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1.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毒品冰毒的化学式为C10Hl5N,下列关于冰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B.该物质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该物质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D.该物质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答案】B【解析】A、冰毒中的C、H、N元素的质量比=(12x10):(1x15):14=120:15:14,错误;B、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冰毒有C、H、N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正确;C、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一个冰毒分子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错误;D、根据冰毒的化学式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充分燃烧除额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还应生成含有氮元素的物质,错误。故选B。2.用甲醛(HCHO)水溶液浸泡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期保存,下列有关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醛分子中含有16个质子B.甲醛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质量比为1:2C.甲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甲醛由碳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构成【答案】C【解析】【详解】A、每个甲醛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每个甲醛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x2+6+8=16,故选项错误;B、甲醛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质量比为12:(1x2)=6:1/1:2,故选项错误;C、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义原子个数

相对分子质量C、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义原子个数

相对分子质量x100%,故质量分数之比=质量比,甲醛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1x2):16=6:1:8,由此可知,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正确;D、甲醛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

相对分子质量xl00%o3.维生素C,可能是我们平时最熟悉的维生素,当我们出现口腔溃疡的时候,可能就是由于缺少它引起的。其实,维生素C的作用远不止祛除口腔溃疡,我们若是睡觉之前适量的补充一些维生素C,或许能收获许多好处。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0/\TOC\o"1-5"\h\zCHj—CH—CH OOII'oc,OHOH/ \HO OHA.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6B.维生素C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核C.维生素C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原子质量比为9:1:12【答案】C【解析】【详解】A.由分子结构简式可知,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6,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式可知,每个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每个原子有一个原子,所以维生素C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核,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维生素C(化学式C6H8。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X12+8X1+6X16=176,所以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叙述错误,故符合题意;D.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X6):(1X8):(16X6)=9:1:12,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4.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碳原子⑤——碳原子⑤Q一氯原子A.反应前后均为混合物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①②⑤D.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④⑤【答案】C【解析】【分析】点燃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实质是:2CO+O=2CO。22【详解】A、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前的物质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属于混合物,反应后有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分子和反应过程中过量的氧气分子,为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①②③,符合题意;D、由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所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即④⑤,不符合题意。故选C。.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0口20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重铬酸钾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A.+6 B.+3 C.+5 D.+1【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本题。【详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重铬酸钾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1)x2+2x+(-2)x7=0,解答x=+6;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科学家发现亚硝酸氮是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亚硝酸氮的化学式为N(NO2)3,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错误的是( )N(NO2)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N(NO2)3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N(NO2)3属于氧化物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8%【答案】B【解析】【详解】A.亚硝酸根NO2的化合价为-1,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X3=0,则x=+3价,故正确;B.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每个N(NO2)3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故错误;C.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N(N02)3是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故正确;一一一,一一一…, 14X4 一一D.三亚硝酸氮中氮兀素的质量分数为।-心--100%"36.8%,故正确。故选:Bo.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你是不是不喜浓法宝宝了?A.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C.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苯完全燃烧产物有CO2和H2O【答案】D【解析】【详解】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x6+1x6=78,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由苯的化学式C6H6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x6):(1x6)=12:1,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苯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特别注意质量比和个数比是否混淆。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条的质量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B.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D.12g碳和16g氧气反应,可生成28g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镁条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和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错误。.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是因为其中的C变为CO2气体,其中的H元素变为乙0蒸汽逸出,逸出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C.高镒酸钾受热分解得到镒酸钾、二氧化镒、氧气。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因此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蒸汽。D.C+0,型CO,。12g.由方程式可知12g碳和32g氧气恰好反应,而给出的氧气的质量是16g,不足量,因此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按照氧气来计算。可生成22g.错误。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级反应物有一种是过量时的计算的知识。.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甲 乙 丙A.该反应中共有3种分子B.该反应中分子数减少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3:2+3 .2 -【详解】A、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中共有甲、乙、丙3种分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3:2,所以该反应中分子数减少,故B正确,不符合题在意;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和乙的总质量等于生成丙的总质量,结合分子个数关系可知,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相等,故C错误,符合题意;D、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生成物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

