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精品文档法律知识探究民事诉讼中的诉答程序目录:1、法律知识探究民事诉讼中的诉答程序2、法律知识撤诉谈刑事诉讼中的3、法律知识研究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对全省水土流失动态进行监测、预报,省人民政府定期将监测、预报情况予以公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执法民事诉讼中的诉答程序探究熊跃敏【摘要】作为审前准备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诉答程序具有确定争点、防止诉讼突袭并开示事实与证据的功能。应将被告提交答辩状的行为定位于被告的权利。在我国,被告不按时提交答辩状的不宜采用英美法系“不应诉判决”的制度。考虑到被告提交答辩状,对充实审前准备程序,避免诉讼拖延具有重要意义,应从制定设计上鼓励被告按时提交答辩状。为了使当事人在诉讼的初期尽可能提出全部的攻击防御方法,并有助于简化和限缩争点,民事诉讼法应进一步规范起诉状与答辩状的记载事项。近年来,基于程序公正与充实开庭审理的需要,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完善成为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证据交换与举证时限制度的确立表明具有实质意义的审前准备程序已初步形成。民事审前准备程序专为争点与证据整理而设。综观两大法系各国,为使当事人与法院尽早了解案情并整理争点,在充分重视通过法院与双方当事人之间以口头方式的讨论与交流进行争点整理的同时,也对书面方式给予足够的关注。(注释:无论是英国新民事诉讼规则对案情声明的强调,还是日本新民事诉讼法对准备书状制度的改革,都体现了在诉讼的初期通过书状的交换尽早整理争点,以加快诉讼进程的宗旨,德国更是以书状的交换作为争点整理的主要方法。)我国关于审前准备程序的改革实践多关注于通过法官与双方当事人之间共同进行的证据交换以实现整理争点与证据的功能。实际上,在缺乏英美法证据开示制度的背景下,如果不对诉讼初期阶段当事人之间诉状、答辩状等书状的交换予以完善,在当事人尚不能对案情作大致判断之时,将会直接影响证据交换的效果。在修改现行民事诉讼法,重构我国审前准备程序之际,诉答程序的建构当进入我们的视野。一、诉答程序的功能释义诉答程序是当事人通过起诉状、答辩状等书状的交换而明确主张的程序。诉答的称谓源于英国古老的普通法传统,曾经在英美法中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尽管大陆法系国家立法上没有诉答程序的称谓,但就该程序的核心内容——诉状与答辩状等书状的交换则跨越法系的不同而为各国民事诉讼程序所共有。当然,如果我们仅仅借用诉答程序的称谓来表达审前准备程序中的书状交换,各国书状交换的范围则存在很大的不同。例如美国诉答程序中的书状交换仅限于诉状与答辩状的交换;而在德国和日本,书状的范围还包括涉及双方当事人攻击防御方法的书面文件的交换。如果将美国的诉答程序定位于狭义的诉答程序,那么,德国与日本则可以划归广义的诉答程序。就诉答程序的功能而言,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确定争点。在民事诉讼中,通过诉状与答辩状的交换,除具有告知诉讼的最基本的功能外,最为重要的就是确定争点。例如,在英国,案情声明最重要的功能在于促进法院和当事人识别并固定案件争点。[1]在美国,尽管1938年联邦民事诉讼规则将诉答程序原有的确定争点的功能让位于证据开示,但实务中,律师所提交的诉答书状往往能够做到尽量明确、详细地提示事实关系以便使法官因此得以尽早、详细地了解事实,以尽早确定争点。大陆法系国家传统上注重口头审理原则,诉答程序的作用并不突出。不过,在促进审理集中化的一系列改革中,德、日等国加强了对准备书状制度的改革,通过明确规定书状的记载内容使法院与当事人能尽早了解案情并整理争点。第二是防止诉讼突袭。诉讼突袭表现为一方当事人在开庭审理的过程中,提出新的主张与证据,使另一方当事人无法进行充分有效的攻击防御,而处于不利的诉讼境地。“真实最可能发现在诉讼一方合理地了解另一方时,而不是在突袭中。”诉讼突袭显然是违背民事诉讼平等对抗理念的,因而,在原告提交起诉状后,要求被告提交答辩状,使双方当事人同时初步表明各自的观点、态度及所掌握的证据资料,从而构筑起防止诉讼突袭的第一道防线,为后续的审理奠定公正、高效的基础。在美国,双方当事人通过诉答程序一经确定了争点,以后的诉讼程序则始终受此制约,当事人在法庭上提出的事实主张及证据,都必须与此一致。[3]在德国,起诉状确定了争议的问题,此后只有经被告的同意,才能被修正或变更。第三是事实与证据的自主开示。诉状与答辩状的交换一定程度上具有事实与证据的早期白主开示功能。尤其在大陆法系国家中,由于不存在英美法意义上的证据开示程序,为了使当事人与法院在诉讼的早期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了解有关案件的信息,为当事人申请证据提供方向并尽早确定争点,往往要求在诉状与答辩状中详细记载案情,并尽可能添附相关的证据。这种详细记载案情与证据的书状交换使事实与证据为对方当事人与法院所了解,实质上类似于英美法中的自主开示。如日本民事诉讼规则规定,当事人应在书状中具体记载支持请求的事实与抗辩事实、重要的间接事实,明示证明相关事实的证据,同时提出重要书证的复印什,以谋求主张与证据的早期提出。[6]在德国,原告通常在其起诉状中对案件事实加以全面叙述,指出其诉讼请求所依据的法律规则,并为自己的法律主张引经据典。正是通过书状的交换,使当事人与法院在诉讼的初期能够对案件形成大致的认识,为进一步整理争点与证据提供了基础。二、被告不答辩的后果透视在我国的审判实务中,被告不按期提交答辩状的行为比较普遍,据统计,被告按期提交答辩状不到全部案件的10%。在传统的审判方式下,由于法院主导诉讼,开庭审理前法院可以主动调查收集证据,查明案件事实,而不受当事人主张的限制,答辩状仅仅视为发现案情的手段,是否按期提出无关紧要,因此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13条规定,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的审理。然而,随着法院职权的弱化与对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强调,加之诉讼效率的需要,被告不按时提出答辩状使原告不能了解被告对原告提出的主张与证据的态度,从而难以对被告的反驳与抗辩做进一步的论辩,诉讼准备难以进行,以致于法院的第一次开庭常常因原告需要对被告的抗辩收集新的证据而影响庭审的效率。为此,近年来,诸多学者希望通过寻找理论上的根据与比较法的资源为我国诉答程序的改造寻找突破口。尽管两大法系国家均有诉答程序的规定,但对于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间内提交答辩状的后果却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在英美法系,被告不提交答辩状或逾期提交的直接后果是原告申请法院作出被告败诉的判决,即所谓“不应诉判决”。而在大陆法系国家,情况相对复杂一些。通常,法院不能因被告未按时提交答辩状直接判令被告败诉,如果在第一次开庭时被告没有剑庭或到庭后也不进行答辩的,则依原告的请求进行判决。奥地利、日本以及德国的早期第一次期日主要采取此种方法,实际上,这种做法侧重于缺席判决的效果。而在德国,如果采用书面审前准备程序,法院首先确定催告被告提出抗辩的期间。如果被告在诉状送达后两周的不变期间内未做抗辩的意思表示,法院可依原告申请直接作出缺席判决。