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原理第一章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识记)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教育学的萌芽:孔子《论语》 《学记》古代最早一部教育专著教育学的形成:1、夸美纽斯《大教育论》是西方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2、洛克《教育漫画》 3、卢梭《爱弥儿》4、斯宾塞《教育论》 5、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传统教育学派:赫尔巴特 现代教育学派:杜威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1、卢梭《爱弥儿》儿童中心论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1、布鲁纳的《教育过程》2、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3、布鲁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定义(识记)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二、教育的基本要素(识记、理解)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教育措施)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三、教育的历史发展(识记) 笔记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古代教育特点:1、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2、具有鲜明的阶段性与严格的等级性3、文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了教育内容4、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学校轻视体力劳动,形成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对立5、教育方法上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道体罚、棍棒纪律6、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7、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现代教育的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2、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在由理想走向实践3、教育走向大众化,逐步实现教育的普及化,国家实行强迫的义务教育4、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5、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6、学校由限制和封闭逐步走向多元和开放(民主性、终身性)7、宗教对学校教育具有很大的影响四、教育概念的界定(识记) P115广义教育;狭义教育。广义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识记、理解)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选择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及其组织形式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教育的社会性质3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教育的社会性质3、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5、决定着教育的管理体制文化传统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1、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观念3、影响着对教育的需求二、教育的社会功能(理解)(一)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再生产的重要手段3、可以直接生产科学技术知识(二)教育的政治功能1、通过培养人才直接为政治服务2、决定着教育的宗旨和目的4、决定着受教育权2、影响着教育内容的选择4、影响着教育管理体制2、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方法4、具有经济效益2、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现代化3、促进政治民主化 4、制造政治上的舆论与思潮(三)教育的文化功能1、有利于对社会主流文化的批判与继承 2、有利于文化多元化的发展3、有利于文化的创新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识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指的是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社会现象的性质。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2、教育的存在具有必然性3、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4、教育具有继承性5、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第四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一、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识记)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是指个体的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在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积极变化和完善过程。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P1691、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2、顺序性3、不平衡性 4、个别差异性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理解掌握)P173-183(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和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物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3、遗传物质对不用机能发展的影响作用不同,随着机能的复杂度增大而呈递减的趋势4、遗传素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的大小不同,随着个体不断地发展,遗传的作用日益减弱5、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6、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影响的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有关(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环境是个体发展的资源,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限制2、环境对人的影响既取决于环境自身,也取决于个体的发展水平3、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最终取决于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三)个体实践活动(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活动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因素,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2、活动是个体的各种潜能和需要展开、生成的动力3、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机制,体现着人的主观能动性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解掌握)P183-187学校教育的内涵;学校教育是一种自觉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又分自发的社会环境和自觉的社会环境。自发的社会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自然性和渗透性。无意识,无目的,无计划,无组织,非人为的环境。自觉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引导个体发展的方向 2、提供个体发展的动力3、唤醒个体发展的意识,挖掘发展的潜能 4、发展人的个性学校教育主导作用有效的条件。1、从学校内部看,取决于学校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业性、基础性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教师能否敬职爱业、师生主体间性的体现;教育中主体性。2、从学校教育外部看,取决于社会影响与学校教育影响一致性的程度;取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取决于社会政府对教育的理解和重视,是否具备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等等。第五章教育目的 (重点之重) P328一、教育目的的概述(识记、理解)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1、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2、教育方针:是党和国家依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包括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实现目的途径和方法。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实现程度的核心教育目的的作用; P333-337加资料1、规范作用2、期待作用3、标准作用4、依据作用5、激励作用教育目的的类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P338-343加资料1、社会本位论 2、个人本位论 3、文化本位论 4、生活本位论(详情看资料)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资料)良好教育目的的特征:教育目的应能与实际的教育情境紧密联系;教育目的的确定应能与社会所要求的人才培养标准紧密相联;教育目的要具有在教育活动中得到检验的可能性。1、教育目的的性质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直接决定的2、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3、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4、教育目的的确定也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二、我国的教育目的(理解应用)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P366-3691、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2、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3、坚持教育目的的“两个服务”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4、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国教育目的一贯坚持的原则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全面发展教育、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详细看资料)第六章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的概述(识记、理解) P382-387教育制度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制约教育制度的因素。