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鸦儿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大同市鸦儿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大同市鸦儿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大同市鸦儿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大同市鸦儿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大同市鸦儿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1920年,胡适指出:“现在所谓新文化运动,实在说得痛快一点,就是新名词运动。拿着几个半生不熟的名词,什么解放、改造、牺牲、自由恋爱、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你递给我,我递给你。”据此分析可知A.新文化运动存在片面性B.胡适观点是当时主流观点C.新文化运动阵营已分化D.胡适极力反对新文化运动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拿着几个半生不熟的名词,什么解放、改造、牺牲、自由恋爱、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你递给我,我递给你”,这是胡适批评新文化运动的浅薄和无知,故选A;新文化运动的后期的主流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排除B;材料没有新文化运动阵营分化的信息,排除C;胡适批评新文化运动,并非反对新文化运动,排除D。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的潮流·新文化运动2.有学者对欧洲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评论道:“科学的探讨与实证,代替了过去神学的教条与武断:民约论及法律观念也替代了君权。从此以后,一般平民尝试用选票决定如何治理自己的国家。”这场运动是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代替了过去神学的教条与武断”“民约论及法律观念也替代了君权”等信息可知这场运动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崇尚理性,反对君主专制,构建资产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与材料“一般平民尝试用选票决定如何治理自己的国家”这一信息主旨也是相符的,故D正确;ABC三项的运动中并没有涉及到反对君主专制,“如何治理自己的国家”这些主张,故排除。3.英国的漫画家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画中的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挑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共和制度的确立。依据所学可知,法国大革命之后,政体经历了多次反复曲折,最终于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制得以确立。材料“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体现了这一点。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4.《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参考答案:D5.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没有走向近代化的根本原因是A文化专制阻碍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

B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参考答案:D6.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①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④都对中国的革命或建设有巨大的指导作用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④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考查20世纪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①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表述正确;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表述正确;④都对中国的革命或建设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表述正确。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属于资产阶级思想,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而且早于马克思主义传进中国前产生,②不符合史实,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20世纪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0世纪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20世纪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7.有位高二的学生为了便于记忆,将拿破仑改造法国的措施列表整理,请指出他哪项整理错了

措施意义A政治改革政府;剥夺人民的民主权利巩固资产阶级统治B经济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控制国家经济命脉C军事废除雇佣兵制,代之以征兵制当时较为先进的兵役制度D宗教废除天主教的国教地位实现了法国国教与拿破仑信奉宗教的统一参考答案:D8.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微贱,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魏晋时期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这反映了秦汉至魏晋时期A.宗法思想逐渐退出政坛

B.儒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C.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

D.天下大同替换为社会不公参考答案:C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微贱,表明选官制度不受门第影响;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为门第等级,士族世袭政治特权;该变化表明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A、B、D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应选C。9.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在1918年道“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开端……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以及有权工作和有权生存的美国黑人民族。”这里主要是指

A.拿破仑战争激起了欧洲民族主义

B.普法战争引起了欧洲的民族主义C.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发了民族主义

D.第二次世界大战激发了民族主义参考答案:C10.公元前399年,古代希腊雅典最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以“腐蚀雅典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的罪名被判处死刑,当时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机关是

A.五百人议事会

B.公民大会

C.民主法庭

D.元老院参考答案:C雅典民主政治。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执行机构;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陪审法庭是司法机构,所以当时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机关是陪审法庭,C项正确;元老院为国家高级咨询、裁判和监察机关。11.2011年,欧洲某时报在评价某一组织时说它“正面临一个十字路口,一条道路通向政治影响深远的进一步融合,另一条通往无序瓦解的暗谷。如果半个世纪的融合以突然解体告终,欧洲经济和政治版图将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动荡。”这个组织最可能是A.北约

B.华约

C.欧盟

D.苏联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欧盟。从材料中“政治融合”、“半个世纪”、“欧洲经济和政治”等信息判断,它不是军事组织,所以排除A、B两项,2011年苏联已经解体,可排除D项。12.“一是权力不宜过分集中。权力过分集中,妨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实行,妨碍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妨碍集体智慧的发挥,容易造成个人专断,破坏集体领导,也是在新的条件下产生官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上述引文出自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C.《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D.《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参考答案:B【详解】《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是邓小平1980年8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分析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及其产生的原因,指出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目的和路径,符合题意,故B正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没有涉及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排除A;1995年江泽民发表《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主要涉及的是祖国统一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C;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进一步阐明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不符合题意,排除D。13.我国古代的农业技术世界领先,要了解中国古代用嫁接方法进行果树栽培,可参阅的资料有(

