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atkins南部新区起步区核心区域及地下空间综合设计_第1页
院atkins南部新区起步区核心区域及地下空间综合设计_第2页
院atkins南部新区起步区核心区域及地下空间综合设计_第3页
院atkins南部新区起步区核心区域及地下空间综合设计_第4页
院atkins南部新区起步区核心区域及地下空间综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市南部新区起步区核心区域概念性城市设计

及地下空间综合规划设计

成果汇报

阿特金斯-成都市规划院

联合设计问题提出?为何发展——南部新区的比较优势在哪里?如何发展——南部副中心的主体特质究竟为何?项目经营——如何进行开发元素(项目)的排列组合?城市形象——未来副中心的整体统一性与形象个性如何整合?城市交通——综合型中心的立体化交通系统与地铁建设的关系如何?综合解决方案综合解决方案是我们的一大优势。围绕“整体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方案设计原则,结合本区域作为南部新区核心区的总体定位,从宏观到微观,将本次研究划分为五大部分,即:背景研究专题研究

战略定位方案设计规划实施区域定位新型南部未来-战略远景与发展未来区域背景解读成都的区域地位(1)西部通向世界的窗口(2)沿江经济走廊的端点(3)蜀地经济腾飞的基石城镇体系发展背景(1)成都大都市区(2)城市发展战略区域交通资源分析(1)综合性区域交通枢纽(2)现代化城市交通网络区位分析承上启下的重要核心(1)北接市中心地区,南连华阳卫星城,(2)南部新区最主要的综合型中心。绿色环抱的生态型中心(1)周边自然资源丰富,(2)东侧的府南河生态绿化走廊,(3)南侧的外环生态绿化隔离带。南部新区的发展驱动力与潜在瓶颈南部新区当前的发展驱动力政策力:世纪博览城、地铁一号线、即将入迁的市政府等大型基础(公共)项目导入所产生的强大驱动力;市场力:区域内高新南区为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产业驱动力,濒临空港,可以有效承接空港经济的辐射;成都主城区商务、商业、高档居住等高能级功能向南外溢的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习惯力:在成都市民心目中传统的强势心理认知度南部新区未来可能遇到的发展瓶颈所辖区域的剩余土地有限,未来发展的余地将受到限制;正在从高速成长期向成熟期演进,传统比较优势的边际效应将会递减;工业园区与新城合一的布局,在形成丰满功能布局的同时,也会使居民对于工业园区具有一定的心理隔阂基地优势/限制条件分析基地优势条件分析外环路:成都市外环路位于基地以北,增强了基地与城市其它片区的联系。天府大道:成都市主干道位于场地东侧,是基地与外部联系的主要道路。规划轨道交通线:自北向南穿越基地,位置居中。水资源:府河南北向流经场地东侧,是值得利用的水景资源。土地条件:场地内部土地条件良好,平整易开发。新建管理办公中心:大型公建,良好景观与设施资源。高科技园区:规划天府科技园区,有效提高基地价值。学校:规划学校,与场地内部现状教育用地产生呼应。居住区:外围大型居住社区,为商务区提供配套,同时为商业区提供本地消费市场。基地限制条件分析项目建设:基地内相当数量地块已经建成或批复待建,对城市设计特色风貌的整体塑造产生负面影响。污水处理厂:现有大型污水处理厂,近期搬迁可能性不大,作为远期开发用地,与基地整体形象不和谐。交通组织:天府大道与城市干道三环路、外环路均是以立交形式连接,如何更好地实现天府大道两侧大型公建的可达性,以及如何组织高效安全的交通体系构成了此次城市设计一大难点。总体发展定位总体发展定位:作为成都南部新兴城市副中心,本区域应以办公、商务、商业金融为导向,拥有便捷设施、良好环境和现代景观,具有可持续、健康、智能化、创新进取特征的复合型新城。战略定位:成都未来成长主轴的重要战略枢纽推动成都南翼快速成长的核心综合功能区城市商务办公功能的重要外延区新都市型社区的典范都市文化旅游的重要节点主要功能与开发投入元素架构新兴城市副中心政策、交通、区位优势绿化、水系生态资源安居乐业生态社区商业服务商务行政景观公园旅游休闲核心功能演绎