不提交答辩状的后果不同,深植于诉讼传统与诉讼结构的差异。在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中,答辩失权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这一制度既内在于其特有的对抗制原理及诉讼文化,又与庭市样式及其相关的程序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事人双方首先必须自己设法形成攻击防御的态势,才能获得法院的实质性审理。由于事实审仅有一次,将案件交付审判的前提是存在事实上的争点。被告不提交答辩状,视为不存在争点,也就无须提交审判,在审前准备程序中即能够加以解决。因此,原告原则上自行送达诉状,而被告则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给以回应。如果被告不做答辩,无论是从无须进行实质审理的诉讼应尽早终结的效率角度,还是出于必须迫使双方展开对抗才能使诉讼进入下一阶段的必要,都应该以“不应诉”为由判决其败诉。在那里,开庭审理在制度上既不是做出败诉判决的必要前提,事实上绝大多数案件也都未经过此阶段,而在审前程序中已告终结。这些特点均与英美民事诉讼的陪审制传统紧密相关。与此相对,大陆法系国家长期以来重视口头主义,包含有败诉等实质内容的判决原理上都必须经过开庭审理才能够做出,对于未经口头审理就作出实体判决持相当谨慎的态度。尽管德国、日本、法国等主要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现在都设置了较为完备的审前准备程序,但上述特点却没有改变。换言之,无论被告是否答辩,他只是在开庭时缺席才可能未经实质性审理而遭致败诉判决(只有德国民事诉讼的“书面审前准备程序”这种特殊情况下才出现了例外)。可以说,与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中几乎不可能存在相对于“开庭审理”而言的“缺席判决”一样,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的原理也很难允许有“不应诉判决”的位置。这一点与大陆法系的诉讼文化有别于英美的“对抗制”、法院从送达到审前准备程序都更深地介入当事人之间的攻击防御过程紧密相关。[8]因此,直接以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为由作出裁判缺乏正当性。德国经1976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书面准备日益得到强调,前述书面审前准备程序中的缺席判决即是这一改革的结果,但与英美法相比,仍显得小心翼翼。为了强化答辩状的提出,针对过去将答辩状的提出视为一种诉讼权利的观点,一些学者对提交答辩状行为的性质进行界定,认为答辩状的提出是被告的诉讼义务,并建议应将我国立法规定的任意答辩制修改为强制答辩制,即被告未在答辩期内提交答辩状的,视为自认了原告的主张,并直接判决被告败诉。[9,10]前述的做法更多的来源于英美法的启发并通过将提交答辩状行为定位为当事人的诉讼义务而期待获得理论上的支撑。[11]这种做法虽然能为强化答辩状的提出提供理论上的根据,但却难以自圆其说甚至有失偏颇。因为以对原告的请求进行抗辩为宗旨的答辩行为是被告行使辩论权的基本方式,对被告来说,答辩权是辩论权中最基本的权利。[12]在德国,被告没有答辩的义务,既不是必须出庭,也不需要对送达作出反应。[4]即便在英美法中,被告也可以选择不提交答辩状。就答辩状的提出而言,被告不提交答辩状,实质是放弃答辩的权利,视为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的认诺。这种认诺的结果并不是对被告违反答辩义务的制裁,而是被告通过放弃答辩权而自我选择的结果,就如同当事人放弃上诉权而选择接受不利于己的裁判结果一样。当然,实际上有很多被告不提交答辩状本意并非放弃答辩权,虽然不提交书面的答辩状,但在以后的诉讼中仍有进行答辩的可能。至于是否允许其答辩,属于立法政策的问题,而不能理解为是对被告未履行答辩义务的制裁。因此,应将被告提交答辩状的行为定位于被告的权利。当然,虽然提交答辩状属被告的权利,但并不意味着权利的行使不受任何制约。从两大法系的不同规定中可见,被告不按时提交答辩状,是否允许其在以后的诉讼程序中再为答辩,不能仅仅将提高诉讼效率作为制度选择的唯一考虑,而应当综合考量。三、我国诉答程序重构审前准备程序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当事人的协助,如果当事人不能善尽诉讼促进义务,则争点与证据的早期整理很难完成。就诉答程序而言,当事人双方在诉讼的初期通过详细记载主张与证据的书状的交换,能够使法院与当事人尽早了解案情并整理争点,进而加快诉讼进程。日本新民事诉讼法要求当事人在准备书状中,尽量在更大范围内就案件事实乃至纠纷的背景情况等提供更多的信息,同时,还应在书状上按证明的事项记载自己所持有的基本证据。[13]日本新民事诉讼规则还对一些特殊案件所应提供的书证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对除答辩状外的准备书状实行当事人之间直接交换的方式。我国台湾地区在世纪初的民事诉讼法修改中,为充分准备言词辩论,实现审理集中化的目标,对书状的记载事项及交换的方式进行了修订,有关书状的交换也采行当事人之间直接交换的方式。[14]我国诉答程序的完善应围绕以下个方面进行:一是起诉状与答辩状的形式要求。我国民事诉讼法仅对起诉状的内容作出了规范,要求原告在起诉时应当提出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理由以及列明证据、证据来源与证人姓名、住所,但对答辩状的记载事项未作规范,而且对起诉状内容的规定也略显简单。为了使当事人在诉讼的初期尽可能提出全部的攻击防御方法,并有助于简化和限缩争点,规范书状的内容便具有一定的重要性。首先,在诉状中,当事人应尽力提出全部的主张,并就主张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作出具体陈述。其次,被告应在答辩状中记载答辩的事实与理由,对原告的主张表明态度,包括对原告的主张承认与否,否认原告的主张应表明否认的事实与理由。再次,当事人应在书状中提出证明主张与抗辩的全部证据资料,而对于重要的书证,应在提交书状的同时随附书证的复印件。最后,可以考虑借鉴日本的做法,对于一些类型化的案件,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明确当事人应当提交的证据资料范围。甚至可以要求在前述案件中,即使某些证据资料不利于当事人,但只要该证据资料属于应当提交的范围,当事人就应在诉讼的初期自主开示。实务中,一些法院尝试按不同案件类型中必要的常见证据种类及范围,事先做成解决某种案件一般所需要的证据名单,在诉讼开始时以“举证告知”等书面形式发给双方当事人的做法值得提倡。[15]最高法院的《证据规定》对“举证告知”的内容进行了统一的要求,但主要侧重于对逾期举证的后果的告知,缺乏前述对证据种类与证据范围的告知,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当然,前述实务中的做法也主要在于举证指导,证据自主开示并不是制度设计的本来目的。二是鼓励被告按时提交答辩状的制度设计。就两大法系的相关规定而言,英美法“不应诉判决”的做法过于严格,在我国现实的司法语境下并不具有可行性:其一,在我国并未实施律师强制代理制度,很大一部分当事人都没有律师代理,假如规定被告在答辩期内不提交内容上有着种种技术性要求的答辩状,原则上就必须承担败诉后果,则可能对诉讼实务带来相当的冲击乃至混乱。