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摄山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摄山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摄山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摄山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摄山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摄山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新”的主要表现是(

)A.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

B.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C.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的精神核心

D.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由题干中“新的现代的文明”,结合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答案为D项。ABC三项与“新的现代的文明”的信息不符,故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五四运动·特点2.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一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都有文辞隽永的诗句流传。下列诗句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是A.“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B.“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诗句出自《楚辞》,属于战国时期屈原的作品,B选项符合题意。“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宋朝苏轼的诗句,A选项排除。“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是唐朝杜甫的诗,C选项排除。“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唐朝李白的诗,D选项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于战国时期文学作品的熟知以及离骚体诗的特点辨析。3.赵翼《檐曝杂记》中说:“发出即封入纸函,……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材料体现“军机处”的特点是A.行政效率高B.机构健全C.人员复杂D.制约皇权参考答案:A【详解】“即封入纸函”“始密且速矣”说明军机处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故A项正确。军机处机构简单,并不是健全,故B项错误。军机处人员较少,并不复杂,故C项错误。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事中枢机构,并不能制约皇权,故D项错误。4.“又出新车了”“又有车降价啦”这是近来人们在媒体上见得最多的一类消息。进入2003年,市场价格下降和企业新车下线就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有超过10款的轿车宣布降价,另外有北京现代索纳塔等多款新车下线。表面上看,企业的行为是自发的,但是都与一只看不见的手息息相关。材料中这只“看不见的手”说明了我国在现阶段实行的是()A.社会主义企业体制改革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参考答案:D略5.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诸侯纷纷勤王的义务缘自()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君主制参考答案:考点:12:西周的分封制.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众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众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解答: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6.以下是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省份嘉靖至万历顺治至雍正乾隆至道光州县数集市数州县数集市数州县数集市数直隶141328252743537山东42104641126741583陕西(关中)161432123828264江西454595154543976福建(不含台湾)191311520539511广东——721270711959A.州县集市的密集度北方超过南方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由题干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农村集市数目增长很快,这一现象说明在这一时期农村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ABC三项在表中无从体现,应该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应该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农村商业的发展7.明代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参考答案:C8.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里出现了用九鼎殉葬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是A.奴隶主生活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C.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D.青铜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参考答案:C9.1971年8月2日,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发表了《关于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的声明》,表示:“美国将支持今年秋天联合国大会上要求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席位的行动。同时,美国将反对任何驱逐中华民国的行动,或者以其他方式剥夺它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的行动。”以上声明的实质是A.利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孤立中国B.推行“两个中国”的对华政策C.利用中国削弱苏联在联合国的影响D.维持美国对联合国大会的控制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参与的国际组织,“反对任何驱逐中华民国的行动或者以其他方式剥夺它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的行动”实际上都是在制造“两个中国”。所以答案选B。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0.1919年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作用,中国工人阶级最先登上政治舞台是在A、北京

B、广州

C、上海

D、武汉参考答案:C11.后人皆谓分封制容易导致地方割据,但有学者说:“西周是在统一局面下实行地方分权的,诸侯掌握着地方的军事和财政,但至少200年还没有一个诸侯搞分裂。”其原因包括①王权至上,地方诸侯完全听命于中央②亲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形成天下共主的政治秩序③礼乐制度强化等级观念、和谐等级关系,形成文化认同的社会心理④地广人稀,生产力低下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由于实行了分封制,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之久的国家。分封之初,周王室掌握和控制着经济富庶、战略地位重要之处,分封的诸侯最初只是一些不相连的垦殖区,国与国之间有大片的空地,诸侯所在的都城都很小,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稀少,发展需要时间。再加上西周有一套完善的政治制度与之配套,如宗法制以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亲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形成了天下共主的政治秩序。礼乐制度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和谐了等级关系,形成了文化认同的社会心理。②③④均正确切题,入选。当时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①表述不符合史实,也与题干材料不符。故答案为C。12.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在会场门口有监察员审查参会者身份,能顺利入会的是A.城郊的男性公民B.来自埃及的富商C.首席将军的夫人D.雅典城内的妇女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雅典公民大会的参与者应为本城邦的成年男性居民,故排除B、C、D三项,选择A项。13.下列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理解,错误的是A.是在“一边倒”方针的指导下提出的B.是我国外交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保证C.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合作的良好愿望D.蕴含了新中国建立“和谐世界”的设想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方针。两个方针是中国为改善睦邻友好关系、发展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而提出的,有利于新中国的外交发展,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的良好愿望,故BC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对“一边倒”方针进行的重大调整,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14.对下图中两个文件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右图突出了农民要求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理想社会的愿望②都得到了真正的实施③两者都能很好地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斗争④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B15.20世纪初期,当时刚成立的中国政府曾把下列歌词作为国歌广泛传播:“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这个政府“揖美追欧”的表现有(

