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控、硫化氢防护知识汇编_第1页
井控、硫化氢防护知识汇编_第2页
井控、硫化氢防护知识汇编_第3页
井控、硫化氢防护知识汇编_第4页
井控、硫化氢防护知识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SY/T6277—2005)3人员培训3.2在含硫化氢环境中的作业人员上岗前都应接受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培训内容按SY/T6137-2005的相关内容执行。4硫化氢监测仪及硫化氢监测4.1硫化氢监测仪应采用固定式和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4.1.1固定式硫化氢监测仪现场需24h连续监测硫化氢浓度时,应采用固定式硫化氢监测仪,探头数可以根据现场气样测定点的数量来确定。检测仪探头置于现场硫化氢易泄漏区域,主机应安装在控制室。4.1.2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固定式和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的第1级预警阈值均应设置在15mg/m3,第2级预警阈值均应设置在30mg/m3。4.1.3报警浓度设置作业人员在危险场所应配带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用来监测工作区域硫化氢的满泄漏和浓度变化。4.1.4硫化氢监测仪的性能要求硫化氢监测仪的性能应满足表1所确定的要求。表1硫化氢监测仪应满足的参数参数名称固定式携带式监测范围mg/m30~1500~150显示方式31/液晶显示(ppm或mg/m3)或信号传送3匕液晶显示(ppm或mg/m3)监测精度%W1W1报警点mg/m30~150连续可调0~150连续可调报警精度W5W5报警方式(1)蜂鸣器;(2)闪光(1)蜂鸣器;(2)闪光响应时间sT50W30(满量程50%)T50W30(满量程50%)电源220V,50Hz(转换成百流)干电池或镍镉电池连续工作时间h连续工作,1000传感器寿命年,1(电化学式),5(氧化式),1(电化学式)工作温度—20~55(电化学式)—20~55(电化学式)

°C—40°C—40〜55(氧化式)—40~55(氧化式)相对湿度%W95W95校验设备配备标准样品气配备标准样品气安全防爆性本安防爆本安防爆a) 满量程响应时间;b) 报警响应时间;c) 报警精度。4.1.5硫化氢监测仪的校验及检定硫化氢监测仪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校验。固定式硫化氢监测仪一年校验一次,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半年校验一次。在超过满量程浓度的环境使用后应重新校验。硫化氢监测仪的检定应按JJG695-2003规定执行。4.2含硫化氢作业环境中硫化氢的监测4.2.1钻井过程钻井过程中,钻到含硫油气层前,应充分作好硫化氢监测和防护的准备工作。钻井过程中的硫化氢监测按SY/T5087—2005的规定执行。钻井现场应配备固定式硫化氢监测仪,并至少应配备5台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其他专业现场作业队也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5人身安全防护设备及防护5.1.1在硫化氢浓度较高或浓度不清的环境作业,均应采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5.2含硫化氢环境中的人身安全防护措施5.2.1安全防护措施在含硫化氢环境中作业应采用以下安全防护措施:a)根据不同作业环境配备相应的硫化氢监测仪及防护装置,并落实人员管理,使硫化氢监测仪及防护装置处于备用状态;b) 作业环境应设立风向标;c) 供气装置的空气压缩机应置于上风侧;d) 重点监测区应设置醒日的标志、硫化氢监测探头、报警及排风扇;e) 进行检修和抢险作业时,应携带硫化氢监测仪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f)当浓度达到15mg/m3预警时,作业人员应检查泄漏点,准备防护用具,迅速打开排风扇,实施应急程序;当浓度达到30mg/m3报警时,迅速打开排风扇,疏散下风向人员,作业人员应戴上防护用具,进入紧急状态,立即实施应急方案。