从未来功能形态来考察,我们可将规划区域看作是行政、商务、文化、技术的一个交集在不同形态之间的组合和取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规划区域今后的功能体系特征与发展方向通过区域背景、区位分析,以及对周边用地和城市功能的分析,可以初步罗列出规划过程中可能投入的发展元素。各类元素既有区别又有包容,相生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方案设计空间形态思考-和谐与特色的塑造整体结构研究规划结构1城市设计方案1规划结构2城市设计方案2规划结构3城市设计方案3方案比较优化方案概念性城市设计及地下空间规划方案三大线索——三个方案:三大线索:天府大道:城市生长,科技,资本,经济;锦江:丝般绵延,绿,水,文化,生活;科创中心:统领,协调,沟通。线索1——线性联轴天府大道自市中心规划CBD区直线向南延伸,是成都市最重要的一条发展轴线;规划区域作为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其发展必然依托此轴线,并与轴线上其他节点相辅而成为统一体;轴线两侧地块依用地性质及道路划分构筑功能组团体系,并辅以相应中心。线索1——线性联轴景观分析空间形态交通分析突出地铁沿线的带状景观体系以及科创中心东侧的面状绿化体系沿天府大道和地铁线形成交通轴和城市功能轴两条轴线,并重点突出沿地铁线城市功能轴对开发的统领作用南北向的天府大道和站华路;东西向的三环路、武侯大道、南部40米路构成区域主要道路骨架线索2——极核辐射在建科创中心属大型综合性办公项目,经区位、能级、性质等多方面衡量,确定其为规划区域的唯一“极核”;依托极核的巨大辐射力,构筑放射状发展态势,从而影响区域用地性质,带动区域整体发展;围绕极核形成功能组团体系,并辅以相应中心。线索2——极核辐射景观分析节点轴线交通分析围绕科创中心这一极核构筑放射状景观,并在天府大道两侧形成步行街回路;在天府大道东侧形成滨河生态文化景观带围绕极核以及外围景观体系构筑多品种多级别的节点及轴线。体现路东回路、路西放射状景观轴线南北向的天府大道和站华路;东西向的三环路、武侯大道、南部40米路构成区域主要道路骨架线索3——生态导入规划区域东侧的府河是流经成都市的最重要河流,两侧设绿化隔离带,是经过规划区域的一条重要生态廊道;区域生态环境的构筑有条件依托这样一条天然廊道,将绿色呈带状引入,与建设用地交互布置,形成高效的生态序列;各功能组团与南北向的天府大道相接,有助于交通组织及形成城市景观。线索3——生态导入景观分析空间形态交通分析横向分布的系列生态景观带联系城市与府河,纵向城市景观轴串联并整合地铁站点与城市开发强调横向生态景观轴与纵向天府大道交通轴的穿插,并在交点处构筑主要城市景观序列南北向的天府大道和站华路;东西向的三环路、武侯大道、南部40米路构成区域主要道路骨架规划结构方案综合比较基本视角突出轴线的影响力以及沿线节点的整体性以水和生态来做文章,注重生态网络的形成

强化主导项目的辐射力以及区域开发的级差效应商务发展结合多中心体系构建不同类型的商务功能区商务功能区与中轴线穿插布置,形成中轴线商务节点商务功能区聚集于核心区域,从而达到集聚效应交通组织结合多中心体系构筑地上、地下交通,便于结合地铁站点开发形成综合功能体对于天府大道会形成一定交通压力,商务中心与地铁站点开发的结合有待进一步强化