)①实行三权分立

②实行内阁责任制

③实行“耕者有其田”

④鼓励发展工商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C16.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些最能说明A.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使用B.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C.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D.考古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参考答案:D题干中先秦著作《山海经》中提到的后稷播百谷、孙叔均开始牛耕与考古发现的商周时期的石犁可以互相印证,从而形成证据链,故选D;AC与史实不符,文献资料也可以作为一手史料来用,商周时期题干中说到的不是铁犁,故排除AC;B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17.下图所示,西汉时汉武帝这一规定A.削弱相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B.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C.中朝权力扩大外朝权力分散D.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参考答案:D西汉时汉武帝这一规定指的是推恩令,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从而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推恩令和削弱相权无关联,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说法绝对,地方对中央的威胁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不符合题意,排除;图片不涉及中朝、外朝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推恩令是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的。18.现珍藏于英伦敦泰特画廊有一副静物画。它的黄色极其重要跳跃,每朵花就像一团火,细碎的花瓣和叶则像火焰,让人感受到灼热阳光下的灿烂,推断这幅画的作者是(

)A.塞尚

B.罗丹

C.丹纳

D.凡·高参考答案:D19.东汉崔蹇《政论》记载某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功效是:“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该工具是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观察历史图片的能力。此题考查的是我国耧播技术。A项是利用杠杆原理的提水工具桔槔,是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商代在农业灌溉方面,开始采用桔槔,不符合题意;B项是播种用的耧车,符合题意,汉代出现;C是翻车,三国时代出现;D项是曲辕犁,唐代出现。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工具20.1935年.国民党政府先后对金融和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统制。1937年7月又对粮食资源、交通卫生机关等进行统制,随后在上海成立了四行联合办事处总处,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沿海工厂内迁。这一做法A.是为了应对国内的经济危机B.直接导致民族丁业陷入困境C.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D.是官僚资本借国家政权巧取豪夺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国民政府在战时的统制措施涉及粮食、交通、资源、工业等领域,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统一调配战略资源,故C项正确。A项,结合所学可知,民国前期至抗日战争前,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并不是国内的经济危机。排除。B项,“沿海工厂的内迁”有助于保护民族工业,避免受到战争破坏,排除。D项,统制战略适应了战时需要,并非强化官僚资本,故排除。21.观察右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于1965年②西藏是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区③西藏居住着以藏族为主的多个民族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民族的团结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C

考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据所学可知,内蒙古自治区早在1947年就已成立,是最早的民族区域自治区。故②项错误,含有该项可排除。其他均符合西藏的情况。故应选C。22.清代监察制度规定,一方面允许监察官风闻言事,直言不讳;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监察官权力过大,规定御史对百官弹劾要经皇帝裁决。该规定的核心思想体现了监察制度A.起到监督百官减少腐败的作用B.有效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实质是皇权专制强化的附属品D.目的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参考答案:C【详解】封建社会监察制度主要职责是监察官员,“御史对百官弹劾要经皇帝裁决”体现出皇权专制集中特点,C正确。监督百官减少腐败不是材料主旨内涵,A错误。监察不是加强对地方控制,B错误。监察制度也不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D错误。23.《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从本质上反映了秦始皇A.日理万机,勤于政事B.高度专权,独揽朝政C.完成统一,巩固政权D.实行分权,集思广益参考答案:B材料反映了事无大小均取决于皇上,这在本质上反映了秦始皇的高度专权、独揽朝政,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日理万机,勤于政事只是表面现象,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完成统一,巩固政权也只是表面现象,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实行集权而非分权,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24.马克斯·韦伯在论述某一制度时说:“……全面推行,成为世袭君主的一种手腕,用来阻止一个孤立他的等级的形成……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济身俸禄补缺等级。”下列表述,与此制度相吻合的是(

