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舍陈高级中学2022高一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泰州市舍陈高级中学2022高一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泰州市舍陈高级中学2022高一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泰州市舍陈高级中学2022高一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泰州市舍陈高级中学2022高一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泰州市舍陈高级中学2022高一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具体表现在

A.推翻了极端专制的政权

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无产阶级直接掌握了政府权力

D.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参考答案:B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革命后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开始了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2.20世纪中期,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与这句话相关的是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B.上海合作组织成立C.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参考答案:D3.易中天先生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派作了如下的评价 ①关注社会,留下了平等、互利、博爱的社会理想 ②关注人物,留下了真实、自由、宽容的人生追求 ③关注国家,留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治国理念 ④关注文化,留下了仁爱、正义、自强的核心价值 下列学派与题干中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A.道家、儒家、墨家、法家 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C.墨家、道家、法家、儒家 D.法家、墨家、儒家、道家参考答案: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根据“平等、互利、博爱”等思想可可知①指的是墨家的思想;根据“真实、自由、宽容的人生追求”可知②指的是道家的无为思想;根据材料“公平、公正”的治国理念可知③指的是法家的法治思想;“留下了仁爱、正义、自强的核心价值”指的是儒家的仁爱思想,故④为儒家。故选C。 4.“巴黎公社的诞生与法国当时的政治环境、法兰西国家的民族传统等方面是紧密联系的。”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法国人民热爱民主自由

B.法国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C.法国工人对民主制失望

D.法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参考答案:D5.下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分析造成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下列选项中表述最完整的是()类别年份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189315.681.82.6191039.841.418.8192040.139.420.5A.中国进一步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B.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C.中国不断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列强的经济侵略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影响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表格原料数据变化表明中国进一步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B、D两项错误,表格数据不能体现,手工制品的不断降低表明进口货物的增加,机器产品数据的增加表明经济近代化进程的加快,故正确选项为D。6.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①是资产阶级专政的立法保障②有助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③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④理论基础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该题属于组合型的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解答。三部法律文献中只有美国《1787年宪法》以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作为理论基础,④不符合英国《权利法案》和法国的《1875年宪法》,故排除④。①②③都是其共同点,本题选A。考点: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颁布的法律文献7.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及:“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由此可见明代A.民间海外贸易未能禁止B.朝贡贸易迅速发展C.海禁政策走向瓦解D.地方政府主宰对外贸易参考答案:A【详解】材料“禁令之下……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体现了海禁政策下,民间海外贸易未能禁止,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间贸易,不是朝贡贸易,故B项排除;明清时期海禁政策一直实行,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地方政府与对外贸易的关系,故D项错误。【点睛】材料“禁令之下……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是解题的关键。8.《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荼蓼朽止,黍稷茂止。”(《周颂?良耜》);“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小雅?小田》)。这些诗句反映了西周()①出现了小型青铜农具②懂得沤制绿肥③懂得治虫灭害

④强化社会治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略9.这一时期,美国货通过各种合法的渠道大量涌入中国,在市场上泛滥成灾,严重打击了尚处恢复时期的国内工商业,从而在中国引起了一场抵制美货的运动。这一时期美国货大量涌入中国的原因是A.《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B.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工业产品供不应求C.美国经营商业的技术高,物美价廉D.官僚资本严重受损,不得不依赖美国商品参考答案:A【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此时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后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在华政治、经济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此时期中国人民较为贫困,购买力低,工业产品并非供不应求;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不是这一时期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D选项错误,此时期官僚资本处于经济垄断地位,并未严重受损。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0.有人根据英国海关记录整理出下表,从表中信息可知此时的英国18世纪主要年份英国离港商船的吨位情况表年份1700171417371751177417831800吨位(万吨)32445052.58496192A.海上贸易突飞猛进

B.成为“世界工厂”C.已经掌握世界市场

D.自由经济政策盛行参考答案:答参考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早期殖民扩张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18世纪主要年份英国离港商船”反映的是英国的海上贸易,故A正确;成为“世界工厂”和要自由经济政策盛行到19世纪中期,排除BD;已经掌握世界市场要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排除C。故选A。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早期的殖民扩张﹒英国的崛起11.唐太宗时期若要治理黄河,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工部→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C.工部→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参考答案:D12.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部治理国家的法律性文件应是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民族区域自治法》 D.《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参考答案:A13.汉武帝时,要求各诸侯王在封国内再分封长子以外的儿子为侯(称“王子侯”),当时所分封的“王子侯”达一百六十二人之多。汉武帝这样做是为了。A.限制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B.推行儒家的“仁政”理念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恢复周代的分封制传统参考答案:C【详解】从材料“要求各诸侯王在封国内再分封长子以外的儿子为侯”可知是汉武帝的“推恩令”政策,分封的“王子侯”的数目的增加,削弱了地方诸侯王的权力,增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助于解决王国问题,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限制豪强地主”的信息,A与材料无关,排除A。材料不是体现“仁政”思想,而是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故B是对材料的误读,排除B。汉武帝的做法是为了解决汉初推行的郡国并行制下的分封制带来的诸侯割据问题,故D表述错误,排除D。14.20世纪初期,中国某政府在建立时曾把下列歌词作为国歌广泛传播:“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这个政府“揖美追欧”的表现有①实行三权分立②实行责任内阁制③实行“耕者有其田”④鼓励发展工商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D15.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我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根本意义是:A.有利于实行民主集中制

