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常宁湘南实验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常宁湘南实验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常宁湘南实验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常宁湘南实验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常宁湘南实验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常宁湘南实验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近日,关于2016年中国网络核心版权产业的行业规模调研结果出炉。网络视频行业规模已达521亿元,10年间增长近百倍。同时,作为产业另一潜力支柱的数字音乐行业,近年来也获得了飞速发展。调研数据显示,2016年,数字音乐行业规模已突破150亿元,逐渐与国际接轨。进入2017年,国家对网络版权产业的监管愈加收紧,在严惩盗版的同时,也为知识产权内容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最好的支持。在经历了盗版阵痛后触底反弹的网络版权重要领域中,数字音乐与网络视频的产业间距正在慢慢缩小,回顾这些年的发展历程,网络视频所积累的经验也正是其最好的前行向导。(摘编自“互联之家”2017年8月30日)材料二今天,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被要求全部下线。版权主管部门的这一重拳,被业界看作网络音乐产业的重要转折。一纸禁令并未对网络音乐平台造成冲击。几大在线音乐平台似乎早有准备,动作频频:宋柯、高晓松加盟阿里音乐,网易云音乐用户数量宣布破亿……而另一边,一些小众平台在版权禁令下,选择关闭音乐服务。国内知名音乐分享网站“音乐盛宴”已于27日正式关闭,距离2006年的创建,不过10年时间。音乐人对网络传播始终又爱又恨。爱的是其传播效率远远超过之前的磁带或CD,往往一首歌在网络走红就能让音乐人名满天下;但是免费下载又让网络人气成为看上去很美的产业气泡,人气变现在免费下载,时代几乎无解。正因如此,网络音乐在走红的同时,也时常被歌手抵制。(摘编自“中国经济网”2015年7月31日)材料三互联网数字音乐将销售渠道彻底改变。音乐产生之后,直接放到互联网音乐平台上,没有发行公司、音像市场,而是将产业链缩短为更为简捷有效的“内容+渠道”,但渠道已经从传统唱片公司手中转移到了互联网音乐平台上。移动互联网时代,发行渠道渐渐转移到了平台手中。速途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各类应用的使用率中,音乐应用以77.2%排名第四。QQ音乐推出付费数字音乐专辑之后,互联网音乐平台基本完全掌握了线上发行渠道,并且逐渐取代线下发行渠道。此时,帮助词曲作者进行版权维护与收费的工作也转到平台,QQ音乐为此甚至建立了专门的法务团队。音乐产业链的重构将给音乐产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但对音乐平台公司而言,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盈利问题。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移动音乐市场规模已达96.2亿元。但各互联网音乐平台中,实现盈利的只有QQ音乐,而且还是首次盈利。目前各音乐平台的营利点包括付费用户、数字唱片、版权转让费、维权收费、广告等营利点虽多,但金额却都有限,甚至难以覆盖昂贵的版权费用。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在《全球娱乐和媒体产业年度报告》中断言,音乐播放平台尽管发展十分迅猛,但仍然难以为音乐产业带来更多收入。而要解决平台盈利问题,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回归音乐本身。在互联网协作模式下,资源开放、技术升级、渠道易主,让音乐人摆脱了过去依赖唱片公司的模式,音乐创作、推广方式也越来越灵活多样。音乐产业的产业链未来还会调整,正在探索中的新商业模式也有待稳定,但无论如何,几年前濒临死亡的音乐产业,如今又迎来了曙光。(摘编自《财经》2017年第4期)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数字音乐与网络视频同属一个产业,但其规模比网络视频要小。B.数字音乐在国家对网络版权产业的监管愈加收紧的情况下未受到冲击。C.数字音乐的销售渠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转移到了互联网音乐平台上。D.在互联网协作模式下,数字音乐要想盈利,回归音乐本身无疑是最快捷的方法。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对网络版权产业的监管愈加收紧,可以说是为知识产权内容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B.数字音乐和网络视频在过去10年都获得了飞速发展,行业规模增长近百倍。C.互联网音乐平台将产业链变成简捷有效的“内容+渠道”,意味着音乐产业的产业链调整已到位。D.互联网音乐平台的营利点虽多,但由于版权费用昂贵,目前还没有平台实现盈利。6.在国家对网络版权产业的监管愈加收紧的情况下,未来的网络音乐产业应如何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4.B

