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刹海城市设计现状调研A.总体历史与地理概况什刹海位于地安门西大街北海公园以北。什刹海又称"后三海",由东南向西北延伸的三个水域组成,依次为前海(什刹海)、后海和西海(积水潭),总面积约540万平方米,水面占34万平方米,绿地面积11.5万平方米,是北京市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最大的一片。三海相连,周围环境清幽淡雅,是北京著名的风景区,从地安门,鼓楼的两边到德胜门的两边,三个一水相连,襟带相接的海。这里环境幽美,历史悠久。元代叫它"大泊子",现在这名字是明,清以后才有的。什刹海景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有4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有位于北京旧城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有北城仅存的德胜门箭楼,有著名的恭王府、宋庆龄故居、郭沫若纪念馆等众多古建筑,在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及政治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什刹海自然风景资源重点在于水。北京城内历史上形成的六海水系,南有南海、中海(合称中南海)、北海,北有前海、后海和西海。西海又称积水潭,前海又称什刹海,北部三海一般也统称什刹海。依托六海水系,湖岸的垂柳、水中的荷花等构成什刹海特有的自然景观。"燕京小八景"之一的"银锭观山"在景区中具有典型意义。什刹海景区的街巷结构最早形成于元代,许多建筑年代久远,具有北京传统建筑的典型特征。景区内有大量典型的老胡同和四合院,有不少数代居住于此的"老北京",保留着淳朴的老北京风俗,存在很多富有老北京特色的民俗活动,是北京民俗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什刹海地区是文物古迹、自然风景、民居民俗和传说、掌故等旅游资源相互交织的地区,其综合优势非常明显,特别是民居民俗资源更具魅力,是什刹海景区的最大财富,极具开发潜力,有待于进行重点挖掘和深度开发。B.地段总体保护及规划方针:北京旧城保护总则:重点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原则:(1)要根据其性质与特点,保护该街区的整体风貌。
(2)要保护街区的历史真实性,保存历史遗存和原貌。历史遗存包括文物建筑、传统四合院和其他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及建筑构件。
(3)其建设要采取“微循环式”的改造模式,循序渐进、逐步改善。
(4)要积极改善环境质量及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5)保护工作要积极鼓励公众参与。
建设控制区的整治与控制原则(1)新建或改建的建筑,要与重点保护区的整体风貌相协调,或不对重点保护区的环境及视觉景观产生不利影响。
(2)进行新的建设时,要严格控制各地块的用地性质、建筑高度、体量、建筑形式和色彩、容积率、绿地率等。
(3)进行新的建设时,要避免简单生硬地大拆大建,注意历史文脉的延续性。
(4)要注意保存和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传统的街巷、胡同肌理和古树名木。
(5)什刹海、大栅栏、鲜鱼口地区的建设控制区应参照重点保护区的原则。旧城保护(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具体侧重方面:1)地块划分
结合北京旧城空间形态的特征,以院落为单位进行现状资料调查和规划编制。“院落单位”以现状的门牌编号及其范围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院落的行政区划、产权所属、历史形成、自然边界、院落的完整、出口位置等因素,有利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更新。
2)土地使用功能调整规划(1)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用地性质分类遵照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2)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应根据功能需要进行调整,以进一步突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特色和性质。
