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汕头市滨职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管仲的经济思想中,最为奇特的一项是鼓励消费,他甚至倡导奢侈,这在古往今来的治国者中可谓仅见,在《管子》一书中就有一篇奇文《侈靡篇》。中国历代的治国思想向来以倡导节俭为正途,这显然是长期短缺经济的必然产物。然而管仲却提出“俭则伤事”的观点,在他看来,大家都不消费,就会造成商品流通的减少,从而妨碍生产营利的活动,故曰“伤事”。(见《管子·乘马》:“俭则金贱,金贱则事不成,故伤事。”)要如何才能推动消费?他的答案是,多多消费,甚至无比奢侈地去消费。(见《管子·侈靡》:“问曰:兴时化若何?莫善于侈靡。”)管仲的这一论述曾经迷惑了此后数千年的中国学者,很多他的信奉者言及于此,要么视而不见,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要么百般替管仲声辩。直到近世,历史学家郭沫若才给予了合理的解释。郭氏认为:“他是肯定享乐而反对节约的,他是重视流通而反对轻视商业的,他是主张全面就业而反对消极赈济的,为了能够全面就业,他主张大量消费,甚至主张厚葬。他的重点是放在大量消费可以促进大量生产这一面。因而在生产方面该如何进行,如何改进技术之类的话,他就说得很少,几乎可以说没有。”(郭沫若:《侈靡篇的研究》,《历史研究》1954年第3期。)管仲倡导奢侈的理由是,“丹砂之穴不塞,则商贾不处。富者靡之,贫者为之”。就是说,只要不人为地堵塞利源,商贾就会日夜不息地从事营运而不知休息,而富裕的人只有不断地消费,贫穷的人才有工作可做。为了强化自己的观点,管仲甚至做过极端的比喻,他建议在煮蛋之前应先加雕绘,在烧柴之前要先加雕刻——“雕卵然后瀹之,雕橑然后爨之。”管仲本人就是一个富足的享乐主义者。孔子说他的奢侈堪比国君——“其侈逼上”,《史记》说他“富拟于公室”。据《韩非子》和《论语》等书记载,齐桓公把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管仲。当然,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管仲对侈靡的推崇,并不仅仅为了自己的享乐。在《管子·乘马数》中,他谈及了一个非常先进的观点。他说,每当年岁凶歉的时候,人民没有本业可作,国家就应该进行宫室台榭的修建,以促进人民就业,尤其要雇用那些丧失了家产的赤贫者。这时候修筑宫室,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促进就业,平衡经济。这种通过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来刺激经济复苏、促进就业的做法,西方人在两千多年后才学习到手,以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为例,当时的美国、德国等无一不是采用了这样的政策,才走出低谷。可是在两千多年前,管仲就有这样的智慧,确实是让人惊叹的。据美籍华人经济学家杨联陞的考据,在漫长的中国经济史上,除了管仲,只有宋代的范仲淹等极少数人曾经有过类似的思想。(选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文所论管仲的经济观点的一项是A.1999年国务院决定增加公民的假期时间,“五一”“十一”长假的出现大大带动了我国旅游业和零售业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B.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投资四万亿元,大搞铁路、公路、机场等基本建设,纾解了四千万失业者的洪流,有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定。C.2014年,苹果公司iphone6,iphone6plus两款手机首日预定达400万部,为其代工的富士康公司100条生产线加班加点,出货量仍供不应求。D.近些年,一些富二代在网络微博中比拼自己拥有的奢侈品,如名牌包、限量版跑车等,更有甚者以百元钞票卷烟,这些现象引发了网友的热议。2.下列关于管仲提倡奢侈享乐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管仲提倡奢侈是故意迷惑人们,他的实际意图是:富裕的人不断消费,这样贫穷的人才有工作做;人人不消费,会使商品流通减少,妨碍生产营利活动。B.管仲是成熟的政治家。他认为在灾荒年头,人民无业可作,国家大兴土木,尤其是雇用赤贫者,主要是为促进人民就业,平衡经济,并不仅仅是为了享乐。C.郭沫若的《侈靡篇的研究》较中肯地评价了管仲崇尚奢侈的观点:肯定了他以大量消费以促进大量生产的独到,也指出他忽视指导生产、改进技术的缺点。D.管仲反对节约,提倡奢侈享受,是富足的享乐主义者,奢侈堪比国君。据孔子及古籍的说法,管仲利用财富逼迫君主,使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己。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管仲鼓励消费,甚至倡导奢侈,说明奢侈消费对于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节俭是长期短缺经济的产物,当今提倡节俭,阻碍经济的繁荣发展.B.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受管仲治国之道的启发,美国和德国采用了相似政策,通过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刺激经济复苏、促进就业,使经济走出了低谷。C.为了推行奢侈消费的观点,管仲甚至建议煮蛋前要先雕绘,烧柴前要先雕刻。这个观点虽与传统道德不符,但就促进经济发展而言,值得后人广泛推广。D.中国历代的治国思想向来以倡导节俭为正途,而管仲所认为的“俭则伤事”也有一定的道理,启示我们要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根据实际效用评判事物。参考答案:1.D
2.B
