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历史专题探究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角度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史论史识]素养提升唯物史观——服务皇权专制的古代史官制度(1)古代史官是文化的记载者与传承者,通过记录史实,采用“史”本身的明鉴作用,去告诫后人,特别是“史”本身的惩戒作用,来制约当朝的政治,将政治与文化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2)史官们通过手中的笔来惩恶扬善,点评朝政,使君主与史官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与微妙。史官的设置是王权的需要,是服从于王权利益之下的对皇帝言行的记录。(3)随着史官意识的加强,独立客观地记录历史逐渐成为史官的职业自觉,从而使得史官对王权的规范与制约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这对古代的君主政治产生了长期性的影响。史论归纳史论1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制的特点和影响特点:①重文轻武,实行文人治国。②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③强干弱支,守内虚外。影响:①积极性: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②消极性:由于冗兵、冗官、冗费的出现,北宋边防空虚,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史论2宋代文官政治形成的原因及意义形成原因①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迅速发展,租佃锲约关系日益普遍,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为宋代士大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②政策上:吸取前代武人拥兵自重而皇权式微的教训,确定了以文治国的方针。③选官上:科举制削弱了门第血统在科举中的作用,增加了寒门士人仕进的机会。④教育上:官学、私学的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代,这既提高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也为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历史意义:①积极性:宋代文官制度使传统的“贵族政治、武人政治”从此基本上退出了封建中国的历史舞台;宋代文官制度使权力收纵自如,无尾大不掉之虞;宋代文官制度使书院兴起,学者辈出,经学、史学、文学、科学技术等均甚发达。②局限性:政出多门,效率低下,冗费增多,财政拮据;容易形成党争;头重尾轻,地方凋敝。[命题探究]史料一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通判···建隆四年(公元963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职掌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元)脱脱等《宋史》思考:(1)根据史料一,指出宋代知府与通判的地位和关系如何?这反映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什么特点?提示:地位和关系:知府虽然总理郡政,但受通判牵制,重要公文必须与通判联署才有效。通判虽是知府副手,但是可以监督知府,并且可以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特点:通过地方分权来强化中央集权。角度2从“社会进步”角度考查王安石变法素养提升唯物史观——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及失败根源(1)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是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2)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其最根本原因在于变法只是一场地主阶级内部针对北宋统治危机的制度改良,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矛盾。史论归纳史论多角度认识王安石变法①内容:主要是调节农民、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②效果: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之下,新法很快被废除;③目的: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④性质: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⑤评价:虽然失败,但也取得一定成效。王安石能够针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命题探究]史料一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內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司马光《传家集》“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刘挚《忠萧集》思考:(2)史料二反映王安石变法有哪些缺陷?提示:变法力度过大,牵涉范围过广,推行操之过急,引起各阶层不满。[训练案]1.宋初统治者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成功地维护了政权的稳定。但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下面史实能予以印证的有(
)A.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 B.增强尚书台的作用C.先后设立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 D.部分官员秘折奏事2.北宋初年,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但将领不随之调动,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师”。这一做法(
)A.缓解了财政危机 B.抵御了辽夏的入侵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削弱了军队战斗力3.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A.加速北宋衰亡 B.并未富国强兵 C.加重人民负担 D.加强社会管控4.明代以兵部掌兵政,而统军旅,专征伐,则归之五军都督府。兵部有出兵之令而无统兵之权,五军有统兵之权而无出兵之令。下列军事体制中与之相似的是(
)A.秦朝太尉——郡尉 B.唐代兵部——节度使C.清代八旗——绿营 D.宋代枢密院——三衙5.北宋建立后,统治者鉴于唐朝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①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②派文臣出任地方知州③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④在全国推行行省制度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6.朱熹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时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这说明朱熹认为北宋制度设计(
)A.根本上杜绝了割据存在的隐患 B.统治者注重吸取历史教训C.州郡财赋由中央掌握加强集权 D.导致地方积贫积弱局面7.北宋时期,收乡长、镇将之权全部归于县,收县之权全部归于州,收州之权全部归于路的行政机构监司,收监司之权全部归于朝廷。这反映了(
)A.重文轻武政策有效实施 B.中央集权得以加强C.君主专制局面基本形成 D.国家统一日渐巩固8.唐朝在中书省和门下省都设有谏官,主要对皇帝提出规劝和批评。北宋设置谏院,其职责主要是举发臣下的不法,和台官职责几乎相同,形成台谏合流的趋势。元丰改制时撤销了谏院。这说明宋代(