A.“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

B.“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D.“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参考答案:D选官制度。材料“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济身俸禄补缺等级。”表明“学而优则仕”,据此可知该制度应该是隋唐以来的科举制,而“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正是对科举制的描写,故D项正确;A项体现的是盛行于西周的世卿世禄制,故排除;B项体现的是汉代察举制,故排除;C项体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故排除。25.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迎来了“新经济”时代,下列有关“新经济”时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持续增长

B.垄断资本依然占据支配地位C.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D.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依然并存参考答案:C26.“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致良知”参考答案:A宋明理学。材料的意思是说真正的知道被蛇咬过的感觉应该是曾经体会过的,这是格物致知的思想,故选A.27.“土豆”是马铃薯的俗称,最早栽培这种作物是在A.亚洲

B.美洲

C.欧洲

D.非洲参考答案:B28.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A.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

B.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必然导致极端排外C.是地主阶级,在诬蔑诽谤

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可能造成过分仇洋参考答案:B29.《吕氏春秋·审分》中写道:“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这反映了当时A.土地公有制仍占主导地位 B.“铁犁牛耕”已经普遍使用C.土地私有调动生产积极性 D.政治动荡引发土地制度变革参考答案:C30.右图“刘少奇被揪斗”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

B.红卫兵的出现使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文革”期间中国的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材料二20世纪初,对于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根据两则材料,概括清末民初时社会观念的变化。(2分)(2)两则材料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习俗的新气象,比较其形成的不同原因。(10分)参考答案:(1)从维持中国旧俗、恐惧排斥新事物,到认同西方先进文明、接受追求新潮。(2)材料一:对待西方物质文明,通过实践体会其优越性,从而逐步认识接受。材料二:对清朝及传统旧俗的不满;在辛亥革命推动下民主共和、平等自由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进步人士的提倡,社会心理的认同等。本题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和材料内容进行分析。第(1)问,是关键,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概括,第(2)问,建立在前一问的基础之上,分析原因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的变化来分析。3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这部宪法由序言和7条正文组成。第1条包括10节,规定美国国会的组成及其职权。第2条包括4节,规定总统的职权和产生办法。第3条包括3节,规定美国联邦法院的组成及其职权。第4条包括4节,主要内容是规定各州的权利。第5条主要是规定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第h条主要是规定联邦宪法和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为全国最高法律,各州法官均必须遵守。第7条规定宪法经9个州批准后生效。材料三、中国的政治制度抑或说中国的民主,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必须最大限度地给予人民经济、政治、文化权利,给予国家主人翁的地位,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又要求中国的政治制度必须是高度集中的,必须集中有效的社会资源,集中民力、民智,高效率地进行经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过萍萍《从中西民主政治差别中观中国的民主政治及其现状》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美国民主政治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相比,在形式与地域上有何创新之处?概括美国维护民主制度的主要方式。(2)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原则是什么?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外,新中国建国以来还有哪些民主政治制度。参考答案:考点: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分析:(1)本题考查近代美国民主政治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比较,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2)本题考查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原则,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解答:(1)第一小问创新之处注意审题,抓住“形式与地域”的要求来思考,联系所学可知,雅典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进而可得出美国的创新之处在于形式上,实行代议制民主,;地域上,突破了小国寡民的限制,建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联邦制;第二小问方式依据材料一中“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的信息和材料二美国政治机构示意图,可得出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