)①《石氏星表》

②《齐民要术》

③《农政全书》

④《本草纲目》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参考答案:B14.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哪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C.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D.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参考答案:D15.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对此历史时期,正确的认识是A.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B.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C.从“文化大革命”到实施拨乱反正D.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参考答案:答案:B分析:据题干分析“工业强调‘以钢为纲’”指“大跃进”运动,“三面红旗”包括了人民公社化运动;这都是在“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失误探索;而“适当缩小基本建设规模,统筹兼顾”体现了我国对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所进行的调整,故B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16.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参考答案:考点:文艺复兴.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使正处在传统的封建神学的束缚中慢慢解放,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作为人,这一个新的具体存在,而不是封建主以及宗教主的人身依附和精神依附的新时代.文艺复兴运动充分的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的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解答:分析题干,恩格斯这句话的强调的重点是新学说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A项表达的是经济与新思想的关系,而不是新思想和已有思想的关系,排除;B项人文主义所保留的“神学色彩”是旧东西,体现不出“新”来,排除;D项“人民主权说”是法国启蒙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不出“旧”和“新”的关系,排除;“首先从已有的材料出发”说明这一运动借助古代的思想文化成果,“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说明其产生的根源是经济根源(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这一论断相吻合的是文艺复兴,故C正确.故选C.17.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A.嫡长子继承制B.礼乐丧葬制C.婚娶联姻制D.功臣分封制参考答案:A根据材料“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可以看出宗法制的典型特征是嫡长子继承制,故选A。从材料中还可以看出,B项礼乐丧葬制、D项功臣分封制是A项嫡长子继承制衍生而出,材料未涉及C项婚娶联姻制的内容。所以选A18.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出A.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B.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D.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提供的关键信息之一“1420—1436年间”,此时正值文艺复兴时期;A.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以上涉及的是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故可以排除;B.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不符合史实,此时资产阶级革命尚未开始;故此题应选D项。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的影响19.古希腊的一位思想家曾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据此言论,该思想家最可能是A.克利斯提尼B.普罗泰格拉C.亚里士多德D.苏格拉底参考答案:D【详解】材料“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强调道德和智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位思想家是指苏格拉底,故D项正确;克里斯提尼是雅典的政治家,而不是思想家,故A项排除;普罗泰格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忽视道德的作用,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排除;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并没有强调正义及道德的作用,故C项排除。20.“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尊祖敬宗是宗法制的重要内容,其对今天的影响表现在A.规范宗教仪式B.传承中华传统C.禁锢人们思想D.阻碍社会进步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与所学知识联系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宗法制的影响。根据所学学知识,尊祖敬宗就意味着对传统的继承,所以传承中华传统是宗法制的重要影响。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影响21.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A.反对政府对粮价的干预B.主张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C.主张工商皆本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王夫之的思想,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粟贵伤末,粟贱伤农”“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可知王夫之强调政府应该遵守市场价值规律而不应该干涉市场价格,否则会适得其反,农商利益都要保护,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BC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D项和题干意思相反。22.有人说“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下列文献能够见证“起点”历史的是()A.《南京条约》 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参考答案:考点:91:鸦片战争.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需要掌握《南京条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的理解和对《南京条约》的影响的识记.解答: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起点,故A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均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不符合“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故BC两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华民国的宪法,不符合“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故D项错误.故选A.23.马丁·路德宣称:“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他意在A.宣扬“因信称义”B.宜扬翻因行称义”C.否定神的权威D.反对封建专制参考答案:24.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里满衙门,公议乃行……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这一介绍反映了魏源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愿望

B.对西方民主的朦胧认识C.反对当时清朝的专制制度

D.向往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参考答案:B25.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个字最可能是(

)A.君主

B.科学

C.西学

D.民权参考答案:D26.西方语言中的“政治”一词是指城邦中的公民参与统治、管理、斗争等各种公共生活行为的总和。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名著《政治学》中这样写道:“农民是最好的公民——因为没有太多的财产,所以他们总是忙于生产,极少参加公民大会。……只要从参与政治生活中得不到更多的好处,他们就对参与公共事务和统治国家没有什么兴趣。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只想赚钱而不是为了名誉。”亚里士多德这句话的潜台词是(