5.A

6.①网络音乐产业应巩固发行渠道,帮助词曲作者做好版权维护与收费工作。②网络音乐产业应在互联网协作模式下,开放各种资源,做好技术升级。③网络音乐产业应使音乐创作、推广方式越来越灵活多样。④网络音乐产业应调整产业链,努力探索新商业模式。解析回答此题,首先要抓住题干中的“未来的网络音乐产业应如何发展”;然后确定答案信息范围,在材料中仔细筛选相关内容,并进行归纳概括;最后将有效信息分条表述,得出答案。【4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重要概念和句子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注意根据选项内容找到原文有效信息区间,联系上下文审读原文信息,并和选项进行仔细比对,找出二者相异处,再考虑选项内容是否与原文语意一致。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项,“未受到冲击”理解错误。由材料二第二段中“而另一边,一些小众平台在版权禁令下,选择关闭音乐服务”可知,一些小众平台是受到了冲击的。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并将选项和原文相关语句加以比对,明确选项在设题方面的陷阱,逐一分析判断。B项,主语是“数字音乐和网络视频”,讲二者“在过去10年都获得了飞速发展,行业规模增长近百倍”错误,材料一第1段中只明确说了“网络视频行业规模……增长近百倍”,而没有说“数字音乐”的规模增长也是如此,选项混淆范围。C项,“意味着音乐产业的产业链调整已基本到位”错误,材料三最后一段的“音乐产业的产业链未来还会调整,正在探索的新商业模式也有待稳定”,说明“产业链的调整尚未到位”,选项曲解文意。D项,“故目前还没有实现盈利的平台”表述错误,由材料三第4段中的“但各互联网音乐平台中,实现盈利的只有QQ音乐”可知,D项说法有误。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阅读的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考生首先要兼顾材料出处通读材料,善于利用标志性词句,包括重要词语和段落中心句,特别是概括句、总结句、过渡句等进行分层阅读,理清各个材料侧重表述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题干要求,进行合理地推理分析,有针对性地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分析探究。“在国家对网络版权产业的监管愈加收紧的情况下,未来的网络音乐产业应如何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这是要谈未来的网络音乐产业应如何发展,根据材料表述可知,音乐产业问题涉及“发行渠道”、“版权维护与收费”、“资源开放、技术升级”、“音乐创作、推广方式”、“产业链调整和探索新商业模式”等方面,答题时围绕以上问题进行信息筛选,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究文本中的问题,将自己的看法归纳概括,分条作答即可。【点睛】做好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概括分析信息和思考探究题。概括分析,要有整体的观念、联系的观念,第一步要看清要求,明白要做什么;第二步,速读原文,把握线索和梗概;第三步要审读题干,确定答题区域,提取答案要点;第四步要联系上下文,分角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归纳概括,作答要用足原文信息,有“因分赋点”的意识。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咖啡和茶

人类以咖啡和茶作为饮料,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两种植物中均含有咖啡碱,对人体能起到消除疲劳、振奋精神、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劳动效率和思维活力等多种作用。

咖啡由茜草科的一种常绿灌木所结的果实加工而成。咖啡有“黑色金子”之美称,全球年消费量为茶叶的三倍。咖啡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其原产地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早在公元前2000年,埃塞俄比亚的阿族人就已经在咖法省的热带高原采摘和种植咖啡了,尔后咖啡就逐渐成了人们的饮料。咖啡的名称来源于“咖法”这个地名。一提到咖啡,埃塞俄比亚人总是自豪地说:“咖啡是我们送给全世界的一件礼物。”而今南美洲的巴西是咖啡的最大生产国,其咖啡产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咖啡是一种结果早、可连续收获几十年、经济价值高的特种经济植物。干燥的咖啡种子中一般含有1%—2%的咖啡碱,咖啡的香味主要来自咖啡种子中的香精油和咖啡醇。在我国,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地已引种栽培。饮用咖啡要讲究科学,早晨在咖啡中添加牛乳,既能提神又可增加营养;下班后喝上一杯,可加速脉搏跳动,消除疲惫,振奋精神;饭后饮上一杯,可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但产妇、孕妇及胃病、皮肤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好不要喝咖啡。

