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贾平凹小说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22f7fe10f25aae090df42773da20162/622f7fe10f25aae090df42773da201621.gif)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贾平凹小说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22f7fe10f25aae090df42773da20162/622f7fe10f25aae090df42773da201622.gif)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贾平凹小说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22f7fe10f25aae090df42773da20162/622f7fe10f25aae090df42773da201623.gif)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贾平凹小说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22f7fe10f25aae090df42773da20162/622f7fe10f25aae090df42773da201624.gif)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贾平凹小说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22f7fe10f25aae090df42773da20162/622f7fe10f25aae090df42773da2016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专题训练-----贾平凹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林曲贾平凹进山走十里,便是小河镇了,沿着镇东的石阶路,一级一级走下去,就到了小河边。太阳正红的时候,人们就从田埂上过来洗衣裳,一人占一块光溜溜的石头。洗呀洗的,有人就到河边那棵皂角树下去:那树好大,独独地站着,一嘟噜一嘟噜吊下皂角来;一个女孩子就坐在树下玩“抓石子”。来人一走近身边,她马上站起来,说:“买几个呢?”“三个。”来人将六分硬币丢在树下的碗里。她在怀里一掏,掏出个精巧的小棒槌。一扬手,棒槌飞上去,便有三个弯角皂角落下来。她又自个玩起“抓石子”来。这孩子叫什么名字,谁家的女儿,我们并不知道。夜里谈论起来,都说这儿水好,人好,山上如果再长出树林子来,那真叫个好地方了!就为这树林子,我们才在这儿住下来:那时节,我们搞绿化,为了保证飞机定期来撒播种籽,便在镇下的河滩上修一座飞机场。八月天里在沙土窝里干一晌,衣服就臭了,任务紧了,十天半月也顾不得换。镇上有的妇女就找上我们,出一角钱给洗一件衣。这天中午,我拿了衣服刚走到河边,一个高颧骨的女人就迎上来要洗。“同志,一件一角五。”她说。“天话!”我笑了,“洗一件衣服就要一角五?”“才一角五呣!够便宜了。”“你们工人,一挣一沓沓,在乎半包烟钱?让我洗了,也不过多吃斤把盐。”这当儿,女人的头上咚地落下一颗皂角核儿。她哎哟一声,揉了揉,再看看我的脸色,又说道:“那就一角三,你们挣钱人才叫小气!”我扭身打算自己胡乱洗洗得了,她一把拉住我:“好了,你也是为我们绿化来的,不是外人,一角二吧。”她笑着,将纸币卷了棍儿,插在发髻里,就到皂角树下买皂角。那女孩子却并不理她,只管玩“抓石子”。那不是石子,是一把皂角核儿磨成的,玛瑙似的。“我买一个皂角。”她顺手将二分硬币递过去。“皂角涨价了,二分五。”女孩子还是玩她的“抓石子”。“这么贵呀?”“你发了机场财,还嫌贵?”“噢,刚才是你打我呀?”那女人揉着头,“快卖给我吧,二分。”“二分五。”“你卖别人二分,为什么卖我二分五?”女孩子唰啦一下收了手中的“子儿”,说:“你还问我?你钱头子这么黑,刮到工人身上了?!”女孩子站起来,一个跃身扑上去了。那女人惊呼一声,手里没了衣服,摸发髻,纸币棍儿也没了。女孩子把钱扔给我,说:“叔叔,我给你洗!”那女人很臊,要来打孩子。女孩子一下子掏出棒槌,说:“你来!看这棒槌!”女人骂了句什么,恨恨地走了。女孩子靠在皂角树上,咯咯地笑起来了。晚上了,我从机场工地回到房东家,正和房东的小女儿小七在院里乘凉,有人咚咚地擂打院门。小七背起书包就出去了。房东说:这是上柳儿家做作业去了。我问柳儿是谁。“就是河边卖皂角的那个呗。”