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3苏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表达。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小编特地准备了苏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送借鉴学习!苏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课本第92页到第93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2、通过找一找、分一分、拼一拼,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有关知识的能力,能合理地运用“割〞、“补〞等方法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技能,开展空间观念,提高思维的灵活性。4、通过拼组图形,使学生感受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数学带给大家的生活美。重、难点与关键1.探索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2.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组合及分解方法。教具准备教学用三角尺或教学挂图、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你们已经学会了计算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说一说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2.导入。3.大家学会的知识可真多。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请你们去欣赏一些美丽的图案,请同学们欣赏时认真想想:你们发现了什么?二、新授课1.认识组合图形。出示课本第92页的四幅图。认真观察这四幅图,它们分别是由哪些简单图形组成的?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92页,先找一找,然后在四人小组内互相讨论。比比看哪一个小组的分法最简单?(1)四人小组讨论。(2)小组各自展示各种分法。(3)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组合图形。同学们,开动脑筋想象: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组合图形2.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引导:大家真了不起,知道生活中存在着这么多的美丽组合图形,那如果我们想知道这些组合图形有多大,实际上是求什么?现在我们就来探讨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板书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1)出例如题4(电子教材)(2)学生独立解答。学生解答时,让他们思考还有其他解法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在小组内互相帮助。(3)学生汇报。解法一:5×5+5×2÷2解法二:(5+7)×2.5÷2×2=25+5=12×2.5÷2×2=30(m2)=30(m2)学生在汇报时,教师提问:你是怎样想的?这两种解法你喜欢用哪一种解法?说说你的理由。师生小结:从例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同一个组合图形,由于分解的方法不同,解法也就不同,所以请同学们想想。求组合图形面积时关键是做什么?(图形分解)三、稳固练习完成课本第93页的“做一做〞。问:这块地是由哪些简单的图形组成的?1.学生独立计算。2.学生汇报,展示思路。四、课堂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样?哪位同学表现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在小结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小结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而且让学生学会评价,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五、布置作业这是我们学校将要开辟的一块草坪,如下列图。你能算出它的面积吗?现在有两家公司联系,A公司说种一平方米草要5元,B公司说种同样的草一共需要2500元。如果让你决定,你会选择哪家公司?苏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假设法和代数法德一般性。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程序:一激趣导入师:咱班同学家里有养鸡的吗?有养兔的吗?既养鸡又养兔的有吗?把鸡和兔放在同一个笼子里养的有吗?在我国古代就有人把鸡和兔放在同一个笼子里养,正因为这样,在我国历才出现了一道非常有名的数学问题,是什么问题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大约产生于一千五百年前,一直流传至今的“鸡兔同笼〞问题。师:关于“鸡兔同笼〞问题以前你们有过一些了解吗?流传至今有一千五百多年的问题,是什么样呢?想知道吗?二探索新知1(课件示:书中112页情境图)师:同学们看这就是《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这里的“雉〞指的是什么,你们知道吗?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呢?谁能试着说一说?生:试述题意。(笼子里有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鸡兔各几只?)师:正像同学们说的,这道题的意思是笼子里有假设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各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几只?师:从题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生:笼子里有鸡和兔共35只,脚一共有94只。生:这题中还隐含着鸡有2只脚,兔有4只脚这两个信息。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这道题的数据是不是太大了?咱们把它换成数据小一点的相信同学们就能解决了。2.出例如一(课件例如一)题目:笼子里有假设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师:谁来读读这个问题。谁能流利的读一遍?