茶叶由山茶科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的嫩叶经发酵或烘烤焙制而成,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一大贡献。茶作饮料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约成书于公元前300年的《尔雅》一书中,就已有茶叶的记载。唐代茶叶专家陆羽,撰写了世界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世界各地的栽茶技艺、制茶技术、饮茶习惯等都源于我国。现在,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全世界饮茶的人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我国人民不但最早发现并利用了茶这种植物,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茶叶品种,在茶叶制作工艺上更是不断创新发展。在我国,茶叶可依据制作过种中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的不同,分为红茶、绿茶、青茶、黄茶、白茶和黑茶六大类。红茶中多酚类物质氧化最多,称为完全发酵茶,如产于安徽省祁门的“祁红”。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保持鲜叶的原色,富含维生素,称作不发酵茶,如产于黄山市的“屯绿”、苏州的“碧螺春”。青茶为半发酵茶,白茶为微发酵茶,黄茶和黑茶为后发酵茶。茶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特殊的医疗保健作用。新制成的茶叶中含有4%的咖啡碱,以及茶单宁、维生素、芳香油等。其中茶单宁可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凝固,有杀菌之功效。茶叶中的钾、磷、钙等元素,有利于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经常饮茶除了可以兴奋中枢神经、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外,对龋齿、癌症、慢性支气管炎、痢疾、肠炎、贫血及心血管疾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节选自李鹏翔《三大植物饮料》,有删改)14.下列对咖啡或茶叶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咖啡的名称来源于“咖法”这个地名,咖啡产于热带和亚热带,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栽种历史。B.茶叶由山茶科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的嫩叶经发酵或烘烤焙制而成,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三百年的历史。C.咖啡是一种结果早、可连续收获几十年的高价值特种经济植物,它由茜草科的一种常绿灌木所结的果实加工而成。D.在茶叶的制作过程中,茶叶发酵的程度和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程度有密切联系,根据不同的发酵类型,我国的茶叶可分为六大类。1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茶和咖啡两者都是人类的重要饮料,对人的身体有一定好处,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最好饮茶,不要喝咖啡。B.人类喝茶的历史比喝咖啡的历史短得多,现在茶叶的年消费量约为咖啡的三分之一,但世界上饮茶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50%。C.咖啡和茶都能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加速脉搏跳动,降低胆固醇,对龋齿、癌症、肠炎等疾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D.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具有栽茶技艺、制茶技术和饮茶习惯的国家,而且也是世界上拥有最多茶叶品种的国家。16.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国的白茶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状况接近“碧螺春”,而和“祁红”有较大区别。B.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而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又保留了鲜叶的原色,因而绿茶是茶叶中的精品。C.在茶叶制作过程中,茶叶发酵的程度和维生素含量成正比,发酵程度越低,维生素含量越少。D.咖啡和茶都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可以在我国广泛地种植。参考答案:14.D(D项中“我国的茶叶可分为六大类”的依据是“依据制作过种中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的不同”而不是“茶叶发酵的程度”。)