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联育中学2022年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江门市联育中学2022年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江门市联育中学2022年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江门市联育中学2022年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江门市联育中学2022年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江门市联育中学2022年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封建统治者认为“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也认为“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下列政策和措施与上述言论所反映的指导思想的相冲突的是()A.商人出不得乘车马,入不得住豪宅B.商人及其子嗣不得入仕为官C.盐铁官营D.工商立国参考答案:DABC三项内容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而D项则是认为手工业与商业同样都是重要的,它是黄宗羲的观点,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故答案选择D项。2.“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商业现象不可能出现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参考答案:A根据材料“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反映了市坊的界限已经被打破,店铺可以随处可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最早发生在北宋时期,故唐朝时期不可能出现,A项符合题意;BCD均与题意不符。点睛: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1、宋以前市的特点:市、坊严格分开、按时开市闭市、管理严格。2、宋代以后市的特点: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普遍;打破经营时间限制,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不受官府直接监管。3.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对政局发展的迫切要求是

)A.统一军令、政令

B.结束“讯政”实施“宪政”C.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

D.实行“军党分立”“以政治军”参考答案:C4.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下列说法与“冷战”格局无关的是

A.马歇尔计划B.德国被一分为二

C.“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D.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参考答案:C5.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A.确保了罗马境内的居民权利平等B.推动了罗马法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C.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D.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参考答案:C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A项“居民权利平等”的说法错误,是罗马公民的权利平等,排除。材料中的原则出现于“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与罗马法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无关,排除B。根据材料“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同原告对质”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C项正确。公平、正义、法治等才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而不是民主,排除D。6.“赔偿2亿两白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以上内容出自A.中英《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中日《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C由条约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条约是《马关条约》,故本题答案选C项;ABD不符合题意。7.《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人欣喜若狂,“人们纷纷谈论我们这次可是一举而要为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需要效劳了”。然而,“假想市场的美景冲昏了商人的头脑,使他们看不见障碍”。英国人之所以估计过于乐观,是因为A.受到过去的殖民“经验”的蒙蔽

B.忽视了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力量C.忽视了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决心

D.认为中国人乐意接受他们的效劳参考答案: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要变中国为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所以《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欣喜若狂,但是由于中国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力量,所以“估计过于乐观”,故选B;AC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忽视了列强侵略的本质,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鸦片战争8.张友伦在《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问题》中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和批准标志着新的资产阶级政体的产生和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采取了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而又互相制衡的原则。”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新的资产阶级政体”是指联邦政体 B.欧洲的立法机构至上,没有分权和制衡C.“分权与制衡”是联邦宪法的典型特征 D.联邦宪法的民主性体现在以议会为中心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材料“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采取了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而又互相制衡的原则”说明“新的资产阶级政体”是指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政治体制,反映的是“分权与制衡”的特征,C项正确。A项错误,B项表述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相悖。9.有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化B.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参考答案: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是指洋务运动,历史上也被称为“同光新政”,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所以答案选C,A是辛亥革命的积极作用,BD两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名师点睛】近代主要经济形式的相互关系10.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下列关于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中的两个阶段