半夜里,小七回来了,捧着我那件洗净晾干的衣服;她的四个兜里,却鼓囊囊地塞满了皂角。我问她怎么买这么多,她说:“柳儿送的。”“送的,柳儿这么舍得!”“她全摘了送人了。”机场修好跑道以后,开始建屋舍了。我负责去河里挑水,每次,都见柳儿在河边洗衣裳。看那皂角树,皂角果然全没有了。“你怎么天天都在洗呀?”“你怎么天天都在担水呢?”“我是在修机场。”“我……也是在修机场。”这一天,我在房东家吃早饭,小七刚扒了两口,就嚷着要去洗衣服。她娘说:“又是谁来勾魂了!”我端了饭碗出门,看见墙角站着一个小姑娘,提了一篮子衣服,正挤眉弄眼地和小七打暗号。我认出是柳儿,就说:“你又要去洗衣服?真干净!”“是没你们脏!”柳儿说着,还拿手掰了红眼羞我。我笑着说太忙了,平日在城里才叫干净,如今钻山了,还讲究什么呀?没想她变了脸,质问道:“山里咋?山里脏?!自己脏得像个猪,还嚼起山里的不是了!”她似乎要和我骂架,我赶忙向她认错。她却极快地跑了,又回头冲我一笑,那是一个很诡的笑。吃罢饭,我进屋去换那身脏衣服,却怎么也找不见了。我匆匆赶到机场,担上桶去挑水。河边上,洗衣人很多,紧挨河岸的草坪上,石头上,晾满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我走过时,突然发现一件工作服极像我的那件脏衣,蹲下看看衣上号码,正是我的。我的衣服怎么会到这儿呢?一抬头,就在那皂角树下,坐着柳儿和小七,吵吵嚷嚷地在玩“抓石子”。我明白早饭时的那场双簧戏了。“我要捉你们贼了!”我走近去说。她们看见了我,一对视,就低头又玩“抓石子”,但终憋不住,咯咯地笑了,说:“你要捉哪个?满滩都是!”我朝河岸一看,那晾着的一大片衣服,绝大多数都是工作服。但河边没一个工人,除几个大人外,全是些孩子。他们全都举着棒槌,在石头上捣碎了皂角,就包在床单、枕套、脏袜里捶起来。河面上一片白泡儿,阳光下,闪出五颜六色,有光环在那儿流动。我脑子里嗡嗡轰响了,似乎才明白,这两天工人们的衣着怎么就干净了呢!(选自《人民文学》1979年第4期,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是一名来小河镇参加飞机场建设的工人,建机场是为了定期撒播种籽,解决当地的绿化问题。B.柳儿是在河边卖皂角的小女孩,她帮我赶走了想发“机场财”的高颧骨女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C.“我”说的“在城里才叫干净”使柳儿不满,这一情节意在表现“我”和她因环境不同而产生的隔阂。D.柳儿和小七等悄悄约定为工人们洗衣服,这一事件被作者写得曲折有致,传递出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2.小说设置了“小河镇”这一特定的地域环境,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当代著名文艺评论家雷达说,贾平凹创作模式的轴心是一个“情”字。请结合本篇小说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许先生贾平凹茶棚沟取名于沟里有家卖茶的。这家人姓许,卖了两辈人的茶。其实那不是茶,是从山上采的一种叫猫眼翠的草,再加上胎菊、甘草、决明子熬出的汤,生津止渴,祛湿利尿。到了第三辈,出了一位中医,那一年老屋大梁上生出灵芝,茶是不卖了,给人看病,四十几岁便声名隆起,人称许先生。茶棚沟距沟外的三岔镇三十里,镇政府让许先生去镇上开铺坐诊,许先生不愿意去,村里人也不愿意许先生去。镇上人甚至县上人有了疑难杂症都到茶棚沟村子来。来的人多了,村里二十户每家都是客舍,村主任就负责给患者挂号,分配着这家住两个人,那家住三个人。许先生到了六十岁时不再亲自上山采药,这些人家的女人们经营客舍,而男人们全成了药农,但也分工明确,有专门挖丹参、当归、黄芪、茯苓的,有专门饲养飞鼠收五灵子的,有专门背了绳索在崖上采石斛、灵芝和独叶草的。药草挖采来了,卖给许先生。许先生号脉是一绝,一搭手就能说出病在哪儿,病人拿出在县医院做过的仪器检查单,和检查的结果相同。病人说:你是神啊!许先生说:我摸了半天才知道你的病,仪器一照就清楚了。病人说:可我花了那么多钱呢,在县医院没治好呀,你救救我!许先生就对症下药,药量都不大,一日一服,五服一疗程。病人在客舍住下,服药三个疗程或五个疗程,大多是病好了,临走时要给许先生磕头。许先生说:病是三分之一不治也好,三分之一是治了就好,三分之一是治了也不好。不让磕头,说可以去植一棵树。社会杂乱,难以做到出入无疾。患癌的人越来越多,那些发现就是晚期的,去了县医院甚至出山去了省医院,凡是被告知回去吧,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死马要当活马医,就又到茶棚沟找许先生。许先生对这些病人都用一种药,同时发给两只塑料桶。