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节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知识点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新知探究受力情况a运动情况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知识点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从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1)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联系起来.(2)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通过运动学规律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1新知探究知识点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从受力情况确定受力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受的力.1新知探究新知探究【探究】如图所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如果:(1)汽车做匀加速运动。(2)汽车关闭油门滑行。试结合上述情况讨论:由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其运动的思路是怎样的?提示:通过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加速度,然后由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及时间等。知识点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新知探究知识点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例1: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为2kg,在6.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1。求物体在4s末的速度和4s内发生的位移?1新知探究知识点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新知探究知识点
正交分解法在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正交分解法是解答动力学问题的基本工具,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时,一般应用正交分解法。2新知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正交分解形式知识点
正交分解法在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建立坐标系时通常有两种情况(1)分解力而不分解加速度:此时我们一般沿a的方向和垂直于a的方向建立坐标系,并规定a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2)分解加速度而不分解力:若物体受的几个力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且加速度不沿这两个方向,此时若分解力会比较繁琐,可以沿这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分解加速度。2新知探究知识点
正交分解法在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例】如图车厢沿水平方向以加速度a匀加速前进,车厢后面的竖直内壁上一个物体A正好沿壁相对车匀速下滑,求:物块和竖直壁间动摩擦因数为μ。2新知探究aA知识点
正交分解法在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解:设A物体的质量为mA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由牛顿第二定律得:X轴:F1=mAa①Y轴:F2=mAg②又因F2=μF1
③联立以上方程得:μ=g/a2新知探究xyo知识点
正交分解法在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例】用倾角θ=30°的传送带传送m=0.5kg的物体,物体与传送带间无滑动,求在下述情况下物体所受摩擦力;(1)传送带静止;(2)传送带以v=3m/s的速度匀速向上运动;(3)传送带以a=2m/s2加速度匀加速向下运动。2新知探究θ知识点
正交分解法在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解:物体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1)传送带静止:物体受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设为f,由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得:x轴:f-mgsinθ=0即f=mgsinθ=0.5×9.8×0.5N=2.45N方向沿斜面向上2新知探究xxy知识点
正交分解法在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解:(2)传送带匀速斜向上时,物体受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设为f,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同理:f=2.45N方向沿斜面向上(3)传送带加速斜向下时:设摩擦力沿斜面向下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sinθ=ma,代入数据解得f=-1.5N负号说明f方向沿斜面向上。2新知探究xxy知识点
连接体问题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有一定相互作用的物体构成连接体。内力和外力连接体内部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内力;系统内的物体受到系统外的物体的作用力是外力。内力和外力的区分取决于所选择的研究对象。3新知探究知识点
连接体问题连接体问题的处理方法3新知探究整体法隔离法概念将加速度相同的几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的方法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分隔开分析的方法选用原则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力或系统整体的加速度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注意问题受力分析时不要再考虑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一般隔离受力较少的物体知识点
连接体问题
3新知探究知识点
连接体问题3新知探究知识点
连接体问题3新知探究知识点
几种临界状态及其对应的临界条件4新知探究临界状态临界条件速度达到最大或最小物体所受的合力为0,即加速度为0两物体刚好分离两物体间的弹力绳刚好被拉直绳中张力为0绳刚好被拉断绳中张力等于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两物体刚要发生相对滑动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课堂训练C
课堂训练C3.一光滑斜劈,在力F推动下向左匀加速运动,且斜劈上有一木块恰好与斜劈保持相对静止,如图4-6-3所示,则木块所受合力的方向为()A.水平向左B.水平向右C.沿斜面向下D.沿斜面向上课堂训练A4.一间新房要盖屋顶,为了使下落的雨滴能够以最短的时间淌离屋顶,则所盖屋顶的顶角应为(设雨滴沿屋顶下淌时,可看作在光滑的斜坡上下滑)()A.60°B.90°C.120°D.150°课堂训练B5.如图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