有效组织地面交通,同时,需要处理好与三个地铁站点的开发相结合的问题

中心选择中心沿中轴线呈多点布局,并在局部地段加以强化带状东西向中心,并与中轴线垂直相交有明确的主中心,次级中心以环绕方式布置生态系统南北向绿化系统,与外环绿带有效衔接东西向绿化系统,将府河生态景观引入地块中心绿化系统,并与府河、外环绿带相通线性联轴极核辐射生态导入城市拓展逻辑城市精神延续整合的城市设计概念城市设计方案总平面图城市设计方案——整体鸟瞰二城市设计方案——生态咬合城市设计方案——三轴合一三轴合一的整体景观架构:三轴:天府大道城市拓展轴、轨道交通沿线城市功能轴、锦江生态延续轴;核心景观区域:科创中心及东侧城市公园形成区域核心景观区域,是城市景观最为丰富的区域;景观轴线:围绕核心景观区域形成几个方向的主景观轴线;景观节点:沿轨道交通站点设商业景观节点,沿区域东侧滨河绿带设生态城市景观节点;区域整体景观系统依托上述点、线、网搭建,形成生态-城市复合型景观体系。核心景区城市拓展轴地铁商业轴滨河景观轴城市设计方案——开放空间开放空间依以下原则确定:TOD沿线布置原则:依托轨道交通沿线商业建筑形成带形城市开放空间,并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及重点建筑打造若干特色化开放空间。开放的带形商业街加上开放的特色节点,有效整合城市功能;生态水景导入原则:绿色开放空间围绕科创中心东侧公园以及滨河带状公园展开,旨在将水和绿化自东向西引入城市,与城市开放空间在科创中心周圈形成对接;建筑界面强化原则:开放空间沿线的建筑界面应依托城市环境需求进行处理,强化广场、不行街、绿地、水景等空间效果绿化水系标志物建筑界面广场城市设计方案——绿化与水系植被主导型绿化铺装主导型绿化水系绿化水系依以下原则确定:沿轨道交通线路及站点布置城市型带状绿化;沿锦江绿带布置生态型带状绿化;沿天府大道布置交通型带状绿化;注重几条带状绿化的衔接,将水、绿化、步行系统贯通成为有机统一体;依绿化性质不同分为:植被主导型绿化:包括轨道交通沿线林荫步行街、滨河绿带、道路绿带、绿化广场等;铺装主导型绿化:主要依托轨道交通沿线布置;水系:以锦江为依托向区域中心有机延伸。城市设计方案——用地功能结构商业商务综合体(商业导向型)商业商务综合体(商务导向型)中底密度办公配套居住土地利用功能依如下原则确定:公建用地主导原则:作为南部副中心,其主体职能面向整个南部新区,公建市场需求巨大,规划所占用地比例高;用地功能混合原则:鉴于商业、金融、商务在用地性质,以及交通、环境、市政设施等方面需求的相似性,本区域建议采取相近用地混合布置方式,增强开发灵活度,应对今后市场与政策的潜在变化;TOD导向原则:依托轨道交通及站点组织商业、商务类用地,将交通优势转化为开发优势;生态导向原则:依托区域内大型水系、绿化带等生态廊道,渗透建设区域,打造生态城市;核心融合原则:以科创中心为区域发展内核,依托轨道交通、天府大道、生态廊道层层组织各类用地,形成“融核”效果。城市设计方案——建筑高度控制高度等级划分如下:100米~150米:区域主要标志性建筑,突出其塑造鲜明城市景观之作用。分布于天府大道南段,科创中心周边,其中天府大道南端东侧结合高级酒店开发设区域制高点;60米~80米:分布于沿天府大道北段以及沿轨道交通线路东侧地块;30米~45米:分布于天府大道东侧与锦江之间的地块以及地铁商业街沿线带状地块。100-150米60-80米45-60米24-30米城市设计方案——土地开发强度控制本区域作为南部副中心,加之完善的道路、轨道交通系统,其整体开发强度较高。为便于统一城市风貌,协调土地开发与环境容量、交通容量、市政容量的关系,规划确定以下四种开发强度等级:;高强度开发:作为区域主要标志性建筑,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局部区域进行高强度开发。其主体建筑高度可控制在100米~150米,容积率2.5~3.5,形成鲜明城市景观。高强度开发地块大致分布于天府大道南段,科创中心周边;中高强度开发:高强度开发地块外围,沿天府大道北段以及沿轨道交通线路东侧地块以中高强度开发为主。主体建筑高度控制在60米~80米,容积率2.0~2.5;中等强度开发:规划将在建的科创中心定位中等强度开发用地;中低强度开发:天府大道东侧与锦江之间的地块生态环境良好,可进行中低强度的开发建设,地铁沿线收音机商业街两侧带状地块同样进行中低强度开发。主体建筑高度控制在45米左右,容积率1.0~2.0。高强度开发中高强度开发高强度开发中低强度开发城市设计方案——道路及交通组织以三环路、外环路两条环城快速路以及南北向城市主干道天府大道构筑区域主干道路骨架,并作为对外联系的骨干;以站华路、武侯大道、锦江西侧滨河路等40~50米道路构成区域内次及道路系统,承载区域内主要交通;城市支路成网布置,此网络起到划分地块、联系地块的作用,同时亦可分流少量跨区域交通;结合开发布置步行系统及过街设施,其中,在科创中心南北两端设置地下广场跨越天府大道。