面对我国社会转型期民事诉讼的复杂状况,引进任何意味着程序正义观念可能强烈冲击实体正义的制度都应当十分地慎重。其二,以“不应诉判决”来强制被告答辩,在我国民事诉讼的框架内存在着结构性的障碍。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上,公开审判是一项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在此原则的指导下,民事司法实践中早已形成了作出实体判决必须经过开庭审理的惯例,且构成了审判方式改革以来推进程序保障的一项重要成果。而在这样的制度框架内引进“不应诉判决”,如果仍意味着不经开庭审理、仅以被告在规定期限内未提交答辩为由就作出败诉的实体裁判,则其很难获得正当性。其三,审判实务的惯常作法降低了答辩失权的必要性。我国民事诉讼的传统与英美法不同,法官在审前准备程序阶段一般都不会放任不问,相反,经常倾向于召集双方当事人来尝试调解或就程序事项进行协商等等。这类庭前的调解等程序场景也得到了相关司法解释的支持和强调。而审判实践中通行的这些做法,实际上都附带地起到促使被告以口头方式答辩的作用,从而更进一步降低了引进答辩火权的必要性。综上,在我国,被告不按时提交答辩状就采用英美法系“不应诉判决”的制度与我国民事诉讼的结构、原理以及实务作法难以契合。当然,虽然不宜直接采用“不应诉判决”等方式,但考虑到被告提交答辩状,对于充实审前准备程序,避免诉讼拖延具有重要意义,仍不能缺少鼓励被告按时提交答辩状的制度设计:一是应_人力提倡通过增加律师的诉讼代理等间接方式米促进被告答辩;二是对于被告已明确表示不提交答辩状的案件,法院可在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尽早进入争点与证据整理程序或指定开庭市理日期。三是对于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义不放弃抗辩的,基于当事人的诉讼促进义务,经原告申请,法院可酌情课以被告承担因延迟提山答辩而使原告增加的诉讼费用的制裁。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精品文档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对全省水土流失动态进行监测、预报,省人民政府定期将监测、预报情况予以公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执法谈刑事诉讼中的撤诉陈殿福一、撤诉的概念刑事诉讼中的撤诉,是指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后,又向人民法院申请(要求)撤回起诉的诉讼活动。修订前的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不需要判刑的,可以要求人民检察院撤回起诉。”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并未赋予检察机关、检察人员对已经提起公诉的案件撤回起诉的权利,亦未规定人民法院可以要求检察院撤回起诉。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提出撤诉的问题,源于“两高”的有关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第351条规定,在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发现不存在犯罪事实、犯罪事实并非被告人所为或者不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可以要求撤回起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177条规定:“在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要求撤回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审查人民检察院撤回起诉的理由,并作出是否准许的裁定。”但在审判实践中适用撤诉这一诉讼制度时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检察院以补充侦查为由要求撤回起诉;有的地方提出撤诉和允许撤诉未在法庭上进行而是私下在检、法两院进行;有的准许撤诉未制作裁定书等,影响了刑事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撤诉理由的审查与处理虽然根据《解释》第177条和《规则》第351条的规定,在法院宣告判决前,检察院可以提出撤诉要求,但是并非只要检察院提出撤诉,法院就要准许。法院是否准许撤诉,应主要考虑检察院提出的撤诉理由及案件审理的具体情况而定。(一)撤诉的正当理由什么是正当的撤诉理由?根据《规则》第351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撤诉的理由有三种,一是发现不存在犯罪事实;二是发现犯罪事实并非被告人所为;三是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被告人刑事责任。因此,对公诉机关提出撤诉要求的,人民法院应严格审查其提出的撤诉理由,只有具备上述三种情形之一的,检察院才能提出撤诉。据此,在法院开庭审理后宣告判决前,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需要补充侦查或者补充提供证据,以及检察院变更起诉或者追加起诉的,均不是正当的撤诉理由,人民法院应当作出不准许撤诉的决定。在此,应格区分撤诉与延期限审理的区别。刑事诉讼法第165条规定,在法庭审判过程中,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延期审理建议,影响审判进行的,法庭可以决定延期审理。因此,撤诉与延期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刑事诉讼中是两种不同的诉讼活动。但在审判实践中,法检两院往往混淆了二者,将延期审理的法定情形作为提出撤诉的理由,将大量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作撤诉处理,认为检察院在人民法院开庭判决前发现了新的犯罪事实和证据影响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或者据以定案的关键证据出现矛盾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的,或者同案归案需要并案处理的等而提出撤诉要求的,法院审查后可以准许。我们认为,撤诉与延期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被告人无罪,不应对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是提出撤诉的理由;指控被告人犯罪的证据不足,需要补充侦查以便更有利、更有力地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或者发生新的情况需要变更起诉的,则是延期审理的理由和目的。根据最高法院的《解释》第117条和最高检察院的《规则》第353条的规定,撤回起诉后没有新的事实或证据不得再行起诉。撤诉的前提是被告人不构成犯罪,撤诉的后果是没有新的事实或者证据不得再起诉;延期审理的前提是案件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延期审理的后果是进行补充侦查以便更有力地指控犯罪。