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一坐标图象题课件_第1页
安徽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一坐标图象题课件_第2页
安徽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一坐标图象题课件_第3页
安徽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一坐标图象题课件_第4页
安徽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一坐标图象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安徽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一坐标图象题课件D解析:由图知,当物距为16cm时,像距也为16cm,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所以2f=16cm,则f=8cm,故A错误;f=8cm,2f=16cm,当u=12cm时,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当u=20cm时,此时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4cm处移动到12cm处的过程中,即物距变小,像距变大,所以像逐渐变大,故D正确.第1页/共32页2.[2017·亳州模拟]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知,小明所用的凸透镜焦距是

10

cm.当物距为50cm时,成倒立、缩小(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解析:由图知,当物距等于20cm时,像距也为20cm,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像距也为2倍焦距,像距等于物距,所以20cm=2f,则f=10cm.如果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50cm处,50cm>2f,因此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第2页/共32页类型二热学坐标曲线题(T-t图象)3.[2017·宿迁中考]如图甲所示,是小宇设计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1)水的沸点是

98

℃.(2)实验时大气压小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3)为了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提出一条可行的措施减少水的质量.解析:(1)由图可知,水在98℃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水的沸点为98℃;(2)水的沸点是98℃,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所以当时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3)为减少加热时间,可以给烧杯加盖或适当减少水的质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第3页/共32页4.[2017·繁昌模拟]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

2.52×105

J.[c水=4.2×103J/(kg·℃]解析: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由图象可知,水温度升高60℃需要20min,物质甲温度升高60℃需要10min.因为物质吸收的热量和时间成正比,所以,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的热量关系为:Q水吸=2Q甲吸.由Q吸=cmΔt得c水=2c甲.又因为c水=4.2×103J/(kg·℃),所以c甲=c水=2.1×103J/(kg·℃),甲物质10min升高了60℃,Q甲吸=c甲m甲Δt甲=2.1×103J/(kg·℃)×2kg×60℃=2.52×105J.第4页/共32页5.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该物质的沸点为217.9℃).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该物质的熔点是

80

℃.(2)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D段的比热容.(3)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加热20min后继续加热,被研究物质的温度却不再升高,这是因为水已经到达沸点,开始沸腾,继续加热温度不再升高.第5页/共32页解析:(1)由图乙可知,BC段是该物质的熔化过程,对应的温度就是该物质的熔点为80℃;(2)由图乙可知,该物质在AB段升温比CD段快,说明CD段的比热容比AB段大;(3)由甲图可知,某物质采用水浴法加热,加热20min后,烧杯中的水已经沸腾,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再升高,故被研究的物质温度不再升高.第6页/共32页6.[2017·泰安中考]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D解析:晶体凝固前放热温度降低,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A图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是熔化图象,又因为有一段时间内物质吸热,温度不变,说明有一定的熔点,因此为晶体的熔化图象,故A不合题意;B图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是凝固图象,又因为该物质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不合题意;C图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是非晶体熔化图象,故C不合题意;D图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是凝固图象,又因为有一段时间内物质放热,温度不变,说明有一定的凝固点,因此为晶体的凝固图象,故D符合题意.第7页/共32页7.[2017·鄂州中考]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A.该物质是非晶体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内能会逐渐增加第8页/共32页C解析:由图象可知,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熔化图象;又因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故A错误.由图甲可知,该物质从第10min开始熔化,到第20min时全部熔化;则第15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B错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由图象知,该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是-2℃;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时,冰水混合物会向该物质放热,内能减小,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符合凝固结冰的条件,所以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即冰的质量将变大,故C正确,D错误.第9页/共32页类型三力学曲线题8.[2017·齐齐哈尔中考]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推力F的作用,其F-t和v-t的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图象可知,0~3s内,推力对物体做功

0

J;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6

N.解析:由丙图知:0~3s内物体的速度大小为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有力无距离,所以,推力对物体做功0J.由丙图知,9s~12s时,物体匀速运动,由乙图知,9s~12s时,F=6N,所以摩擦力与推力F平衡,大小为6N.3s~6s之间,物体加速运动,受力不平衡,推力大于摩擦力;但由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改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即仍为6N.第10页/共32页9.[2017·芜湖二模]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放一重为5N,底面积为20cm2的物体A.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A物体,拉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A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2500

Pa,由图象可知,物体在3s~6s内受到的摩擦力是6

N.解析: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5N,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2500Pa;由v-t图象可知,6s~9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由F-t图象可知,拉力的大小为6N,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6N;由v-t图象可知,物体在3s~6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无关,所以,3s~6s内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6N.第11页/共32页10.[2017·上海中考]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当甲、乙相遇时,乙距M点12米,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