(3)保护规划范围内,居住用地面积由现状的490ha,调整为409ha,占总用地面积的40%;公建用地面积由现状的247ha,调整为266ha,占总用地面积的26%;工业用地面积由现状的17ha,调整为1.6ha,占总用地面积的0.2%;道路用地面积由现状的154ha,增加到213ha,占总用地面积的20%;公共绿化用地面积由现状的69ha增加为97.4ha,占总用地面积的9%;其他用地面积由现状的61ha,调整为51ha,占总用地面积的4.8%。
3)居住人口规划
(1)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现在居民约9.5万户、28.5万人,总人口密度为275人/ha。改善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居住条件,首先要降低居住人口密度,因此,疏散人口是保护规划的目标之一,也是保护规划实施的关键。根据居住人口的现状调查结果,居住院落的人口密度共划分为五级。
I级:指每100m2住宅用地上的居住人口少于2人,人均住宅用地面积大于50m2的院落。这类住宅的标准属于超大型,情况特殊,应予以保留。
II级:指每100m2住宅用地上的居住人口2至4人,人均住宅用地面积25至50m2的院落。这类住宅的标准属于舒适型,可以维持不变。
III级:指每100m2住宅用地上的居住人口4至7人,人均住宅用地面积15至25m2的院落。这类住宅的标准属于经济型,其标准与北京目前的居住平均水平相当,可以维持不变,也可以根据居民要求适当降低密度。
IV级、V级:IV级指每100m2住宅用地上的居住人口7至10人,这类住宅的标准属于拥挤型;V级指每100m2住宅用地上的居住人口10人以上,这类住宅的标准属于特挤型。保护规划中需要降低这两类住宅的居住人口密度,使其至少达到Ⅲ级以上标准,以改善居住条件。
(2)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人口为16.7万人。共需迁出人口11.8万人,占现状总人口的41%。
4)保护规划中的建筑保护和更新
保护规划中的建筑保护与更新是依据现状建筑的质量及其代表的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来确定的。
(1)根据建筑的结构损坏程度,将现状建筑质量分为好、一般、较差三类。
(2)根据现状建筑的传统历史文化背景、建筑空间布局与形态、建筑形式,对其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进行评价,分为五类。
第I类为“国家、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II类为“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及近现代建筑”。指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但却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历史建筑。
第III类为“与传统风貌比较协调的一般传统建筑”。指单体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较低,数量较大,需要不断修缮的一般传统建筑,包括传统四合院建筑、近代建筑等。
第IV类为“与传统风貌比较协调的现代建筑”,指在建筑的空间形态、建筑形式、建筑体量、高度、色彩、材质、建筑细部等方面与保护区的传统风貌比较协调的现代建筑,包括仿古建筑等。
第V类为“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主要包括两种建筑:一种是单位或居民近年来自行翻建、改造的建筑,其建筑质量较好,建筑尺度基本符合保护区传统风貌的要求,但其建筑空间形态、建筑形式、色彩、材质、细部等与保护区传统风貌不协调;另一种主要是指近几十年新建的多层(甚至高层)建筑,虽然其建筑质量较好,但对保护区的传统风貌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3)保护规划综合考虑对现状建筑的历史文化评价和建筑质量的评价,对重点保护区内所有建筑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建筑采取不同的保护更新手段;对建设控制区内的建筑则只要求保留前两类建筑,其他建筑均可按规划要求进行更新。
文物类建筑:对已划定为国家、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要依据相关法律和法规进行严格的保护。
保护类建筑:对那些尚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但却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和近现代建筑,应以修缮为主,保护外部面貌,其内部可以进行现代化改造。
