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的历史:历次版本和修订过程_第1页
SNA的历史:历次版本和修订过程_第2页
SNA的历史:历次版本和修订过程_第3页
SNA的历史:历次版本和修订过程_第4页
SNA的历史:历次版本和修订过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NA的历史:历次版本和修订过程国际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TheSystemofNationalAccounts缩写为SNA)有三个著名的版本,分别是SNA(1953)、SNA(1968)和SNA(1993),其中SNA(1953)和SNA(1968)是由联合国单独编写的,而SNA(1993)是由联合国(UN)、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等共同编写的。目前,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国际统计组织修订并颁布了新的SNA,这就是SNA(2008)。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SNA(2008)在内的各版本的SNA都反映了国民经济核算基础经验和专门知识的拓宽、SNA与其他国际统计标准之间日趋一致的协调。正如美国经济分析局(USBEA)卡罗尔-卡尔森女士(CarolCarson)在“对1993年版SNA的观察:回顾和展望”中所指出的那样,“SNA的历史包括两条主线——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和统计业务的‘国际化"'<sup></sup>。在SNA的修订史上,对SNA的修订也主要是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的:第一,包括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论在内的基本方法的改进,以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各种内容正是通过国民经济核算的整体发展而进入SNA的视野的,这其中涉及许多经过多种渠道讨论和检验的各种主题。第二,经济统计的可比性与国际标准(和准则)所反映出的统计业务的国际化趋势,也力求基于世界宏观经济统计角度将各种国际统计标准进行一个较为综合的整合与协调,以反映渐趋明显的主流宏观经济统计的基本框架。官方经济统计的历史若从可比性的角度来看可追溯到1928年,而较具“体系”特征的SNA可从1947年开始算起。我们认为,SNA的修订史可以“三版多次”来表述:三版,即SNA(1953)、SNA(1968)和SNA(1993)为代表的SNA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和三个著名的版本;多次,即半个多世纪中现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除了以SNA(1953)、SNA(1968)和SNA(1993)为标志性的修订外,还有若干次较大的修订和小的调整,其中以联合国SNA正式版本公布的就有SNA(I960)、SNA(1964)和SNA(2008),此外还有包括为SNA确立、修订提供基础或以SNA为基础发展的其它核算体系及相关草案,如1947年由理查德-斯通(RichardStone)撰写的联合国报告及其附录、“国民收入和相关总量的定义与计算”奠定了SNA(1947)的基础。又如1950年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EC)公布的《标准化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成为联合国1952出版的标准化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是SNA(1953)的一个草案)的基础。二、现代SNA的雏形:SNA(1947)现代SNA体系化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1947年,其重要的标志是1947年联合国公布的有关统计方法研究的分会报告。而在这一设计SNA基本框架体系的过程中,国民经济核算专家理查德 -斯通(RichardStone)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也因此被统计学界尊称为“国民经济核算之父”,并以相关研究获得了198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国内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文献很少提及作为现代SNA雏形的SNA(1947),有些研究认为SNA的正式版本最早的是SNA(1953)。其实,SNA(1947)虽然是作为SNA(1953)一个雏形,但是联合国以此确立了体系化的SNA,表明了应该以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来计算每个国家的国民收入和编制相关的账户。在联合国1947年公布的有关统计方法的研究和报告的第7号报告(国际联盟统计专家委员会的国民收入统计分会报告)《国民收入的计算和社会账户的构建》的前言中,联合国希望该报告及其附录中的指导原则和建议应当最大限度地用于计算每个国家的国民收入和编制相关的账户,以便确保与过去相比,具有更大的国际可比性。这表明了SNA(1947)从一开始就注重从国际可比性的角度来加强体系化的SNA建设,这为后来我们所熟悉的SNA各个版本奠定了基本的框架。当时参加联合国分会会议的国民经济核算专家有主席理查德-斯通(RichardStone)(英国)、 H-P-布朗(H-P-Brown)(澳大利亚)、J-B-D-德克森(J-B-D-Derksen)(荷兰)、 C-M-伊斯比斯特(C-M-Isbister)(加拿大)、乔治-贾西(GeorgeJaszi)(美国)、希尔德加德-尼兰(HildegardeKneeland)(美洲统计学院)、劳尔-奥尔蒂斯-门纳(RaulOrtizMena)(墨西哥)、阿恩-斯卡格(ArneSkaug)(挪威)和朱利叶斯-怀勒(JuliusWyler)(瑞士)。由理查德-斯通(RichardStone)撰写的1947年报告及其附录、“国民收入和相关总量的定义与计算”,表明了如何通过选择和合并一个经济体的基本交易来获得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如何展示这些交易的内在联系。与在此之前着重建立单一总量指标(比如国民收入)的经济统计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显然更为综合而且更为有效。