3.D1.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文所论管仲的经济观点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可以在最后一段找到依据;B项,符合鼓励消费带动就业刺激经济发展的基本观点;C项,符合第三段郭沫若分析管仲的观点:iphone的大量消费促进大量生产;D项,炫富、拼富属于道德讨论的范畴,没有提及消费与生产就业的关系,本文没有与之相关的管仲的经济观点。2.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关于管仲提倡奢侈享乐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A项,错误在于,原文只是说管仲的论述客观上令后人迷惑,并非主观上“故意迷惑”;B项,符合第六段论述;C项,错误在于,并非“忽视”改进技术,只是“说得很少,几乎可以说没有”;D项,曲解原意,“管仲利用财富逼迫君主,使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己”原文没有,原文中“其侈逼上”的“逼”是接近而不是“逼迫君主”的意思,“使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己”的说法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齐桓公把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管仲”,无被逼之意。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说法过于绝对化、无中生有、于文无据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3.试题分析:题干问“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求考生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然后认真辨析所给的选项,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看选项有无改变文章的表述。A项,“提倡节俭阻碍经济的繁荣发展”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提倡消费对于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没有涉及节俭阻碍经济的繁荣发展;B项,“受管仲治国之道的启发”的说法曲解原意;C项,“值得后人广泛推广”的说法言过其实,从“管仲甚至做过极端的比喻”的表述来看,作者并不完全认同此观点,谈不但“广泛推广”。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长期以来,月球上是否有水,人们看法不一。而包括月球在内的地球外的其他星体是否有水也是人类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因为有了水就会有生命,这不仅会为探究生命起源提供新的思路,也会为人类移居其他星球提供条件。
但是新一轮的月球采样分析表明,水不可能存在于月球表面之下。从理论上讲,月球上应该存在水,因为它是地球的一部分,是40多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跟地球发生毁灭性撞击之后产生的。然而,20世纪七八十年代研究人员对阿波罗航天行动带回的月球岩石进行了初步的化学分析,并没有发现月球有水的迹象。后来,研究人员利用改良设备检测了岩石的分子组成,发现了少量的氢,意味着月球上可能存水。
去年秋季,LCROSS大空船撞击到月球上的二个永远处于阴影中的陨石坑,发现表层中拥有水冰的迹象,但是那些水冰可能是由于古代的彗星撞击而积存下来的;这是一个需要解开的重大谜团,因为研究人员想利用月球上的水为未来的航天行动制造火箭燃料。
目前,一个研究小组企图通过对比月球岩石和陆地岩石中氯元素的两种同位素来解开这个谜团。以前研究人员对地球岩石和陨石做过类似的分析,因此他们决定对月球岩石进行同样的研究。研究人员根据氯元素比率存在的差异得出结论,认为月球基本不存在地下水。
该研究的首要发起人、美国新墨西哥大学(位于阿尔伯克基)化学家孔卡里·夏普解释说,氯同位素比率可以极为准确地显示一颗行星所含氢元素的量。在地球上,原始的火山爆发所喷出的熔岩中包含大量的挥发性物质,如二氧化碳、硫、水蒸气和氯等。随着熔岩的冷却,这些气体泄漏到大气之中。但是这些气体之间也相互发生反应,这种反应的痕迹则以同位素比率的形式遗留下来,这样也就透露出各种气体的相对含量。在地球表面,氯同位素比率是一致的,因为氯元素非常稳定地跟氢元素发生反应;而在月球上,氯同位素比率差异很大,夏普称之为"呈离散状态",如果月球上包含大量的氢,这种差异是不可能产生的。夏普说,"这种比率差异是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结果,起初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困惑。起码,现在我们知道造成同位素比率差异如此巨大的唯一条件是:月球上氢元素含量是地球上的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不过,对于月球上没有水的结论,也有科学家持谨慎态度。美国帕萨迪纳市加州理工学院的行星科学家大卫·斯蒂文森称,表面上看,夏普等人的研究论文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论据,证明了月球上没有水。"但多年的地球化学观测让我认识到,不管对于早期有水的主张还是对于这项氯同位素的最新研究,谨慎一些总是明智的"。
(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19期,有改动)7.下列可以作为“月球基本不存在地下水”这一说法的根据的一项是A.月球是天体和地球发生撞击后从地球分离出去的,原是地球的一部分,月球上应该存在水,但这只是理论上的说法。B.地球表面氯同位素比率是一致的,而月球上氯同位素比率差异很大,这说明月球上的氢元素含量太少。C.研究人员发现的月球上一个永远处于阴影中的陨石坑表层中拥有的水冰,不是月球本身具有的,而是彗星撞击积存下来的。D.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研究人员对阿波罗航天行动带回的月球岩石进行了反复的化学分析和分子组成测定所得出的结论。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火山爆发喷出的熔岩中的挥发性物质泄漏到大气中相互发生反应的痕迹,以同位素比率的形式遗留下来。B.研究人员利用改良了的设备检测了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的分子组成后,发现了氢元素,证明了水的存在。C.研究小组通过对比月球岩石和陆地岩石中氢元素的百分含量,解开了陨石坑表层水冰积存的谜团。D.对于月球上没有水的结论,包括大卫·斯蒂文森在内的很多科学家都持谨慎态度,以为不能过早地下结论。9.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能在月球上找到水,人类就有可能在未来某一天定居月球,并为进一步移居其它星球提供条件。B.月球上是否有水,目前科学界尚无定论,随着探月工程的不断进展,人类会逐步揭开月球是否有水之谜。C.一旦能够解开月球上水冰存在之谜,研究人员就能在末来的航天行动中,在月球上制造出火箭燃料。D.氢元素的含量是决定月球上是否有水的关键依据,如果月球上包含大量的氢元素,就说明月球上可能有水。参考答案:7.B
