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手法之抒情方式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b2394553a65d3723d60108b17508bde/2b2394553a65d3723d60108b17508bde1.gif)
![表现手法之抒情方式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b2394553a65d3723d60108b17508bde/2b2394553a65d3723d60108b17508bde2.gif)
![表现手法之抒情方式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b2394553a65d3723d60108b17508bde/2b2394553a65d3723d60108b17508bde3.gif)
![表现手法之抒情方式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b2394553a65d3723d60108b17508bde/2b2394553a65d3723d60108b17508bde4.gif)
![表现手法之抒情方式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b2394553a65d3723d60108b17508bde/2b2394553a65d3723d60108b17508bd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表现手法之抒情方式表达技巧(写作手法、艺术技巧、艺术手法)表达方式:抒情议论等篇章结构以小见大伏笔照应铺垫照应卒章显志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比拟等表现手法抒情方式:情景关系等描写方式:烘托渲染等其它:想象、联想、对比等第1页/共27页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咏史言志、借人物言志、用典抒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即事感怀等)第2页/共27页
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了女词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文天祥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气概。第3页/共27页分析下面这首诗的抒情方式。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问:本诗最后两句采用的直接抒情的抒情方式,直言自己“宁愿做一个百夫长,也不做一个书生”。既表现了作者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第4页/共27页二、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融(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咏史言志、借人物言志、用典抒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即事感怀等。第5页/共27页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第6页/共27页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
第7页/共27页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乐景、愁景。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第8页/共27页(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与“触景生情”的区别: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之色彩。”“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第9页/共27页示例1:这首诗三、四两句在艺术上有何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端居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答: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指出手法)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描述景物)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秋、孤寂和思亲的情感。(分析情感)第10页/共27页示例2:这首诗在情与景的抒写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
滁洲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答: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指出手法)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副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描述景物)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分析情感)第11页/共27页示例3: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题菊花
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注)青帝:司春之神。答: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虚实结合的手法,(指出手法)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发挥想像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描述景物)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不平之情。(分析情感)第12页/共27页2、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也叫咏物抒怀,常常借助于所咏事物的一些特性,来寄托、传达作者的志向、抱负和操守等。第13页/共27页
本诗托物言志,借咏画眉以抒发自己的性灵,写画眉实是写自己,画眉鸟的百啭千声的表达的是归隐山林、不受羁绊的心曲。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
示例:分析下面这首诗的抒情技巧: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第14页/共27页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第15页/共27页3、借古讽今
古代封建社会中许多有识之士,大都博古通今,对现实有较多深刻的体察,而他们大多数又仕途坎坷,怀才不遇,感到生不逢时。心中郁积不满,但又不可明说,特别是揭露时弊,指斥朝政更是不便明说,于是他们往往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去寻求载体,以便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心曲。借古讽今之诗,乃是借鉴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方面的经验教训,作为现实社会某些方面的鉴戒。借古是为了讽今,鉴古观今,两相对照,或颂古非今,或贬古刺今,以表达诗的题旨。理解鉴赏这类诗词,必须时刻结合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时的心境。第16页/共27页
江南春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作者借写南朝佛教盛行,来暗讽唐朝统治者大兴佛教、不顾百姓民生的社会现实。注释1、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酒旗:酒帘,高悬在酒店外的标志。2、山郭:靠山的城墙。3、南朝:东晋后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四朝合称南朝。当时的统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4、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5、楼台:指寺庙。第17页/共27页
咏史戎昱(唐)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诗人借汉朝之事讽刺当朝执行的屈辱的和亲政策,劝谕皇帝任用贤臣。【翻译】在汉代的史籍记载中,笨拙的计策是和亲联姻。打江山开创国家要依靠英明的君主,而保卫国家的安危就托附女人了。怎么能指望女人的美貌,就以为可以让西北的匈奴稳定停战。长眠地下的列祖列宗告诉我,谁能成为辅助君王的人。第18页/共27页
本诗托物言志,借咏画眉以抒发自己的性灵,写画眉实是写自己,画眉鸟的百啭千声的表达的是归隐山林、不受羁绊的心曲。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
示例:分析下面这首诗的抒情技巧: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第19页/共27页4、用典抒情
用典有借用历史故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等等和愿望,属于借古抒怀(讽今)。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第20页/共27页“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典。“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第21页/共27页题型概括: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艺术技巧)。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第22页/共27页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怎样体现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第23页/共27页[答题范式]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叙——析——评】第24页/共27页例1:
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此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明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阐运用)。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析效果)。第25页/共27页例2:
渡湘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隧道的结构荷载》课件
- 如何招聘人才课件
- 《库存管理案例》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学生笔记本电脑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卧式干湿多用蒸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1.1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知识精研】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 《虞美人》《鹊桥仙》课件 【知识精研】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 《沟通与交流的礼仪》课件
- 《财务报表编制教学》课件
- 《copd的评估及治疗》课件
- GB/T 18109-2024冻鱼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二
- 《西安交通大学》课件
- 重庆市2024-205学年秋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康德卷
- 设备维修绩效考核方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计算题共4165题
- 一氧化碳中毒培训
- 初二上册好的数学试卷
- 广东省潮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职业卫生工作计划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