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农业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混合农业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混合农业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混合农业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混合农业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商品谷物农业6.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是一种新颖的(读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分布图”,回答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混合经营②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③实行牧草与作物轮作④投入大量廉价劳动力精耕细作A.①③??B.①④?C.②③??D.2.该种混合农业的优点不包括(A.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农场主收入较稳定B.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单产高C.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D.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安排合理)2A自给农业B、种植业C、种植园农业D混合农业7.多年来,我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推广杂交水稻,目前我国杂交水稻栽培面积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这一现象主要体现的农业区位因素是()A.气候政策B.市场D.科技8.近年来,由于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供过于求,稻谷价格明显下跌。于是有的农民压缩水稻种植面积而改种其他经济作物,C.如图为珠江三角洲答3〜5题。3.影响“桑基鱼塘”( )A.自然因素C科技因素“桑基鱼塘”发展规模变动示意图发展规模变动的主要因素是B.经济因素D.交通因素4.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花基鱼塘”“菜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A.农业技术的改进 B.劳动力的转移C市场需求的变化 D.自然条件的改变5,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目前已变成“杂基读图,回,发展规模20世纪50年代鱼塘”,基面改种草或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

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养殖场。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 )A.混合农业B.乳畜业C.水果园艺业这反映了()A.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越来越强越来越突出C.交通运输对农业区位选择越来越小B.市场需求对农业区位选择D.国家政策对农业区位选择越来越大9.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共同条件是:()①有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②有热量充足、降水丰沛的气候③地广人稀④有便利的交通运输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①④10.墨累一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显着优点是:()①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③小麦耕作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同时进行④农民的生产活动不受市场的影响A.①② B.①③C.②③D.③④11.下列选项不属于亚洲水稻种植特点的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B.水利工程最大 C.科技水平低?????????D.粗放经营12.造成目前世界粮食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 ()A.粮食总产量不足B,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下降C,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D.粮食地区生产的不平衡13.促使我国近年来“温室无土栽培生产”得到推广的重要因素是()A,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周期性特点 B,热量和水分的需要C,城市和工业发展的需要 D.市场经济和农业技术发展14世界的水稻生产,绝大多数分布在 ( )A.非洲刚果盆地B.南美洲亚马孙平原C.东亚、东南亚和南亚D.西欧、南欧和美国东南部15.世界上主要的牛肉出口国是()A.中国 B.日本 C.埃及 D.阿根廷16.农业生产的对象: ()A,土地和农具B.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C,种植业和畜牧业D.动物和植物17.关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发展商品谷物生产的区位条件最优越B.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C.美国人口众多,为商品谷物生产提供了大量劳动力D.美国商品谷物生产一般是国营的18..有些发展中国家热带经济作物发达而粮食匮乏,其主要原因是()A.当地自然条件不适宜发展粮食生产 B.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经济效益比种粮食作物高C.当地居民的饮食以热带水果为主,对粮食需求量很少 D.长期受殖民统治,发展单一产品经济的结果TOC\o"1-5"\h\z.美国水稻种植业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明显差异是( )A.产量不同 B.种植制度不同 C.播种技术不同 D.产品品牌不同.我国南方粮食作物是水稻,而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形成此差异的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土壤C.市场D.政策.适宜在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B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混合农业D季风水田农业.我国糖料作物的分布具有“南蔗北甜”的特点,它反映了农业生产具有A.季节性 B.地域性C.习惯性 D.周期性.能反映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 )A.“南蔗北甜”一一周期性B.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一一地域性”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一一随意性"头伏萝卜二伏菜(白菜),三伏里面种辣菜(雪里红)”一一季节性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据此判断24-26题。TOC\o"1-5"\h\z潘帕斯草原位于哪个国家( )A.美国 B.澳大利亚 C.新西兰 D.阿根廷.该区出口的主要畜产品( )A.牛肉 B.羊毛 C.奶酪 D.鲜奶.该区畜牧业获得飞快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A.培育了良种牛 B.在草原上打了许多机井 C.人工种植了大量饲料 D.人类发明了海上冷冻船.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有(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单产量低、商品率低 D.科技水平高TOC\o"1-5"\h\z.下列符合亚洲水稻种植业区位条件的是( )A.人口稠密、科技水平高 B.机械化水平较高C.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D.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我国90年代初苹果畅销,但1996年苹果价格大跌,主要是由于( )A.政策变化B.市场需求的变化C.人口增长缓慢D.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30.海南可种三季稻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降水丰沛 B.热量充足 C.土壤肥沃D.地形平坦31.我国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a、平原地形为主b、雨热同期的气候 c、城市市场的需求量大d、农业技术的推广A>acB、bd C>cdDab.“温室大棚”能反季节种菜,主要是通过改变以下哪个因素()A热量B光照C水分D土壤.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A,分布面积广,生产条件好B,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C.科技含量高,劳动生产率高D.市场条件好,发展速度快34.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B.商品谷物农场都是家庭经营方式C,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商品谷物农场 D.商品谷物农业包括水稻种植业35.荷兰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使鲜花市场扩大的区位因素是()A气候B政策C科技D交通运输36.美国商品谷物基地主要分布在A.美国东北部 B.南部“阳光地带” C.中央大草原D.西部沿海地区37.关于混合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是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的农业B.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C,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D,我国农耕区的家畜、家禽饲养因规模不大而与发达国家的混合农业差别很大.下列哪些农业生产成果是通过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而取得的?()A.城市郊区农业的重点转向以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为主B.我国将双季稻的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C.农业在大范围内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 D.我国北方冬季可以从南方大量调进蔬菜.山区为发展种植业而修筑梯田,其原因是为了改善( )A.土壤条件 B.气候条件 C.地形条件 D.光照条件.在各项社会经济因素中,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的是()A.政府干预 B.市场因素 C.文化传统 D.生活习惯二、综合题.读下图,回答问题。(28分)(澳大利亚东南部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 (“珠三角”基塘生产模式图)⑴影响澳大利亚东南部乳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遗余力地点线:湮溉才1②扬州郊区奶牛场导农业牛案:区高(利工程支?4)1农业科,以促进农牧业的发展B炎热的气候地形遗余力地点线:湮溉才1②扬州郊区奶牛场导农业牛案:区高(利工程支?4)1农业科,以促进农牧业的发展B炎热的气候地形市场的需求土壤2.将下列农业生产活动及利用改造的自然因素连线:。其小麦牧羊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解决的主要途径是 ⑵据图分析“珠三角”基塘农业生产的优点。“珠三角”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其地位下降,每年需要调入大量粮食,试分析原因。(4)近年来,中澳农业合作日益加深。澳大利亚发展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及科技运用等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1)市场灌溉水源不足跨流域调水(2)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形成良性生态系统;市场适应性强;产业链延长,农民收入增力口;因地制宜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3)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占用大量耕地;农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比例下降;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城市化迅速,人口增长快,粮食需求量增加。(4)因地制宜,实现农业生产区域化,形成农业带;加强农业生产过程和环节的专业化;增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发展机械化生产。.读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投入-产出图(1)将A.秸秆B.牧草C.羊粪D.羊毛、羊肉E.增加土壤肥较,收入的波动性较。AF——F——C' D答案:(1) H(2)强、小3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1)图甲和图乙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甲;乙。(2)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3)两种农业地形类型的农场一般多为经营,种植的作物均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