)A.宰相丧失政务裁决能力 B.精简机构确保了行政效率C.中央集权程度日趋强化 D.君主对政治权力控制加强9.据史料记载,北宋建立后,地方政权实行路、州、县三级制。一路之中帅、漕、仓、宪四司并立,同掌军政、民政、财政、司法等权,规定“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民通签书实行。”这些做法(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杜绝了地方官员的徇私舞弊C.旨在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 D.铲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10.对于宋朝的行政体制改革,宋仁宗时期的文臣司马光曾说:“节度使之权归于州,镇将之权归于县。又分天下为十余路,各置转运使,以察州县百吏之臧否,复汉部刺史之职,使朝廷之令必行于转运使,转运使之令必行于州,州之令必行于县,县之令必行于吏民。”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节度使成为地方州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 B.设置路的主要目的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C.转运使主要负责对地方精锐部队的管理 D.路州县体制设立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参考答案:1.C【详解】根据材料“宋初统治者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成功地维护了政权的稳定。但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可知,宋初统治者大力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了政权稳定,也导致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在地方设立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体现了这一影响,C项正确;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加强的是皇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增强尚书台的作用,是西汉时期加强皇权的政策,排除B项;部分官员秘折奏事,是清朝的密折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2.D【详解】根据材料“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但将领不随之调动”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建立之初,吸取五代时期武人专权的教训,严格限制武将权力,这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过犹不及,由于过分限制了武将的权力,使得北宋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削弱,造成了在对外战争中的屡次失利,D项正确;北宋时期军队数量庞大,造成了“冗兵”,加重了财政危机,排除A项;北宋的军事改革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导致北宋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处于下风,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军事改革,与行政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3.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钱穆认为王安石变法中的开源政策,有些地方近于敛财,使得百姓不堪其苦。这表明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C项正确;ABD三项材料信息均没有涉及,排除ABD项。故选C项。4.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军事机构兵部与五军都督府相互制衡。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的枢密院掌握调兵权,而三衙掌统兵权,两个机构相互制衡,D项正确;秦朝地方郡尉服从于中央太尉,排除A项;唐代节度使隶属于皇帝,不归兵部管理,排除B项;清代满洲八旗与汉人绿营都是政府的军队,不存在相互制约,排除C项。故选D项。5.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北宋建立后,“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重文轻武,派遣文官担任地方官,①②③符合所学,B项正确;元朝在全国推行行省制度,④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6.D【详解】据材料可知朱熹认为在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尽夺藩镇之权”使地方州郡贫弱,存在一定的弊端,D项正确;根本上杜绝过于绝对,排除A项;统治者注重吸取历史教训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州郡财赋由中央掌握加强集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7.B【详解】根据材料“收乡长、镇将之权全部归于县,收县之权全部归于州,收州之权全部归于路的行政机构监司,收监司之权全部归于朝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权力归到县、再到州、监司,最后到朝廷,这反映出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其结果是中央集权得到加强,B项正确;宋朝重文轻武政策重用文官,轻视武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没有体现君主专制局面,并且君主专制局面基本形成是在秦朝,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局面,但没有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因此“国家统一日渐巩固”的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8.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唐代谏官到宋初谏院,再到后来谏院的撤销,反映了君主对政治权力控制加强,D项正确;材料并不能反映宰相政务裁决能力的丧失,排除A项;台谏合流与谏院的撤销并不是精简行政机构,而是确保皇权不受限制,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皇权与中央机构关系的问题,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9.A【详解】根据材料“北宋建立后,地方政权实行路、州、县三级制。一路之中帅、漕、仓、宪四司并立,同掌军政、民政、财政、司法等权”可知,北宋在地方实行路、州、县三级制,一路之中帅、漕、仓、宪四司并立,这些做法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项正确;杜绝了地方官员的徇私舞弊,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北宋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排除C项;铲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10.B【详解】根据材料“又分天下为十余路,各置转运使,以察州县百吏之臧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了宋朝,最高行政区划是“路”,路略似唐之道,是仿唐代的道制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潮州创意造景施工方案
- 泵站拆除机电设施施工方案
- 昌吉体育塑胶跑道施工方案
- 安装溜煤槽施工方案
- DB13 T 2621-2017 饲用小黑麦-青贮玉米复种栽培技术规程
- 安徽木塑方孔地板施工方案
- 安徽工地简易围挡施工方案
- 厂房漏水修缮项目施工方案
- DB13 T 2618-2017 苹果郁闭园改造技术规程
- 北京移动攀岩墙施工方案
- 【初中道法】爱护身体+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
- 《品牌推广策划案N》课件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睡眠无创呼吸机行业需求形势及应用前景预测报告
-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管理制度
- 2024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
- 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GB/T 36187-2024冷冻鱼糜
- 22G101三维彩色立体图集
-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 DL-T 1476-2023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 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形考任务1-9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