所以,对不构成犯罪的被告人以延期审理的理由提出撤诉,实质上是以撤诉之名行再诉之实,应予纠正。同时,将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作撤诉处理,违背了修改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本意,不利于有效贯彻立法者确立的新的刑事审判方式。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取消了法院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可以退回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权力,同时赋予人民法院对“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案件”作出无罪判决的权力。但审判实践与立法设想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现行的司体制下彻底贯彻刑事诉讼法第162条规定的无罪判决,还有很大的困难和障碍。有相当多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立案受理后,由于缺乏良好的依法办案的司法环境,不可避免地要受司法地方化、司法行政化和司法政治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和压力,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并不能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根据某省的统计,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前,从1994年到1996年三年间,人民法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退回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占结案数的17-20%。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确立“存疑无罪”制度以后,一般理解,根据新的刑事诉法,对那些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由于不能再象以前那样退回补充侦查,人民法院宣告无罪的案件应当大量增加。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1998到2000年三年间,人民法院以“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而宣告无罪的人数仅为142人、166人和179人,均占结案被告人数的0.4,与刑事诉讼法修改前17-20%的退补案件形成极大反差。从全国范围来看,人民法院以“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而宣告无罪的案件,多则几千件,少则几百件,在受理案件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一落千丈,法学界所希望的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以后宣告无罪的案件会大量增加的预言并没有实现。调查表明,审判实践中无罪判决很少适用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并不是司法人员的办案水平随着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而突然提高了,而是被法检两院搞“互相配合”给消化掉了。对绝大多数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法院由于怕放纵罪犯、怕伤“和气”,怕错案追究,而对公诉机关言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拟作无罪判决,千方百计做检察院的工作,“规劝”其撤诉,公诉机关自感对己不利也“主动”要求撤诉了。从1998年到2000年,检察院撤诉的案件都占结案数的4%,对撤诉案件,检察院重新起诉的,只占12-20%。说明大量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被作撤诉处理,然后又作其它处理了。在实践中人们称此为“穿新鞋走老路”,又回到了刑事诉讼法修改前的路子上了。这样做既避免了“办错案”,又避免了对被告人的刑事错案赔偿,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疑罪从无”的制度并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执行!(二)是否同意撤诉申请应视案件审理情况而定对检察院的撤诉理由,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成立的,不能一味准许,而应视案件审理的具体情况作出是否准许撤诉的决定:第一、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前,检察院要求撤诉的,法院可以准许,并将撤诉的裁定书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第二、在开庭审理过程中,检察人员提出撤诉的,人民法院在征询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意见后,可以准许;第三、开庭审理后,即经过法定的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审判长宣布休庭并且经过合议庭评议甚至审判委员会讨论作出决定后,不应准许撤诉。对第三种情况,实践中不少法院也都同意检察院提出的撤诉申请。我们认为这种作法不妥。首先,违反法律规定。刑诉法第149条规定:“合议庭开庭审理并且评议后,应当作出判决”,而不是不作出判决,而作其他处理。刑诉法第162条的规定:“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有罪判决、无罪判决或者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而没有其他选择,并没有规定在法庭开庭审理、合议庭评议后允许公诉人撤诉的问题。《解释》第114条第1款也规定:“合议庭开庭审理并且评议后,应当作出判决或者裁定。”检察院在法院开庭前发现犯罪事实并非被告人所为,或者发现不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可以撤回起诉,但是在开庭后对被告人如何处理,作出什么样的判决,则是法院的事了。人民法院经过开庭审理并且评议后,应当作出判决,而不能不作出判决,也不能作其他内部处理、内部消化。其次,不利于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和维护法律权威。调查发现,此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开庭审理后检察院得知法院认为犯罪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等应作无罪判决的案件方面,检察机关担心法院作无罪判决会使自己处于办错案、承担错案赔偿责任、对自己不利而向法院提出撤诉要求,有的法院为照顾检法两院的关系往往同意了这种请求。