5.2.2钻井过程其他专业现场作业队也应每人配备一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SY/T5087—2005)3术语和定义阈限值thresholdlimitvalue(TLV)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长期暴露都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硫化氢的阈限值为15mg/m3(10),二氧化硫的阈限值为5.4mg/m3(2)。安全临界浓度safetycriticalconcentration工作工作人员在露天工作8h可接受的硫化氢最高浓度[参考《海洋石油作业硫化氢防护安全要求》1989)1.3条中硫化氢的安全临界浓度为30mg/m3(20ppm)]。危险临界浓度dangerousthresholdlimitvalue达到此浓度时,对生命和健康会产生不可逆转的或延迟性的影响[参考《海洋石油作业硫化氢防护安全要求》(1989)中硫化氢的危险临界浓度为150mg/m3(100ppm)]。4人员防护4.2.3固定式硫化氢监测系统用于油气井钻井作业的固定式硫化氢监测系统,应能同时发生声光报警,并能确保整个作业区域的人员都能看见和听到。4.2.4监测传感器的位置监测伟感器至少应在下述位置安装:a) 方井;b) 钻井液出口管口、接收罐和振动筛;c) 钻井液循环罐;d) 司钻或操作员位置;e) 井场工作室;f) 未列入进入限制空间计划的所有其他硫化氢可能聚集的区域。4.2.5便携式硫化氢监测仪作业现场应至少配备便携式硫化氢监测仪5台。4.2.6报警的设置4.2.6.1当空气中硫化氢含量超过阈限值时[15mg/m3(10ppm)],监测仪能自动报警。4.2.6.2第一级报警值应设置在阈限值时[硫化氢含量15mg/m3(10ppm)],达到此浓度时启动报警,提示现场作业人员硫化氢的浓度超过阈限值。4.2.6.3第二级报警值应设置在安全临界浓度[硫化氢含量30mg/m3(20ppm)],达到此浓度时,现场作业人员应佩戴空气呼吸器。4.2.6.4第三级报警值应设置在危险临界浓度[硫化氢含量150mg/m3(100ppm)],报警信号应与二级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警示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撤离。4.2.7监测设备的检查、校验和检定4.2.7.1在极端湿度、温度、灰尘和其他有害环境的作业条件下,检查、校验和测试的周期应缩短。4.2.7.2监测设备应由有资质的机构定期进行检定。4.2.7.3检查、校验和测试应做好记录,并妥善保存,保存期至少1年。4.2.7.4设备报警的功能测试至少每天一次。4.2.8钻进油气层的检测钻入油气层时,应依据现场情况加密对钻井液中硫化氢的测定。4.2.9预探井的检测在新构造上钻预探井时,应采取相应的硫化氢监测和预防措施。4.3呼吸保护设备陆上钻井队当班生产班组应每人配备一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每次使用后都应进行清洁和消毒。4.3.3面罩的限制在使用之前进行面罩与脸部的密接测试。5.4对可能遇有硫化氢的作业井场应有明显、清晰的警示标志,并遵守以下要求:井处于受控状态,但存在对生命健康的潜在或可能的危险[硫化氢浓度小于15mg/m3(100ppm)],应挂绿牌;a) 对生命健康有影响[硫化氢浓度15mg/m((10ppm广30mg/m((20ppm)],应挂黄牌;b) 对生命健康有威胁[硫化氢浓度大于或可能大于30mg/m3(20ppm)],应挂红牌。7地质及钻井工程设计的特殊要求7.1地质设计的特殊要求7.1.1应对拟定探井周围3km,生产井井位2km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公路、铁路和厂矿等进行勘测,并在地质设计中标明其位置。7.1.2在煤矿、金属和非金属矿等非油气矿藏开采区钻井,还应标明地下矿井、坑道的层位、分布、深度和走向及地面井位与矿井、坑道的关系。7.1.3在含硫地区的钻井设计中,应注明含硫地层及其深度和预计硫化氢含量。7.1.4在江河干堤附近钻井应标明干堤、河道位置,同时应符合国家安全、环保规定。