8.A
9.C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语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用来传递信息、思考推理、传承文明、身份认同。人使用一种语言,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并以这种文化身份存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需要语言。商贩用语言叫卖商品,教师用语言教授知识,医生用语言探查病情。俗语“三寸舌胜过百万兵”,就是指语言发挥出的极致的交际作用。当然,中国文化更重谨言慎行,言行合一。“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光说不练假把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交际生活中人们为界定社会关系也需要语言。《论语》中有“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就是提醒人们在交际生活中要了解对方。中国人素来注重说话的场合和彼此的关系,以界定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精神生活中人们思考推理、认知外界需要语言。“话不说不明,灯不挑不亮”,没有语言,概念没有依托,推理进程很难进行。语言是认知成果的储存场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用语言表达出来。精神生活中人们进行情感交流也需要语言。《荀子》云:“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良言价值无可比拟,千百年来语言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使人们的精神得到慰藉。文化生活中人类创造、记载、传播文明更需要语言。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在习得这一民族的文化,每一种语言都蕴含着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和生态。今天,保护濒危语言和方言、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已经成为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语言在加强民族身份认同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共同的语言身份将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联结在一起,使他们即使身处他乡也能得到社会的归属感和心理的慰藉。小说《最后一课》中,面对母语教育权利被剥夺,法语教师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的钥匙。”语言是把民族凝聚在一起的重要纽带,是使民族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源泉。人类既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也生活在语言的世界中。绚烂多彩的社会生活,抽象繁复的概念推理,复杂多变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语言来书写和描述。语言把人与人联系在一起,把人类同周遭世界联结在一起,把人类的精神世界联结在一起。人类的一切生活无不跟语言相融相连,正如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所说:“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形式。”生活里的语言灵动活泼,构成了世界上最美妙的音符。语言有多丰富,生活就有多精彩。(摘编自黄彩玉《语言是一种生活方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的一切生活都跟语言相融相连,语言能用来传递信息、思考推理、传承文明等。B.“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光说不练假把式”充分说明中国人很注重说话的场合。C.保护濒危语言和方言是我们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种重要表现。D.《最后一课》中法语教师的话说明语言能把民族凝聚起来,使民族充满生机活力。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论证了“语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一中心论点。B.文章从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来论述语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C.文章在论证中多处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引用的主要有俗语、名人名言等。D.文章第二段至第五段是分论部分,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证,各段间是递进关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俗语“好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就是指精神生活中人们进行思考推理需要语言。B.相对于注重说话的场合以及彼此的关系,中国文化更讲究谨言慎行,更看重言行合一。C.异地相逢的老乡也能得到社会归属感和心理慰藉,是因为他们拥有共同的语言身份。D.人类生活在语言世界中,人的社会生活和喜怒哀乐、概念推理等都只能用语言来记录。参考答案:1.B
2.D