检察院撤诉后一般有四种结果:一是检察机关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二是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三是如果是检察机关自侦案件则有可能作出撤消案件的决定;四是对被告人作出取保候审的决定,悬而不决。除了上述第三种处理外其他三种均是对被告人不利的决定,被告人往往不能提出异议,要面临着与被宣告无罪完全相反的法律后果。如河北省高阳县耿兰刚彩票贪污案(《大河报》2000年6月18日报道):县法院1999年9月13日开庭审理,时过七个月之后,于2000年4月15日裁定准许高阳县检察院撤回起诉。县检察院反贪局局长在撤诉后仍然坚信,“我们是正当执法,可以说耿兰刚的犯罪事实比较清楚,我们也掌握了大量证据。检察院撤诉是无奈之举,因为从法院方面传来不利于检察院的消息。”正如媒体指出的,“检察院虽然撤诉了,但耿家有到底有罪还是无罪、20万元中奖巨款归谁所有,仍是一本糊涂账。耿家父女仍然戴着犯罪嫌疑人的帽子,检察院仍然坚持认为耿家有罪。取保候审的禁令仍然牢牢地压迫在4个人的头上。它像一个沉重的阴影,令全家人无法自由呼吸。”因此,以牺牲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为代价,为照顾“面子”准许撤诉,有损于法律的严肃性,也违反刑诉法第7条规定的公、检、法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的原则,是一种无原则的配合。法院的使命是执行法律,公正执法是法院审判工作的生命,更是刑事审判工作的生命,人民法院的一切诉讼活动均应无条件围绕公正这一主体进行,不能为了所谓“配合”、为了协调“关系”而牺牲公正。再次,有损于程序公正,难以满足社会和公众公正心理的要求。为了开庭审判人民法院和控辩双方都有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尤其是对在案要案,更是如此;开庭以后,对控辩双方提出的证据人民法院都进行了充分的质证和认定,双方也都有详尽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和意见,无论是被告人还是社会公众,翘首以待的,是人民法院的公正判判决---无论是有罪还是无罪,也无论是罪重还是罪轻,如果有罪,被判处何种刑罚?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总得有个结果。如果允许公诉机关撤诉,由于申请撤诉和允许撤诉是在检、法两院内部悄悄进行,公诉人为什么撤诉?法院凭什么允许其撤诉?外人难以知道,形同“暗箱操作”,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通知被告人、辩护人的,更没有向社会公开。还将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法院为开庭而做出的一切努力、付出的劳动成为多余。最后,在这种情况下,对应当宣告无罪或者存疑无罪的案件准许撤诉,无疑于放弃人民法院的判决权利,不利于维护人民法院独立审判的地位和裁判权威,有损于司法公正。三、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准许或者不准许人民检察院撤诉的裁定能否上诉和抗诉?审判实践中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准许检察院撤诉的裁定被告人能否提出上诉,认识不一。有的认为,法院裁定准许检察院撤诉是程序性问题,被告人提出上诉并无实际意义,另外参考《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1款的规定,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的裁定不得上诉的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准许检察院撤诉的裁定也不得上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刑事诉讼法第180条第1款规定,被告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并无例外规定。因此,被告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准许检察院撤诉的裁定也有权上诉,否则就违反了刑诉法的规定,同时也剥夺了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我们认为,对法院的判决和裁定不服而提出上诉,是法律赋予刑事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在法律未做明确规定之前,不得剥夺或者限制。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法院不准许检察院撤诉,检察院能否提出抗诉?如果可以抗诉,那么是否中止案件的审理?为此建议立法机关借鉴民事诉讼法第140条的规定作出明确规定;或者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明确的司法解释;或者将《解释》第177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审查人民检察院撤回起诉的理由,“并作出是否准许的裁定”,修改为“并作出是否准许的决定。”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精品文档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对全省水土流失动态进行监测、预报,省人民政府定期将监测、预报情况予以公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执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张正孝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2009-2013年《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将优化职权配置确定为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首要任务,而完善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即是优化职权配置的内容之一。因此,构建我国的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制度,对于推进行政诉讼法的修改,促进行政诉讼审判体制的改革意义重大,但如何确定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范围,制定简易程序的审理规范,则需要结合行政诉讼自身的特点,认真加以研究和讨论。一、普通程序合议制审判模式存在的缺陷(一)普通程序合议制审判模式的运行情况《行政诉讼法》第6条规定,行政案件的审判实行合议制。第46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上述规定确立了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均以合议制形式,适用普通程序进行审理。