7.2.4钻开高含硫地层的设计钻井液密度,其安全附加密度在规定的范围内(油井0.05g/cm3~0.10g/cm3,气井0.07g/cm3~0.15g/cm3)时应取上限值;或附加井底压力在规定的范围内(油井1.5MPa~3.5MPa,气井3MPa~5MPa)时应取上限值。7.2.9不允许在含硫油气地层进行欠平衡钻井。9井场安全9.1.2在开始作业前,生产经营单位、承包公司、钻井公司、服务公司和其他与工作有关的代表应讨论有关油气井的数据和将要执行的作业的有关事项,并以合同形式明确各方的安全责任。9.2日常检查在每天开始工作之前,应由指定的井场监督实行日常检查。应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检查项目:a) 已经或可能出现硫化氢的工作场地;b) 风向标;c) 硫化氢监测设备及警报(功能试验);d) 人员保护呼吸设备的安置;e) 消防设备的布置;f) 急救药箱和氧气瓶。9.8硫化氢着火源为了将可能的着火源减至最低,应考虑下列事项:a) 强制执行“不准吸烟”的规定;b) 在危险区使用的任何电器设施等均应满足防爆要求;c) 禁止装备有催化转化器的车辆在十分接近井口的地方作业,除非采取了措施保证该地安全而没有产生火花的可能;没有参与应急作业的车辆应在远离井口的警戒线以外;d) 在离井口30m以内的所有内燃机的排气管上,应安装火花捕捉器或等同的设备;e) 将明焰烘箱、明火、焊接作业或其他可能的火源(电动工具、无线电通信等)限制在指定的区域;f) 其他防止火源措施。11取心作业11.1.1在从已知或怀疑含有硫化氢的地层中起出岩心之前应提高警惕。在岩心筒到达地面以前至少10个立柱,或在达到安全临界浓度时,应立即戴上正压式空气呼吸器。11.1.2当岩心筒已经打开或当岩心已移走后,应使用移动式硫化氢监测设备来检查岩心筒。在确定大气中硫化氢浓度低于安全临界浓度之前,人员应继续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11.1.3在搬运和运输含有硫化氢的岩心样品时,应提高警惕。岩样盒应采用抗硫化氢的材料制作,并附上标签。钻井井控技术规程

SY/T6426—20053钻井井控设计3.1油气井井口距高压线及其他永久性设施应不小于75m;距民宅应不小于100m;距铁路、高速公路应不小于200m;距学校、医院和大型油库等人口密集性、高危性场所应小于500m,含硫油气井应急撤离措施参见SY/T5087有关规定。3.2对井场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矿(包括开采地下资源的矿业单位)、国防设施、高压电线和水资料情况以及风向变化等进行勘察和调查,并在地质设计中标注说明。3.3根据物探资料及本构造邻近井和邻构造的钻探情况,提供本井全井段地层孔隙压力和地层破裂压力剖面(裂缝性碳酸盐岩地层可不作地层破裂压力曲线,但应提供邻近已钻井地层承压检验资料)、浅气层资料、油气水显示和复杂情况。3.4根据地质提供的资料,钻井液密度设计以各裸眼井段中的最高地层孔隙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值为基准,另加一个安全附加值;a) 油井、水井为0.05g/cm3〜0.10g/C1T13或控制井底压差1.5MPa〜3.5MPa;b) 气井为0.07g/cm3〜0.15g/cm3或控制井底压差3.OMPa〜5.OMPa。3.5根据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岩性剖面及保护油气层的需要,设计合理的井身结构和套管程序,并满足如下要求:a)探井、超深井、复杂井的井身结构应充分估计不可预测因素,留有一层备用套管;b)在地下矿产采掘区钻井,井筒与采掘坑道、矿井通道之间的距离应不少于100m,应封住开采层并超过开采段100m;d)套管下深要考虑下部钻井最高钻井液密度和溢流关井时的井口安全关井余量;含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高压气井的油层套管一、有害气体含量较高的复杂井技术套管,其材质和螺纹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3.12欠平衡钻井应在地层情况等条件具备的井中进行。欠平衡钻井施工设计书中应制定确保作业安全、防止井喷失近代或着火以及防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伤害的安全措施。