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1速成-串口通信_第1页
C51速成-串口通信_第2页
C51速成-串口通信_第3页
C51速成-串口通信_第4页
C51速成-串口通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信由A向B进行信息的传输与交换,目的是传输消息基本分类数电和模电;有线和无线;长中短微毫米波;串行与并行串行通信按照工作和数据传输方向的分类:单工、半双工、全双工按照是否存在基准时钟的分类:同步、异步每种串行通信都会有特殊的电路连接总线连接和相应的解析电路信号的格式总线协议)常见的串行通信方式

串行通信引脚通信方式通信方向UART/蓝牙TXD、RXD异步通信全双工单总线DQ异步通信半双工SPISCK、MISOMOSI、CS同步通信全双工I2CSCL、SDA同步通信半双工串口通信串口通讯(Universal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常用于单片机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常用于计算机获取和调整单片机相关参数。总线连接:串口通讯接线方式:TXD-RXDRXD-TXD总线格式:< 第〃个字节数据流 k一oIMMMVMVTVTVTM」起始位LSB7位有效数据位奇偶检验位f1/起始位LSB7位有效数据位奇偶检验位f1/止传1UART的数据传输格式比特率(bitrate):每秒钟传送的二进制位数称作位比特率,简称比特率用于评估数字信号传输速度波特率(baudrate):每秒传输的信号单元(码元)个数早期市场波特率任意取;贺氏智能(HAYES)最早生产智能modem,使用4800Hz波特率,则之后的波特率基本都为4800Hz的倍频。(为什么使用11.0592MHz的晶振?)官方的换算关系比特率波特率单个调制状态对应的二进制位数转换后的换算关系每秒钟传输的二进制每秒钟传输的数据元每个数据元对应的二进制串口通信中,比特率二波特率C51的UART四种工作方式SM1工作方式说明波特率000同步移位寄存器Fosc/1201110位异步收发由定时器控制10211位异步收发Fosc/32或Fosc/6411311位异步收发和定时器控制基本原理同上,配置的核心在于波特率的计算和相关寄存器的配置方式1和方式3定时器T1作为波特率发生器,其公式如下:计数率波特率定时器溢出率计数率溢出率产生溢出所需的周期数式中T1计数率取决于它工作在定时器状态还是计数器状态。当工作于定时器状态时,T1计数率为——;因为方式2可以自动重装入初值,不需要重赋初值的时间,所以用它来做波特率发生器最准确。定时器T1工作于方式2:溢出所需周期数=256-x当时钟频率选用11.0592MHz时,易获得标准的波特率;使用12MHz的高速下可能会有误差综上,C51的波特率与T1初值的关系为初值是256-xSM0、SM1(SCON.7,SCON.6)串行口工作方式控制位SM2(SCON.5)多机通信控制位。(此处省略)REN(SCON.4)允许接收位。REN=1时,允许接收,REN=0时,禁止接收。TB8(SCON.3)发送接收数据位8。多机通信用。(此处省略)RB8(SCON.2)接收数据位8。多机通信用。(此处省略)TI(SCON.I)发送中断标志位。帧发送结束时硬件置一,可由软件查询和清零。RI(SCON.0)接收中断标志位。帧接收完成时硬件置一,可由软件查询和清零。SMQ SM1 SW2 REN TBS R88 TI 印C51串口寄存器D7 D6 05 C51串口寄存器D7 D6 05 D4 D3 Di D1 DOSMOSM1工作方式说明被特事000同步移位寄存器Fosc/1201110位异步收发由定时器控制10211位异步收发Fosc/32或?osc/6411311位异步收发由定时器控制SMODSMOD=1时波特率倍频

高四位T1GATE定时操作开关控制位GATE=1,INTx引脚为高电平,同时TRx控制位为1时,计时/计数器才开始工作GATE=0,则只要将TRx设为1,计时/计数器就开始工作。C/T定时器或计数器功能的选择位。C/T=1为计数器,通过外部引脚T0或T1输入计数脉冲。C/T=0时为定时器,由内部系统时钟提供计时工作脉冲。M1、M0T0、T1工作模式选择位Ml.MO:TO.ri工作模式选探位M1MO工作模式oo 方式o,im位计数/计时耨0 1 方式」,1短计数/计时相1o 方式2,8位自身加载计数/计时器1 1方式丸仅适用于TO,定时器。分为两个彳生立的8位定时器/计数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