②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领导阶级不同

③两者的指导思想和革命前途不同

④根本任务没有变化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11.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A.播种方式的变革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铁犁牛耕发展D.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耕作方式的变迁,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图片中的石器“耜”、铁农具、曲辕犁等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由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历程,即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故本题应选D项;题目中石器“耜”、铁农具、曲辕犁均为耕作工具,故排除A项;题目中未涉及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故排除B项;C项无法反映题目中的石器“耜”,故排除。12.《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郡国并行制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材料主要强调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将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子孙,由此分析可知该制度反映的是分封制。故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13.先秦时期,中国产生了分封制,同时期希腊却实行公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民主制度。与中国相比,古希腊所具有的特殊条件不包括A.山多地少,三面环海,岛屿众多的海洋地理环境B.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C.工商业经济和海外贸易发达D.国家统一,疆域辽阔参考答案:D14.资料记载元月十五日,京城中几个主要佛寺竞相举办法会,吸引人群;大街上百姓提灯游行,争奇斗艳,四处张灯结彩,好不热闹。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这段文字描述的景象最可能发生于()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由材料中“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市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只有经过皇帝的诏书才能自由上街;联系中国馆古代城市的发展史实可知,宋代后政府就不在严格限制了,所以材料中现象出现在唐代或者以前。故此题应选B项。考点:中国古代的城市点评: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建设产生的影响:①影响着人口迁移的流向。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规模扩大。②伴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城市逐渐由北方内陆向南方、东南沿海一带发展。③影响着城市布局的变化。从曹魏开始,在城市建设中有了明确的规划,城市的中轴线出现,城市的主体——宫城在中轴线上、坐北朝南、左右对称,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城市设计理想。15.下列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下院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B.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C.上院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参考答案:C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分为上院和下院,上院有传统的贵族构成,下院有选举产生,是掌握实权的机构,因此C项错误。下院选举中获胜的政党领袖上台组阁,国王是“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因此ABD项均正确。1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

A.小农经济B.手工工场

C.商品经济D.精耕细作参考答案:A小农经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出自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乡村,所体现的是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所以答案选A。17.新中国初期掀起一股留学热潮。以下对这一时期留学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以欧美国家作为热门留学国

B.体现“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主要是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D.最吸引学子们的是科技与工业成就参考答案:A18.下列不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一项是

A、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B、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C、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参考答案:D19.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 四羊方尊三角援戈 人面纹方鼎乐府钟 A.农具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 C.礼器和农具 D.兵器和农具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祀”与“戎”分别指祭祀和战争,结合图片中的青铜器可知,在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礼器和兵器。 20.清徐栋《牧令书》载:“天下真实紧要之官,只有二员,在内则宰相,在外则县令。”以具体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确凿无误的是A.宰相制在秦代首次确定下来,负责管理全国军务B.元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后期其权势大大削弱C.县官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D.秦代县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郡参考答案:C秦代负责管理全国军务的是太尉,A不正确;元代设中书省替代前代三省,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期其权势越来越大,B不正确;D的表述颠倒了“郡”与“县”的关系。21.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①商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②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③是当时商业经济发展的写照④打破了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参考答案:D分析:宋代以后商业的发展和市的变迁。《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荣景象。宋代商业不受官府直接监管,商业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故不能选①;隋唐以后商业城市逐渐兴起,城市的经济职能逐步加强,所以排除②,故选D。22.1971年10月27日蒋介石说:“本届联合国大会,竟自毁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置公理、正义不顾,对于本届大会所通过此次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决不承认其任何效力。”材料中所谓的“非法决议”A.纵容了美国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B.否定了台湾的主权国家地位C.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D.肯定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71年10月27日”和蒋介石发表文告的内容,说明此文告是蒋介石为联合国驱逐国民党驻联合国代表而作的,因而材料中所谓的“非法决议”是指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决议,故C项正确,AB项错误;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23.秦朝时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两者的最大差别是A.对犯罪的界定

B.立法的完整性

C.立法的出发点

D.打击犯罪的效果参考答案:C24.唐朝前期的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下列可以作为直接证据的是:A.“十家之聚,必有米盐之市”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C.“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复张晓市”D.“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AC反映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这是在宋代开始;B不对,草市在东晋南朝时期出现,而且是指农村集市;D符合题意,反映唐朝时期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仍有严格限制。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点评:宋以前: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特点:设置在县治以上的城市;市、坊严格分开;官府设市长和市令管理;有严格的时间、地点限制。25.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参考答案:C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符合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办工厂的营业执照;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26.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①“工商食官”政策被破坏

