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治和法治相结合可能性的再探讨_第1页
人治和法治相结合可能性的再探讨_第2页
人治和法治相结合可能性的再探讨_第3页
人治和法治相结合可能性的再探讨_第4页
人治和法治相结合可能性的再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NUMPAGES6人治和法治相结合可能性的再探讨专业: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姓名:张柱立学号:12012000215【摘要】:古今中外围绕人治和法治孰优孰劣这个问题历来都是争论不休,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儒法墨之争,在西方则表现为古希腊时柏拉图与苏格拉底之争,然而时至今日都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作为不同的治国理政手段,人治和法治各有优劣利弊,但是在针对相同的人和社会时,二者之间又存在很多共性。法治中避免不了人治的因素,人治中也不会缺少法治的存在,所以对二者的区分不应绝对化之.人治和法治具有不同的内涵及特点,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这就给二者结合起来提供了理论和现实的可能性,从而对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参考意义。【关键词】:人治法治结合古今中外关于对人治与法治的论述可谓是车载斗量,数不胜数.但是在二者相结合或者说相统一的论述上,相比之下则少的多.说起人治,在很多人的概念里似乎是跟专制相提并论的一个词语,在政治领域则是雷区,更是鲜有人提及.不过在我看来,人治并非洪水猛兽,它的存在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在中外历史上也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作为治国理政方略的一种,人治有其独特的魅力,特别是发生在有所作为的帝王身上显得更加明显,在历史上也有不少成功范例.在建设现代法治社会的今天,进一步探讨人治和法治有利于理清社会发展在治理模式上的脉络,故在此从人治和法治相结合这方面进行浅析。一、人治与法治的内涵及渊源人治,(rulebyman)是指个人或少数人因历史原因掌握了社会公共权力,以军事、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伦理等物质的与精神的手段,对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其他成员进行等级统治的社会体制。[1]高立迎:《论中国古代人治与腐败的关系》载《正义》1999年04期法治(ruleoflaw),是指主要依靠良好完备的法律来治理国家,把国家的长治久安维系于国家的法律和制度上,认为法律和制度比领导人的素质更靠得住。[2]何云峰:《人治与法治:两种治国方式的比较》,载《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1]高立迎:《论中国古代人治与腐败的关系》载《正义》1999年04期[2]何云峰:《人治与法治:两种治国方式的比较》,载《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第21卷第1期,2005年2月(一)中国古代对二者的争论。关于人治和法治的争议,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儒家和法家。儒家重视人治,主张为政在人。儒家主张的人治,又称德治或者礼治,主张依靠道德高尚的圣贤通过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而法家主张要由掌握国家权力的人,通过制定实施强制性的法律,才能治理好国家。(二)西方古代对二者的争论。古希腊作为西方文明的代表,在古代哲学、政治学等都走在时代前沿。柏拉图主张的“贤人政治”在我看来实际上就是人治。他在他的著作《理想国》里对人治提出了完美构想.柏拉图对“贤人”即领导者冠以“哲学王"这一概念,可以看出,领导者必须是一个在知识、道德、能力、胆略等各方面都极其优秀的人。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不以为然,他主张法治优于一人之治(即人治).同时他对如何践行法治进行了概括:一是要有优良的法律,二是优良之法要得到民众普遍遵守.[3]王媛:[3]王媛:《浅析柏拉图的人治思想》,载《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第3页(三)近代以来的法治与人治之争。近代以来对这个问题的争议显得异常激烈,特别是在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反对封建“君权神授"理论,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过程中,总是把实行法治还是人治与政治制度,国家体制联系起来。大多数欧洲启蒙思想家都提倡法治,反对人治。美国思想家潘恩宣曾说:“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应该成为国王。”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更高高地举起了民主共和国的旗帜.[4]/view/f86dc3156c175f0e7cd137e1.html,2013年1月5日访问他提出人民主权[4]/view/f86dc3156c175f0e7cd137e1.html,2013年1月5日访问(四)现代中国对二者的争论。20世纪70年代末,围绕“法治与人治”问题,中国法学界爆发了一场学术大讨论。正是这场讨论,拉开了中国法学界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为中国法和法学的复兴开辟了道路。1980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小礼堂里举办了全国第一个“人治与法治"专题讨论会,会议最终公开出版《法治与人治问题讨论集》。从讨论的情况来看,当时主要提出了三种观点:第一法治与人治是根本对立的,法治与民主相联系,人治与独裁相表里,因此社会主义要法治不要人治;第二法治与人治是可以统一的,法律要靠人去执行,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第三法治与人治的区分是中国历史上的观点,我们应当抛弃这种提法。讨论的结果,第一种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5]何勤华:《法治与人治大讨论》,载《新民晚报》,2009年10月尽管[5]何勤华:《法治与人治大讨论》,载《新民晚报》,2009年10月二、人治与法治的区别和联系(一)人治与法治的区别1、经济基础不同。人治思想的起源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治国理论。自然经济之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强烈的人身依附性,作为社会成员的绝大多数人不可能成为自由的主体。从而导致以占绝对优势的“自然血亲关系”和“统治服从关系”构成了社会基本关系。[6]浦纯钰:《人治与法治的经济基础》载《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卷第1期,2001年3月而法治理论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它代表新生阶级的立场和利益。自由交换是市场经济的最显著的特征,人只有摆脱依附关系成为独立的个体才能有自由交换的可能.[6]浦纯钰:《人治与法治的经济基础》载《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卷第1期,2001年3月2、两者特点不同.人治具有随意性、多变性,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当然毋庸置疑的还具有灵活性.而法治具有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的优点,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能有效地制裁违法行为,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同样具备滞后性,僵化性等缺点。3、体现的原则不同。人治体现不平等的原则,而法治体现平等的原则。