服药后,一只桶是盛了山泉水不停地喝,然后不停地在另一只桶里吐或泻。病人上吐下泻得呼天抢地,或许就软瘫在床上奄奄一息,或许就眼睛发亮,脸上退了灰气。能渡过了第一关,软瘫在床上奄奄一息的再服一种药,眼睛发亮,脸上退了灰气的又再服另一种药,差不多十个疗程过后,该死的就死了,能活着的就身轻体健。县上一位交通局局长来治疗了三个疗程,头一疗程结束,还批了款要扩建进沟的路,第三个疗程没完,人却死了。局长的儿子认为许先生的泻药太猛,导致了父亲去世,愤愤不平,向县卫生局上告,说是茶棚沟人发财致富,集体草菅人命,并且还附了一张当年死在茶棚沟十二个病人的明细表。县卫生局曾九次来人调查,八次被病人和病人家属围住村子不让进。最后一次是进去了,经过十天详细查证,认为许先生的医疗方案没有问题,药草没有问题,所有人家的客舍也没有问题。风波算是过去了,茶棚沟又恢复了往常的景象。又过了五年,村子前后已经绿树成林,林中百鸟鸣叫,春夏秋冬都有花开,许先生家大梁的灵芝也有了盆子大,而许先生自己却病了。他病得不轻,但医不自治,浑身疼痛不止,关节里犹如无数的虫蚁在咬噬。六月初三入伏那天,许先生晚上吃过饭,对人说:把灵芝摘下来吧。大家以为摘下灵芝要炮制药呀,许先生却叫唤起村主任,村主任赶了来,他交给村主任一个瓷罐儿,说罐子里有钱,村口应该搭个棚了,把灵芝就挂在棚里。到了半夜,三间老屋起了火,等人们发现时火大得已不能救,整个屋顶塌了,四堵墙全部朝里倒下,许先生就死在了火里,埋在了墙土下。许先生一死,带走了病痛,带走了委屈,也带走了茶棚沟人的一部分。茶棚沟不再有病人来,所有的客舍全废,没有了收入。村主任从瓷罐里取出一万元,这算他的积蓄,还有一个纸条,写着祖传的茶配方。村口是新建了茶棚又开始卖茶,但过往的行人太少了,茶一直要卖到日落。这一天,村主任在茶棚里看着日头渐渐落去,忽然醒悟:日落日还在天上啊!开始重新谋划起茶棚沟的未来。第二年冬季,茶棚沟联合县里一家制药厂就生产出了健字牌的“茶棚冲剂”,在市场上销售。(选自《人民文学》2022年第2期《秦岭记》,有删改,题目为编者所加)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家前两辈人都是以卖茶为生,许先生弃卖茶而从医,在山村给人治病,说明许先生具有济世爱民的胸怀。B.许先生不愿意应政府之邀去三岔镇上开铺坐诊,是他的精明谨慎之处,因为他最知道自己的底细。C.许先生未能治愈所有病人,印证了文中“治了也不好”的说法,也说明医学探索之路漫长而曲折。D.局长的儿子为了泄愤将许先生告上卫生局,调查结果证明这是一场闹剧,对许先生造成伤害,他的死“带走了委屈”。2.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许先生这一形象的特点。3.小说中“日落日还在天上”,在不同层面有不同涵义,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三、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下面小题。玻
璃贾平凹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挂伤的。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你……那酒店怎么啦?”“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这……”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这就好。”我说。“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他们到处找你哩。”“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他们贴了布告……”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我嘿嘿笑起来。“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赔我?”“是赔你。”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上法院告他们,索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大伯,你听我说……”老头从怀里构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答应。”