5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和检查验收5.1应加强地层对比,及时提出可靠的地质预报,在进入油气层前50m一100m,应按照下步钻井的设计最高钻井液密度值,对裸眼地层进行承压能力检验。作业班每月应进行不少于一次不同工况的防喷演习。5.2.1安全防护措施在含硫化氢环境中作业应采取以下安全防护措施:a) 根据不同作业环境配备相应的硫化氢监测仪及防护装置,并落实人员管理,使硫化氢监测仪;b) 起钻前充分循环井内钻井液使其性能均匀,进出口密度差不超过0.02g/cm3;c) 起钻中严格按规定及时向井内灌满钻井液并作好记录、校核、及时发现异常情况;d) 钻头在油气层中和油气层顶部以上300m井段内起钻速度不得超过0.5m/s;e) 在疏松地层,特别是造浆性强的地层,遇阻划眼时应保持足够的流量,防止钻头泥包;f)6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6.1钻井队应严格按工程设计选择钻井液类型和密度值。钻井中要进行以监测地层压力为主的随钻监测,绘出全井地层压力梯度曲线。当发现设计与实际不相符合时,应按审批程序及时申报,经批准后才能修改。但若遇紧急情况,钻井队可先处理再及时上报。6.4下列情况需进行短程起下钻检查油气侵和溢流;a)钻开油气层后第一次起钻前;b) 溢流压井后起钻前;c)钻开油气层井漏堵漏后或尚未完全堵住起钻前;d) 钻进中曾发生严重油气偿但未溢流起钻前;e) 钻头在井底连续长时间工作后中途需乔井壁时;f) 需长时间停止循环进行其他作业(电测、下套管、下油管、中途测试等)起钻前。6.6起、下钻中防止溢流、井喷的技术措施:a) 保持钻井液有良好的造壁性和流变性;b) 起钻前充分循环井内钻井液使其性能均匀,进出口密度差不超过0.02g/cm3;c) 起钻中严格按规定及时向井内灌满钻井液并作好记录、校核、及时发现异常情况;d) 钻头在油气层中和油气层顶部以上300m井段内起钻速度不得超过0.5m/s;e) 在疏松地层,特别是造浆性强的地层,遇阻划眼时应保持足够的流量,防止钻头泥包;f)起钻完应及时下钻,严禁在空井情况下进行设备检修。6.9加强溢流预兆及溢流显示的观察,做到及时发现溢流。“坐岗”观察滴流显示的人员应在进入油气层前100m开始“坐岗”,“坐岗”人员上岗前应经钻井队技术人员技术培训。“坐岗”人员发现溢流、井漏及油气显示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司钻。要求:a) 钻进中注意观察钻时、放空、井漏、气测异常和钻井液出口流量、流势、气泡、气味、油花等情况,及时测量钻蟛液密度和粘度、氯根含量、循环池液面等变化,并作好记录;b) 起下钻中注意观察、记录、核对起出(下入)钻具体积和灌入(流出)钻井液体积;观察悬重变化以及防钻头水眼堵塞后突然打开引起的井喷。8防火、防爆、防硫化氢安全措施8.1.2井场电器设备、照明器具及输电线路的安装应符合SY5225中的相应规定。8.2防硫化氢措施8.2.9控制住井喷后,应对井场各岗位和可能积聚硫化氢的地方进行浓度检测。9井喷失控的处理9.1严防着火。9.2应设置观察点,定时取样,测定井导播各处天然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含量,划分安全范围。9.5井口装置和井控管汇完好条件下井喷失控处理;a) 按规定和指令动用机动设备、发电机及电焊;对油罐、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易燃易爆物采取安全保护措施;b) 迅速组织力量配制压井液压井,压井液密度根据邻近井地质、测试等资料和油、气、水喷出总量以及放喷压力等来确定;其准备量应为井筒容积的2倍〜3倍。10井控技术培训、考核从事钻井生产、技术和安全管理的各级人员应持“井控操作证”上岗。10.2欠平衡钻井、固井、综合录井、钻井液、取心、定向井等专业服务公司的技术人员及主要操作人员;现场地质技术人员和地质设计人员;10.5井控技术培训要求对钻井队技术人员以及欠平衡钻井、固井、综合录井、钻井液、取心、定向井等专业服务公司的技术人员的培训,要以正确判断溢流。关于印发《中原石油勘探局井控安全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钻井〔2007〕10号)三、溢流监测和油气层井控作业操作规程1钻开油气层(或目的层)前的准备: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准钻开油气层(或目的层),应立即停工整改:1.1未执行钻开油气层申报审批制度;1.2未按要求储备重钻井液和加重材料;1.3井控装备未按照要求试压或试压不合格;1.4内防喷工具配备不齐全或失效;1.5防喷演习不合格的;1.6井控监测仪器仪表、辅助及安全防护设施未配套或配套不齐全的。