②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③私商的崛起

④汉初统治者的鼓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27.“海上马车夫”和“日不落帝国”分别指的是哪两个国家A.西班牙和英国B.葡萄牙和西班牙C.葡萄牙和荷兰D.荷兰和英国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上马车夫”是指荷兰,“日不落帝国”是指英国,故D项正确,ABC项排除。28.“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参考答案:D29.《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曾这样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歌词中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指的是()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发展

D、设立香港和澳门为特别行政区参考答案:A30.阅读下列美国钢铁业在某一时期的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这一时期美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年份1870年1900年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个)78000272000钢铁产量(吨)320000029500000000投资总额(美元)121000000590000000A.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B.行业竞争更加激烈C.企业规模不断扩大D.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参考答案:A【详解】由材料数据可知,从1870—1900年美国的钢铁企业总数在下降,但是工人总数、钢铁产量和投资总额却有明显的增长,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趋势,即垄断的出现,故A项正确;美国的钢铁业竞争更加激烈,但这不是主要特征,故B项错误;美国钢铁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劳动生产率也在迅速提高,但这些是影响,不是特征,故C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攸线的发现,交往范围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进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二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工业必需品。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1870?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K下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的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参考答案:(1)影响:世界各地间的联系加强,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便利了欧洲殖民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进步。(2)特点:英闻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多中心的贸易新格局形成;国际分工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强,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详解】(1)根据材料“交往范围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可知体现的是世界各地间的联系加强;根据材料“特别是进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可知体现的是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材料“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一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知体现的是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和推动欧洲的殖民扩张。(2)根据材料“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可知体现的是英国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多中心的贸易新格局形成;根据材料“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可知体现的是国际分工加强和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强。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甲午战争前,日本以“文野战争”号召国民同心协力、支持战争。战前,天皇每年从皇室费用中拿出30万元补充军费。实业界领袖组织“报国会”募捐,为战争效劳,不计个人得失。21个运输社,自愿在战争期间无偿为政府运送军事物资。日本贫民有的将一天劳动所得的一半捐献出来,许多人志愿做后勤供应的军夫。清政府每年从海军军费中挪用30万两建造颐和园,为西太后庆祝60大寿而耗费的大约1400﹣2000万两白银,可购买10艘“定远”型铁甲舰、20艘“致远”型战舰。海军军官都在基地附近兴建私宅,军官生活普遍奢侈,嫖赌乃常事。中国下层民众大多不关心战事,战争期间,各地仍发生多起乱事。﹣﹣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材料二、大事纪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高潮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学生运动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后淞沪会战开始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43年11月开罗会议召开1944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斯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1945年8月8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人民最终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重要原因有哪些?(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4)对比两次战争,你可以得出什么启示?参考答案:考点:抗日战争.分析:(1)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从中国两国政府的战争准备和对民众的宣传发动能力进行解析.(2)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表材料的归纳总结能力,从国内国际方面利用材料概括.(3)考查学生对抗战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影响的理解.(4)考查对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一败一胜的比较中获得启示.答案:(1)从材料中日本皇室和各阶层对战争的态度和行动说明日本对战争的准备,而中国从西太后忙于庆寿,民众不关心战事说明对战争的不作准备,表明清政府的腐败.(2)从材料中中共的努力、民众的觉醒、国共的合作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等因素进行归纳.(3)从抗战胜利的意义和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进行说明.(4)从材料中对两次中日战争的胜败原因中分析出民族意识、民族团结等进行说明.故答案为:(1)原因:日本战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举国上下,整体动员对中国作战.中国封建制度腐败落后;政府未做好充分准备,缺乏危机感;民族意识淡薄.(答两点即可)(2)原因:全民族的团结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3)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洗雪民族耻辱,捍卫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坚实基础;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中国人民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4)启示: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动员和鼓舞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是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的精神力量.(结合材料,言之成理即可)33.近代以来,日本两次入侵中国,都遭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抵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作为现代国家的兴起,日本人至少是从1895年开始,就把政治软弱和四分五裂的中国看成是扩张自己利益的场所,在这一点上,日本人和欧洲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离现场更近一些罢了。——据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等整理材料二: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