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菜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是对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模仿,为后文悬念丛生的情节作出铺垫。B.发现王有福正是受伤的路人后,“我”劝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寻求更多赔偿,因为“我”不仅热心帮助朋友,也有打官司的经验。C.“我”经过照相馆时,见经理面对碎玻璃大骂,这一细节暗示此地这类纠纷很少,王有福担心的“投案自首”之事是多此一举的。D.玻璃墙伤人事件的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惑与冲突,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2.“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药罐贾平凹我们村三十户人家共用着一个井,一个碾盘,一个土地庙,也共用着一个药罐。这药罐年代很久,但一直却是完好的,它最早属老社长私有。老社长已经死去了十五年,大家还记得他的好处。药罐自那时流传,谁家有人病了用罢药,罐子就放在门楼脑上,等着另一家有人病了来取用。“药罐在这儿吗?我家用用。”只能说用用,不能说借,保存罐儿的人家就十分高兴。因为有这么一用,自己的病就走了。当然,这一家用罐熬完药,病情好了,不能退还回去,罐子主权既不属于哪一家,且风俗里送药罐等于送病,是要忌讳的。便就又放于门楼脑上,等着别一家人病了再来“用用”。那阵,一般人有个病病灾灾,大都是扛,吃些烧糊的葱根,喝些姜汤,捂被子发汗,用火罐在额上拔一个紫红的印或用针扎中指,挑眉心,放出些黑血就罢。扛不过去了,再往土地庙里供些香火,再将三根筷子在水碗中立柱儿,说谁碰到了某某的鬼魂了,低声下气求饶鬼魂,然后脸色大变,呵斥着鬼魂滚,末了将筷子柱儿猛地砍倒,一碗水从门里直泼出来。这么软硬兼施后,病人还是不好的,就只有说:“这是阳寿到时了,治了病治不了命的。”开始筹划起寿衣寿材,尽一切能力让病人吃上白面条子,磨一升豆子做几方豆腐,却没有想到去上百里的县城医院抓几副中药吃。上医院是不敢想,抓中药那也是要许多钱的,我们没有钱买更多的粮食吃稠饭,还能买药吃?吃药和买香烟是一样的被认作奢侈,“天神,咱又不是社长!”社长是吃中药的,因为他是社长,吃公家的净粮,药费可以报销。社长是一个瘦老头,留大背头,穿黑呢子中山服。社长的病似乎很多,气管常发炎,肠胃不好,腰酸,肾也虚亏,有几次病在床上,村人只说他要丢了命了,但后来却又好起来。这便是中药的作用。于是社长说:“得了病怎么不吃药?瞧瞧,还不是几副药就保住一个命吗?”社长说过这话后,一般人家也开始吃起药来,但往往吃过一副二副,实在是没能力再吃下去,便去社长家门前的十字路口上揽社长吃过的药渣。心想,只要是药,即可治百病的,拿回来再熬一熬,让病人喝。一辈子没有吃过药的身子见药味就生奇效,这倒使社长也惊讶。也由此,村人对社长的药渣有了依赖,对社长家的药罐也有了依赖。我们村里人好多年里,基本上是吃着社长的药渣维持了健康。除了许家的二婶外,竟没有出现过一次危险。许家二婶的一次危险,那是她过日子太节俭的缘故。孩子有时在饭碗里发现一条虫子,倒了胃口,要倒给猪,她说:“拿来”!将虫夹出去,把剩饭吃了。铲完了锅,孩子已将勺子铲子要拿去洗了,她说:“拿来!”伸出舌头将勺子铲子上的饭渣舔了。那一次许家二叔犯了病,拿回社长的药渣熬汤,喝过两次病好了,还剩一碗汤药不喝了。许家二婶身体蛮好的,却想:倒了多可惜,让我喝了。结果喝得她吐了一个晌午,睡倒在床上三天没有起来,亏又熬了一碗绿豆汤喝了才缓醒来,过后令她好后悔糟蹋了那碗绿豆汤。一晃好多年过去了,社的建制不复存在,新设了乡,乡长已不是我们村的人。但自土地分了以后,每家都有可以有些零花钱,三十户人家已发展到三十六户,谁家有个病,也去抓些中药来吃了。这就显得村里的病人多起来,大家都在说:“怪了,现在人怎么不经活了,越来越娇气了?”都这么说着,但身上稍有不对,就去抓中药,也没有谁再去揽别人家的药渣熬汤喝。而药罐还是老社长的那个药罐。药罐是老社长留给村里的纪念,人们小心翼翼地使用着,从你家传到我家,从我家传到他家。药罐熬着苦口的汁水,苦水使全村人团结起来,滋润着生命,就这么活下去。(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标题“药罐”既是写实,又象征着苦难的生活,它作为全文线索串联起一幅幅乡村风俗画。B.药罐在村中流传的方式,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也暗含了当时人们对生命的敬畏。C.小说文风质朴,却意蕴深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民生的同情关怀及对旧社会迷信的有力批判。D.小说叙事舒缓从容,无波澜起伏的情节,但却能使人在叙述中感受“苦涩药香”,回味无穷。2.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不仅塑造了典型的个体形象,而且很注重人物群像的塑造,为何要这样安排?3.有人说,“药是不容忽视的民俗意象,因为它关涉着生命前行的轨迹”,为何说药“关涉着生命前行的轨迹”?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答案】一、1.C