据统计,行政诉讼法颁布二十年来(1989-2008),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一审行政案件1405085件,审结1401532件,大量涉及“官民”之间的行政争议得以化解,社会矛盾得以缓和,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司法保障。因此,行政诉讼法确立的普通程序合议制审判模式,对于确保案件质量,平等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监督、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发挥了重要作用。(二)确立普通程序合议制审判模式的时代背景我国的行政诉讼起步较晚,行政审判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行政审判缺乏经验。由于行政案件的审理涉及较为复杂的专业技术知识,难度较大,受到的各种干扰和阻力也较大,加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因此,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简易程序独任制审判模式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只有适用普通程序合议制审判模式才能发挥集体智慧,做到集思广益,确保案件质量。因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行政诉讼法作出单一的普通程序合议制审判模式,既符合我国的国情,也符合行政审判工作的客观情况。(三)普通程序合议制审判模式面临的困难为进一步推动行政诉讼向前发展,2007年4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审判工作的意见》,该意见要求各级法院要进一步健全行政审判机构,配备足够的行政审判人员,到2007年底,除个别地方法院确因编制太少难以达到要求外,基层法院必须保证组成一个合议庭,中级以上法院必须保证两个以上合议庭。据笔者对所在地区法院系统的调研来看,实施过程中难度较大,执行效果并不理想。目前,仍有部分基层法院行政审判庭无法组成一个合议庭,中级法院组成两个合议庭更是困难。从合议庭组成人员看,存在着行政审判人员由其他庭室审判员兼任的情况,甚至存在行政庭庭长由其他庭室负责人兼任的现象,因此,要完全达到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还存在相当难度。审判实践中,为组成合议庭审理案件,往往临时借用其他庭室审判人员,或具有审判职称的综合部门后勤人员,“陪而不审”的现象普遍存在,普通程序合议制审判模式成为形而上学,“公式化”痕迹明显。而对疑难、复杂、重大案件而言,由于合议庭系临时组建,借用人员既无从事行政审判工作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也不重视案件的审理,更不关心案件的结果,因此,案件质量难以保证。而对简易案件而言,由于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组成合议庭审理,人为地造成审理周期过长,既不利于及时、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行政机关高效、及时地实施行政管理活动,更是对业已稀缺、珍贵的司法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因此,在行政诉讼中,合议制很大程度上已被虚置和弱化。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行政管理活动的日益扩张,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与日剧增,单一的合议制审判模式已显得滞后和保守。对所有行政案件,不分类型,不分繁简,一律适用普通程序进行审理,必然带来审理周期的过度延长,既增加诉讼成本,又降低诉讼效率,不利于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二、设置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必要性(一)有利于合理配置司法资源,提高行政诉讼效率市场经济要求对各种社会资源进行有序配置、优化组合,使之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创造出最大的物质财富。司法资源是国家在司法活动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司法作为一种资源,珍贵而稀缺。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各种民事纠纷、行政争议将大量产生并进入司法程序,目前,不断激增的诉讼案件已使传统的诉讼程序不堪重负,如果每一起案件的审理都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普通程序合议制方式审理,虽有利于保证案件质量,但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以浪费司法资源,牺牲诉讼效率为代价的审判模式并不符合审判发展规律。因此,要使业已匮乏的司法资源发挥出更大效能,在制度设计上,对其予以合理配置就显得非常必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中提出的优化人民法院职权配置,实际上就是对司法资源如何进行合理分配的问题。因此,随着人民法院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深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合理配置司法资源,如何实现诉讼经济,就成为改革和完善行政诉讼制度的重中之重。设置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能够有效而合理地配置司法资源,节约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在行政审判实践中,既有重大、疑难、复杂的行政案件,也有案情清楚、简单、争议不大的案件。对这类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既能保证案件质量,又能简化诉讼程序,缩短诉讼周期;同时,可以节约人力资源,让审判人员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疑难、复杂案件的审理上,从而使人民法院的职权配置得以优化。尤其是在目前司法投入不足,司法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改革和完善人民法院司法权的运行机制,将难易不同的案件按照不同的程序进行审理,使现有审判资源发挥更高的效能,不仅显得紧迫,而且十分必要,其有效方式就是在行政诉讼中增设简易程序。(二)有利于解决审判力量不足,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社会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尖税突出。