2油气层井控作业2.1在油气层钻进中,发现溢流严禁强行起钻到安全井段或循环观察。2.2加强地层对比,及时提出地质预告。探井应开展随钻压力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技术方案。2.3严格按照钻井工程设计施工,钻井施工过程中出现与设计不符时按《中原油田石油工程运作管理暂行规定》变更设计,以避免井下复杂情况和事故的发生。如遇紧急情况钻井队可边处理边汇报。2.4重点探井、高难度复杂井、特殊工艺井、高压油气井的钻井液密度应提前100米,开发井提前50米达到下一个压力梯度所要求的钻井液密度。提高钻井液密度时应均匀,一般每循环周提高不大于0.02-0.034g/cm3.2.5钻进中遇到钻速突然加快(正常钻时的1/3以下,进尺不超过0.5-1米),放空、井漏、蹩钻、跳钻、气测及油、气、水显示异常等情况,应停钻循环观察.2.6从进入油气层前100米开始,正常钻进时每天以1/2-1/3正常排量做一次低泵速试验并记录泵冲、排量、立管压力等数据;当钻井液性能或者钻具组合发生较大变化时应重作上述低泵速试验。2.7井内混油或采取任何其它降低液柱压力的措施时,必须计算当量密度,确保钻井液液柱压力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低于地层孔隙压力,并控制混入(或泵入)速度,防且诱发溢流、井喷。2.8关井最高压力不得超过井控装备的额定工作压力、套管抗内压强度的80%和地层破裂压力值三者中的最小值。2.9油气层起下钻要求2.9.1坚持用短程起下钻方法检测油气侵和溢流,循环观察油气上窜速度。油、气上窜速度在规定的范围内(气层小于10米/小时,油层小于15米/小时)才能起钻。2.9.2起完钻要及时下钻,尽量缩短空井时间。下钻时要控制下钻速度,防止产生过大的激动压力产生造成井漏;有专人观察钻井液返出量并做好返出量记录。2.9.3若需要检修或其他停工时,必须先将钻具下到套管鞋处,井口接上方钻杆,同时加强坐岗观察,密切观察钻井液的返出情况。禁止空井检修和其他停工。2.9.4下钻到底后,开泵应由小排量逐步增至钻进排量,并准确测出油气上窜速度,作为调整钻井液密度的依据。3钻开油气层后,每次起下钻必须对井控装备开、关活动3.1钻头在油气层中和油气层顶部以上300米井段内起钻速度不得超过0.50米/秒,起钻时每起3柱钻杆或者1柱钻铤灌满一次钻井液并做好灌入量记录;坐岗工和录井队监测人员认真核对灌入量和起出钻具体积;检修设备时,钻具起到或下到套管鞋处,严禁空井或钻具静止在裸眼井段进行检修。3.2在钻开油气水层后,下套管前应换装套管闸板芯子(下尾管时可不换套管闸板芯子,但要准备与钻杆连接的转换接头),并试压合格(试压值不大于本次所用套管抗外挤强度的80%)。4溢流监测4.1从安装防喷器开钻之日起钻井队坐岗工开始坐岗,录井队录井工从录井施工之日起开始坐岗;观察井口钻井液返出情况、每15分钟记录一次罐液面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加密监测,发现溢流或其他异常情况及时报告。4.2起钻或下钻中每3〜5柱钻杆或1柱钻铤核对一次钻井液灌入或返出量;在电测、空井时坐岗工应坐岗观察钻井液出口管。坐岗工应认真填写坐岗观察记录。4.3钻井队值班干部应检查坐岗工坐岗情况,并签字。4.4坚持“发现溢流立即关井,怀疑溢流关井(停止作业)检查”的原则,发现溢流、井漏及油气显示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司钻。5溢流的处理5.1坐岗工发现溢流应做到1方报警,2方关井。报警信号为一长鸣喇叭(不短于30秒),关井信号为两声短鸣喇叭,开井为三声短鸣喇叭。5.2关井后钻井队专人连续观测和记录立管压力和套管压力,录井队要监测关井立管压力和套管压力的变化。钻井队根据关井立、套压力的变化,绘制关井压力曲线,正确判断溢流类型,选择合理的压井方法,进行压井施工计算,填写压井施工单。最大关井压力不能超过下面三项中的最小值:a) 井控装备的额定工作压力;b) 井内套管抗内压强度的80%;c) 套管鞋处的地层破裂压力所允许的井口关井压力;对于技术套管下到油气层顶部的井(不包括浅气井),最大关井压力不考虑套管鞋处的地层破裂压力所允许的井口关井压力。5.3关闭闸板防喷器后,严禁活动钻具。关闭环形防喷器后,可上下活动钻具,但仅限于钻杆本体部分,不能过钻杆接头,不允许转动。