请同学们轻声读题,看看题里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生:读题师:现在就请你来解决这个问题,你想怎样解决?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生:我想我能猜出来。一次猜不对,多猜几次就能猜对。师:按你的意思就是随意的猜,为了不重复,不遗漏,我们可以列表按顺序推算。(板书:列表法)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我想用方程法也能解决。(板书:方程法)生:要是笼子里光有鸡或光有兔就好算了,可这笼子里却有两种动物,我还没想好怎么算。师:那我们就不妨按笼子里只有鸡或只有兔来思考,假设笼子里全是鸡或全是兔,看脚数会有什么变化,说不定从中你们就能找到解题的思路呢。(板书:假设法)师:还有别的方法吗?那这些方法行不行呢?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你们感兴趣的方法进行尝试验证一下吧。生:在小组内尝试各种方法。师:经过上面的研究学习,你们都尝试运用了哪种方法呢?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生1:我们小组用列表法找到了答案,有3只鸡,5只兔。师:把你们研究的结果拿来让大家看看。这样按顺序推算,对于数据小的问题解决起来很方便,不过一旦数据比拟大,比方笼子里的鸡和兔有100只,200只,甚至更多,再用这样的方法怎么样?生:很麻烦。师:是啊,那要花费很长时间。哪个小组还想汇报?生:我们小组用方程法计算的。(生说计算过程,师板书过程。)师:我们看这个方程列得是否正确?4X表示什么?2(8-X)表示的是什么?兔脚数+鸡脚数=什么?这就是列这个方程所依据的数量关系。谁能把这个数量关系完整的说一遍?生:说数量关系。(鸡脚数+兔脚数=26只脚)师:根据这个数量关系你能想到另两个数量关系吗?生:表达另外两个数量关系。(26只脚-鸡脚数=兔脚数26只脚-兔脚数=鸡脚数)根据这两个数量关系你又能列出哪两个方程呢?生:汇报师板书两方程。师:除了可以设兔有X只,还可以怎样设?生:还可以设鸡有X只。那兔就有(8-X)只。师:对,那根据什么数量关系你又能列出怎样的方程呢?生:汇报,根据鸡脚数+兔脚数=26只能列出方程2X+4(8-X)=26根据26只脚-鸡脚数=兔脚数能列出26-2X=4(8-X)根据26只脚-兔脚数=鸡脚数能列出26-4(8-X)=2X师:同学们看根据不同的数量关系我们能列出这么多的方程,但是同学们要注意用方程法解决问题时必须要找准数量关系。师:除了这两种方法,假设法有运用的吗?生:汇报。我们小组是把笼子里的动物都看做鸡。(板书:全看作鸡)生:我们是这样想的。假设笼子里都是鸡,应有脚8×2=16只,比实际少了26-16=10只,一只兔少算2只脚,列式为:4-2=2只,所以能算出共有兔10÷2=5只鸡就有8-5=3只。(生说师板书计算过程)师:这位同学说的你们听明白了吗?结合算式进行明理。明确每一步算式各表示什么意义。师:这种方法都明白了吗?结合课件图画进行解释质疑。师解释:刚刚我们把笼子里的动物都看做鸡(课件图画上显示)那么笼子里共就应该有多少只脚?生:16只。师:实际上笼子里有26只脚,怎么会少了10只脚呢?(课件显示)生:每只兔子少算2只脚。师:一共少算10只脚,每只兔子少算2只脚,所以有5只兔子,3只鸡了。师:把笼子里的动物都看做鸡,你们会算了,要是把笼子里的动物都看做兔,(师板书:全看作兔)又该怎样思考呢?你能参照前面的方法自己试着做一做吗?生:试做。师:刚刚已经假设都是兔的同学,再按假设全是鸡的情形算一算。生:练做。师:谁来说说假设全是兔该怎么算?生:假设笼子里都是兔,就应有脚8×4=32只,比实际多了32-26=6只。一只鸡多算2只脚,4-2=2只。就能算出共有鸡6÷2=3只。兔就有8-3=5只。(生说师板书计算过程。)师:你们也都算上了吗?师解释:要是都是兔的话,就有32只脚,而实际有26只脚,为什么会多出6只脚呢?(课件示)生:每只鸡多算2只脚。师:一共多算6只脚,每只鸡算2只,所以有3只鸡,5只兔。师:还有运用其他方法的吗?师:同学们看,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我们共找到几种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三种)哪三种?(列表法,方程法,假设法)你们能说说这三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吗?生汇报:列表法适合于数据小的问题,数据大了就不适用了。方程法思路很简捷,但解方程比拟麻烦。假设法,写起来简便,但思路很繁琐师:那以后我们再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就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三稳固练习师:现在就请你来解决那道数据较大的问题你们能解决吗?生:独立解答后全班交流。师:哪位同学愿意说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生:汇报不同的算法。(学生边汇报边把计算方法展示在实物展台上)师:刚刚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示)师:古人的方法很巧妙吧?如果大家对这种解法感兴趣,课后可以再研究。师:在一千五百年前,我国的古人就创造出这么的数学问题,一直流传到现在,他们还想出那么巧妙地解决方法,为我们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知识财富,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吗?四全课总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我学会用……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师:今天通过大家的自主探索,找到了多种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方程法和假设法应用得都比拟广泛。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比方有些租船问题,钱币问题等。下节课我们就应用这些方法去解决那些实际问题。板书设计:鸡兔同笼列表法方程法假设法解:设有兔X只,鸡就有2(8-X)只。全看作鸡4X+2(8-X)=268×2=16(只)2X+16=2626-16=10(只)X=54-2=2(只)8-5=3(只)10÷2=5(只)答:有5只兔,3只鸡。8-5=3(只)26-4X=2(8-X)全看作兔26-2(8-X)=4X8×4=32(只)2X+4(8-X)=2632-26=6(只)26-2X=4(8-X)4-2=2(只)26-4(8-X)=2X6÷2=3(只)8-3=5(只)苏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教学目标:•理解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会安排自己星期日的时间。教学过程:•导入师:今天想和同学们一起统计一下我们班同学星期日的活动,谁来说说你星期日做什么了?