567%W16%013%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分教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教567%W16%013%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分教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100-52-3=45,故A错误;B、反应后W质量是0,是反应物,氧气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分数增大,都是生成物,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C、反应后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分数都增大,说明W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的碳元素、氢元素来自于W,因此W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W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52%-8%)X^+(4.5%—9%)X^-(67%-3%)=口即w中不含有氧元素,故C正确;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二 •,」:;,; ; ::,故D错误。故.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Cl2 B.H2 C.NH3 D.HCl【答案】A【解析】【详解】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气体可能是氯气,氢气为无色的无毒气体;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不可能生成氨气;氯化氢气体无色,不可能是氯化氢。故选A。.某金属单质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X的用量/gY的用量/g生成X2Y的质量/g17.41.68.029.63.212.0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A.4:1 B.3:1 C.2:1 D.37:8【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两次实验数据表,Y的用量增加1倍,而生成X2Y的质量却没有增加1倍,说明第2次反应时,Y有剩余,9.6gX完全反应,生成12.0gX2Y,则同时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12.0g-9.6g=2.4g;故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9.6g:2.4g=4:1.故选A.13.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碳、氢、硫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只含碳、氢元素 D.一定含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根据元素守恒,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故选A。1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3个硝酸根离子:3NO3- B.2个铝原子:A12C.五氧化二磷分子:02P5 D.标出氯化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MgCi2【答案】A【解析】【详解】A.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离子符号前加相应的数字,3个硝酸根离子:3N03-,此选项正确;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铝原子:2A1,此选项错误;五氧化二磷属于氧化物,氧化物的化学式中,氧元素符号在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可表示一个该分子,故五氧化二磷分子:P2O5,此选项错误;D.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氯化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MgC1l2,此选项错误。故选A。15.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的质量值)83254反应后物质的质量值)16X524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5X值为28【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质量总和,反应后增加的是反应物,减少的是生成物。【详解】A、反应后甲增加Y16g-8g=8g,则甲是生成物,丁增加了24g-4g=20g,则丁是生成物,丙反应前后质量没变,丙可能没参加反应或是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8g+32g+5g+4g=16g+X+5g+24g,贝|X=4g,则反应表达式是乙T甲+丙,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B、丙反应前后质量没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或者没参加反应,故B正确;C.反应后甲增加了16g-8g=8g,丁增加了24g-4g=20g,则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8:20=2:5,故C正确;D、在密闭容器中,则有8g+32g+5g+4g=16g+X+5g+24g,贝UX=4g,故D不正确。故选D。16.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6.43.24.02.8反应后质量⑴)5.2X7.22.8A.a和c是反应物 B.d一定是催化剂C.X=2.0g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a的质量变化后减小,为反应物,c的质量变化后增大,为生成物。此项不正确。B、d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未发生变化,可能为催化剂或没有参与该反应。此项不正确。C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列式为:6.4g+3.2g+4.0g+2.8g=5.2g+X+7.2g+2.8g,可解得X=1.2g。此项不正确。D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的质量变化后减小,为反应物,c的质量变化后增大,为生成物。所以反应为化合反应。此项正确。故选D项。1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XYZW反应前的质量(g)211616反应后质量(g)17m611A.物质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反应后Z和Y的质量比为6:1D.反应的Z和W的质量比为2:1【答案】B【解析】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2+l+16+16=35g=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17+m+6+ll,故m=lgoY物质反应前后质量未发生改变,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选项正确。反应前后,X物质质量增多,Y质量不变,Z质量减少,W质量减少,两种反应物参加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则该反应为化合反应,选项错误。反应后Z质量为6g,Y质量为1g,故反应后Z和Y的质量比为6:1,选项正确。反应后剩余6gZ,则消耗的质量为16-6=10g。反应后剩余的W为Hg,消耗的W为16-ll=5g,故反应的Z和W的质量比为2:1,选项正确。故答案选Bo【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对于反应前后质量未发生改变的物质,可能作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完全与反应无关,所以首先需要通过密闭容积内质量守恒计算未知量的值。.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注:表小碳原子表T图注:表小碳原子表T氮原子0表示氧原子A.A.图中有两种单质和两种氧化物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答案】D【解析】B.反应前后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D.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分析】【详解】图中有一种单质三种化合物,故A不正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故B不正确;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是错误的叙述,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C不正确;D、反应物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生成物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故D正确。故选D。.汉黄芩素(C16Hl2O5)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汉黄芩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汉黄芩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C.汉黄芩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汉黄芩素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答案】D【解析】A、汉黄苓素的化学式为C16Hl2。5,由化学式可知,汉黄苓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正确;B、汉黄苓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x16):(16-5)=12:5,故正确;C、汉黄苓素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D、汉黄苓素是由分子构成,应该说1个汉黄苓素分子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故错误。故选D。20.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o-8aA原子B原子外余于R贵于息:乳牙子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D.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A+B=A2B【答案】D【解析】A、由微观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种类未变,从而可知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B、结合图示可知该反应在发生时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均未发生变化,所以元素的种类一定未变;C、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种类未变,从而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D、由反应图示中关于分子结构及分子的变化情况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2+B2=2A2B;故选D.21.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6.414.03.21.0