3.C【1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理解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充分说明中国人很注重说话的场合”说法有误。原文第二段中说“中国文化更重谨言慎行,言行合一。‘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光说不练假把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充分说明的是“中国文化更重谨言慎行,言行合一”。故选B。【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要整体感知并理解文章内容,梳理文章思路,准确把握作者观点倾向;然后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再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本题选“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各段间是递进关系”说法有误。文章第二段至第五段的四个论证方面之间应该是并列关系。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分析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要求选说法正确的一项。A项说法有误,结合文章第二段内容可知俗语“好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应该是指语言发挥出的极致的交际作用。B项说法有误,原文第二自然段说“中国文化更讲究谨言慎行,更看重言行合一”并未与“注重说话的场合以及彼此的关系”进行比较。D项“都只能用语言来记录”说法有误。原文最后一自然段“绚烂多彩的社会生活,抽象繁复的概念推理,复杂多变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语言来书写和描述”,选项将“可以”换成了“只能”。故选C。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放鹤亭①记苏轼熙宁十年秋,彭城②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③其所如,或立于陂④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⑤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⑥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放鹤亭记》。【注释】①放鹤亭:在今江苏徐州市云龙山上。②彭城:古地名,今江苏徐州。③纵:到,往。④陂:水田。⑤傃:向,向着,沿着。⑥挹:牵引,援引。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B.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升:登上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亲近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阴:北边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B.故《易》、《诗》以比贤人君子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C.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吾尝终日而思矣D.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1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B.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C.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D.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4分)译文:
(2)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以比贤人君子。(4分)译文:
(3)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4分)译文:
参考答案:
参考译文熙宁十年秋,彭城暴发洪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屋,洪水漫上他家大门的一半。第二年春天,洪水退去,山人搬家到原来住屋的东面,在东山的山脚下。山人登高眺望,找到了一块奇异的地方,就在它的上面造了一座亭子。彭城地方的山,冈岭四面围拢,隐约地象个大环,只缺它的正西一面,山人的亭子刚巧对准那个缺口。春夏两季交替的时候,草木茂盛,似乎接近天空;秋月冬雪,使广阔的大地一片洁白;在刮风、下雨、阴暗、晴朗的天气中间,景色瞬息万变。
山人有两只鹤,很驯服,而且很会飞。早晨,山人就望着西山的缺口把它们放出去,听任它们飞到什么地方。它们有时站在池塘边、田野里,有时飞翔到云层的上面,傍晚,它们就向着东山回来,所以给亭子起名叫“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常带着幕友和下属去看望山人,在这座亭子上喝酒,感到很快乐。苏轼斟了杯酒给山人喝,并且告诉他说:“您知道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朝南坐的君主,也不能跟他交换。《易经》上说:‘鹤在山上的北面叫,它的孩子――雏鹤在应和它。’《诗经》上说:‘鹤在低洼的地方叫,声音一直传到天上。’这是因为作为鸟类来说,鹤的品格清高、深沉、安静、自由,超出在尘世的外面,所以《易经》和《诗经》的作者把它比作明智的人、有才能的人。所以身怀高尚品德的人跟它亲昵,跟它玩耍,好像是有利而无害的。然而,卫懿公爱好鹤,就丧失了自己的国家。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都认为荒废事业,迷惑性情,败坏和搅乱国家的,没有什么像酒那样严重的了;可是刘伶、阮籍这班人却因此保全了自身,而且名声传到后代。唉!朝南坐的君主,即使是清高、深沉、安静、自由,就像鹤那样的,还不能爱好;如果爱好它,就会丧失自己的国家。然而,在山林间逃避世俗的人,即使是荒废事业,迷惑性情,败坏和搅乱国家象酒那样的东西,爱好它尚且不能成为祸害,何况爱好鹤呢?从这看来,国君和隐士的快乐是不可以放在一起讲的。”山人听了我的话,高兴地微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吗?”于是,我作放鹤和招鹤的歌,说:“鹤飞去呀,望着西山的缺口。在高空飞翔,向下面观察,选择它们认为应该去的地方。很快地回过身体,收起翅膀,似乎打算飞下来休息;忽然看到什么东西,又昂首飞向天空,准备再作奋然一击。怎么能整天徘徊在溪涧、山谷之间,嘴啄青苔,脚踏白石?