生:我在家里写作业、我去叔叔家玩了、我帮妈妈洗衣服了……•新课•调查统计活动师:同学们,星期日能做各种各样的活动,我们学会统计,我们来统计一下吧!哪位同学想做一个小统计员。(找几位小统计员)生:(汇报)留在家里的同学是8人,占全班人数的十一分之四,出去玩的同学有五人,占全班人数的二十二分之三。•师:那还剩下一局部同学,那剩下的这局部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呢?生:把这两局部的人加在一起,再用全班人数减去这局部。师:能用全班人数去减吗?生:不能。师:那么,用什么减呢?生:可以用“1〞减去。师:为什么用“1〞呢?生:把全班人数看做单位“1〞。师:为什么把全班同学看做单位“1〞呢?生:因为我们在全班同学里调查,调查出来的人数是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所以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师:那怎么列出算式呢?生讨论列出算式。师:如何计算呢?生小组合作,找出算法,讨论发现了什么?师:从这两道题里我们可以看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是有一定顺序的,谁能说说。生: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稳固练习•延伸结束师:我们在统计同学们星期日的安排时,有的同学星期日的时间安排的非常好,大家应学会安排星期日的时间,请同学们安排下你本周星期日的时间吧!生:做星期日时间的方案苏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开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整数〞与“局部〞的关系。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难点:充分体会“整数〞与“局部〞的关系。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你能举出一些分数吗?说说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义?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再认识》。(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活动一:分笔游戏,体会单位一1、分笔活动,找4名同学拿着自己的笔来到讲台。(笔数是2的倍数:4、4、6、8)2、请你们4名同学拿出自己笔的1/2,看谁拿的又快又准。3、另找4名同学检查。4、同学们自己说说是怎么分的。(把全部铅笔平均分成两份,拿出其中的一份。)5、师提问:他们都是拿出全部笔的1/2,可是拿出来的笔却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每位同学的总数不一样)6、师总结:最初每位同学笔的“整体〞不同,也就是单位“1〞不同造成的,所以,他们的1/2也不同。原来分数还有这样一个特点,你对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活动二:教材P34说一说。1、带着新的认识,我们来判断两个小朋友看的书一样多吗?2、小刚和小明都看了各自书的1/3,他们看得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同桌交流,再全班反应。3、师总结:因为书的薄厚不同,也就是总页数不同,所以两人看的页数也不同。(整体不同,相同分数表示的数量也不同。)4、在什么情况下,他们读的一样多呢?(整体相同,相同分数表示的数量也相同。)5、请同学们再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王兴国吃了一个苹果的3/4,李晓阳也吃了一个苹果的3/4。王兴国说:“我俩吃的一样多〞。李晓阳说:“我吃得比你多。〞他们谁说得对呢?(三)稳固练习1、教材P34画一画。2、教材P35练一练第一题、第二题。(在练习中,针对错误比拟多的,进行集体讲解,少的那么个别讲解)四、板书设计分数的再认识整体不同,相同分数表示的数量也不同。整体相同,相同分数表示的数量也相同。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采取以小游戏为开篇来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在教学和练习中我重点强调了“平均分〞和体会“整数〞与“局部〞的关系。学生在练习时,也能体会到整体不同,相同分数表示的数量也不同,如“印度洋海啸捐款〞一题。但在练一练第一题写分数时出现错误很多,其主要原因在于书中没有平均分,而是要画一条辅助线和旋转图形。苏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经历预测猜测——实验观察——数据处理—合情推理—探究创造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根本性质,知道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2、根据分数的根本性质,学会把一个分数化成用指定的分母做分母或指定的分子做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为学习约分和通分打下根底。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是互相联系、开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验到数学验证的思想,培养敢于质疑、学会分析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根本性质。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根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教具准备:课件,五年级数学学具盒,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呈现材料,发现问题1、师:老师这儿有一个关于孙悟空在花果山上做美猴王时发生的故事,想听吗?花果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美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分成四块,分给猴1一块,猴2见了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2两块,猴3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十二块,分给猴3三块。[评析:创设情境,在学生喜欢的人物分饼的故事中直接导入本课,这样设计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主动感知,主动去思考,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产生想获知结果的__。