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七年级历史下册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元朝的统治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春七年级历史下册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元朝的统治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春七年级历史下册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元朝的统治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春七年级历史下册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元朝的统治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春七年级历史下册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元朝的统治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春七年级历史下册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元朝的统治课件新人教版2.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

,同汉族等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二、行省制度1.中央机构:①

掌管全国行政事务。②

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知识要点江南回族中书省枢密院第1页/共33页③

负责监察事务。2.地方管理:推行“

制度”。①中书省管理山东、山西、河北;②设置10个行省管理其他大部分地区,如岭北、辽阳、河南等;③在行省下设置路、府、州、县管理。知识要点御史台行省第2页/共33页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设置

,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这是中央首次在

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2.设置

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西域的管辖。3.设置

,直接统辖西藏地区,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知识要点澎湖巡检司台湾北庭都元帅府宣政院第3页/共33页1.元朝中央集权制度结构示意图难点释疑首页末页第4页/共33页2.周朝分封制、秦朝郡县制和元朝行省制对比简表难点释疑比较点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不同点建立朝代西周秦朝元朝与中央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权力世袭中央下属郡、县行政机构,由皇帝任免行中书省直接对中书省负责第5页/共33页难点释疑比较点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不同点作用和影响初期巩固周朝统治,但不利于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都曾在一定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第6页/共33页元朝疆域图(1330年)历史图片首页末页元宣政院印第7页/共33页★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军机处解题技巧首页末页C第8页/共33页正确答案:C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元朝行省制度的推行。元朝疆域辽阔,为了有效实行控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元统治者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行省制沿用至今。D选项不属于中央管理地方的制度,首先排除。而A、B选项均不属于元朝措施,故排除。正确答案为C。解题技巧第9页/共33页一、单项选择题1.(2017黑龙江)少数民族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历史上以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统一全国的政权有()A.北魏

B.辽

C.金

D.元过关训练D首页末页第10页/共33页2.元朝设中书省,这是一个()A.地方行政机构

B.全国最高行政机构C.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机构

D.咨询机构过关训练B第11页/共33页3.(2017山东)《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A.三司

B.行中书省

C.中书省

D.宣政院过关训练B第12页/共33页4.假如你生活在元朝时期的今天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那么你会受到下列哪个机构的管辖()A.中书省

B.江西行省

C.云南行省

D.湖广行省过关训练D第13页/共33页5.(2017内蒙古)下列搭配正确的是()A.秦朝——孝文帝改革——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B.汉朝——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C.唐朝——科举制的创立——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D.元朝——行省制度——我国省级行政区设立的开始过关训练D第14页/共33页6.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C.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D.抑制了民族融合趋向过关训练A第15页/共33页7.“省”这一名称起源甚早,最初是官署名,如中书省、尚书省等,设在宫禁之中。元朝时,在全国重要地带设立行中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机关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亦简称为“省”。据此推测,行省的设置()A.破解了藩镇割据的难题

B.体现了国家权力中心的变化C.不利于地区间的交流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过关训练D第16页/共33页8.关于元朝行省制度叙述正确的是()①大都由中书省直接管辖

②今东北地区直接由中书省管辖

③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

④“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③④过关训练D第17页/共33页9.广东省、江苏省的“省”作为一种地域名或是衙门名,最早起源于()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行中书省过关训练D第18页/共33页10.“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注: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A.枢密院

B.中书省

C.宣政院

D.御史台过关训练C第19页/共33页11.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以下哪个文物最能证明这一史实()过关训练A第20页/共33页12.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注重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元朝时为加强对西藏、澎湖和琉球地区的管辖,分别设置了()A.宣政院和巡检司

B.宣政院和安西都护府C.班禅和达赖

D.伊犁将军和巡检司过关训练A第21页/共33页13.元朝时期,我们称台湾为()A.流求

B.夷洲

C.琉球

D.台湾14.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开启了西藏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西藏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A.西汉

B.唐朝

C.元朝

D.清朝过关训练CC第22页/共33页15.在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的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过关训练B第23页/共33页二、综合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阶段示意图过关训练第24页/共33页材料二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引自《元文类》卷四十过关训练第25页/共33页材料三

明朝人方孝孺曾这样说过:“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过关训练第26页/共33页(1)请写出材料一图中①、②分别代表的政权。依据示意图指出该阶段的历史发展趋势。过关训练政权:①辽;②金;趋势:由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或者答国家由分裂到统一。)第27页/共33页(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材料记载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在中央和地方分别设立了什么机构?过关训练①行省制度。②“中书省”是中央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其邻近地区;“行省”是地方机构。第28页/共33页(3)材料三反映了民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说说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过关训练①民族关系从陌生走向交融。②元的统一有利于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交融,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29页/共33页(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处,非有城郭之制……世祖即位,立朝仪,造城邑,酌古今之道,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权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于是一代之制始备。——《元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