5.4各岗应认真检查所负责装备的工作情况,并做好加重、除气、压井准备、警戒等工作。5.5关井后几种情况的处理方法:关井立管压力关井套管压力处理方法>0>0实施压井作业=0>0节流除气或加重循环=0=0继续施工注意观察四、地破试验操作规程1地破试验程序1.1预探井在安装防喷器开钻之日起开始做低泵冲试验,其它井在钻开油气层验收后开始做低泵冲试验;钻井队在钻进、循环作业时每日做低泵冲试验并记录。1.2地破压力试验最高压力不得大于如下两者的较小值:a) 井口设备的额定工作压力;b) 井口套管抗内压强度的80%。1.2.1每次下套管固井后,在钻出套管鞋进入第一个易漏层,做一次地破试验,绘出泵入量〜压力曲线;1.2.2地破压力试验最高当量钻井液密度为本井段设计所用最高钻井液密度附加0.50g/cm3,地破压力试验控制当量密度不超过2.30g/cm3;1.2.3对于在碳酸盐岩地层进行的地层漏失试验,试验最高当量钻井液密度为预计下部施工中作用在井底的最高井底压力相当的当量钻井液密度;1.2.4压力敏感性地层可不进行地层破裂压力试验和地层漏失试验。1.2.5试验完后应标出地破压力、地层漏失压力等,绘出泵入量〜压力曲线,并记录在井控工作月报和井控工作记录本上;钻井工程师做好压井提示牌,放置于节流管汇、节流控制箱处。1.3对于油气层上部裸眼承压能力不能满足钻开油气层要求的井要设法提高承压能力后再进行下步作业。3四种工况下关井程序规定3.1钻进中发生溢流时a) 发:发出信号(一声长呜喇叭不少于30秒)。b) 停:停转盘、停泵,上提方钻杆。c) 开:开启手(液)动平板阀。d) 关:关防喷器(先关环形防喷器,后关半封闸板防喷器)。e) 关:先关节流阀(试关井),再关节流阀前的平板阀。f) 看:认真观察,准确记录立管和套管压力以及循环池增减量,并迅速向值班干部报告。3.2起下钻中发生溢流时a) 发:发出信号(一声长鸣喇叭不少于30秒)b) 停:停止起下钻作业。c) 抢:抢接回压阀。d) 开:开启手(液)动平板阀。e) 关:关防喷器(先关环形防喷器,后关半封闸板防喷器)。f) 关:先关节流阀(试关井),再关节流阀前的平板阀,接方钻杆。g) 看:认真观察,准确记录立管和套管压力以及循环池增减量,并迅速向值班干部报告。3.3起下钻铤中发生溢流时a) 发:发出信号(一声长鸣喇叭不少于30秒)。b) 停:停止起下钻作业。c) 抢:抢接回压阀、钻杆。d) 开:开启手(液)动平板阀。e) 关:关防喷器(先关环形防喷器,后关半封闸板防喷器)。f) 关:先关节流阀(试关井),再关节流阀前的平板阀,接方钻杆。g) 看:认真观察,准确记录立管和套管压力以及循环池增减量,并迅速向值班干部报告。3.4空井发生溢流时a) 发:发出信号(一声长鸣喇叭不少于30秒)。b) 开:开启手(液)动平板阀。C)关:先关环形防喷器,后关全封封闸板防喷器。d) 关:先关节流阀(试关井),再关节流阀前的平板阀。e) 看: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套管压力以及循环池增减量,并迅速向值班干部报告。4下套管作业关井程序4.1软关井操作程序4.1.1发出报警信号,停止下套管作业;4.1.2下放套管至吊卡离转盘面100毫米(±50毫米)处;4.1.3打开液动放喷阀,关闭环形防喷器;4.1.4关闭与井内套管尺寸相符的半封闸板防喷器,将吊卡缓慢坐在转盘面上;4.1.5关液动节流阀,再关闭液动节流阀前的平板阀,接水泥头,打开环形防喷器;4.1.6迅速向钻井监督、钻井队平台经理或钻井工程师报告;4.1.7每2分钟准确记录一次立管压力和套管压力。4.2硬关井操作程序4.2.1发出报警信号,停止下套管钻作业,下放套管至吊卡离转盘面100毫米(±50毫米)处;4.2.2打开液动放喷阀,关闭与井内套管尺寸相符的半封闸板防喷器;4.2.3将吊卡缓慢坐在转盘面上,接水泥头;4.2.4迅速向钻井监督、钻井队平台经理或钻井工程师报告;4.2.5每2分钟准确记录一次立管压力和套管压力。5开井程序5.1打开液动节流阀前的平板阀;5.2全开液动节流阀;5.3观察液气分离器出口2分钟,确认无钻井液流出;5.4打开闸板防喷器;5.5关闭液动放喷阀;5.6将液动节流阀开启度调至3/8〜1/2。关于印发地质录井处井控管理规定的