因此,SNA(1947)被视为开创了经济统计的一个新领域—国民经济核算(当时称为社会核算方法),并且作为联合国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根据理查德-斯通(RichardStone)撰写的报告及附录中所介绍的账户系列方法,SNA(1947)推荐了一套9张表来反映和收集国民收入的统计资料。在理查德-斯通(RichardStone)撰写的报告及附录中,理查德-斯通(RichardStone)提供的账户是以一个货币交易占支配地位的先进工业国的模式为基础的,反映了当时大多数的研究经验,包括一套24个账户的表,并以5个机构部门(生产企业、金融中介、保险和社会保障机构、最终消费者和国外)的经常账户(经营和支出)和资本账户(资本和储备)的基本结构为基础的。SNA(1947)在借鉴理查德-斯通(RichardStone)研究的基础上,推荐了一套9张表,着重描述了对经济分析十分重要的收入、支出、资本形成和储蓄总量的由来及其相互间联系的特征。三、标准化国民核算体系的建立:SNA(1953)联合国于1953年公布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辅助表》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SNA(1953)。它标志着现代国民经济核算(SNA)作为一个标准化国际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诞生。二战后,国民经济核算的经验在迅速积累。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EC)为增进各成员国之间的国民经济核算统计资料的可比性,成立了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机构。1950年,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EC)公布了一套由该研究机构编制的账户《标准化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用于开展一系列国家研究活动。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EC)的《标准化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两个方面奠定了日后联合国标准化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1953)的基础:第一,《标准化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目标是提供一套标准表式,展示经验业已成熟并有助于经济描述和经济分析的国民经济核算基本资料;第二,《标准化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用一个完整的经济核算体系将表中的各个项目联系起来,并详细界定这些项目及其分类。联合国1952年出版的标准化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充分吸收了这两方面的经验研究成果。在欧洲将国民经济核算作为反映经济状况和运行信息的一个分析框架而进行努力的同时,按产业起源、收入类型和支出类别得到合计和分项数据的统计经验在经济不发达国家中的应用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到1950年,联合国统计局已能够从41个国家的原始资料中为《1938—1948年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收集国民收入的估计值<sup></sup>。与此同时,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着重强调尽快建立一个国际国民经济核算标准,并在1951年,对该项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为了制定一个标准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52年,由联合国秘书长指定的专家小组在纽约召开会议,其成果就是1953年联合国报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辅助表》的诞生。这个专家小组由洛雷托M-多明格斯(LoretoM-Dominguez)(泛美联盟)、库尔特-哈森(KurtHansen)(丹麦)、乔治-贾西(GeorgeJaszi)(美国)、莫尼-莫汉-穆科赫杰(MoniMohanMukherjee)(印度)和理查德-斯通(RichardStone)组成。SNA(1953)在其前言中指出,“本报告的目的在于制定一套标准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便于提供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报告国民收入和生产统计的框架”<sup></sup>。SNA(1953)提供了一套6个标准账户和一套12个标准的辅助表:6个标准的账户是以3个基本的机构部门——企业、住户和私人非营利机构以及一般政府的生产账户、支出账户、资本调节账户及对外交易账户的基本结构为基础的。账户中项目被编排和合并,以致这6个标准账户中的每一个都涉及到一个常见而重要的经济总量;12个辅助表列示了上述标准账户中的详细流量和替代分类。作为一个明确以建立国际标准体系为目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1953)与SNA(1947)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SNA(1953)与SNA(1947)在体系上不同。SNA(1953)明显考虑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要。例如,住户是否应该从企业中分离出来单独成为一个基本的机构部门,生产范围如何界定以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非货币性交易如何纳入标准的核算体系中,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实际问题。SNA(1953)将住户从企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基础的机构部门,尝试清晰地提供界定生产范围的原则,以便于将为住房消费进行的生产等包括在总生产中,设计了12个辅助表,以便于反映农业部门收支等非货币性交易的经济活动等。第二,SNA(1953)重视将国际统计标准协调一致的重要性。