我国封建时代的人治实质是“帝治"、“王治”,是君主专制。[7]祝总斌:《[7]祝总斌:《试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权力发展的总趋势—附论古代的人治与法治》载《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二)人治与法治的联系1、人治与法治作为两种不同的治理手段,针对对象的都是人和社会。它们都是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在实践上,不管是古代中国还是古代西方,持续了几千年的整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可以认定为人治社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就算在最黑暗的奴隶社会也存在法律制度,尽管这种法制是以维护阶级统治为目的的.在某些历史时期也存在短暂的人治和法治并存的局面,比如说中国的先秦某些时期以及西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黄金时代。尽管那时的法治和现代含义上的法治有很大的差距,可是毕竟在治理国家的方式上付诸实践,对现代法治社会建设也有极大的借鉴意义。2、人治与法治作为矛盾的双方,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任何将二者绝对对立或者割裂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通过梳理整个中外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历史上从未真正出现过有人治无法治的朝代,也没有出现过有法治而无人治的国家.人治中包含着法的因素,法治中也不可避免的具有人的要素.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人类内心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为了克服人性的弱点使人类社会正常有秩序的发展,就必须建立一套外在的制度规则来约束内心的欲望.这就是法治产生的原始基础.从法律的层面上讲,由于法律无法精确预测生活中所有的事情,所以法律一制定下来就不可避免的带有滞后性,同时在制定法律时还有具有弹性,要确保法的目的实现就必须需要有人来执行,并且在法的实施过程中赋予其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以此确保法律的准确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正因为人的存在,所以就不可避免的存在人治的因素.三、人治和法治的结合可能性分析(一)理论基础上的可能性从哲学上分析,法治和人治,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法治是人治的前提和基础,人治是法治的根本保障。此外,人治和法治这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弥补对方的不足.人治具有及时性、灵活性等优势,也有因人而易、权威性不强等缺点;法治具有僵化滞后等缺馅,然而却有相对稳定、权威性高等优点。二者相统一可以通过内部协调各取所长,从而达到共同促进的目的。我们可以看到,法治和人治都具有其特定的合理性,而且这种合理性都是历史和社会构成的,并不具有永恒的普遍的合理性.相对说来,法治具有更多的普遍的合理性,但是,这种优点不是法治本身具有的,而是由于社会生活的特点促成的.我们可以看到,人治的问题并不在于任何统治者都可能犯错误(事实上法治同样可能犯错误甚至是重大的错误),而在于人治无法作为一个长期治国的手段,无法保证制度、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在于领导人是否真的或总是具有那么多的智慧和贤德,尤其在现代的高度分工的社会中.尽管如此,我们必须看到,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别在社会需要变革的历史时期,人治不仅是必要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8][8]苏力:《认真对待人治》,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1期(二)现实基础上的可能性从古到今,整个人类社会没有过单纯的人治,也没有过绝对的法治。在某些历史时期甚至是当今社会,法治和人治可以同时存在。尽管我们都渴望建立一个法治社会,而实际上不管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来看单纯的法治并不完美,单纯的人治也不可能完美。就算是同一部好的法律,“好人”与“坏人”执行起来的结果未必都是一样的。良法只有被“好人”执行才能实现法治的真正目的.这就决定了法治必须要与人治相结合形成“好人法治",才能构建更加合理完善的制度。从本质上说,法也是人制定的,法也是人执行的,因此,任何法治都不可能没有人治的成分,任何法治都是人治的结果。[9]梁洪武:《先秦儒法对于人治法治的思考及现代借鉴》,载《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第15卷第4期,2010年8月从中国历史来看,法治和人治合一的思想及实践也存在过。《孟子》有言:“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西汉汉武帝时期主张的“德主刑辅”、以及梁启超对法治和人治的论述,都能从一定程度上看出二者合一的端倪。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经多年研究在其《乡土中国》一书中也得出法治离不开人治的观点。[10]高付华:《拜读〈乡土中国有感〉》,载《华律网》,2012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1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2001年1[9]梁洪武:《先秦儒法对于人治法治的思考及现代借鉴》,载《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第15卷第4期,2010年8月[10]高付华:《拜读〈乡土中国有感〉》,载《华律网》,2012年10月[1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四、结论人治和法治这两种不同的制度模式如何实践,一直困扰着法学家及政治家们.至于哪种方式更能适合国家的发展,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尽管当今社会对二者的争论没有以前激烈了,但是争论依然存在。放眼望去,当今社会主流看法是法治和人治是截然对立的,要么法治要么人治,没有统一的可能性。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既然世界万物都是不可分的,为什么在法治和人治的选择上就要非此即彼呢?为此他们在二者如何结合上做了不少努力,这为我们探索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方面提供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从哲学上讲,万事万物只有在特定的历史时空才可能发挥其作用,抛开特定的时空谈人治和法治也是不现实的.我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就要站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上,探索把法治和人治结合起来,同时汲取古今中外在二者结合上得出的经验,走自己的路方是治国理政之上策。参考文献1.何云峰,《人治与法治:两种治国方式的比较》,载《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第21卷第1期,2005年2月2。王媛,《浅析柏拉图的人治思想》,载《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第3页3.何勤华,《法治与人治大讨论》,载《新民晚报》,2009年10月4.苏力,《认真对待人治》,《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1期5.高立迎:《论中国古代人治与腐败的关系》载《正义》1999年04期6.浦纯钰:《人治与法治的经济基础》载《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