的本土文化深受外来宗教的影响 B.波斯纺织技术高于中国C.丝绸之路开启东西方技术交流之先河 D.隋朝文化的多元化发展3.自殷周起,跪坐习俗就是礼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末以后,“胡床、胡坐”和佛教徒垂脚坐“小床"的现象在中原地区渐次流行,直至隋唐五代形成垂脚坐凳椅的生活习俗。汉人坐姿的改变A.体现了儒学社会地位的提升 B.表明生活习俗趋向统一C.反映了开放融合的文化特征 D.取决于经济重心的南移4.佛教在经新疆传入中原的过程中,沿途修建了许多石窟,形成了艺术史上独具特色的石窟艺术。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飞天和菩萨是全裸的;而在敦煌莫高窟中全都穿上了裙子,至多半裸上身;在洛阳龙门石窟中就全穿上宽袍大袖的衣服了。这种服饰上的变化反映了A.沿途气候逐渐变得寒冷B.越接近汉文化中心,本土化特点越显著C.中原地区的经济较之边疆地区更为发达D.洛阳地区社会风气最为保守5.中国古代数学家刘徽提出了“以盈补虚”与“出入相补”原理,将《九章算术》中的几何知识构成一个理论体系。这说明中国古代数学A.强调天人合一观念 B.重视经验积累总结C.实际应用能力较弱 D.讲求辩证思维能力6.魏晋南北朝时期,官方意识形态不再有向心力,一些士人崇尚一种被后人称为“魏晋风流”的人生范式,他们“非汤武而薄周孔”,一味放任性情,自由自在。这说明当时A.儒学丧失正统地位 B.文化观念的多元化C.道家思想占据主流 D.儒释道三教已合一7.作为唐朝最高学府的国子监,仅唐太宗时,就接收朝鲜半岛百济、新罗等周边国家派遣的入学子弟数千余人,后来朝鲜的崔致远、金可记等甚至通过科举在唐朝入仕。这一现象反映出唐朝(

)A.对外政策较为开明 B.民族交融程度日趋加深C.东亚文化圈已形成 D.儒学在朝鲜居主导地位8.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三武一宗”的政府“反佛”活动,民间也有韩愈用儒家的天命观和封建纲常反对佛教。古代的反佛主要是因为佛教(

)A.冲击儒学正统地位,导致道德沦丧 B.威胁了中央集权,造成了社会动荡C.耗费了社会资源,影响了政府税收 D.排斥了儒道思想,不容于传统文化9.河南嵩岳之下的嵩阳书院可谓风水宝地,佛、道、儒纷纷看中了这个地方,名称从北魏嵩阳寺也变成隋唐嵩阳观、奉天宫,及至宋代以来的嵩阳书院,禅宗的少林、道教的中岳庙以及二程讲学书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反映出A.儒佛道相融相合 B.儒学成为了主流C.隋唐文化开放性 D.佛教渐趋本土化10.如下图,左图为北魏前期的佛像,唇厚、鼻高、肩宽,有雄健的气概;右图为唐朝时期的佛像,更有亲切感,充满生活气息。佛像的变化体现了(

)A.唐朝与大食的文化交流 B.艺术创作逐渐地生活化C.佛教逐渐居于正统地位 D.民众需求决定艺术风格11.唐朝时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聚集长安城,新罗、日本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也有许多来自西亚的商人在广州、泉州等地定居。这反映了唐朝A.民族之间交往交融 B.对外经济贸易的繁荣C.深受外域文化影响 D.具有强大文化吸引力12.619年唐高祖下诏:释典微妙,净业始予慈悲;道教冲虚,至德去其残暴……自今以后,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凡关屠宰、杀戮、网捕,畋猎,并宜禁止。据此可知当时A.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B.儒学正统地位完全丧失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既尊崇道教也信奉佛教13.下图所示的洛阳龙门石窟中的《杨大眼造像记》是“龙门四品”之一,记载了名将杨大眼南征凯旋,途经龙门时发愿为孝文皇帝刻记造像的事迹。据此可知,此碑(

