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伤病康复
及
疲劳消除/恢复训练
运动伤病康复
预防性功能锻炼
疲劳消除/恢复训练
一疲劳与恢复概述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疲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
力竭:肌肉或器官完全不可能维持运动。
疲劳定义特点:(1)把疲劳时体内组织和器官的机能水平和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和程度。(2)有助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如心率、血乳酸、最大摄氧量等)二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
能量耗竭代谢产物堆积水盐代谢紊乱保护性抑制
能量耗竭(一)高能磷酸化合物大量消耗
ATP、CP大量消耗导致短时间、高强度运动后续能量不足。(二)血糖含量下降 血糖过低引起脑皮层细胞能量供给不足。 长时间运动可导致血糖下降。 症状:头晕、多汗、眼发黑等。(三)糖原含量下降 肌糖原、肝糖原是维持一定运动强度的主要能源。随着运动时间延长,糖原储量下降。
代谢产物堆积 主要是乳酸堆积。 血乳酸升高,导致脑细胞工作能力下降,引起疲劳感。
水盐代谢紊乱 运动脱水,引起细胞内外水平衡、电解质平衡出现紊乱,导致细胞兴奋性改变,代谢能力下降。
保护性抑制 运动过程中,组织器官能量物质大量消耗,传导神经兴奋性的神经递质消耗,为保护机体进一步衰竭而带来不利影响,大脑皮层兴奋性下降,引起疲劳。突变理论是由于能量消耗和兴奋性衰减过程中的一个急骤的能力下降阶段,以避免能量贮备进一步下降,把疲劳看成是多因素的综合表现。离子代谢紊乱大负荷运动使某些离子代谢发生紊乱导致运动性疲劳。
自由基学说自由基化学性活泼,可与机体内糖类、蛋白质、核酸及脂类等物质发生反应,造成细胞功能和结构的损伤与破坏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中医理论
三疲劳的分类(一)按运动方式及持续时间快速疲劳
短时间、剧烈运动引起的身体机能下降。 产生快,消除亦快。耐力疲劳
中小强度、长时间运动引起的身体机能下降。 疲劳发生较慢,恢复时间较长。(二)按疲劳发生部位划分脑力疲劳
由于运动刺激使大脑神经细胞的工作能力下降而导致身体机能下降。 单调运动容易产生。体力疲劳
由于从事身体训练使身体工作能力下降而产生的疲劳。
(三)按身体整体和局部划分整体(全身性)疲劳
从事全身运动使身体各器官机能下降而导致的疲劳。
全身各器官和肌群参与运动。局部疲劳 身体某一部分进行运动使该局部器官机能下降而导致疲劳。 局部肌群参与运动。
四运动性疲劳的诊断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法主观感觉法一般观察法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法(一)骨骼肌系统疲劳测定1。肌肉力量 肌肉疲劳最明显特征是肌力下降。 运动后肌力明显下降而且不能及时恢复,可视为肌肉疲劳。2。肌肉硬度 运动后即刻或次日,自我感觉肌肉酸胀、僵硬和疼痛,表示肌肉硬度增加。3。肌围
(二)心血管系统疲劳诊断1心率(1)晨脉 运动后次日晨脉较平时增5-10次/分,可认为有疲劳累积。(2)运动心率 完成相同强度运动,运动心率增加,表示身体机能状态不佳。(3)恢复心率 运动后恢复到安静心率时间延长,表示运动所致疲劳程度增加。2血压体位反射3心电图(三)感觉与神经系统疲劳诊断1.两点辨别阈 疲劳时触觉机能下降,辨别皮肤二点最小距离能力下降。 测定时阈值较安静时大1.5倍为轻度疲劳,2.0倍以上为重度疲劳。2.闪光融合频率 疲劳时人眼对光源闪烁频率识别能力下降。
(四)血液指标诊断运动性疲劳
1.血红蛋白
(四)血液指标诊断运动性疲劳
2.血尿素
3.肌酸激酶
主观感觉法(一)主观感觉 通过自我感觉评定疲劳程度。 评定指标:心情、食欲、睡眠、兴趣等。(二)主观体力感觉等级 运动时自我体力感觉是判断运动性疲劳的重要依据。自我感觉等级非常轻松67很轻松89尚轻松1011稍累1213累1415很累1617精疲力竭1819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表(Borg,1973)一般观察法疲劳自觉症状测定表A全身症状B精神症状C神经感觉的症状1.头沉1.脑子不清醒,头昏眼花1.眼睛疲劳,眼冒金星,眼无神2.头痛2.思想不集中,厌于思考问题2.眼发涩,眼发干3.全身懒倦3.不爱动,不爱说话3.运动不灵活,动作出错误4.身体某处无力4.针扎似的痛4.脚跟发软,脚步不稳5.肩发酸5.困倦5.味觉改变,嗅觉厌腻6.呼吸困难,气短6.精神涣散6.眩晕7.腿无力7.对事情不积极7.眼皮和肌肉跳动8.没有唾液,口干8.记忆力退减8.听觉迟钝,耳鸣9.打哈欠9.做事没有信心,多出错误.9.手脚发颤10.出冷汗10.对事情放心不下,事事操心10.