改善类建筑:对于那些具有清晰和典型传统建筑空间布局形态和传统建筑形式的历史建筑,其建筑质量评估分类为“一般”,可以进行修缮和翻建,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其翻建建筑必须维持原有的空间布局和传统建筑形式。
保留类建筑:对于与保护区传统风貌比较协调的现代建筑,其建筑质量评定为“好”的,可以作为保留类建筑。
更新类建筑:更新类建筑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建筑风貌上无保留价值的、建筑质量的评估分类为“差”的危房,可采取更新的手段,对其进行拆除,但更新改造必须要精心设计,使更新改造后的建筑与保护区原有的建筑规模、尺度、空间形态、建筑形式、色彩等保持协调一致;另一种是少数单位近几十年新建的多层(甚至高层)建筑。对这类建筑,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应予以拆除,原址复建应与保护区风貌相协调。
沿街整饰类建筑:为尽快恢复和体现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传统风貌,应对沿保护区主要街道分布,但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及装饰物,其建筑质量的评估分类为“好”或“一般”的建筑进行整饰。再次改造时,要严格按照保护区的风貌要求进行建造。
5)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绿化规划
(1)保护规划把园林部门注册挂牌的古树名木列为“保护类树木”;把现状的各种成年乔木列为“准保护类树木”;规划要求新种植的乔木列为“新种植乔木”。
(2)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绿化建设应以街道、胡同绿化为主,不宜大拆大建集中绿地。绿化形式应以种树为主,提高绿化覆盖率。
(3)宅院绿化应是历史文化保护区绿化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宅院内的绿化形式,应充分考虑传统的植树栽培方式。
6)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道路交通规划
(1)历史文化保护区重点保护区范围内不执行《北京城市中15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原有道路规划红线要求。
(2)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道路交通规划应以不破坏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沿街传统风貌、方便居民出行、改善市政条件为目标。
(3)除城市主干道之外,历史文化保护区应尽可能限制过境交通穿过。
(4)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道路交通规划应采取多种方式,因地制宜地解决出行和车辆停放、道路宽度等问题。
(5)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交通组织应充分利用现有不同宽度的胡同系统。特别是7m以上的胡同,更应在规划中充分利用。
(6)适当打通一些尽端胡同,拓宽一些“瓶颈”胡同,以改善区内的交通组织状况。
7)历史文化保护区市政设施规划
(1)基础设施建设是旧城的薄弱环节,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市政设施和综合管线规划应以不破坏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传统风貌、改善保护区内的市政设施和防灾设施条件为目标。
(2)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市政管线布置,应有效利用规划保留的胡同系统,不拘一格,综合考虑。
(3)应根据各个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具体情况,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综合手段,改善保护区内的市政设施条件。如地下管网以综合管沟与直埋方式相结合,能源以使用天然气和用电相结合等。