)A.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 B.反映了北魏封建化进程C.融汇了北朝的艺术风格 D.印证了三教并行的政策14.下图是吴道子的作品《送子天王图》(宋人基本局部)。内容取自佛经故事,描绘的是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故事。通过此图可以看出A.佛教日益融入中国 B.宋朝市民文化繁荣C.人们虔诚地信仰佛教 D.统一的王朝社会安定15.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抵抗侵略 B.祖国统一 C.民族团结 D.中外交往16.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后秦时期,建造初期,石窟内雕塑在原偏祖袈装基础上加右肩搭一角,形成中国特色的半偏袒袈装。随后,洞窟佛像袈裳样式逐渐由紧窄变得宽松,直至褒衣博带的双领下垂式,面容也渐变为中国高士形象的秀骨清像型。这反映了(

)A.外来宗教的本土化趋势 B.民间信仰呈现多元性C.佛教冲击儒学独尊地位 D.雕塑作品的写实风格17.魏晋南北朝时期,民众心理状态呈现出生存的困窘与无奈、死亡恐惧下的心灵皈依、文化碰撞的冲突动荡以及传统颠覆后的信仰多元化等特点。他们的宗教活动主要有四个方面:造像、写经、祭祀以及慈善活动。这说明当时(

)A.思想文化相对自由开放 B.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C.佛教与儒家伦理相抵触 D.佛教约束人们行为规范18.唐高宗下达敕旨,“今欲令道十女官僧尼,于君、皇后及皇太子、其父母所致拜。或恐爽其恒情,宜付有司详议奏闻。”经朝廷集议后,主张沙门等不拜君亲的占多数。皇帝下达新的诏书,沙门等出家人需要致拜双亲,不必致拜人主。这反映了A.皇帝个人意志在皇权的运行中是相对的 B.佛教的传统力量相当强大C.群臣的想法始终与皇帝的意见保持一致 D.集议制度保证决策的正确19.唐朝服饰多崇尚浓艳鲜丽之色,宋朝服饰却崇尚简洁、质朴,形成淡雅恬静的着装风格。如袁采在《世范》中讲:“惟务洁净,不可异众。”唐宋服饰风格的变化反映了A.市民文化的影响 B.儒家正统思想的强化C.社会阶层的固化 D.佛道思想的影响扩大20.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表现出惊人的调适性……佛教的自我调适性从入华之初就已开始。两汉时期,中国盛行神仙方术,当时来华的译经家也便风云星宿、图谶运变,莫不钻习。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学者遂以佛理附会玄学。佛教在民间的传播,主要借助于宣唱形式。佛教在改造自己宗教哲学、传教方式上的同时,也在政治理论上竭力迎合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据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呈现很强调适性的原因及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22.多元起源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向一体化迈进,维持着和平、统一的主流,保持着对中华文明较高的认同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材料二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逃离原有户籍而出外游食之民)、赘婿、贾人……以嫡遣戍”,在直抵阴山的地方置“四十四县”,又派蒙恬率兵三十万北逐戎狄。——《史记·秦始皇本纪》(汉元帝竟宁元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资治通鉴》司马光卷二十九材料三

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极社会各方面,隐约皆有所化,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已也。——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1)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国家和民族的变化。(2)依据材料二,概括秦汉时期在民族关系处理上有哪些方式?(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文化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东周是一个经济大增长、社会大变动同时又政治大发展的时期,旧的精神和世俗的权威失灵加上正在进行的改革带来了新的问题。我们所知的中国第一位职业教师和哲学家也应该在东亚被看作是最伟大的教师和哲学家,这个人就是孔子。——摘编自【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摘编自《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神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心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摘编自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材料四

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斥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王家范、张耕华《大学中国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是“伟大的教师和哲学家”的依据。(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归纳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儒家学者重新解释儒学经典的意图,并指出“理”的获取途径。参考答案1.C2.D3.C4.B5.D6.B7.A8.C9.A10.B11.D12.D13.A14.A15.D16.A17.A18.A19.B20.B21.(1)原因:佛教教义与中国本土文化有一定差异;佛教传播受到中国本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抗拒。表现:依附本土文化思潮;依附民间习俗,采取民众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迎合儒家的道德观念。(2)影响:佛教日趋中国化,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挑战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也促使儒家文化吸取佛、道的精神,出现了“三教合归儒”的趋势。22.(1)国家变化:通过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等措施;加速分封、宗法制瓦解和中央集权制形成;民族变化:通过争霸、兼并战争和各族间的密切交往;华夏认同的观念得到发展,促进民族交融。(2)方式:战争、移民戍边、设置管理机构、和亲等方式。(3)特点:全面繁荣;兼收并蓄,开放包容。原因:隋唐统治者推行开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