15.C(“咖啡和茶都能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加速脉搏跳动,降低胆固醇,对龋齿、癌症、肠炎等疾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中说咖啡能降低胆固醇,那么为什么后文又说对心血管患者最好不要喝?依据文章第一段可以看到“能消除疲劳,振奋精神”是两者的功用,而“加速脉搏跳动,降低胆固醇,对龋齿、癌症、肠炎等疾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只是茶的作用。可以参见文章第三段结尾处的表述。)16.A(B项“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而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又保留了鲜叶的原色,因而绿茶是茶叶中的精品。”中无因果关系,绿茶之所以是茶叶中的精品,是因为它富含维生素而不是保留了鲜叶的原色。C项中“茶叶发酵的程度和维生素含量成正比,发酵程度越低,维生素含量越少。”无依据。D项“可以在我国广泛地种植”说法有些绝对,文章中是说有些地方可以种植。)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忆江南方令孺①①天气真好。月光下,山川都像是浮起来了。清寂的广场上,只有我一个人在走。我买了一根甘蔗,一边走,一边吃。秋千架下仿佛有一个人在看着我,他是在惊讶么?②我也不愿意独自在月下眺望了,想起中古时候的修道士,遇见山川美景,就不敢抬头,因为凡是美,都是诱惑人的。美景更增加人的寂寞,更引诱人的悲哀,所以古人独自对月的时候,总是爱饮酒,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缘故。酒,真是一个寂寞人的最好的伴侣,能把冷寞化成朦胧。③我吃完甘蔗,把渣滓用大张报纸包起来。因为有一天,我和友人谈心,我说要买一整根甘蔗独自吃完,这位朋友说:“你要是有那样的勇气,我就佩服你。”现在我要把这渣滓留给他看。④记得廿六年②春天,我忽然想作画,无意中把这意思说出来了,有一个人说“你才没有这耐性呢”,我听了很不高兴。第二天我就动笔画,发觉自己对于画大有兴趣,在一枝,一叶,一片崖石,一簇树林之间,极感消魂的迷醉。我画得一张比一张进步。自己得意极了。后来抗战事起,我回到故乡,住在一座小破楼上,夜晚仍抽空作画;记得曾仿倪云林的石树,并临写他的题字,裱成册页,配镜框献给父亲,父亲把画挂在书房里,听来客评谈,自己就拈须微笑。自从故乡遭了敌人的蹂躏,这张画不知道可还存在人间?而我所最敬爱的老父就在我们远行之后逝世了!再也不会在藤萝萧瑟的庭院里看见父亲雍穆而翛然的风度,再也不会在寒夜的书斋里看见父亲白发苍苍在灯前垂首。故乡的庭院里每一片石,每一条径,每一棵古树,每一个残缺浓阴的门,都和父亲的风仪连合着,我想到父亲,就联想到那些醇雅的情景,想到那些情景,就牵记到父亲。现在都完了,我失去了一生所最心仪的一切。我不能想,我是被这样一位朴素盎然的老人遗弃在这浅陋的坑中。⑤家里来信说:敌兵进城,把城里的房子大半烧掉了,把我们家的凌寒亭也拆毁了。这座亭子共有三间傍着城墙,城墙像一座山,因为时间的古老,从砖墙缝里生出许多藤萝和灌木。亭子的左边是一片竹林,右边是一座尼庵,前面隔道女墙,就是一个小湖似的池塘,长年听到浣衣妇的碪杵声;夏天有很多孩子在里面游泳,记得有一次在这池塘里还淹死了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我亲眼看见人把他从水里捞起来,他的母亲听到这消息,就像飞鹰落地一样,奔扑到这男孩的尸首上号哭,到现在事隔廿年,想起那情状,还有些怆恻。亭子的周围都是古木参天,有大可合抱的槐树,有枝干夭矫的五谷树,有双干的梧桐,还有父亲亲手种的柏,石楠,柿和杉等树。这些树都是我几个兄弟的小名,父亲带着多少温良的深意把他们每一个名字都种植在土地上。看他把一瓢瓢的清水灌溉到树根上,是存着多少的希望!要是风雨的时候,这些木叶响动着,浑和成一片河流似的声音,或是被风雨激荡,枝条锐鸣得像有人在旷野上号叫,这不正是他担心着远处的孩子们,忧心戚戚的时候吗?还有一片云石,是父亲从园后草丛里发现出来的,石上有不知道是哪一年代,是谁,镌刻着“立云”二字,字体苍劲,父亲欢喜得像发现一件宝物,把石竖起来,砌一座花台供设着,周围种着很多的书带草,细长的叶子,因为多年的生长,像狮子一样蹲伏在石下。这地方四时都有各种奇怪的鸟雀,啄木鸟的剥啄声,夜晚猫头鹰的颤叫;还有彩色的锦鸡,在竹林里穿飞。我小的时候,常常担心那华丽的长尾巴,会在竹林里碰断。小松鼠故意逗人似的捧着一个松果坐在窗台上玩耍。这地方是我们小时候的乐园,现在提起来,还有无限的亲切,和一些甜蜜的感觉。亭子里父亲收藏了一些书画碑帖。这是我们看作圣坛不敢渎犯的所在,这次也被敌人扫荡完了!家里人又告诉我:当敌兵退出这城以后,父亲从山中归来,看见这样残破,并不十分痛惜。只因满地残书断帖,父亲一一拾起来,偶然有一两部还可以凑成完整的时候,就大喜过望。我写到这里,心上涌起一阵泉水似悲凉,想父亲一生爱书如命,平时再也不许我们随意翻动,这次竟如此糟蹋了!父亲所以不十分痛惜,是因为一般广大的丧亡,比起个人的损失又算得什么?可悲痛的有比这更大,更大的事,父亲是明白的。⑥今晚因为看见月光下的山川太美了,诱我这许多的沉思。如果回忆只给我枉然的磨折,以后该学中古的修道士,不再抬头看山川之美了。【注】①方令孺(1897-1976):作家,其家乡安徽桐城属广义上的江南。本文写于1941年前后。②廿六年:指民国二十六年,即1938年。15.赏析第①段中“浮”字的精妙之处。16.从全文看,开头写“吃甘蔗”有什么用意?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17.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18.本文正文根本没有提到“江南”,但作者为什么以“忆江南”作为题目?参考答案:15.“浮”字以动写静,生动地写出山川在朦胧的月光下若隐若现的情景。