(4)充分改善和利用现有的市政设施,节约投资和运行费用。附则:(1)《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强调必须以“院落”为基本单位进行保护与更新,危房的改造和更新不得破坏原有院落布局和胡同肌理,须遵照执行。(2)对于历史形成的对景建筑及其环境要加以保护,控制其周围的建筑高度。对有可能形成新的对景的建筑,要通过城市设计,对其周围建筑的高度、体量和造型提出控制要求。(3)在旧城改造中必须处理好街道与重要对景建筑的关系。(4)旧城内新建建筑的形态与色彩应与旧城整体风貌相协调;对旧城内新建的低层、多层住宅,必须采用坡屋顶形式;已建的平屋顶住宅,必须逐步改为坡顶;旧城内具有坡屋顶的建筑,其屋顶色彩应采用传统的青灰色调,禁止滥用琉璃瓦屋顶。(5)在危改区或新的建设区,严禁砍伐古树名木及大树;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绿地建设包括街道、胡同和院落绿化;旧城内的改造区应尽量增加公共集中绿地,绿地建设应采用适合北京特点的植物品种。(6)传统商业是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符合当地民族生活习惯的、具有明显特色且不断继承发扬的商业、服务业;传统商业的保护主要包括传统商业街区的保护与改造和老字号的恢复与保护两个方面;传统行业和老字号的保护以食品、餐饮、医药行业为多。如同仁堂、全聚德、王致和、稻香春等;大力扶持老字号,继承发扬传统经营管理的特色。(7)旧城内的建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原貌保护区、9米、12米和18米控制区内的建筑高度原则上不得突破控制指标C.总体近期开发与规划什刹海是“三海”之北的城市重点水域,无论是城市环境,还是调节区域小气候,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市内的风景名胜游览区。时至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今天,开发、整顿什刹海景区,势趋必然。
1近期
(1)建“什刹海”牌楼
借打通“平安大道”之机,选择位置建牌楼,作为什刹海景区的大门。
(2)建“银锭观山”碑
为了营造“燕京小八景”之一的“银锭观山”氛围,在银锭桥建一座石碑,与古桥相映生辉。
(3)整顿重建金丝套地区
银锭西边的大小金丝胡同一带三面临水,文物古迹众多,传统的四合院、胡同密集,极有市井文化特色。将这一地区整顿重建,使其成为一个新的对外开放的窗口。
(4)建望海楼
在后海半岛上建望海楼,使其成为一处具有建筑特色的新景点。
(5)推出“什刹海水上游”
在1998年试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整顿,从1999年起正式向社会推出。
2中期
(1)开放三海周边文物古迹
区政府计划将三海周边部分文物古迹中的非文化旅游单位和设施分期分批地迁出,便于文物古迹的恢复利用,向公众开放。
(2)改善环滨湖路
借助“平安大道”市政基础设施的优势,进行沿湖主干线的改造,使沿湖的基础设施得到整顿。
(3)实现“三海通航”
在1998年清游的基础上,整治水域,建设相关的设施,购置必要的设备,使三海的水域通航,增加市内新景观。
(4)完成步行街
结合地安门百货商场的改建及前海东岸的改造,同时完成烟袋斜街、鸭儿胡同的改造,使其成为文化景区内的步行街。
3远期
什刹海总体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基本实现,大部分文物古迹得到恢复和利用,三海周边已达到环境优美,旅游项目走上正轨,力争以旅游、文化产业为龙头,辐射力达到全市,并成为国际、国内知名的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D.什刹海具体城市地段概况:选取地段:本次城市设计所选取地段为旧城保护区什刹海后海南沿部分,北接后海南岸,南临恭王府及其花园,西接已经经过改造的柳荫街,东到大翔风小学而止。地段内包含文化建筑有:西煤厂小学,大翔风小学纪念建筑有:中国天主教爱国会,恭王府及其花园(相邻)主要道路及胡同:东口袋胡同,西煤厂胡同,小翔凤胡同,大翔凤胡同(主要道路),后海南沿(主要道路),柳荫街(主要道路)现状问题:1.整个什刹海地区问题:文物古迹未得到应有的保护,被占用和损害严重,传统街区/胡同的风貌也面临建设性破坏,地区特色单位-四合院被加建和聚居逐渐演化为大杂院。人口密集,房屋破旧,居住质量差,生活基础设施(甚至基本卫生设施)不健全,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统一管理。三海与城市交通与景观联系较弱。内外部交通系统不完善,路面窄(外围干道10m,勉强为双行线,内部胡同一般只容单车穿行),路网稀,交通不畅,堵塞严重,缺乏停车场。2.所选地段具体问题:所选地段位于后海南沿,在整个什刹海地区属于游人较少,相对安静的地段。当地居民并非仍保持着原有四合院的生活模式,在后海南沿的沿湖面的路上,已经逐渐形成了一条以酒吧,民俗为主的特色场所,但还未能形成完整的沿街立面,部分有缺漏或破损,且仍属于一种自发而盲目建设的状态,整体房屋质量堪忧。和前海,烟袋斜街的热闹与杂乱形成对比,后海南沿的沿湖岸边比较安静,且车辆交通较少,属于整体质量较好的传统生活休憩区,但与街对面的酒吧等遥遥相望,日后发展及是否会产生冲突值得考虑。E.