乙,M、N

间的距离为s,则(

)A.v甲<v乙,s=36米B.v甲<v乙,s=12米C.v甲>v乙,s=36米D.v甲>v乙,s=18米D解析:由图象可知,s甲=12m时,t甲=6s;s乙=12m时,t乙=12s;v甲==2m/s;v乙==1m/s,v甲>v乙,故A、B错误;相遇时,甲通过的路程s甲=v甲t=2m/s×t,乙车通过的路程s乙=v乙t=1m/s×t,M、N间的距离s=s甲+s乙=2m/s×t+1m/s×t=1m/s×t+12m,解得相遇的时间t=6s,M、N间的距离s=s甲+s乙=2m/s×t+1m/s×t=2m/s×6s+1m/s×6s=18m,故C错误,D正确.第12页/共32页11.[2017·广西中考]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甲、乙两车都以10m/s匀速运动D.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第13页/共32页D解析: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v甲=2m/s,乙车的速度v乙=2m/s,所以甲车速度等于乙车速度,故A错误;由图可知,甲车是由静止开始运动,乙车开始计时时的速度为2m/s,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B错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路程逐渐的变大,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速度不变,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所以,甲、乙都以2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故C错误;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经过5s通过的路程s=vt=2m/s×5s=10m,故D正确.第14页/共32页12.[2017·眉山中考]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经过4s,甲乙相距8mC解析:由图象知,甲和乙的s-t图线都是正比例图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由图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故B正确;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知,4s时间甲车路程s甲=4m,乙车路程s乙=12m,甲车在乙车的后方s=s甲-s乙=12m-4m=8m处,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C错误,D正确.第15页/共32页13.[2017·青岛中考]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C解析:A图中s-t的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也增加,但不成正比例,也就是物体做加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s-t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在变小,也就是物体做减速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中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D图中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第16页/共32页14.[2017·百色中考]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A.1∶2B.2∶1C.4∶1D.8∶1D解析:由图象可知,当m甲=40g时,V甲=10cm3;当m乙=10g时,V乙=20cm3,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4g/cm3;ρ乙==0.5g/cm3,所以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g/cm3∶0.5g/cm3=8∶1.第17页/共32页15.[2017·乐山中考]如甲图所示,小球从竖直放置的弹簧上方一定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从a处开始接触弹簧,压缩至c处时弹簧最短.从a至c处的过程中,小球在b处速度最大.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ΔL之间的关系如乙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从a至c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所受重力始终大于弹簧的弹力B.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小球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D.小球的动能一直减小第18页/共32页C解析:在小球向下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小球受竖直向上的弹簧的弹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在ab段,重力大于弹力,合力向下,小球速度越来越大;随着弹簧压缩量的增大,弹力逐渐增大,在b处弹力与重力相等,小球的速度达到最大;小球再向下运动(bc段),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小球速度减小,故A错误;小球从a至c的过程中,高度一直减小,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故B错误;小球下落压缩弹簧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则小球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故C正确;由图乙可知,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则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第19页/共32页16.[2017·阜阳模拟]一装有水的杯中漂浮有一塑料块,如图所示.沿杯壁缓慢加入酒精并进行搅拌,使塑料块下沉.在此过程中塑料块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可能是图中的(已知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水>ρ塑料>ρ酒精)()第20页/共32页D解析:当没有加入酒精时,塑料块漂浮在水面上,此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塑料块的重力;当给水中缓慢加入酒精时,混合液的密度开始减小,但此时混合液的密度仍会大于塑料块的密度,虽然塑料块开始缓慢下沉,不过塑料块仍处于漂浮状态,只是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在增大,而露出的体积在减小,所以此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仍等于塑料块的重力;当混合液的密度逐渐减小到等于塑料块的密度时,此时塑料块在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仍等于塑料块的重力;当水中的酒精越来越多而引起混合液的密度比塑料块密度小的时候,此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就会小于重力,塑料块出现下沉直至沉到杯子的底部.由此可知,选项B和C是错误的;虽然选项A中,有一段显示了浮力大小不变,但最后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并不会减小到0,所以选项A也是错误的.第21页/共32页17.[2017·安徽二模]如图所示,长方体木块在大小不变的拉力F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能正确反映拉力F所做的功与时间对应关系的是(

)B解析: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时间t内拉力做功W=Fs=Fvt;可见力所做的功与时间成正比,而只有B选项能说明力所做的功与时间成正比,故选B.第22页/共32页18.[2017·黑龙江中考]导体A和B在同一温度时,通过两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导体A的电阻为5Ω;如果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1.0V的电源两端,则通过A和B的总电流为0.3A.类型四电学曲线题解析:由图象可知,当导体A两端的电压UA=1V时,通过的电流IA=0.2A,导体A的电阻RA==5Ω.将A和B并联后接在1V的电源上,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两导体两端的电压:UA=UB=U=1V,由图象可知,当导体B两端的电压UB=1V时,通过的电流为IB=0.1A,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总电流I=IA+IB=0.2A+0.1A=0.3A.第23页/共32页19.[2017·河池中考]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滑片P由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可判断电源电压是

12

V,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

16

Ω.解析:闭合开关后,滑片P在b端时,R与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压表示数小于电源电压,由图乙知,UV=4V,电路中的电流I1=0.5A;滑到a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电路中只有R,电压表示数最大,为电源电压,由图知,U=12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1.5A,R==8Ω,在串联电路中,由欧姆定律得,串联的总电阻R总==24Ω,根据电阻的串联规律得,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滑=R总-R=24Ω-8Ω=16Ω.第24页/共32页20.[2017·兰州中考]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将变阻器滑片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两只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

15

V.滑片移至最左端时10s内电流通过R1产生的热量为

6

J.第25页/共32页解析: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R1和R2串联,电压表V1测R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滑动变阻器与R2电压之和,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R1和R2两端的电压变大,V1示数变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结合图乙可知,图象中上半部分为电压表V2示数变化图,下半部分为电压表V1示数变化图.由图乙可知,当滑片移到最左端时,由欧姆定律可得I==0.2A,当滑片移到最右端时,由欧姆定律可得I′==0.6A,组成方程组解之得U=15V,R1=15Ω,当滑片移到最左端时,R1在10s内产生的热量Q=I2Rt=(0.2A)2×15Ω×10s=6J.第26页/共32页21.[2017·滨州中考]如图甲所示,将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接入电源电压为4.5V的电路中,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记录相应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U-I图象,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0.625

W,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是

8

Ω.解析:由图乙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额=2.5V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额=0.25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U额I额=2.5V×0.25A=0.625W.由电路图可知,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U额=2.5V,电路中的电流I=I额=0.25A,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U-U额=4.5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