16.结构上,引起下文。作者由吃甘蔗回忆起和友人打赌,进而回忆起打赌学画,引起下文对故乡的人和事的回忆。内容上,作者借嚼甘蔗含蓄地抒发了思乡的悲凉之情。古人独自对月时爱饮酒,“能把冷寞化成朦胧”。作者此时不能饮酒,甘蔗自然成了酒的替代品,独自咀嚼这浓郁而又悲凉的思乡之情。

17.比喻,以“风雨激荡”暗喻时事动荡,把枝条在风雨中发出的声音比作人的“号叫”,形象地写出了儿女在外可能遭受的苦难。再以反问强调了父亲对远方儿女的牵挂和担忧。

18.作者的家乡在江南,正遭受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的家乡是整个江南的缩影,无数人的家乡和作者一样正遭受蹂躏,以“忆江南”为题,以点带面,能引起强烈共鸣。提到“忆江南”,读者会马上想起白居易的脍炙人口的《忆江南》,而白居易笔下“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好江南如今正遭受战火,同为“忆江南”,悲喜两重天,令人唏嘘,也令人愤慨。1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题,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字的字典义+临时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16.试题分析:分析文段作用可从三个角度去思考:一从内容本身所写。就是看该句段写了什么内容,对表现主旨、抒发情感等有哪些作用。二从上下文关联。即这些句段与材料在上下文起到了什么样的关联作用。这是思考的主体部分。这时的答案应具体。如答“过渡”,必须写出由什么内容过渡到什么内容,“照应”是与哪些内容相照应。三从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17.试题分析:优秀的作者,有时为了表达思想的需要,往往在他们的作品中写一些语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要懂得这些句子的表面意思,还要深入领会它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探究语句的丰富意蕴,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句所在语段的具体语境,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的角度思考其蕴含的丰富意蕴。18.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文章题目的含意和分析题目作用的试题。题目的含意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解释其表层意、深层意和象征意等,题目的作用要从结构作用、内容作用和表达作用等几个方面分析。标题的作用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1)内容:概括主要内容。很多文题是对文章所叙之事的概括,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2)主旨:与主旨(中心)的关系(点明中心、揭示主旨)。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作品主要人物,表现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表明写作对象。有的以人或物作为文题的文章,其题目里指出的人或物就是文章的写作对象。(4)标题本身就是行文线索的。(5)兴趣: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沈光字总持,吴兴人也。光少骁捷,善戏马,为天下之最。常慕立功名,不拘小节。初建禅定寺,其中幡竿高十余丈,适遇绳绝,非人力所及,诸僧患之。光见而谓僧曰:“可持绳来,当相为上耳。”诸僧惊喜,因取而与之。光以口衔索,拍竿而上,直至龙头。系绳毕,手足皆放,透空而下,以掌拒地,倒行数十步。观者骇叹,莫不嗟异,时人号为“肉飞仙。”大业中,炀帝征天下骁果之士以伐辽左,光预焉。光将诣行在所,宾客送至灞上者百余骑。光酹酒而誓曰:“是行也,若不能建立功名,当死于高丽,不复与诸君相见矣。”及从帝攻辽东,以冲梯击城,竿长十五丈,光升其端,临城与贼战,短兵接,杀十数人。帝望见,壮异之,驰召与语,大悦,即日拜朝请大夫,赐宝刀良马,恒致左右,亲雇渐密。未几,以为折冲郎将,赏遇优重。帝每推食解衣以赐之,同辈莫与为比。光自以荷恩深重,思怀竭节。及江都之难,潜构义勇,将为帝复仇。先是,帝宠昵官奴,名为给使,宇文化及以光骁勇,方任之,令其总统,营于禁内。时孟才、钱杰等阴图化及,因谓光曰:“我等荷国厚恩,不能死难以卫社稷,斯则古人之所耻也。今又俯首事仇,受其驱率,有腼面目,何用生为?吾必欲杀之,死无所恨。公义士也,肯从我乎?”光泣下沾衿,曰:“是所望于将军也。仆领给使数百人,并荷先帝恩遇,今在化及内营。以此复仇,如鹰鹯①之逐鸟雀。万世之功,在此一举,愿将军勉之。”孟才为将军,领江淮之众数千人,期以营将发时,晨起袭化及。光语泄,陈谦告其事。化及大惧曰:“沈光者,勇决不可当,须避其锋。”是夜即与腹心走出营外,留人告司马德戡等,遣领兵马,逮捕孟才。光闻营内喧声,知事发,不及被甲,即袭化及营,空无所获。遇德戡兵入,四面围合。光大呼溃围,斩首数十级,贼皆披靡。德戡辄复遣骑,持弓弩,翼而射之,光身无介胄,遂为所害。麾下数百人皆斗而死,一无降者。时年二十八。壮士闻之,莫不为之陨涕。(节选自《隋书?沈光传》)注:①鹯:zhān一种似鹞鹰的猛禽。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诸僧患之

患:担心B、光预焉

预:准备C、吾必欲杀之,死无所恨

恨:遗憾D、期以营将发时

期:约定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光见而谓僧曰

吾尝终日而思矣

B、炀帝征天下骁果之士以伐辽左

以弱天下之民

C、将为帝复仇。

相与为一

D、如鹰鹯之逐鸟雀

人非生而知之者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沈光“骁勇善战”的一组是(3分)(

)①光升其端,临城与贼战,短兵接,杀十数人。②未几,以为折冲郎将,赏遇优重。③知事发,不及被甲,即袭化及营,空无所获。④吾必欲杀之,死无所恨。⑤帝每推食解衣以赐之,同辈莫与为比。⑥光大呼溃围,给使齐奋,斩首数十级,贼皆披靡。A.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光年轻时就骁勇敏捷,希望建功立业。建造禅定寺时,一根十余丈高的幡竿上的绳子断了,沈光挺身而出,帮助僧人系好绳索,使人们惊叹不已。