什刹海具体城市地段调研:具体地段调研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通过整个北京地区的文脉分析确定什刹海地区在北京旧城区的位置,包括与中轴线的关系及与钟楼鼓楼的视线关系。 成果:图纸分区(地理位置及与周围地段的联系)(2)整个什刹海地域的规划分区情况,包括文化保护区,核心保护区,风貌协调区,视线协调区。 成果:图纸分区(总体规划分区及用地性质分区)(3)整个什刹海地区的文物与景观分布,各景观之间的联系,包括各地区文物景观的比重,交通联系,视线联系(什刹海沿岸的天际线分布情况及对岸景观感受)。 成果:图纸分区(景观资源质量分布,景观视线联系,沿海天际线分布)(4)所选地段地区的院落质量情况,分为值得保留的院落区域,需要整修的院落区域和建议拆除另建的院落区域。 成果:图纸分区(院落结构分区,院落质量分区)(5)所选地段地区的院落风貌情况及院落的文化保留价值。 成果:图纸分区(院落风貌分区,院落格局统计表)胡同名称标准四合院普通四合院三合院特殊合院杂院小翔凤胡同31230大翔凤胡同51227西煤厂胡同30236东口袋胡同23001后海南沿46317(6)所选地段地区的单体房屋质量情况,包括质量完好的单体房屋,略有损坏的房屋和严重损坏的房屋。 成果:图纸分区(单体房屋质量分区)(7)所选地段地区的单体房屋风貌情况,包括风貌较好的建筑,风貌一般的建筑和破坏当地风貌的建筑。 成果:图纸分区(单体房屋风貌分区)(8)所选地段地区的单体房屋与地段的图底关系。 成果:单体建筑图底关系(9)所选地段地区的院落与道路的图底关系。 成果:院落道路图底关系(10)所选地段地区的树木与公共绿化分布,地段内树木的种类和区域位置,现有绿化面积初步的测量和估计。现有挂牌保护树木的位置和树种、年代。 成果:树木与公共绿化分布图(沿湖绿化带,集中绿化,院落绿化)树木分类大树小树保护性树木棵数58933(11)所选地段地区的公共设施。 成果:公共设施分布图(商业,公共厕所,指示牌,公共建设器等)(12)所选地段地区的道路与胡同的概况,包括胡同名称,所在居委会,走向,长宽比及所包含的院落数。 成果:道路胡同分布图,道路胡4同质量表胡同名称居委会走向长:宽(米)院落数小翔凤胡同大翔凤居委会南北及东西(L型型)206.8:4..19大翔凤胡同大翔凤居委会南北及东西(T型型)471:7.414西煤厂胡同柳荫街居委会东西175.7:8..510东口袋胡同柳荫街居委会东西78.8:5.116(13)现状人口构成,包括户籍户数,户籍人数,有户无人户数及迁出率。 成果:人口调查表胡同名称户籍户数(户)户籍人数(人)有户无人户(户)迁出率(%)小翔凤胡同2968229732.77大翔凤胡同1012813130.69后海南沿22~336#441221840.91后海南沿1~211#及西煤厂厂胡同38310657319.06总计824229021926.58(14)交通状况分析地段内几条胡同的车行及人行状况,在全天内分时段记录各条道路的通行情况,以机动车为主,并兼顾停车分布及位置。 成果:车行流量统计表车行统计:胡同名称统计时间10分钟汽车流量(辆辆)10分钟三轮车流量(辆辆)1小时总车流量(辆辆)小翔凤胡同12:43~122:53106大翔凤胡同12:13~122:232966后海南沿12:27~122:3712284西煤厂胡同12:57~133:074024柳荫街12:00~122:10195144(15)现存景观,包括保存完好的门头,门簪,抱鼓石在图中表明其位置,作为以后的保护性景观。 成果:现存景观分布图(16)一个典型性四合院的调查和研究。 成果:抽样调查典型四合院居住模式及平面,为以后提出可能的新的居住模式及平面作准备。F.什刹海城市设计规划框架:现状问题归纳:具体问题已经在前面地段概况中详述过,主要包括文化古迹与现存四合院建筑的保护问题;景观联系问题;人口居住拥挤,设施不齐全问题;内部交通与停车问题;现有老北京生活模式与新发展的现代旅游休闲模式的冲突问题。 具体解决办法将通过新的功能划分和建筑组团的模式为轴,尊重人们生活居住模式和新发展的现代旅游休闲模式来尝试解决。地段功能定位:由现状问题及我们实地调查所见的情况看来,鉴于该地区存在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模式――老北京生活模式与新发展的现代旅游休闲模式,使得我们不可能仅仅保留其中的一种模式,而舍弃另外一种模式。 地段南接恭王府花园,西临柳荫街,北面什刹后海,东望银锭桥;而且遥望钟楼鼓楼,对对岸的望海楼,宋庆龄故居等都有广阔的视点,现在已经作为京城胡同游的重要部分。这么一个显要的位置,纯粹的居住模式显然是滞后,与现实相违背的。 与此同时,从我们从当地居委会了解的情况看来,在仅仅不到6公顷的土地上,仅户籍人数就有2290人,加上非户籍人口几乎达到2500人。这么多人口多数是在当地有工作或学业的人。如果贸然将多数人口迁出,将整个地区变为纯旅游商业模式,则必定会引起一系列的居住难题甚至社会问题。 因此,基于以上的思考,我们将地块的功能划分为:文化区域:与东边兴起的文化旅游性的酒吧相呼应,以文化广场和沿湖景观带的设置来做为生活与旅游模式交接的交代。