鹤归来了,在东山的北面。那下边有个人,头戴道帽,足登草鞋,身穿葛衣,正在坐着弹琴。他亲自种田过活,把那剩余的粮食喂你。归来吧!归来吧!西山不能够长久停留。”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写下《放鹤亭记》这篇记。
略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程信,字彦实,其先休宁人,洪武中戍河间,因家焉。信举正统七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也先犯京师,信督军守西城。都督孙镗击也先失利,欲入城,信不纳,使军从城上发箭炮助之。镗战益力,也先遂却。景泰元年,请振畿辅饥民,复河间学官、生徒因用兵罢遣者,皆报可。明年二月,出为山东右参政,督饷辽东。巡抚寇深奏盗粮一石以上者死,又置新斛视旧加大,属信钩考。信立碎之,曰:“奈何纳人于死!”深由是不悦信。天顺元年,擢太仆卿。京卫马多耗,信定期征之。三营大将言太仆苛急,请改隶兵部。信言:“高皇帝令太仆掌马数,勿使人知。若隶兵部,马登耗,太仆不得闻。若有警,马不给,谁任其咎?”帝是之,乃隶太仆如故。明年,改左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都指挥夏霖恣不法,佥事胡鼎发其四十罪,信以闻,下霖锦衣狱。或言信不当代奏,时寇深方掌都察院,以前邻劾信。征诏下狱,降南京太仆少卿。母丧归。成化元年,起兵部,寻转左侍郎。四川戎县山都掌蛮数叛,陷合江等九县。廷议发大军讨之。以襄城伯李瑾充总兵官,进信尚书,提督军务。至永宁,分道进。信与瑾居中节制。转战六日,破寨七百五十余。前后斩首四千五百有奇,俘获无算。录功,进兼大理寺卿,与白圭同莅兵部。信欲有为,而阻于圭,数称疾。改南京兵部,参赞机务。明年致仕,逾年卒。谥襄毅。
信征南蛮时,制许便宜从事。迄班师,未尝擅赏戮一人。曰:“刑赏,人主大柄也,不得已而授之人。幸而事集,辄自专,非人臣所宜。”在南京,守备臣欲预钱谷讼狱事,信曰:“守备重臣,所以备非常也。若此,乃有司职耳。”论者韪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信举正统七年进士
举:考中。B.俘获无算
无算:不计算。C.属信钩考
属:委托。D.论者韪之
韪:认为……正确。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程信为官正直的一组是(3分)①信以闻,下霖锦衣狱
②信立碎之,曰:“奈何纳人于死!”③京卫马多耗,信定期征之
④信不纳,使军从城上发箭炮助之⑤迄班师,未尝擅赏戮一人
⑥信欲有为,而阻于圭,数称疾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程信督战果敢。也先侵犯京城时,程信不让攻击也先失利的都督孙镗撤军进城,而是督率军队从城头上射箭发炮帮助他,没有退路的孙镗越战越勇,击退了也先。B.程信恪尽职守。程信提出的赈济京城附近饥民,恢复河间被罢免学官的官职和被遣送生徒的学业等建议,都得到皇上许可;任太仆卿时,他定期征用马匹,及时掌握马匹的增减情况。C.程信平叛有功。朝廷发大军征讨四川戎县蛮人叛乱,程信与总兵官李瑾居中调度,分路进军,转战六天,破寨七百五十多,斩首四千五百多,俘获无数,平定了叛乱。D.本文是史书中写程信的章节,但其中也可看出其他人的性格特点,如孙镗作战的勇猛与寇深在关键时刻的深明大义等等。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守备重臣,所以备非常也?(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刑赏,人主大柄也,不得已而授之人。幸而事集,辄自专,非人臣所宜。(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4.B(无算:无数)5.C(③表明程信恪尽职守;④表明程信督战果敢;⑥表明程信想做事而不能如愿)6.D(D项寇深深明大义的说法与文中他报复程信的情节不符)7.(1)守备重臣,是用来防备意外事件的
4分;译出大意给2分;“所以”(“用来做……”等)、“非常”(“意外”等)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刑罚奖赏,是君主的大权,不得已而授予别人。有幸事情集于我一身,总是自己专断,这不是人臣所应该做的。
6分;译出大意给3分;判断句、“辄”(“总是,就”“动不动就”等)、宜(“应该”“恰当”等)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注意:1.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2.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6.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3题。(一)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胜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节选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二)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是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节选自《左传崤之战》)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驻军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封:边界