SNA(1953)认识到有关经济和金融统计的国际准则和有关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准则应当是一致的和完全一体化的,因此,在起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时,联合国注意确保SNA(1953)与其他国际机构,特别是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及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EC)所采用的或推荐的定义和分类相一致。第三,SNA(1953)更加注重国民经济核算的应用与持续发展。SNA(1953)的第一章便是强调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和应用的,文中指出国民经济核算的突出应用是与公共政策相连的<sup></sup>。SNA(1953)认为,经济核算为评价经济发展的可能趋势和政府政策所需要的调整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框架,而采用国家预算的国家(即让生产资源供求和其资金供求保持平衡的国家),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抑或是发展中国家都能够应用国民经济核算的框架。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持续发展角度来看,SNA(1953)已经意识到,当时的国民经济核算以及经济信息系统的发展已导致许多核算领域需要扩展,如国民收入与生产、投入产出、资金流量、资产负债表,以及价格和数量等。而这些核算领域方面的拓展,正是后来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修订以致SNA(1968)出台的主要背景。四、SNA(1953)的修订版:SNA(I960)和SNA(1964)SNA(1953)之后到SNA(1968)正式出台之间,联合国又以正式的报告形式出版过两个版本,这就是SNA(1960)和SNA(1964)。学术界普遍认为,从体系上看SNA(1960)和SNA(1964)是SNA(1953)的两个稍加修订的版本。SNA(1960)可以看作是SNA(1953)的第二版,它是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向实际采用SNA(1953)的各个国家征求意见后所进行修订的一个版本。SNA(1953)出版之后,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其实就开始向实际采用这种核算体系的国家征求相关意见。1956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在对所收集的各国评价意见进行研究后,认为不需要对SNA(1953)进行大的变动,但却有必要在几个方面进行小的修订,从而保持或改进与有关的国际统计标准的可比性。根据这一决定,联合国统计委员会要求制定修订提案,大多数提案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由联合国(UN)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及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EC)共同制定。SNA(1964)可以看作是SNA(1953)的第三版。它的出台主要是为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编制的《国际收支手册》<sup></sup>更力口协调一致,并纠正或澄清了SNA(1960)中的几个错漏。在对SNA(1953)进行再版修订时,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也意识到需要对SNA(1953)进行较大的变动,以充分反映日益发展成熟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和各国的实际经验,这就为SNA(1968)的出台奠定了基础。1958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表达了建立一个更加宽泛而灵活的体系的愿望,并且认为,这个体系应当考虑计划经济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以及处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国家的不同需要。SNA(I960)其实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向一个更加扩展的体系推进的一些发展成果,按照当时的设想,SNA在未来首先应纳入资金流量表和投入产出表(资产负债表作为一个较长期的目标也应纳入)。五、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的确立:SNA(1968)1968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批准了修订后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就是SNA(1968)。由此,SNA集宏观经济统计之大成,基本完成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的构建。其实在SNA(1964)问世之际,联合国就召集了一个专家小组,提议扩展和修订SNA(1964)。专家组成员包括O-奥克鲁斯特(O-Aukrust)(挪威)、B-福兰(B-Ferran)(委内瑞拉)、E-希克斯(E-Hicks)(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乔治-贾西(GeorgeJaszi)(美国)、J-D-迈耶(J-D-Mayer)(法国)、M-D-麦卡锡(M-D-McCarthy)(爱尔兰)、M-莫德(M-Mod)(匈牙利)、C-A-乌姆斯(C-A-Oomens)(荷兰)、理查德-斯通(RichardStone)和S-G-廷沃里(S-G-Tiwari) (印度),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统计部门的代表。专家小组分别在1964年、1966年和1967年召开了3次会议,而3次会议的主席都是理查德-斯通(RichardStone)。1964年,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专家小组召开了为期两周的会议,讨论的基础是理查德-斯通(RichardStone)撰写的一篇论文草稿及由联合国(UN)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准备的与选定主题有关的补充性论文而形成的第一批文献资料。此后,国际收入和财富研究会及其他类似的地区性协会也进行了几轮会谈。