居住区域:恢复原有的院落风貌,但在功能上进行调整,以提高容积率,减少居民回迁负担,并得以享受现代的社区设施模式与传统的老北京生活模式。商业区域:对外以商业区的模式照顾柳荫街与恭王府花园方面旅游人流的购物需求,对内则以商业节点的模式照顾内部居民的生活需求,以临街与广场为主。公共区域:针对现有公共设施严重不足的情况,设置了大小五个广场以及众多的街道局部放大来布置公共设施,包括门球场类的设施以适应老龄化社区的发展需求,并通过不同的设置来对内或对外进行服务。交通区域:利用现有的胡同游模式的存在,修复保护原有的胡同,建立新的为居住区服务的胡同,并打通地区内部广场和什刹后海之间的视线联系,在沿街或附近设置停车场以缓解现有的停车困难。行政区域:利用中心广场的积聚性在周围设立街道行政办公区域。地段发展目标:针对前段地段调研所得的情况,将以后本地区的发展目标定位为以居民居住为主,兼顾新型旅游业的发展,使之成为一个综合居住,旅游,商业的旅游性居住区。 可以解决当地人口密度过大的问题,提供一个较旧城区容积率高的新型居住区;利于进行北京胡同游之类的旅游项目的开展与进行;针对整个地区在北京城中的位置,利用其特有的水面及风景古迹,使之成为北京市民节日出游的选择地点。设计方案思路:我们所设计方案从整个地域的文脉与肌理入手,结合北京市对旧城区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规划要求,初步定出了整个地区的基本风貌与肌理,即原有的四合院,胡同模式,并结合新的居民区广场。结合地段附近地域的功能分布与活动模式,确定地段的功能性质和分区,如上所述。通过周围地段与道路――后海南沿,柳荫街,大翔凤胡同等的交通流量分析,确定地段内道路交通的走向与基本宽度,并根据景观视线要求与整个地区的风貌保护与恢复打通新的道路,包括与后海南沿的视线联系,新打通胡同与原有保留建筑的对景联系,以及车行线和人行线的划分(地段外围及内部干道为车行,其它为非机动车系统)。通过对内部居民的调研,我们提出了一种符合现代北京生活模式的居住模式,即保证原有的合院居住形态,以院内空间组织起一个院子的生活与休闲交流;在外部用院子间的节点放大空间组织起几个院子的组合;整体上在整个地段内部利用三个中心广场组织起各个院落组合,最终形成现有肌理。即是以总体中心串起各个外部小空间,以各个外部小空间串起院内小空间,形成一种组团式的居住模式。确定整体外部模式后,我们通过对单个院落的调研确定了3个有代表性的院落进行建筑设计。分别是改造翻修原有院落为现代居住合院;改造翻修原有院落为现代商业类设施;新建原有风貌的现代居住合院。其中现代居住合院以户为单位,利用原有建筑的耳房或院内建筑的间隙插入厨房卫生间等功能块,以调节现有设施。商业设施则利用院落作为观景来布置座椅或茶座。根据外部使用与内部使用的划分,我们对大小五个广场进行了节点布置。对内的以合院模式和公共设施(如门球场)布置为主;对外的兼顾内外景观视线联系,布置以休闲茶座和文化广场为主。我们结合周围环境景观对地段内建筑的沿街立面,主要胡同立面进行了布置,包括后海南沿沿湖立面,柳荫街沿街立面和西煤厂胡同南北立面。主要从景观风貌考虑,兼顾视觉的焦点集中和与地段内部的联系,即在后海南沿建立一个类似望海楼的视觉焦点。设计工作框架:我们将设计重点放在地段内人的生活模式上,在设计上从面(地段肌理与文脉)开始,由面到线(胡同与街道交通风貌),由线及点(单个院落与广场节点)进行深入。在完成平面的基础上,我们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例护理不良事件
- 2024年二年级班主任月工作总结
- 道路和排水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 证券公司培训课程
- 工业企业环保工作培训
- 窗帘行业员工培训
- 耳膜修补术手术配合
- 二零二四年度企业信息化改造工程合同
- 护理生物化学
- 2024年度加工承揽合同:某服装品牌与加工厂之间的服装加工协议2篇
- 杂草清理合同模版
- 2024外墙水包砂施工合同
- 中职新教材思政课职业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
- 《跟上兔子》绘本五年级第1季A-Magic-Card
- 先唐歌与诗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长江师范学院
- 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讲座总结
- 业主授权租户安装充电桩委托书
- 医院内急诊重症快速反应小组建设专家共识1
- 形象与礼仪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24年互联网营销师(中级)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
- TSGD-(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