我国行政诉讼起步较晚,加之,受法律传统、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的影响,历来,“民”对“官”是敬畏有加,素有“民”不与“官”斗之说。因此,“民”不愿也不敢告“官”,“官”不想也更不愿被“告”,虽然行政诉讼法先于民事诉讼法颁布,但涉及“民告官”的行政案件数量与民事案件数量却相去甚远。随着权利意识、秩序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的复苏和觉醒,公民对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要求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加以保护的愿望和期盼越来越强烈。近年来,大量涉及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社会保障、企业改制、资源探采、交通运营等方面的行政案件不断涌入人民法院。据统计,1989年全国各级法院共受理一审行政案件仅9934件,到2008年时则达到了108398件,相当于1989年的10.9倍。与此相反,行政审判人员的数量却未同步增长。主要原因在于,法院编制严格受限,地方政府财力薄弱。不少法院不仅核定编制无法满足和实现,就连在职在岗人员也因工作太累、风险太大、待遇太低而另谋出路,如辞职经商或调到其他单位或通过司法考试后做律师,因此,法官尤其是西部法官流失现象相当严重。一方面是地区人口不断增加,案件数量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却是审判人员数量的不断减少,目前,在人民法院的各项审判工作中,“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现实情况下,要让基层法院保证一个合议庭,中级法院保证两个以上合议庭,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有必要对现行行政诉讼制度及程序设计进行改革和完善,目前,最切实有效的办法就是构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制度。(三)有利于平衡当事人利益,实现程序正义行政机关拥有强大的国家公权力,其管理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极易发生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现象。因此,对行政权必须加以控制和限制,其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将行政行为纳入人民法院的司法审查范围,通过司法审查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从而达到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目的。但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要求及时、高效,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即具有约束力、执行力和确定力,即使在诉讼期间,也不停止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以维护行政行为的效率及行政法律关系的稳定。如果司法审查的周期过长,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将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对已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如果行政机关冒然执行,势必面临具体行政行为被撤销或确认违法的风险;如果等到人民法院确认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有效后再执行,又势必影响到具体行政行为的及时实施,从而影响行政机关行政管理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和保证行政行为效率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要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就需要借助不同的的诉讼程序来实现。因此,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对行政争议,尤其是简单的行政争议,应通过设置简易程序,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及时予以司法审查,对违法的行政行为依法确认违法或撤销,避免因违法行政行为的执行给相对人造成损害,减少行政机关承担国家赔偿责任的风险;而对合法的行政行为则依法予以维持,保障行政机关及时实施行政管理活动,提高行政行为效率。要兼顾公民权利和行政效率,就要求程序要简化,保护要及时,做到既公正又富有效率。因此,在行政诉讼中设立简易程序,有利于平衡公民合法利益与行政机关行政效率之间的冲突。三、设置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可行性(一)相关立法和司法文件规定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设置提供了借鉴模式和实践基础我国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均有关于适用简易程序独任制审判方式的规定,经过长期的司法实践,已较为成熟和完善。刑民简易程序的适用,对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提高刑民诉讼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好地实现了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统一。作为三大程序法之一,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一样,都是一种依据案件事实、证据和法律而进行的司法裁判活动,三者在基本原则、基本制度、运行机制等许多方面均具有共通性。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关于简易程序完善的立法规定和成熟的制度设计,已为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因此,刑民诉讼法中关于简易程序的立法与实践,为设置行政诉讼简易程序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借鉴和实践基础。行政诉讼中,由于行政案件不仅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各种规范性文件浩如烟海,而且行政行为本身涉及的专业性、技术性较强,为确保案件质量,1989年行政诉讼法在立法时并未设置简易程序。