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练 主旨情感_第1页
2022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练 主旨情感_第2页
2022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练 主旨情感_第3页
2022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练 主旨情感_第4页
2022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练 主旨情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主旨情感1.主旨情感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主旨领悟,即领悟诗词里作者的写作意图或理解作品蕴涵的哲理。情感体味,即体会诗歌中传达的思想感情、蕴涵的感情基调和作者的情绪等。常见题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在描写景物中蕴含怎样的深刻道理?eq\o\ac(,)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知识链接(1)诗歌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以下8类,据此可了解诗歌主旨:EQ\o\ac(○,1)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EQ\o\ac(○,2)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梅等意象)EQ\o\ac(○,3)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征夫思家的思念;或对开边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EQ\o\ac(○,4)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EQ\o\ac(○,5)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思念;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EQ\o\ac(○,6)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EQ\o\ac(○,7)即事感怀诗: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EQ\o\ac(○,8)闺怨闺愁诗: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常见古代诗歌思想情感喜、怒、哀、乐、闲、愁、思、恨。EQ\o\ac(○,1)喜(人逢喜事、称颂赞美);EQ\o\ac(○,2)怒(壮志难酬、不平之事);EQ\o\ac(○,3)哀(失意慨叹、哀婉幽怨);EQ\o\ac(○,4)乐(山水田园、团圆相聚);EQ\o\ac(○,5)闲(游玩归隐、恬淡闲适);EQ\o\ac(○,6)愁(离愁孤寂、时光易逝);EQ\o\ac(○,7)思(思人念乡、思慕向往);EQ\o\ac(○,8)恨(国恨家仇、痛恨官场、爱恨情长)。平时积累一些概括感情的常用词语:喜悦、欢快、恬淡、闲适、烦闷、愤怒、壮志未酬、借古讽今、旷达乐观等。(3)中考常见思想感情术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忧国忧民等。3.答题策略(1)读标题,找信息。诗歌的标题包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题材类型等重要信息。(2)读注释,知作者。古诗歌鉴赏注释中一般会交代作者的情况和写作背景;同样,在注释中也会解释疑难字词,揭示典故意义。(3)读诗句,懂大意。细读诗词中凝练传神的字词,这些字词往往与诗人抒情、言志、阐理相关。(4)辨题材,判情感。同一类型题材的诗歌,所写内容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类似。(5)抓诗眼,明情感。诗眼是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词语。(6)紧扣意象,悟情感。意象中往往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7)借典故,窥情感。典故是运用典籍中的逸事、趣闻、传说人物或有出处的诗句、文章来借古讽今、借古抒怀。(8)寻主旨,知情感。通过主旨句也可知悉作者的情感。4.答题步骤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抒发什么情感。5.答题格式EQ\o\ac(○,1)这首诗通过对……的描写,EQ\o\ac(○,2)展现了一幅……的画面,EQ\o\ac(○,3)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答题示例例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分为四节,试概括第四节的内容,并说说其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统编教材八年级下P127·思考探究第三题改编)答案:第四节,写诗人在风雨不眠之夜中,理想战胜了现实,意志战胜了叹息(步骤一写何内容),直抒胸臆(步骤二表达技巧),表明了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和急切希望实现理想的强烈愿望,把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步骤三抒发情感)。例2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统编教材八年级下P64·思考探究第三题改编)答案: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寂的秋景(步骤一所写内容),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表达技巧),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却求之不得的凄婉、惆怅(缠绵悱恻)之情(步骤三抒发情感)。例3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镇守西北边陲时军中生活的真实写照。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情感。(统编教材九年级下P61第一题·思考探究改编)答案:这首词上片写景,景中含情:雁去,孤寂;边声,凄厉;长烟落日,空旷;孤城紧闭,寂寥(步骤一写何内容)。这些景物都隐含着词人的情感体验(步骤二表达技巧)。下片抒情,情中有景:在抒情的气氛中也叠映出“浊酒一杯”“燕然未勒”“羌管悠悠”“将军白发征夫泪”等意象(步骤一),可见词人是借助诸多意象来抒发情感的(步骤二),表现出惆怅、伤感、自勉、悲慨等情感(步骤三抒发情感)。真题体验(1)【2021•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试题】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2021•山东•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②梦,凫③雁满回塘。注释:①征铎:远行车马所挂的铃铛。②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诗人曾自称为“杜陵游客”。③凫:野鸭。【试题】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2021•四川眉山•中考真题】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以下各题。恨别①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褒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②急为破幽燕。[注]①此诗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在成都所作。②司徒:指唐军将领李光弼。【试题】结合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2021•福建•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试题】“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作者的人格写照,请简要分析。(5)【2021·四川泸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早归唐•元稹春静晓风微,凌晨带酒归。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娇莺似相恼,含啭傍人飞。【试题】尾联写出了黄莺的哪些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6)【2021·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试题】“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真题体验答案(1)【答案】诗歌表达了对小松的赞赏之情和对目光短浅之人不满的情绪。

【分析】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小松》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意思是:松树在小的时候不被人发觉,如今松枝己超过蓬高(野草)了。当时人们不知道这是参天大树,等到长大了人们才称赞:这棵树真高!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诗中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表达了诗人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出身贫穷而不受赏识的愤懑以及不满之情。(2)【答案】这首诗表达了游子离乡的羁旅孤寂之苦和浓浓的思乡之情。【分析】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情感。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唐诗中的名篇,也是文学史上写羁旅之情的名篇。(3)【答案】①因战争而不得不流落他乡的孤独飘零之感;②远离家乡不得归而产生的浓烈的思家忆弟之情;③不能重返故土而老于蜀中的年华逝去之悲;④连战皆捷希望破幽燕平定叛乱的国家命运之忧。【分析】鉴赏次诗,一要注意炼字的表达效果,二要注意表意的含蓄蕴藉,于情于形象的描绘和叙述之中。首联中的“一别”“长驱”,颔联中的“衰”“老”等词,一方面表现了叛军的嚣张气焰,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在安史之乱中的无奈、悲凉、飘零憔悴的遭遇。(4)【答案】【示例】“碾作尘”喻指作者屡遭挫折,“香如故”突出强调其心志始终如一。这两句作者以梅自比,表现不惧厄运、坚持正义的精神。【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的能力。首先理解诗句,“零落”“成泥”,写出梅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纷纷凋落了,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梅的这种遭遇和诗人是很像的。陆游一生主张坚决抗金、收复中原,因此为统治集团中求和派所压制。创作本词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主战派被排挤压迫,士气低落,这种处境和梅被摧残极其相似。“只有香如故”,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它那“别有韵”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梅的这种高洁坚贞也像极了作者。作者在险恶仕途中坚持高沽志行,不媚俗,不屈邪,清真绝俗,忠贞不渝的情怀与梅如出一辙,本词作者以梅自喻、寄托、物我融一,对梅的赞咏中,显示词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所以此句正是作者的人格写照。5.【答案】①写出了黄莺的娇小轻盈、俏皮可爱,叫声婉转动听。②通过写鸟与人和谐相处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愉悦闲适之情。【分析】本诗写的是诗人早晨归来,经过树林时见到的景色。通过写风、远山、树影、鱼、花、黄莺等,表现了景物静谧而美好的特点,颈联和尾联以动写静,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