通知录井〔2006〕14号处属各单位:现将《地质录井处井控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二。。六年四月二十一日地质录井处井控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强化油气勘探开发过程的井控安全管理,严防井喷失控、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石油行业及石化集团公司标准与制度制定。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地质录井处所属单位在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的井控管理。第二章机构及职责第四条录井处成立井控领导小组:组长:李江陵副组长:汤金华成员:勾文义孟绍彬钟发彬黄佑德王金明苏兴甫韩学岩潘晓辉杨江春黄继翔王本令王文宣盖周村宗元国第五条职责1、 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井控安全标准、制度,及时组织制(修)订处有关井控安全标准、制度。2、 每季度召开井控管理会议,听取有关井控管理与井控检查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井控管理重大问题,对井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3、 监督检查各单位对井控安全法规、标准和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落实井控安全技术措施。4、 组织制定单位井控隐患治理计划,并监督检查实施进度。5、 发生井控突发事件,按照规定程序启动井喷应急预案;负责调度应急所需人员与物资。第三章地质设计的特殊要求第六条测量队应对拟定探井周围4km2,生产井井位1km2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公路、铁路和厂矿等进行勘测,提供勘测报告。并在地质设计中标明其位置。第七条在煤矿、金属和非金属矿等非油气矿藏开采区钻井,还应标明地下矿井、坑道的层位、分布、深度和走向及地面井位与矿井、坑道的关系。第八条在含硫地区的地质设计中,应注明含硫地层及其深度和预计硫化氢含量。第九条在江河干堤附近钻井应标明干堤、河道位置,同时应符合国家安全、环保规定。第十条高含硫地层的设计钻井液密度,其安全附加密度在规定的范围内(油井0.05g/cm3—0.10g/cm3,气井0.07g/cm3—0.15g/cm3)时应取上限值;或附加井底压力在规定的范围内(油井1.5Mpa—3.5MPa,气井3MPa—5MPa)时应取上限值。第四章各级人员取证要求第^一条取证制度。处经理,主管生产、技术和安全工作的副经理,录井大队长、主管领导、安全员、录井队职工,地质设计人员,各级现场管理和安全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应接受井控技术培训,并取得“井控操作证'。从事探井和已知含硫化氢油气井从事录井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同时要取得“硫化氢防护技术培训证书”。第五章录井队井控要求第十二条在含硫油气井或探井进行录井作业,现场录井人员应按照规定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第十三条固定式硫化氢检测仪探头应安装在井口、震动筛等部位。第十四条综合录井队应为现场监督和司钻提供终端显示。第十五条研发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对综合录井仪器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指导,使其掌握综合录井仪的HS、钻井液体积等工程参数异常报警值的设置和报警系统的正常维护。 2第十六条录井过程中加强地层对比,及时提出地质预告,发现钻时突然加快(正常钻时的1/3以下,进尺不超过0.5—1米)、放空、井漏、蹩钻、跳钻、气测及油、气、水显示或硫化氢显示异常,应先向司钻报告,同时向现场监督、值班干部报告,并停钻循环观察。第十七条在钻井队起下钻、检修设备、电测等非钻进过程中,综合录井必须24小时保持正常开机,设置好参数异常报警值,随时监测钻井液参数,确保报警系统正常工作。地质人员要坚守岗位坐岗,与钻井队坐岗人员认真核对起钻时钻进液灌入量和起出钻具体积情况,发现溢流应及时通知当班司钻,并提供井控相关资料。第十八条固定式和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的第1级预警阈值均应设置在15mg/m3(10ppm),第2级预警阈值均应设置在30mg/m3(20ppm)。