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简称学制,它反映着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制确立的依据;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2、生产力发展水平3、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 4、历史经验的继承与发展现代学校制度的类型及变革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理解、应用) P392-418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第七章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识记、理解) P189-教师的概念;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思想品德向年青一代传播人类知识财富和思想意识,并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专职人员。教师的地位;教师的地位取决于自身的作用与社会支持(主要是经济)教师隶属于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当然在不同社会,教师有不同的社会地位。教师的作用;教师劳动的特点;(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1、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复杂的 2、劳动任务 3、劳动过程4、劳动手段(二)教师劳动的创造性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2、表现在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3、表现在教育机智上 4、教师必须具备教育智慧(三)教师劳动的示范性1、教师劳动工具的主体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3、教师的人格、学识、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等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四)教师劳动的长期性(五)教师劳动的合作性1、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中体现出合作性1、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中体现出合作性教师的职责、角色和形象;P198教师的专业素质。P2181、专业信念 2、专业人格二、学生(识记)学生的基本属性; P246(一)学生是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3、具有生命独特性的人(二)学生是儿童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3、学生需要得到成人的教育与关怀(三)学生是学生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3、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5、学生具有“学生感"学生的社会地位; P2、在教师之间的分工中体现合作性3、专业知识 4、专业能力2、学生是具有能动性、主体性的人2、学生处于发展的过程中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4、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P254
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P2541、3、5、1、3、5、7、身体素质得到改善,生理成熟提前平等意识增强,富有宽容精神喜欢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学习方式传播媒介对儿童的不良影响增多三、师生关系(识记、理解、应用)2、4、6、注重个人发展,追求自我完善关心国家大事,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心理问题增多师生关系的概念、特点、类型;笔记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的特点:放任自流型 民主型类型:强硬专断型 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 民主型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的策略。第八章课程一、课程概述(识记) P467课程、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概念; 笔记加书本课程:课程通常是指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安排课程标准:教科书:P480又称课本,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接受能力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课程理论的发展;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二、课程设计(理解)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三、课程改革(理解、应用) 笔记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1、调整培养目标:使新一代国民有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2、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3、课程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4、发展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发展的作用使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笔记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播(情感、态度、认知)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4、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现状5、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级别与选拔的功能6、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第九章教学一、教学概述(识记) P530-533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教学:狭义上是专指在学校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双边活动。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二、教学过程(理解、应用)1、教学过程的性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传授/接受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问题/探究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3、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三、教学原则(识记、应用)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发展性、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的涵义和要求。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是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反映要求:a、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b、发掘教材的思想品德教育c、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必然联系的教学规律的反映)要求:a、书本知识的学习,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b、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 c、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3、直观性原则 (反映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求: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b、主观与讲解相结合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4、启发性原则 (教学不仅仅是告诉,反映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求:a、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b、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c、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d、发扬教学民主5、循序渐进原则 (是由科学知识本身的系统性与结构性;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与阶段所决定)要求:a、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b、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C、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6、巩固性原则 (依据记忆的规律来制定)要求:a、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b、重视组织各种复习C、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d、多种器官协同活动,提高巩固效率7、因材施教原则a、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b、丰富、多样化、多元的教育教学环境及方法、作业及评价,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四、教学方法(识记、应用)1、教学方法概述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概念;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选择: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涵义和要求。五、教学组织形式(理解)1、教学组织形式概述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教学评价。A、教学的准备(备课) B、教学的实施C、作业与辅导 D、学生学业成绩的考评D、教学评价和反思六、教学评价(理解)1、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的意义;教学评价的种类。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意义:教学评价的种类:2、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3、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4、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第十章德育一、德育概述(识记)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特点;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任务和内容。德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分包沥青路面施工合同
- 药品采购合同书范本
- 爱情的誓言忠诚保证
- 信息服务合同范本示例
- 石料订购合同范本
- 江西省房产交易合同的范本
- 汽车融资租赁合同协议签订失败原因
- 离校安全责任书
- 展会服务合同中的展会指导
- 终止劳务承包合作合同
- 浙江省杭州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唱游子吟小儿垂钓课件小学音乐苏少01课标版三年级上册课件1
- 北京科技大学第二批非教学科研岗位招考聘用(必考题)模拟卷和答案
- 社团面试评分表
- 智慧园区 物流基地集装箱货堆场智能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 血清转氨酶异常病因分析
- PDCA提高护理管道标识规范率
- 世界未解之谜英文版
- 中小跨径公路桥梁设计课件
- 放射培训考试习题及答案
- 译林牛津版9A-Unit8-Detective-Stories-Reading-2公开课优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