B、沈光从军,与众宾客辞别时,大有荆轲“壮土一去兮不复返”的英勇气概;他勇猛善战,与敌人短兵相接,杀敌十多人,得到隋炀帝的赏识器重。

C、为报答隋炀帝的知遇之恩,在隋炀帝被害之后,沈光联络孟才、钱杰等人图谋杀死宇文化及,为先帝报仇,不料事情败露,匆忙起兵,自己反而被害。

D、沈光在二十八岁时就英勇战死,他手下的几百人也没有投降的,当时的壮士听说这件事,没有不流眼泪的。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我等荷国厚恩,不能死难以卫社稷,斯则古人之所耻也。(4分)

(2)德戡辄复遣骑,持弓弩,翼而射之,光身无介胄,遂为所害。(4分)

参考答案:9.B(“预”等同于“与”,参加的意思)10B(两个“以”字都是连词,表示目的。A项第一个“而”是连词,表承接关系,“就”;第二个“而”是连词,表示修饰关系。C项第一个“为”是介词,“替”;第二个“为”是动词,“成为”。D项第一个“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可不译;第二个“之”是代词。)11.C(②句表现沈光受到皇帝的赏遇,⑤句表现皇帝对他的厚遇,有②⑤句的项不选。④句为孟才、钱杰对沈光说的话。)12.C(“沈光联络孟才、钱杰等人”错,应是孟才、钱杰等人先图谋造反,然后联络沈光。)13.(1)答案:我等蒙受国家深厚的恩典,却不能用死来保卫国家,这是古人都感到羞耻的事。(“荷”“死难”“斯”各1分,语句通顺1分)(2)答案:德戡又立即派遣骑兵,拿着弓弩,从两侧向他射箭,沈光身上没有穿铠甲,于是被害死了。(“翼”“介胄”“为所”各1分,语句通顺1分)

略5.阅读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1)下列各项中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装作B.斋戒五日:古代帝王祭祀或举行重大礼节时,洁身清心,以示虔诚C.决负约不偿城:辜负,对不起D.从径道亡:逃走(2)下列各项中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徒慕君之高义也:白白的B.臣等不肖:不聪明,不贤能C.顾吾念之:顾虑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于是(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用法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舍相如广成传:使……居住,使动用法。B.乃使其从者衣褐:穿着,名词动用。C.而相如廷叱之:上朝堂,名词动用。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意动用法。参考答案:(1)C(2)B(3)C(1)C

也必定背约不给城邑.负:违背.(2)B

A只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徒:只是;C但是我想到.顾:但是,只不过;D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因:通过,经由.(3)C

而我尚敢在朝廷上呵斥他.廷:在朝廷上,名词作状语.参考译文:

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用欺诈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赵国根本不可能得到,于是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惧怕贵国,不敢不奉献出来.赵王送璧之前,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宾大典,我才敢献上宝璧.”秦王估量,毕竟不可能强力夺取,于是就答应斋戒五天,把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背约不给城邑,便派他的随从穿上粗麻布衣服,怀中藏好宝璧,从小路逃出,把宝璧送回赵国.

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向蔺相如抗议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颇传出坏话,而您却害怕躲避着他,胆怯得也太过分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有出息,请让我们辞去吧!”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众人都说:“廉将军比不上秦王.”蔺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尚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如今我们俩相斗,就如同两猛虎争斗一般,势必不能同时生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将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将个人的私怨搁在后面罢了!”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鞭,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6.文言文阅读高行周①,字尚质,幽州人也。父思继,昆仲三人,俱雄豪有武干,声驰朔塞。及庄宗收燕,以行周隶明宗帐下。明宗征燕,率其下拥从。梁将刘鄩之据莘也,与太原军对垒,旦夕转斗。尝一日,两军成列,元行钦为敌军追蹑,剑中其面,血战未解。行周以麾下精骑突阵解之,行钦获免。庄宗方宠行钦,召行周抚谕赏劳,而欲置之帐下,又念于明宗帐下已夺行钦,更取行周,恐伤其意,密令人以利禄诱之。行周辞曰:“总管用人,亦为国家,事总管犹事王也。余家昆仲,脱难再生,承总管之厚恩,忍背之乎!”及两军屯于河上,觇知梁军自汴入杨村寨,明宗晨至斗门,设伏将邀之,众寡不敌,反为所乘。时势甚危蹙。行周闻之,出骑横击梁军,遂得解去。明宗之袭郓州也,行周为前锋。会夜分澍雨,行周曰:“此天赞也,彼必无备。”是夜,涉河入东城,比曙平之。明宗即位,特深委遇。天成中,从王晏球围定州,败王都,擒托诺,皆有功。贼平,迁颍州团练使。晋祖建义②于太原,唐末帝命张敬达征之,行周与符彦卿为左右排阵使。契丹主入援太原也,行周、彦卿引骑拒之,寻为契丹所败,遂与敬达保晋安寨,累月救军不至。杨光远欲图敬达行周知之引壮士护之敬达性戆不知其营护谓人曰行周每踵余后其意何也?由是不复敢然,敬达遂为光远所害。杜重威据邺叛,汉祖以行周为招讨使,总兵讨之。邺平,授邺都留守,加守太尉,进爵临清王。太祖践阼,加守尚书令,增食邑至一万七千户。太祖以行周耆年宿将,赐诏不名,但呼王位而已。慕容彦超据兖叛,太祖亲征,奉迎舆驾,倾家载贽,太祖待之逾厚。广顺二年秋,以疾薨于位,享年六十八。(节选自《旧五代史》)【注】①高行周:曾在五代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多朝任职。②建义:起义。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觇知梁军自汴入杨村寨