1966年,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专家小组第二届年会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对1964年第一届年会后所形成的第二批文献资料进行了研究,随后,联合国地区工作组讨论了不变价的国民经济核算和收入分配的统计,并对投入产出及其他选定的专题进行了研究。1967年,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专家小组第三届年会上,专家小组对第三批文献资料进行了研究,并将最终决议提交联合国统计委员会。1968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批准了修订过的SNA,这就是SNA(1968)。SNA(1968)被认为适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处在不同阶段的国家。SNA(1968)在序言中明确提到要指导世界各国发展他们自己的基本统计体系,并在绪论中指出,作为一个国际标准的作用是SNAC1968)的“主要目标”<5也></5也>。与SNA(1953)(包括SNA(1953)的两个修订版本SNA(1960)和SNA(1964))相比,SNA(1968)在国民经济核算框架设计和总量分解经济模型两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从而使得SNA作为一个标准化的国际国民经济核算准则在基本核算框架方面完成了建设工作,SNA(1968)也因此被学术界认为是不同于SNA(1953)及其两个修订版的又一体系化SNA。SNA(1968)对SNA(1953)第一方面的发展是对国民经济核算框架的精心设计和开发。SNA(1968)考虑了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针对之前SNA在缺乏一个全面核算框架的情况下,为了适应不断增长的经济分析的需要,账户中增加了更为详细的内容,如投入产出账户、资金流量账户等;另一种方式是更多地关注不变价的估计。同时,SNA(1968)在使SNA与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MPS)更为紧密地溶合方面,也已经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工作。SNA(1968)对SNA(1953)第二个方面的发展是为经济分析和政策服务而建立了总量分解的经济模型。诸如对产出、消费、投资等经济总量进行细分的建模方法需要SNA有一个大的扩展:第一,核算恒等式的个数需要大大增加。第二,根据不同的经济分析观点需要按不同的方式对经济总量的构成进行详细分类。第三,一般性的经济原则和核算原则不能解决的分类问题需要像投入产出分析这样的特殊方法。SNA(1968)在账户结构、矩阵结构、分类和不变价估计方面都进行了大的扩展。在账户结构方面的扩展包括:(1)将生产账户分解成投入产出账户。(2)将净借出(或净借入)分解成机构部门的金融流量。(3)将国家的收入与支出账户和资本账户分解成各机构部门的账户。(4)为国家和机构部门增设了资产负债表。SNA(1968)的结构采用一个矩阵予以显示,通过成对的行列反映期初资产账户、生产账户、消费账户、积累账户、国外账户、重估价账户以及期末资产账户。此外,SNA(1968)为政府和非营利性机构的活动及转移增设新的分类,将货物和服务的不变价数据融为一体。SNA(1968)设计了一套20个账户和一套26张标准辅助表和补充表来容纳这些扩展。一套20个账户分为三类:第一类账户是国家的合并账户,它们是一套相互衔接的账户,具体概括为生产账户、消费支出账户、收入与支出账户、资本形成和资本筹集账户,并通过一个对外交易账户封闭起来。第二类账户涉及到生产、消费支出和资本筹集账户,它们分别反映商品以及其他货物和服务的供给和分配,并且分别反映四类生产者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生产。第三类账户涉及到收入与支出及资本筹集账户,它们反映由各类常住交易者组成的机构部门(非金融法人和准法人企业、金融机构、一般政府、为住户服务的私人非营利机构以及住户)的那些账户。一套26张标准辅助表和补充表展示了详尽的数据序列,就国家和国际的应用而言,虽然编制这些表是有价值的,并且也是可行的,但它们并不能采用账户的形式予以显示。SNA(1968)的标准辅助表和补充表涉及到除资产负债表以外的所有方面:一些标准辅助表展示了不变价数列;其他一些标准辅助表,如关于投入产出的两张表,描述账户的结构和有关的详细分类;有关的收入与支出表以及住户部门的社会经济分部门的资本交易表等,则反映了所选账户的详细分类或其中某一个账户的某一方面的信息。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统计局不仅参加了SNA(1968)的研制工作,而且还于1970年公布了《欧洲一体化经济核算体系》,这就是ESA(1970)。ESA(1970)可看作是欧洲版的SNA(1968)<sup></sup>。但正如中国统计学家邱东教授所指出的那样,“SNA(1968)文本偏重于体系的精美,对其应用的可行性重视不够”<sup></sup>。SNA(1968)体系的完美性和操作性的相对薄弱,直接导致了后来对其的进一步修订,从而最终由联合国等五大国际组织于1993年共同推出了SNA(1993)。六、20世纪国民经济核算发展的集大成者:SNA(1993)1993年2月22日至3月3日,在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第27届年会上,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建议采用1993年SNA。随后,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在其1993年7月12日的决议中,建议联合国成员国将1993年SNA作为编制本国国民经济核算统计的国际标准加以运用,以促进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的经济统计和相关统计的一体化,而且还将其作为国际报告的国际标准加以运用。由此,SNA(1993)正式在世界各国推广使用。SNA(1993)是由联合国(UN)、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等共同研制和编写的。正如SNA(1993)在其序言中所写到的那样,“1993年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年SNA)代表了国民经济核算方面的重大进展.<sup></sup>。可以这样认为,SNA(1993)作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工具的集大成者,它是20世纪以来官方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进展的一个世纪性总结。