不能安静下来五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恢复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图13-3)第一阶段:运动时能源物质主要是消耗,体内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下降。第二阶段: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少,恢复过程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第三阶段: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有水平,甚至超过原有水平,这种现象称“超量恢复”或“超量代偿”,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水平。机体能源贮备的恢复(一)磷酸原的恢复磷酸原的恢复很快,在剧烈运动后被消耗的磷酸原在20~30s内合成一半,2~3min可完全恢复。(二)肌糖原贮备的恢复在短时间、高强度的间歇训练后,无论食用普通膳食还是高糖膳食,肌糖原的完全恢复都需要24h,而且在前5h恢复最快。(三)氧和肌红蛋白的恢复(四)乳酸再利用乳酸在工作肌中被继续氧化分解利用占绝大部分。五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休息合理膳食物理手段中医手段
运动后休息(一)静止性休息 最佳方式:睡眠(二)积极性休息 指锻炼者运动后采用一些轻微的活动以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 适合于局部疲劳及快速疲劳。合理膳食
核心:平衡膳食
不同的运动形式,补充营养素要求有所差异。
物理手段(一)按摩 作用:肌肉放松,改善血液循环,加速代谢废物排出。(二)牵拉 以静力性牵拉为主。(三)水疗 桑拿浴、蒸汽浴、温水浴等。
中医手段 中药、针灸等。这些方法的不足:
Ⅰ费用高,需长期大量服用,有些停用后运动成绩波动较大;Ⅱ有些药物对人体有害,为国际奥委会所禁用。Ⅰ补充能源物质:氨基酸、肌酸、蛋白质、维生素等;Ⅱ清除代谢产物:自由基清除剂、乳酸清除剂等;Ⅲ使用强壮剂:刺激剂、合成类固醇等;西医对运动性疲劳的预防与消除途径:2.针灸
可双向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缺陷:有创伤性,运动员接受程度低,操作相对较复杂。中医药对运动性疲劳的治疗1.中药
单味中药:西洋参、红景天、淫羊藿、黄芪、枸杞子等;
中药单体:红景天甙、人参皂甙、淫羊藿甙、阿魏酸等;
中药复方:参宝片、复方何首乌鹿茸
煎剂、生脉散等。缺点:不能避免胃肠道的首过作用;费用较高。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与胸骨剑突中间处。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面的上部,膝盖外下方凹陷处向下四横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距胫骨前缘1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统考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十六社会主义市抄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含解析北师大版
- 药品采购与供应链整合工作总结
- 餐饮露天装修方案
- 餐饮配送物流竞标方案
- 机场安保检查管理制度
- 城市轨道交通高压喷射施工方案
- 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方案
- 高校信访稳定工作总结与反思
- 智能制造厂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女性创业支持计划方案
- GB∕T 2589-2020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 新教材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卷(含期中期末试卷)
- 一氧化铅-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 上外研究生期末论文封面
- CMG软件组分模型操作手册
- 直流电机微课
- HCG化验单(可编辑修改word版)
- 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 莫亚10年四柱预测真途弟子班录像13集DVD+弟子班资料
- 英语语法专业术语整理
-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新课标-英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