觇:偷看,侦察。B.设伏将邀之

邀:求取,希望得到。C.明宗即位,特深委遇

委遇:信任,礼遇。D.寻为契丹所败

寻:随即,不久。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杨光远欲图敬达行周/知之引壮士/护之敬达/性戆不知/其营护谓人曰/行周每踵余/后其意/何也B.杨光远欲图敬达/行周知之引/壮士护之敬达/性戆/不知其营护/谓人曰行周/每踵余后/其意何也C.杨光远欲图敬达行周/知之引/壮士护之/敬达性戆不知/其营护谓人曰/行周每踵余/后其意/何也D.杨光远欲图敬达/行周知之/引壮士护之/敬达性戆/不知其营护/谓人曰/行周每踵余后/其意何也9.下列对文中加双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昆仲”指兄弟,“昆”为哥哥,“仲”排行第二;有时也是称呼他人弟兄的敬词。B.“加”指“加官”,旧时于原有官职之外加领其他官衔,有时指在原有官职上升迁。C.“践阼”多指新官履任。古代庙、寝堂前的主阶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故称履新为践阼。D.“薨”是指古代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唐朝以后二品以上官员死也称为“薨”。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高行周曾带领精锐骑兵解救了庄宗的宠臣元行钦,庄宗欲将其招至帐下,被高行周拒绝。B.明宗设伏兵截击梁军,却因寡不敌众而陷入险境,危急之中高行周派兵出击,明宗得以脱身。C.高行周曾与符彦卿一起协助张敬达,阻击契丹军队增援太原,最终击退契丹援军,保住了晋安寨。D.高行周曾赢得历朝数位皇帝的信任,太祖更是对其崇礼有加,即使对他下诏也不直呼其名。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会夜分澍雨,行周曰:“此天赞也,彼必无备。”是夜,涉河入东城,比曙平之。⑵慕容彦超据兖叛,太祖亲征,奉迎舆驾,倾家载贽,太祖待之逾厚。参考答案:7.B