“这一情节意在表现‘我’和她因环境不同而产生的隔阂”说法错误,这一情节是为后文柳儿和小七等悄悄约定为工人们洗衣服埋下伏笔。
①小河镇“水好”“人好”,独缺“山好”,这是工人们来到此地的原因,为情节的发展作铺垫。②小河镇远离城市,具有乡土特征,与山里人淳朴的性格相映衬;
③小河镇悄然改变,展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特色。
3.①小说中的“我”与柳儿偶然相识并得到她的帮助,小说讲述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②作家以独特的笔触走进柳儿等人的内心,展现了人物丰富的感情世界;③作家以“情”为轴心来表达自己对时代变革的观察和思考。
二、1.B
“是他的精明谨慎之处,因为他最知道自己的底细”错误。他不是因为怕露怯,而是要带动茶棚村村民走上致富路。
2.①医术高明,善于钻研,治好许多疑难杂症,还积极探索治疗晚期癌症的方法;
②具有济世爱民的胸怀,采用现代商业的管理方式,利用山村资源,帮助村民发家致富;
③清廉尚义,为造福桑梓无偿贡献出祖传配方,捐献毕生积蓄,还关心自己身后的山村经济;
④具有开放的现代意识,认同现代医疗技术;把对个人的感恩行为转化为改善环境的义举;
⑤性情平和,内心刚强,受到不公的指控,强忍内心伤痛;被病魔折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1 《生命可以永恒吗》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 等式的性质》听评课记录
-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听评课记录
- 独立住宅买卖协议书(2篇)
-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3 让家更美好 听课评课记录
- 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8.3《撒哈拉以南非洲》听课评课记录1
-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2.1.4多项式的乘法(2)》听评课记录2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3中心对称》听评课记录
-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活动课《区际联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听课评课记录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1.3《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听评课记录2
- 知识产权保护执法
- 手术安全管理之手术部位标识安全
- 2022年版煤矿安全规程
- 高质量社区建设的路径与探索
- 数字化时代的酒店员工培训:技能升级
- 足球守门员扑救技巧:扑救结合守护球门安全
- 《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课件全套 第1-10章 知:认识研究与论文写作 - 引文规范
- 带式输送机滚筒出厂检验规范
- 起重机更换卷筒施工方案
-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课件
- 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须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的承诺函-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承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