)A.参与政治的公民才是好公民

B.农民因为忙于生产而不愿参与政治C.参与政治不能给农民带来名誉

D.国家只需要少数贤人来管理参考答案:D27.《清明上河图》描绘了线性布局与商业交通的关系,宋代大小都市基本呈线性街道布局,不再是唐代城市那样区隔为坊里的棋盘式布局。由此可见宋代经济的发展得益于A.都市经济的发达B.城乡经济繁荣C.资源流动的通畅D.坊市制度的瓦解参考答案:C【详解】宋代大小都市基本呈线性街道布局,这使得交通变得顺畅,促进了资源的流动,并进而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C。都市经济的发达是不能代替整体经济发展的原因,排除A;材料并未提及乡村的经济发展状况,排除B;坊市制度的瓦解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不是原因,排除D。28.下列思想中,不属于传统文化先进性的是

A、“为政以德”

B、“仁者爱人”

C、“兼爱”“非攻”

D、“存天理、灭人欲”参考答案:D29.下列关于第一国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1864年成立于伦敦B.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C.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D.直接指挥巴黎公社的斗争参考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第一国际法国支部参加并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第一国际本身并未直接指挥巴黎公社的斗争,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BC三项对第一国际成立时间和成立意义的描述均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30.20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政府具备的功能越来越多,许多新的官僚机构涌现了出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技术统治”,因为这些官员接受过专门的工程或者经济管理训练。以下关于“技术统治”的正确认识是A.大萧条时期西方国家普遍出现“技术统治”

B.“技术统治”造就了一系列福利国家的出现C.“技术统治”适应了国家对经济调控的需要

D.“技术统治”可以有效避免新的经济危机参考答案:C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西方政府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于是新的官僚机构也随之涌现出来。所谓的“技术统治”实际上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的表现。故应选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14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一个目击者会议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地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在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农奴制的必要性。(6分)(2)农奴制改革在废除农奴制政策上有何特点。(4分)(3)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2分)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4分)参考答案:(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农奴制导致了个经济和军事落后。(2)在发展资本主义和维护沙皇统治基础上折中;是对农民的一次掠夺。(3)描述者的立场不同若认为a.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的接受等角度来回答若认为b.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答。若认为c.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治二年,福泽谕吉发表的《劝学篇》,在深究欧洲之所以成为“富国强兵天下之首”的原因时,总结道:“普及天下之教育,修德谊,开智识……诸方建学设校,凡不知几千之数;彼产业廉美,商贸繁昌,兵备齐整、武器充足,究其万世太平之源,则在使其务实固本之学问矣!”材料二、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妇道既昌,千室良善,岂不然哉?岂不然哉?——梁启超《倡设女学堂启》

材料三、女权运动的真意义,是要女子有痛切的自觉,从知识能力上力争上游,务求与男子立于同等地位。这一着办得到,那么,竞业参政,都不成问题;办不到,任你搅得海沸尘飞,都是废话。——梁启超《人权与女权》材料四、故治天下之大本二:曰正人心,广人才。而二者之本,必自蒙养始。蒙养之本,必自母教始。母教之本,必自妇学始。……是故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本是也。女学衰,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者幸矣,印度、波斯、土耳其是也。——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女学》材料五、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材料六、19世纪末,年轻皇帝光绪意识到有必要对帝国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1898年,他颁发了一系列的改革法令,被称为“百日维新”。他们将地方政府集中在北京的领导之下,建立新学校传播欧洲的学风,

请回答:⑴根据材料一归纳福泽谕吉的主要观点。你对其观点有何看法?说说你的理由。(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分析与观点相符即可。)(3分)⑵梁启超认为女子教育是国家生死存亡之本,据材料二、三、四概括他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的女学思想的历史影响。(5分)⑶据材料五并概括康有为教育思想的特点。(2分)⑷据材料六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日维新”在教育方面的主要举措。(2分)⑸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2分)参考答案:(1)观点:欧洲强盛的原因在于发展教育。看法1:赞同。欧洲大力发展教育,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军事力量加强,统治更加巩固。看法2:不赞同。欧洲强盛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只是起到了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看法3:应辩证看待(一分为二)。一方面应充分肯定教育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应指出欧洲强盛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发展。(只要考生围绕发展教育与欧洲强盛之间的关系发表议论,言之成理即可得分。)(3分)(2)理由:①女子教育的好坏,关系到家庭和睦和种族后代;②关系到妇女解放和民主政治的发展;③关系到国家的强弱。(3分)影响:否定了封建意识,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