就SNA(1993)的制定过程来看,国际统计组织加强了彼此之间更为一致的协调工作,共同参与、共同研制。1975年,联合国开始对有关各国实行SNA(1968)的经验进行总结。1979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根据相关研究指示召集一个专家小组。1980年,该专家小组讨论了有关SNA的使用情况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随后,联合国统计委员会要求为SNA的短期澄清和更新制定专门的计划。1982年,专家小组会议建议对过去设计的SNA进行审查并进行修订,修订的主要目标是使之更新、澄清和简化,以适应于新的情况以及使之与相关的统计标准更加协调一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在1983年和1985年的两次年会中接受了专家小组的建议,提出应避免定义和分类的较大变动来保持SNA发展的连续性。在1985年年会上,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将SNA的修订任务交给了国民经济核算联合工作组(ISWGNA),而这一工作组由欧洲经济共同体统计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统计处(UNSTAT)和联合国秘书处地区委员会以及世界银行(WB)组成。在国民经济核算联合工作组(ISWGNA)的主持下,国民经济核算联合国工作组的5个成员组织之间密切合作,来自其他国际、地区和非政府机构以及各国国家统计机构和有关国际组织的专家也参与其中。在1982—1985年间,国民经济核算联合工作组(ISWGNA)召开了几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讨论的主题,并组织随后的修订过程。1986年,有关总结材料组织和SNA概念框架修订的两个主要文件《SNA的结构评价》和《修订后的SNA的概念框架》,作为国民经济核算联合工作组(ISWGNA)下一阶段工作的背景材料汇编而成。在1986—1989年间,国民经济核算联合工作组(ISWGNA)召开了1次有关SNA结构的专家小组会议和7次有关专题的专家小组会议,专家小组会议讨论了范围广泛的问题,这些问题可归类为8个主题:SNA的结构、价格和数量比较、国外部门、住户部门、公共部门、生产账户和投入产出表、金融流量和余额及SNA和MPS的衔接。1989年,成立了SNA的协调专家小组,以处理一些突出的问题,并审阅修订后的SNA的各章草案。1991年,SNA临时修订草案《修订后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章节和附件草案》被提交到联合国统计委员会。1993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决议通过了SNA(1993)。从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SNA(1993)适应这一变化要求,在体系的更新方面,突出了对世界经济问题和经济发展重要领域的深入刻画和描述,其主题更接近现实:(1)对通货膨胀的关注。通货膨胀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一个被普遍关注的问题,SNA(1993)对此非常重视,加强了物价指数和物量指标体系的核算,加强了不变价统计核算方法的规范指导,增加了持有资产和负债的损益核算,更系统深入地描述了资金流量过程。(2)加强对政府部门的分析和研究。世界各国政府管理职能在加强,为适应政府作用的这种变化,特别是针对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国家,SNA(1993)突出了对政府部门的研究,界定了住户、政府和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性机构的实际最终消费这一总量指标,这可更多地反映政府的活动。(3)对服务业的关注。SNA(1993)加强了对服务业经济活动的系统核算,在产业分类、经济活动内容区分、核算方法和口径范围与统计原则等方面都阐述了更为细致的处理方法。(4)对金融活动的关注。金融活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主要表现为金融市场不断扩大,金融机构日趋复杂,金融工具不断创新,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针对这些变化,SNA(1993)在金融机构分类、金融资产分类以及核算方法和原则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发展。(5)对环境核算予以关注。SNA(1993)在界定资产范围、资产的分类和其他方面,已经向环境核算方面扩展。与SNA(1968)相比,SNA(1993)呈现出的许多新特点可概括为:“更新、澄清、简化和协调一致”<sup></sup>。(1)“更新”,指的并不是对核算体系内容结构的重建,而是适应国际经济发展变化而补充或强调一些新内容。自1968年以来,25年的变化要求核算制度做出相应的变化。通货膨胀的突出、政府作用的转变、服务业的发展、金融业的复杂化、环境与经济交互作用的强化等,促使核算制度的更新。(2)“简化”,是对核算人员工作的简化,通过对核算基础原理的系统说明,使得核算人员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或新情况下做出必要的变通处理。(3)“澄清”,是核算原则和一些特殊问题的阐明,以减少核算体系的复杂性。(4)“协调一致”,是使SNA与其他国际统计标准更为一致。总之,SNA(1993)在核算体系上的改造主要是使SNA更加可行,更加容易被接受。七、SNA(1993)的修订版:SNA(2008)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1993)的修订是近些年国际国民经济核算界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这项修订工作由联合国统计局(UNSTAT)牵头,并得到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以及世界各国(地区)的广泛参与。自1999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批准实施SNA(1993)修订机制始,联合国秘书处兼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组(IntersecretariatWorkingGrouponNationalAccounts简称ISWGNA)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