内含情感与态度目标:孙悟空,做事认真仔细,机智,勇敢,本领大等。]师: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吗?或你有什么话要说吗?生1:我觉得孙悟空很聪明。生2:我认为三只小猴分到的饼是一样多的。生3:我认为猴王这样分很公平,第1只小猴分到了一只饼的1/4,第2只小猴分到了一只饼的2/8,第3只小猴分到了一只饼的3/12,这三只小猴分到的饼是一样多的。[评析:一般的教师会在这里提出“哪只猴子分得的饼多?〞或“你认为猴王这样分公平吗?〞这样的问题。但这位教师却提出“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吗?或你有什么话要说吗?〞。这个问题优于前两个问题是因为学生在思考时思路更深、更广。有效的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问题的解决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鼓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的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顿悟〞由此而生。有效的创设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内含情感与态度目标,表达公平。]2、师:大家都觉得其实三只小猴分到的饼一样多,那你们有什么方法来证明一下自已的想法,让这三只小猴都心服口服呢?怎么验证?(1)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桌面上学具盒中的学具(其中一条长方形纸片为事先放入,其它都是五年级数学学具盒中原有的),小组合作,共同验证这三个分数的大小?(2)师:实验做完了吗?结果怎样?哪个小组先来汇报验证的情况?组1:我们组把24根小棒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有6根,就是1/4。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二份有6根,就是2/8。平均分成12份,其中的3份也有6根,就是3/12。所以1/4=2/8=3/12。组2:我们组把24个小立方体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有6个,就是1/4。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二份有6个,就是2/8。平均分成12份,其中的3份也有6个,就是3/12。所以1/4=2/8=3/12。组3:我们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是1/4,我们把同样大小的圆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两份是2/8,我们再把同样大小的圆平均分成12份,其中的3份用3/12表示,我们再把圆片的1/4、2/8、3/12叠起来是一样大的,所以1/4=2/8=3/12。(注1/4圆是学具中本来就有的,2/8是用两个1/4圆合在一起,3/12是用2个1/3合在一起)组4:我们组是这样验证的。我们把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是1/4,取另外一张再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两份是2/8,接着取另外一张继续平均分成12份,其中的3份是3/12,然后也叠在一起,大小一样,所以我组也认为1/4=2/8=3/12。组5:我组与他们的验证方法都不一样,我们是计算的:1/4=1÷4=0.25;2/8=2÷8=0.25;3/12=3÷8=0.25。三个分数都等于0.25,所以1/4=2/8=3/12。[评析:书本上的设计是用折纸来验证这三个分数相等,在这里执教者大胆的放大教材,把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同时也为学生探究方法的多元化创造了条件,出现了多种验证的方法。还有这样设计把一些知识联系起来,用计算器的目的,是和五年级上学期的一节计算器课联系起来,而且为验证猜测做准备,可以比拟分数的大小,节约时间。和单位“1〞的概念联系起来,表达出了单位“1〞概念中的两层含意。]3、组织讨论(1)师:既然三只小猴子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它们分得饼的分数是什么关系呢?(投影出示分饼图)板书1/4=2/8=3/12(2)你能从图上找到另一组相等的分数吗?板书3/4=6/8=9/12[评析:书本例1为比拟3/46/8和9/12的大小。执教者在创设情景时选择的分数是有目地的]4、引入新课师:黑板上二组相等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答复后板书。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分数的大小不变。师:我们今天就来共同研究这个变化的规律。5、引导猜测师:你们猜猜看,在这两组相等的分数中,分子和分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而分数的大小不变。生1:分子和分母都乘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生2:分子和分母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生3:分子和分母都加上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生4:分子和分母都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师:根据学生答复板书[评析:这样设计注意了知识背景的丰富性,拓宽了“分数根本性质〞的研究背景。在教学中,学生充分观察学习材料,发现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猜测。学生的实际猜测可能会出现观点不一,表达方式不同,或者不够完整,甚至是错误的,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的,能够自已提出问题,已经向探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教师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思空间,让学生充分展现心中的疑惑,呈现了四种不同的假说。如此一来,学生不但是进入到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是进入到了知识的研究过程中。“分数根本性质〞的研究背景从知识层面上来看已经拓宽了,从以前的只局限于“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拓宽到对““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或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的研究,有利于学生更为充分地经历“性质〞形成的过程,全面地理解和认识“分数的根本性质〞,同时还为沟通加、减、乘、除四种情况在分数的大小不变过程中的区别和联系奠定了根底。]