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10.07.2x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是反应物 B.x=3.2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d一定是催化剂【答案】C【解析】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增多的质量是生成的质量,减少的质量是参加反应的质量。a质量增多,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0.0g-6.4g=3.6g,b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4.0g-7.2g=6.8g,d的质量不变,可能作催化剂,6.8g>3.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c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6.8g-3.6g=3.2g,该反应是:b=a+c。A.b是反应物,错误;B.x=3.2+3.2=6.4,错误;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正确;D.d可能是催化剂,错误。故选C。点睛:首先根据反应前后的差量判断出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出待测质量的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问题即可迎刃而解。22.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O氢琼子+8f甲 乙丙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f甲 乙丙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C.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答案】C密碳原子T♦氧原子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解析】【分析】【详解】A.由题中信息可知,丙的化学式为CH3OH,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6=32;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不是“g”;B.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3x2)=22:3D.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选C23.在一密闭容器内有M、N、Q、R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MNQR反应前质量⑴)2155111反应后质量⑴)11待测850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待测物质N的质量为22g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反应中M、N、Q、R四种物质质量比为9:37:80:111【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重量不变,可得;2+15+5+111=11+待测+85+0,故待测=37g,所以反应后密闭容器中N的质量为37g;根据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的增减,即反应后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可知M、N、Q是生成物,R是反应物;故该反应为R-M+N+Q是分解反应;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11-2):(37-15):(85-5):(111-0)=9:22:80:111,故D答案是错误的。故选C。【点睛】先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待测物质的质量,然后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增或减判断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判断反应,此为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24.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OH)2J,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Y B.X一定是CuCl2C.Y可能是HO D.Y可能是NaSO2 24【答案】A【解析】由题中信息知,X是可溶性铜盐,Y是可溶性钠盐。A.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Y。故A正确。B.X不一定是CuCl2故B错误。C.Y不可能是H2O。故C错误。D.Y不可能是Na2sO4故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5.物质X、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X+2Na0H-2Y+Cu(OH)2J,则()A.X一■定是Cu(N03)2 B.X的式量比Y大C.Y中阴离子的化合价为-2 D.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的叙述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是可溶性铜盐且其阴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因为反应物为盐和碱,故该反应的类型为复分解反应,因为氢氧化铜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分子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X的式量一定比Y大,故答案选择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类型26.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A.H2O B.He C.O2 D.NaCl【答案】D【解析】【详解】A、H2O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B、He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C、02是由氧分子直接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D、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故选D27.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24.550.10.4反应后的质量(g)0515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丁是催化剂D.B.丁是催化剂D.x=10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由表格的数据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4.5g+5g+0.1g+0.4g=5g+15g+x,则x=10g,物质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故甲为反应物,而质量增加的丙、丁为生成物;即反应物为一种,而生成物为两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故属于分解反应.【详解】A、乙的质量不变,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