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梅毒的诊断和治疗_第1页
儿童梅毒的诊断和治疗_第2页
儿童梅毒的诊断和治疗_第3页
儿童梅毒的诊断和治疗_第4页
儿童梅毒的诊断和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梅毒的诊断和治疗第一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儿童梅毒

梅毒是梅毒螺旋体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儿童可经由垂直传播、性虐待以及生活密切接触而感染。出生前通过母体垂直传播者称为胎传梅毒;出生后以及13岁前梅毒螺旋体感染致病者称之为儿童获得性梅毒。第二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胎传梅毒一、临床分期早期胎传梅毒(≤2岁):主要为皮肤、粘膜、以及骨损害为特征性改变。皮疹Ⅱ期梅毒表现为主。晚期胎传梅毒(>2岁):症状不一,有的可无症状。皮损以Ⅲ期梅毒表现为主。第三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临床表现:多数不典型。在新生儿的症状可能包括:体重不增或发育迟缓发热易激惹口周,生殖器和肛门的皮疹皮疹:起初为手掌和脚掌起小水泡,后来变为铜红色;手掌和脚掌上高低不平的皮疹。流涕(鼻炎),有时见鼻周痂皮较大婴儿和幼儿的症状可能包括:哈钦森牙骨痛失明角膜混浊听力下降或耳聋肛门和外阴道的灰色斑块(扁平湿疣)关节肿胀拒绝移动的手臂或腿(疼痛)马刀胫骨口,生殖器和肛门周围的皮肤疤痕Lastreviewed:December1,2011.frompubmedhealth第四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临床表现

梅毒患儿会阴、肛周皮疹。图片来自柏林洪堡大学馆藏蜡像模型。第五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临床表现

梅毒患儿面部皮疹。图片来自苏黎世皮肤病印模博物馆馆藏蜡像模型。第六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临床表现

梅毒鼻炎:流涕,有时见鼻周痂皮第七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临床表现

梅毒患儿手足部位的皮疹。第八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临床表现

早期的口周皮疹,口腔白斑以及后期的哈钦森牙,桑葚齿第九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临床表现

盘状脸,哈钦森牙,梅毒树胶肿以及佩刀胫第十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临床表现

在青霉素问世前的梅毒患儿照片。第十一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梅毒骨损害

这张图片来自一位女性梅毒病人,下颌骨部分已经丢失。可以清楚地看到已经被病原体吃掉的鼻骨,侵蚀呈筛状的头骨。由于极具破坏力,故而在西方,梅毒被称为“性病之王”。第十二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胎传梅毒的骨损害70-80%的早期胎传梅毒可出现骨损害,故早期摄片检查意义重大。表现为骨软骨炎、骨膜炎、骨髓炎。干骺端骨软骨炎与骨膜炎常相伴发生,骨髓炎相对少见。特点如下:1)多发:广泛累积四肢长骨,干骺端受累最早、最重。2)对称:发生部位、病变程度均对称。3)骨膜炎:泛发对称,累及多骨,表现为与皮质平行的骨膜增厚,干骺端致密,下方可见平行或锯齿状透光带。4)可侵犯手足小骨及不规则骨;5)软组织肿胀可有可无,与骨破坏程度不一致。第十三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胎传梅毒骨损害胎传梅毒患儿长骨干骺端下方的平行或锯齿状透光带——“梅毒线”第十四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胎传梅毒骨损害第十五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胎传梅毒骨损害第十六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胎传梅毒骨损害第十七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胎传梅毒骨损害第十八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儿童获得性梅毒一、传播途径婴幼儿患者:常常是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皮损创面时感染;部分为与罹患梅毒的护理人员密切接触感染。(尤其是咀嚼食物后喂食)。儿童青少年患者:主要为亲密接触直接传染,如罹患梅毒的父母、保姆亲吻、爱抚患儿;亦可通过使用患者用过的潮湿澡盆、生活用品间接传染。除了上述方式外,主要由性交传播,包括同性恋。此外偶尔也有输血传染的病例。第十九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儿童获得性梅毒二、临床分期和表现

婴幼儿获得性梅毒:除了少数患儿发现一期硬下疳以外,与早期胎传梅毒表现类似。不同的是后者多在出生后1-5天出现,常伴营养不良、体重轻、鼻塞、哭声嘶哑、肝脾肿大等全身症状。

青少年获得性梅毒:硬下疳少见,少数可出现在面部,即被梅毒患者亲吻的部位。多数患儿以Ⅱ期梅毒疹为主要表现,但是相比胎传梅毒,儿童获得性梅毒多不存在内脏以及神经症状。第二十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实验室检查一、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试验:包括性病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反应素实验(TRUST)等。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实验室检查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因TP-IgG能自由通过胎盘,不能判断患儿体内的TP-IgG是来源于母亲还是自身所产生,所以不能用于胎传梅毒的诊断。

19s-IgM:母体产生的IgM因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胎盘,因而检测患儿的TP-IgM水平可用于诊断胎传梅毒。三、脑脊液检査可进行细胞计数、蛋白含量、VDRL、RPR检测。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诊断先天性梅毒的诊断缺乏金标准,目前多参考2006年美国CDC制定的梅毒治疗方案中的标准:①母亲为梅毒患者。②有先天性梅毒临床症状和体征。③从病变部位、胎盘找到TP或者体液TP-IgM阳性.④婴儿RPR较母体增高至少4倍。另外,长骨X线检査发现胎传梅毒的任何证据;PCR检测TP-DNA阳性;以及脑脊液VDRL检测阳性均可作为先天梅毒诊断的依据。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国外诊断新进展如果是在婴儿出生的时候怀疑感染梅毒,胎盘暗室野检查有助于梅毒的诊断。患儿可能出现肝,脾肿胀和骨炎。作为梅毒常规检查,在怀孕期间母亲可能会接受以下的血液测试: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婴儿或儿童则需要接受以下测试:骨X射线暗视野检查,在显微镜下观察梅毒螺旋体眼科检查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

Lastreviewed:December1,2011.frompubmedheal

th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治疗一、治疗原则:正规,足量,定期随访。对于梅毒患儿,应在治疗前注意吉-赫氏反应,首剂抗梅毒治疗后,发生于重要部位的强烈炎症反应可导致严重后果,可造成患儿死亡。建议驱梅治疗前予以泼尼松1mg/(kg.d)连服3~5天。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治疗一、治疗方案

1、早期胎传梅毒:

1)脑脊液异常者:10-15万/(kg.d)

出生7天以内患儿:水剂青霉素G5万U/kg静滴,q12h;总疗程10-14天;出生7天以后患儿:水剂青霉素G5万U/kg静滴,q8h;总疗程10-14天;或普鲁卡因青霉素:5万U/(kg.d),两侧臀肌交替注射qd,疗程10-14天;

2)脑脊液正常者:苄星青霉素G,5万U/kg,一次注射(分两侧臀肌);无条件检查脑脊液者,按脑脊液异常治疗。第二十六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治疗2、晚期胎传梅毒:普鲁卡因青霉素G:5万U/kg,肌注,疗程10天(较大儿童青霉素用量不应超过成人治疗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