二、活动研究,探究规律。1、引导研究,感知规律师:猜测是不一定正确的,需要通过验证才能知道猜测是不是有道理,规律是否存在。我们需要对以上的猜测进行验证。你们准备如何进行验证?生:举一些例子来验证师:怎样举例验证呢?我们以其中的一个猜测来试试看好吗?我们选哪一个为好?生:分子和分母都乘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师:好,我们就选这个,试试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尝试验证,教师作适当指导。反应:根据学生答复板书1/2=0.51×2/2×2=2/4=0.51×3/2×3=3/6=0.5师:看了这些小组的举例验证,能说明这个猜测有道理吗?有什么要补充的吗?(学生没有答出0除外)师:谁能写出几个与1/3相等的分数。比一比谁写的多。生答复,师板书1/3=2/6=3/9……师:这样写得完吗?生:不能师:分子和分母是不是可以乘以所有的数。生:0要除外。师:为什么0要除外呢?生:0不能做除数,也不能做分母。[评析:学生在稳固知识的过程中得出结论:这样是永远也写不完的。这时,教师适时点拨,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层次,从而自然得出“0除外〞的结论。这样形成的记忆是深刻的。]2、自主研究,理解规律师:我们已经用举例验证的方法验证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是正确的。那么,其它三个猜测是不是也是正确的呢?接下来我们每一个小组选取一个猜测进行验证。学生自由选择,教师适当进行调配。师:为了在研究中能够节约时间,我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你可以借助这些材料进行验证。当然,你有更好的方法也可以用。学生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教师作适当指导。反应交流小结师:看来在分数里,只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都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而分子和分母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是会变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分数的根本性质师:你们认为性质中哪几个字是关键字。生:“都〞,“相同的数〞,“0除外〞生齐读投影上的分数的根本性质[评析: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对四个“假说〞的验证过程认知比拟充分。这不仅为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分数的根本性质〞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同时,也为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创造了条件。教师在该环节的处理上出于对学生实际的考虑,安排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选择“分子和分母都乘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一猜测进行验证,一是让学生充分体验一次验证的过程,认识到过程中的注意点,二是有利于教师下一步的调控和指导。正是有了这样的引导,学生在第二层次的独立验证活动中,才能够更多地关注数学学习内在的东西,排除了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学生探究的过程比拟清晰,对学习方法的体验也比拟深刻、到位。由于这样的设计,使整节课的重心从关注知识的传授转移到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设计表达出了猜测——验证——结论的思维模式。]3、沟通说明,揭示联系。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分数的根本性质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很相似。生:商不变性质出示商不变性质师:分数的根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有什么相通的地方吗?生:分数中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值相当于商。师:我们平时所学的有些知识和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有时候与我们身边的事也是有联系的。[评析:引导学生沟通分数的根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知识与知识之间有时是可以联系起来的。这样的设计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比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庐山店铺转让合同文本
- 2024至2030年商业用高效率条码标签印表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光控同步感应器开关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青木瓜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连锁餐饮系统软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电源供应器线扣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投资合作协议合同
- 2024装修电力工程合同范本
- 2024广东省劳动合同英文版样本范文
- 2024建筑工程清包合同
- 房地产市场报告 -2023年第四季度佛山写字楼市场报告
- 货款转让协议范本向第三方转让货款协议
- 苏教小学美术四上《第12课老房子》课件
- 专用中国地图-可编辑
- 2024年安徽交控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科技伦理课件
- 中班数学活动《5以内的相邻数》
- (完整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词四首》-默写、赏析、练习题
- 小学趣味版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汇报
- 2023复配岩改性沥青路面技术标准
- 烟草专卖执法和案卷制作规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