C、劳师以袭远
劳:辛苦
D、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
辞:拒绝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夜缒而出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人也
B、焉用亡郑以陪邻
肴有二陵焉
C、吾其还也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D、是寡人之过也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11、下列四句中的文言句式与侧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A、夫晋,何厌之有?
B、“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失其所与,不知。
D、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12、下列对两段文字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和蹇叔都是为了国家而抛弃个人恩怨和利益的爱国者;而秦穆公无论是从郑退兵还是潜师袭郑,从根本上讲也是为了本国利益,正可谓“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一个“犹”字,写出了烛之武对郑伯以前不重用自己的不满,微言大义,体现了“春秋笔法”。
C、蹇叔劝谏委婉却深谋远虑,哭师直白却满腔愤怒;秦穆公利欲熏心、刚愎自用、目光短浅,与两年前“退秦师”时的虚怀若谷、见贤思齐判若两人。
D、两段文字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语言富有个性,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充分显示了古代记叙散文的永恒魅力。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及教材《鸿门宴》中的一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4分)
(2)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3分)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
参考答案:9C10D11C12C13.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诗史堂”位于成都杜甫草堂正厅,许多纪念杜甫的对联挂于此,其中一副对联的下联句序和结构已被打乱,请对短句的内容进行调整,使之符合对联的要求。(4分)上联:此间位置安排,居然广厦,拾梅花能得韵,抚修竹能得声,嘻,先生能耽咏否;短句:有穷亦君子乎
寓公久作
噫
望湘衡则无家
叩关陕则无国
当时艰难险阻下联:
参考答案:下联:当时艰难险阻,久作寓公,望湘衡则无家,叩关陕则无国,噫,君子亦有穷乎。评分标准:与上联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合理2分,句内调整2分,其中“久作寓公”1分,“君子亦有穷乎”1分。
8.借鉴《囚绿记》一文,运用拟人的手法对一种景物(也可以是植物)进行描写,要求赋予景物某种性格、气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新保安服务合同解读
- 长期信用借款保证书模版
- 教师与家长携手承诺发展
- 链家改进版房屋买卖协议
- 版供水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文明停车维护市容的使命
- 葡萄购销合同模板
- 景观石料购买协议
- 招标信息酒店建设项目
- 啤酒花购销合约
- 国开(内蒙古)2024年《创新创业教育基础》形考任务1-3终考任务答案
- 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及月调度记录表
- 2024-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新疆大学版学术期刊目录》(人文社科)
- 2023年秋季国家开放大学-01467-土木工程力学(本)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 万达集团薪酬管理制度
- 试谈车辆产品《公告》技术审查规范性要求
- 洁净室内洁净度测试记录填写范例
- 广东省深圳市最新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归档目录
- 社保名字变更证明
- 线形控制作业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