第十九条若发生井喷或硫化氢浓度超标[达到30mg/m3(20ppm)报警]时,录井人员应按照钻井队应急预案统一行动险情紧急时,录井队长集合全体职工撤离,条件允许时应带原始资料和重要物品。第六章 附则第二十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由技术安全监督部负责解释。主题词:井控管理规定通知抄送:处领导,机关各部室。 一地质录井处经理办公室 2006年4月21日印发地质录井处井控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强化油气勘探开发过程的井控安全管理,严防井喷失控、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石油行业及石化集团公司标准与制度制定。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地质录井处所属单位在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的井控管理、硫化氢防护。第二章机构设置第四条处、大队、录井队应分级成立相应井控领导小组,单位行政正职、录井队队长为第一责任人,小组成员职责明确。第五条处、大队、测量队、资料解释中心、地质所、技术研发中心等单位应制定相关井控工作内容和相应管理制度。第六条技术安全监督中心负责全处井控管理实施的监督和日常管理,并在处井控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第三章地质设计的特殊要求第七条测量队应对拟定探井周围3km,生产井井位2km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公路、铁路和厂矿等进行勘测,提供勘测报告。并在地质设计中标明其位置。第八条油气井井口距高压线及其他永久性设施应不小于75m;距民宅应不小于100m;距铁路、高速公路不小于200m;距学校、医院和大型油库等人口密集性、高危险性场所应不小于500m。第九条在煤矿、金属和非金属矿等非油气矿藏开采区钻井,还应标明地下矿井、坑道的层位、分布、深度和走向及地面井位与矿井、坑道的关系。第十条在含硫地区的地质设计中,应注明含硫地层及其深度和预计硫化氢含量。第^一条在江河干堤附近钻井应标明干堤、河道位置,同时应符合国家安全、环保规定。第十二条高含硫地层的设计钻井液密度,其安全附加密度在规定的范围内(油气井0.05g/cm3—0.10g/cm3,气井0.07g/cm3—0.15g/cm3)时应取上限值;或附加井底压力在规定的范围内(油井1.5Mpa—3.5MPa,气井3.0MPa—5.0MPa)时应取上限值。第四章取证培训第十三条处经理,主管生产、技术和安全工作的副经理,大队长、主管领导、安全员、录井队职工,地质设计人员,各级现场管理和安全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应接受井控技术培训,并取得“井控操作证”。从事探井和已知含硫化氢油气井录井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同时要取得“硫化氢防护技术培训证书”。第十四条人事劳资部、技术安全监督中心负责职工取证培训的组织、建档和管理,按期进行复审复训换证。第五章井喷、硫化氢防控设施第十五条在含硫油气井或探井进行录井作业,现场录井人员应配备1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第十六条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应存放在人员能迅速取用的安全位置,并定期(每月至少一次)进行使用人员生理和心理适应性检查和演练。每次使用前后检查维护保养,检查记录至少保留12个月。第十七条固定式硫化氢检测传感器探头应安装在井口、震动筛等有效部位,实时监测系统灵敏可靠。当空气在硫化氢含量超过阀限值时[15mg/m3(10ppm)],监测仪能自动报警。第十八条综合录井队应为现场监督和司钻提供终端显示。第十九条研发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对综合录井仪器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指导,使其掌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