8.D

9.C

10.C

11.⑴恰巧半夜时分下起了大雨,高行周说:“这是上天在帮助我们啊,他们一定没有戒备。”这天夜间,士兵们步行过河进入东城,到天亮时就平定了它。⑵慕容彦超占据(或:凭借)兖州反叛,太祖亲自率师出征,(高行周)迎接太祖,用尽家产,载着礼物,太祖待他更加优厚。【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B项,“设伏将邀之”的意思是“暗地里叫人半路拦截他”,所以“邀”的意思是“迎候,半路拦截”。故选B。【8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代词“杨光远”“敬达”“行周”“壮士”“性”“人”“意”,虚词“之”“其”,标志性词“曰”,“杨光远”为主语,“欲图”意思是“想要谋害”,为谓语,“敬达”为宾语,“杨光远欲图敬达”意思是“杨光远想谋害张敬达”,结构完整,意思独立,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引壮士护之”承前省略主语“高行周”,意思是“领着勇壮武士保护敬达”,前后断开,排除B项,再结合本句意思:杨光远想谋害张敬达,高行周知悉这一阴谋,领着勇壮武士保护敬达。敬达性情憨厚,不知高行周是在暗中保护自己,对别人说“:行周总是跟在我后面,是什么意思呀?”句子可以断开为:杨光远欲图敬达/行周知之/引壮士护之/敬达性戆/不知其营护/谓人曰/行周每踵余后/其意何也。故选D。【9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践阼’多指新官履任”说法错误,“践阼”多指帝王即位。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C项,“最终击退契丹援军”说法错误,原文为“行周、彦卿引骑拒之,寻为契丹所败”,意思是高行周和符彦卿领骑兵阻击他,不久被契丹人打败。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句中:“会”,恰逢,恰巧;“澍雨”,下起了大雨;“赞”,帮助我们;“备”,指戒备;“是”,这;“比”,等到;“曙”,天亮;“平”,平定。(2)句中:“据”,占据,凭借;“舆驾”,代指太祖;“奉迎舆驾”前省略主语高行周,翻译时补齐;“倾家”指用尽家产;“贽”,礼物;“逾”,更加。【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高行周,字尚质,幽州人。父亲高思继,有兄弟三人,都英勇豪健有武略,名声传遍朔方。到后唐庄宗收复燕地,将高行周隶归于明宗帐下。明宗征伐燕地时,高行周领兵随行。梁大将刘鄩占据莘地时,与太原部队对阵,一天到晚接战。曾有一天,两军列成战阵,元行钦被敌军追击,一剑砍中了他的脸,而血战仍未停止,高行周带着手下精锐骑兵突进敌人阵营而解了围,元行钦得以逃脱。庄宗这才信任高行周,召来行周抚爱慰问,奖赏功劳,想招收行周到自己帐下,又考虑自己已经从明宗帐下夺过了元行钦,再要夺过高行周,恐怕将伤了明宗的感情,就暗地里叫人以利禄诱招他。高行周推辞说“:总管用人,也是为了国家,服事总管就像服事王一样。我家兄弟们,脱离灾难再获生命,是蒙受了总管的厚恩,能忍心背离他吗?”到两军驻扎在黄河岸边时,侦知后梁军队从汴州进了杨村寨,明宗清晨到斗门,布置埋伏下的兵将截击梁军,而寡不敌众,反被梁军占了上风。这时形势非常危急。高行周听到后,出动骑兵横冲攻击梁军,才使明宗伏兵解了围。明宗袭击郓州时,高行周当先锋。恰逢夜晚下暴雨,士兵都不愿前进,高行周说:“这是上天帮助,他们一定没有准备。”当夜,渡过黄河攻进郓州东城,到天亮时就平定了郓州城。明宗即皇帝位,特别对高行周委以重任和厚待他。天成年间,跟从王晏球包围定州,击败王都,擒获秃馁,都立下战功。贼寇平定后,调任颍州团练使。晋高祖石敬瑭在太原称帝,唐末帝命令张敬达征讨他,高行周和符彦卿担任左右排阵使。契丹国主进入中原援助太原晋军时,高行周和符彦卿领骑兵阻击他,不久被契丹人打败,于是高行周和张敬达据守晋安寨,几个月都不见救兵到来。杨光远想谋害张敬达,高行周知悉这一阴谋,领着勇壮武士保护敬达。敬达性情憨厚,不知高行周是在暗中保护自己,对别人说“:行周总是跟在我后面,是什么意思呀?”因此行周不敢再那样,张敬达就被杨光远杀害了。杜重威占据邺都反叛时,汉高祖以高行周任招讨使,统兵讨伐他。邺都平定后,被授与邺都留守,加封守太尉,进临清王爵位。周太祖登上帝位时,加封为尚书令,增加食邑到一万七千户。太祖因为行周是年高老将,诏令恩赐不称行周名字,只称呼他的王位。慕容彦超占据兖州反叛时,太祖御驾亲征,行周奉侍圣驾,进酒上菜,总是亲自殷勤服侍,太祖待他更加优厚。广顺二年(952)秋天,因病在任上去世,享年六十八岁。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仿照示例,请从鲁迅、曹雪芹、海明威、李白、杜甫、白居易中任选一位,另写一段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示例:屈原是寂寞的,在权贵的排挤下,在世人的不解中,独自苦苦寻觅;但他却在寂寞中坚守着高洁忠贞的灵魂,为世人皆醉的社会点亮了一盏上下求索的灯。参考答案: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的悲凉中,在麻木愚弱的民众中,独自彷徨呐喊;但他却在寂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为昏睡的国人开出了一剂疗救精神的良方。试题分析:此题考核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主要考核仿写,仿写有嵌入式仿系、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无论是哪种都注意一个原则,即“形似”“意谐”。形似,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结构、修辞方式及句式上相似。为此,要对例句的结构、运用的修辞方法、句式进行分析,弄清例句的“骨架”这样才能进行仿写。意谐,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思路、感情、语意上谐调,因此,要认真分析例句的思路,理解例句的语意,把握例句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感情,特别要注意例句中的隐含信息,弄清题目中没有明确提出的要求。此题注意所写内容符合人物的性格和事迹,同时运用“……是寂寞的,在……中,在……中,独自……;但他却在寂寞中……”的句式。8.下列各句组成一段表意完整的文字,最合理的排列为(填序号)(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当然,“好记忆不如烂笔头”。②有的书必须多读,特别是学习文言文,那些范文最好能够熟读到可以背诵的程度③这样就可以记得牢,成为自己的东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