B.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C.最大程度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D.有利于基层政权的建设参考答案:C16.有人认为五四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最广泛的表达民族感情的示威……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迅速生成。”以下各项反映了材料中说法的是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运动规模从北京扩展到全国

③学生、工人、商人等阶层广泛参加

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影响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17.(宋)王柏《鲁斋集》中说:“秋成之时,百逋丛身,解偿之余,储积无几,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材料反映了A.手工业商业获得高度发展 B.农村草市已出现C.农民兼营农业之外的产业 D.农工商地位改变参考答案:C材料“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说明宋代的农民在经营农业的同时,为了生计需要兼营其他行业,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民兼业的情况,没有反映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故AB项排除;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国家一直奉行的经济政策,因此农工商地位没有发生改变,故D项排除。点睛:“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是解题的关键信息。18.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D.为巩固国家统一提供了条件参考答案:B密折制度用折子随时向皇帝秘密奏闻,这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的问题,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密折制度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故C错误;密折制度与国家统一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学生可以正确理解为“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同时,注意区分其它无关的概念,据此即可进行正确判断。19.当今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是①欧洲联盟②北美自由贸易区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④世界贸易组织⑤欧共体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参考答案:C20.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

B.组成决策机构“中朝”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废丞相,设内阁参考答案:C21.大禹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所治的“水”是指(

)A.长江 B.珠江 C.雅鲁藏布江 D.黄河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大禹治水。大禹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所治的“水”是指黄河,故选D。22.下列对古代的分封制和郡县制比较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A.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B.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C.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是古代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郡县制的郡守、县令是由中央皇帝任命的且随意调遣。分封制下的诸侯王是世袭的,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在地方上享有很强的独立性。故本题选B选项。A选项分封制体现不出;C选项分封制不符合;D选项分封制不符合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23.根据“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其最重要的原则是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参考答案:C24.1871年后掌握德意志帝国最高权力的是:A.帝国国会

B.联邦议会

C.皇帝

D.首相参考答案:C25.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A、少数男性公民的民主

B、所有公民的民主C、包括外邦人在内的民主

D、奴隶也有民主权参考答案:A26.下列各项不属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征的是(

)

A.产品供国内、国外消费的需要

B.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

C.官营手工业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D.冶炼分为冶铜、冶铁、炼钢等参考答案:C27.阅读下面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情况表,从中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有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姬姓诸侯大部分布在富庶地区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名师点睛】分封制特征:(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目的:巩固统治。(3)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4)内容:①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③被封的诸侯必须听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5)特点: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土地与义务是周天子与诸侯联系的关键,层层受封。(6)作用: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④分封制所建立的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周王权的集中(7)破坏(春秋战国时期):原因:①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②西周后期,王权衰弱。表现:①楚王问鼎;②诸侯争霸。

(8)崩溃:原因: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并田制瓦解使分封制失去了经济基础。分封制本身的弊端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明显,周土的一直辖地越来越少,一些诸侯的势力越来越大,维持分封的宗法血缘关系松弛,加之周王室衰微,战国时各国变法废除分封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28.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妥协性,其决定性的因素是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B.近代民族工业技术极为落后C.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单薄 D.本国封建反动势力沉重压迫参考答案: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决定了近代民族资产阶级集革命性和妥协性于一身,从而形成两面性,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不属于决定性的原因。2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其措施之一是废除人民公社体制。那么,人民公社体制在中国先后存在约(

A、10多年

B、20多年

C、30多年

D、40多年参考答案:B30.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是由于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A、伯利克里、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B、公元前四世纪前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C、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D、雅典民主完全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材料二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材料三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军机大臣的职责(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参考答案:(1)秦始皇,统一中国。(2)辅助皇帝,统率百官,处理政务。汉武帝:中外朝制;唐太宗:三省六部制;宋太祖: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两府三司制)。(3)职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或秉承皇帝旨意办事)。(4)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君主专制达到顶峰。(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秦王”指嬴政,这是历史常识问题,材料中的“六王毕,四海一”指的是国家统一,所以功绩就是指统一了国家。(2)宰相的主要职责在材料二有明确的描述,例如,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就可以作为答案。汉武帝的措施是内外朝制度,唐太宗的措施是三省制度,宋太祖则是两府三司制,这些都是基本识记点。(3)军机大臣的职责是跪受笔录,这个答案是固定的,也是基本识记点。(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有两个,一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二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但需要注意的是材料仅仅是反映的第一个趋势。32.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

罗斯福在首次就职演说中说:“根据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我准备提出我们积重难返的国家在灾难深重的世界中必须采取的措施。对于这些措施,以及国会根据经验和智慧提出的其他措施,我将竭尽宪法赋予我的权力之所能,尽快将它付诸实施。”材料二

到二五计划完成时,苏联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1992年,戈尔巴乔夫在辞职演说中指出:“国家情况不妙。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它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后到他们的后面。”材料三

1978年,安徽凤阳县农民对当时的经营方式作了这样的评价: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请回答:(1)据材料一,罗斯福说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4分)为此,罗斯福提出了哪些解决的措施?(4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体制的最大弊端是什么?(2分)(3)材料三中的“经营方式”是指什么?(2分)与以前的经营方式相比,有什么优点?(2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够得出什么启示?(2分)参考答案:略33.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

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