但早在1986年10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就出台了《法院审理治安行政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其中第2条规定,法院审理治安行政案件,实行合议制度;案情简单的,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该规定既不是立法,也不是司法解释,更与现行行政诉讼法确立的普通程序合议制审理模式相冲突,但在二十多年前就能为最高司法当局所关注,说明简易程序独任制审判模式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随着行政审判体制改革的深入,完全可以通过修改行政诉讼法将简易程序制度确定下来。(二)审判经验的积累、审判人员素质的提高为设置简易程序提供了实践经验和业务保障行政案件相对于民事案件而言,案件事实相对清楚,易于认定,难度在于行政案件的处理大都涉及到如何准确适用法律,如何正确把握政策精神,这是行政审判的最大障碍,也是我们需要攻坚的堡垒。但行政诉讼法颁布20年来,人民法院审理了大量的行政诉讼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范围已覆盖绝大部分行政领域,长达20年的行政审判工作已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设置积累了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从2001年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法官法,不断提高法官职业的准入标准,确立了初任法官必须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使法官职业开始向专业化和精英化方向发展。加之近年来大力倡导的审判长、独任审判员选任制司法改革,更加提升了行政审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荣耀感。法律修改及司法改革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设置提供了法律保障。据调查,笔者所在地区六个基层法院共配备专职、兼职行政审判人员20人,其中审判长8人,独任审判员8人,书记员4人,学历均为大学学历以上,专业均为法律本科。与20年前的行政审判人员相比,不论文化程度、学历水平还是专业知识、理论功底,均有天壤之别。对于简单的行政案件,熟练驾驭庭审,准确认定案件性质,正确适用法律已不成问题,完全能够独立承担简易行政案件的审判工作。另一方面,随着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意识的增强,行政执法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行政执法行为的进一步规范,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的程序也在不断简化。(三)优化司法职权配置为设置简易程序提供了改革的动力司法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使诉讼程序相对于诉讼目的更加科学与合理,更加有利于实现司法的公正与效率。设立行政诉讼简易程序与深化人民法院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目标一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将推进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进程,完善行政诉讼简易程序,明确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范围,制定简易程序审理规则,确定为优化人民法院职权配置的内容之一。2009年4月3日,王胜俊院长在行政诉讼法颁布二十周年座谈会上强调,支持公正与效率相结合,是行政审判工作的重要原则;支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是开展行政审判工作的基本要求。对那些案情简单、争议不大且诉讼金额小的行政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由审判员独任审理,也是司法职权配置得以优化的体现。因此,人民法院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将催生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综上,在行政案件数量逐年增加,审判人员短缺的情况下,借鉴民事诉讼法规定,对简单的行政案件,通过设置行政诉讼简易程序予以处理,对于节约司法资源,及时化解行政争议,提高诉讼效率,解决案多人少的矛盾,有其现实意义。三、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及审理规则(一)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借鉴民事诉讼法关于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即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案情简单。具体可参考以下因素:1、根据案件性质确定。如案件性质本身简单、明了,法律关系清楚,易于界定,即可适用简易程序;如案件性质本身疑难,法律关系复杂,难于准确定性时,则适用普通程序。2、根据争议和影响大小确定。如案件影响小,争议不大,适用简易程序,如社会影响大,群众关注度高,加之,案件本身争议也较大时,则适用普通程序。3、根据在案证据确定。如原被告双方提交的证据较少,证明的主要案件事实大体一致,仅涉及法律适用时,可适用简易程序;如涉案证据多,双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赛事运营管理合同样本3篇
- 2025版重庆驾驶员工作环境与职业健康合同3篇
- 2024年软件开发项目合作协议版
- 2025年度专业办公设备及耗材销售代理协议3篇
- 2024年高品质住宅区清洁服务协议一
- 2024年烘培原料采购合同3篇
- 英语高频词课程设计
- 2024版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协议
- 2024年酒楼股权出售专项协议版B版
- 美术大幅作品课程设计
- 推土机的应用
- STK基础教程学习版
- 恩华药业管理诊断报告书
- 安徽省蚌埠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试题+数学+含答案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奉化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自测预测题
- 2022年11月山东省临沂市工会招考28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解析
- GB/T 40537-2021航天产品裕度设计指南
- GB/T 12599-2002金属覆盖层锡电镀层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 GB/T 10988-2009光学系统杂(散)光测量方法
- 节能减排奖惩制度(5篇)
-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 读音易错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