城市设计方案——城市夜景城市设计方案——沿街立面与天际线控制里面立面A-沿天府大道西侧立面立面B-沿天府大道东侧立面立面C立面D立面E城市设计方案整体鸟瞰一城市设计方案——空间效果演示城市设计方案——整体鸟瞰三城市设计方案——中央景观区重要节点深化城市设计方案——中央景观区重要节点深化城市设计方案——中央景观区重要节点深化城市设计方案——中央景观区重要节点深化城市设计方案——中央景观区重要节点深化城市设计方案——下沉广场节点深化城市设计方案——下沉广场节点深化城市设计方案——北部组团商业区节点深化城市设计方案——北部组团商业区节点深化城市设计方案——滨河酒店组团节点深化城市设计方案——滨河酒店组团节点深化城市设计方案——滨河酒店组团节点深化城市设计方案——开发时序中期(2010~2015)现状(2005)近期(2005~2010)远期(2015~)开发时序分为三期:现状:目前在建或已经审批待建项目原则上视作保留现状,主要包括科创中心、商务广场、孵化园及其他办公、居住项目;近期:重点完成科创中心周圈项目建设,同时促进三环路内商业中心建设,尽快形成副中心的整体商业办公形态,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中期:继续以科创中心为核心向外延展建设区域,启动地块南部天府大道东侧、、锦江西侧的标志性酒店建设,完成区域基础设施;远期:考虑时机成熟时,将现状污水处理厂整体搬迁,完善区域东部开发建设。城市设计方案——开发时序地下空间综合规划设计原则交通轨道交通带动沿线地下空间开发在满足各类功能需求同时,体现综合商业开发价值城市综合防灾需求绿化地下步行空间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城市立体化建设新思路市政停车对地下空间的需求是由单一功能向复合型系统的转变以共同沟为代表的市政基础设施地面绿地与地下空间的复合型开发地下空间开发的发展趋势地下空间开发原则公共优先原则依托轨道交通原则整体开发原则分期分层原则功能对应原则平面开发竖向开发地下空间开发量大致控制在地面建筑面积的30%~50%开发量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案例-上海静安寺地下枢纽静安寺地区位于上海中心城的西侧,是上海中心城西区的中心。静安寺地区的发展有诸多有力条件,同时存在很多弱点,首先是商业空间严重不足,其次是交通严重超负荷。区域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旨在解决上述问题。静安寺地区有3条地铁线路通过,现状R2线在静安公园北侧设站;规划M7线在常德路设站;规划M6线沿华山路通过并设站。这三条线路分别位于静安公园的北侧、东侧和西侧,都在南京路相交。三个地铁站的换乘问题必然要提到议事日程。三条地铁线路及站点位置示意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案例-上海静安寺地下枢纽静安寺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应坚持:节约土地资源的生态原则;文物古树的有效保护原则。结合地铁站进行地下空间开发能促进城市的综合发展,包括有序的交通组织、商业的集约系统化和地面绿色化等。土地资源在此要立体使用。规划特别注重地下公共空间开发,通过地下公共空间将城市的地下要素和地上要素整合成一体,包括地铁站、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地下过街道等和地上的道路、园林绿化、商场、公和私的建筑等。现代城市应力求城市要素的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特别要注意地下与地上空间,以及自然生态、交通和商业等要素系统的整合。静安寺地下空间开发具体目标如下:建立地铁R2、M6和M7三站之间的换乘体系。组织地区有序的交通体系:以地铁站为中心组织过街人车分流,组织公共停车与地铁换乘。建立地铁站通勤购物体系,促进地区商业网络形成。构筑地下地上一体化的休闲、商业购物空间。改建静安公园,形成立体化的生态型城市公共绿地。综合发展、节约土地、文物保护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案例-上海静安寺地下枢纽规划地下商业平面规划地下商业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