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宁县二中_第1页
二年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宁县二中_第2页
二年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宁县二中_第3页
二年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宁县二中_第4页
二年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宁县二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能够勃兴的原因

(1)其逐步改良的思想,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2)孔子的“仁”、“以德治民”、“有教无类”等主张,在当时对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民本思想和希望社会和谐发展的意识,这是孔子思想中最宝贵的部分,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3)儒家特别重视教育和宣传。(4)能够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调整、充实和发展,吸取其他学派的思想精华,是既“博采众长”,又“与时俱进”。

春秋时期:

战国后期:

秦朝时候:

西汉初年:

汉武帝时期:应运而生蔚然大宗遭到打击逐渐复苏成为正统儒家思想发展过程

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不破坏事物的自然进程和自然秩序,的自然发展和成长。

使天下得到治理。通过“无为”达到“有为”的目的。汉初统治者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待时而动,因地制宜。

一、从“无为”到“有为”1、汉初的“无为而治”:(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初社会贫困。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2)措施: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休养生息政策)①减轻田租;②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③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④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3)影响:经济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消极作用: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2、从“无为”到“有为”

(1)原因:①汉初的休养生息使汉朝经济恢复发展,国力日盛(基础、条件)②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诸侯势力膨胀,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匈奴的威胁,边境危机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发展的形势巩固统治

(3)主要措施:政治上

——颁布推恩令(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军事上——对匈奴采取强硬政策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经济上——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平抑物价。董仲舒生平

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唯心主义哲学家、政治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教授《公羊春秋》。汉武帝时,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所采纳。晚年著《春秋繁露》,建立新儒学体系。历史地位——董仲舒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

董仲舒新儒学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内容:A.“春秋大一统”的思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中央集权需要B.“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加强君权需要C.提出“三纲五常”—为人处世标准,稳定社会秩序

影响:为汉武帝所采纳,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成为我国古代维护历代封建皇朝统治的工具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他大力提倡孝道,认为孝是天经地义。积极消极1、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3、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4、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1、含有唯心主义成分和神学迷信色彩2、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不利于学术发展3、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而宣扬纲常伦理如何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2、对限制君主权力的过度膨胀起到一定作用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五常以下言论反映了董仲舒的哪些思想主张?面临问题新儒学解决之道阶级矛盾土地兼并诸侯割据边境不宁缓和矛盾制定规范限制兼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三纲五常”限田、薄敛、省役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点拨升华:儒学的自我调节满足了时代的要求,使之成为正统思想。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的产物。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不同:

先秦儒学汉代新儒学理论基础仁天人感应思想来源儒家儒、道、法、阴阳五行等家与统治者关系批判时政维护专制集权学派地位诸子学派之一政治显学、独尊思想内容谈论现实问题谈论神学发展趋势充实发展,追求真理僵化不变、“圣经”纵横比较

董仲舒儒家思想的主要特点有哪些?①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思想改造儒家思想,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儒学体系(新在何处)②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③儒学独尊,思想专制④神学倾向

董仲舒建立新儒学体系的目的?根本目的: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因此董仲舒建立新儒学体系受到汉武帝的重视和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什么被汉武帝所采纳?1、汉武帝时期,北方和南方边境不宁、王国势力威胁中央、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这些要求加强中央集权2、董仲舒的新儒学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吸收大一统的思想(根本原因)三、儒学成为正统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1)政治方面: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这明显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2)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教育方面:儒家经典“五经”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兴办太学和设立地方学校进行儒学教育。公元前136年,汉武帝正式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2、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2)设立太学,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使得非贵族家庭子弟也可以凭太学资格入仕。(3)在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这一措施真正使得儒学在民间光大,处于独尊地位。汉武帝还鼓励学者从事私家的儒学教育,为弘扬儒学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3、独尊儒术的结果:推动了教育的发展。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巩固了国家统一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新儒学带有神学色彩,导致两汉神学迷信思想的长期泛滥;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不利于学术发展联系:三者有互补性,发展中表现出融合趋势。汉武帝时,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法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统治思想基本格局。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儒家提倡仁治,强化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宜用儒家路线。法家提倡法治。在动荡年代宜用,实行全国大一统法家路线能收到奇效。道家提倡“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路线为宜复习归纳链接6.展示板书设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无为”到“有为”“无为”:汉初,恢复生产,与民休息“有为”: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危机四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思想主张董仲舒:生平,贡献针对加强中央集权:“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针对加强君主专制:“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针对为人处世的标准:“三纲五常”针对土地兼并:限田薄敛省役儒学成为正统汉武帝尊儒措施思想:肯定儒学政治:用儒士教育:办学校,教儒学结果: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适应历史潮流符合君主需要时代需要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积极推行其政治主张,但却“累累如丧家之犬”,失望而归。而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却得到了采纳,并成为官方哲学。思考:指出造成两种主张不同结局的原因?

(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孔子“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的主张不符合统治者大国争霸的需要;春秋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孔子主张恢复周礼,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周王室衰微,恢复周礼的主张缺乏政治保障。所以不被重视。(2)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大一统”等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要求,被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复习归纳比较【高考链接·典题2】(10年天津卷)《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答案】D[解析]测量目标: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考试内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分析:此题可将问题表征为“‘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的原因是()”。“天下学士”跟的是什么“风”?对于没有文言文障碍的同学而言,答案不难从材料的前后文得出:效仿公孙弘研习儒学经典。为什么效仿?公孙弘的成功,对于具有政治敏感“天下学士”而言,不难把握“儒学地位正在提高”这一新的政治动向。

【高考链接·典题2】(10年天津卷)《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答案】D[解析]测量目标: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考试内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分析:此题可将问题表征为“‘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的原因是()”。“天下学士”跟的是什么“风”?对于没有文言文障碍的同学而言,答案不难从材料的前后文得出:效仿公孙弘研习儒学经典。为什么效仿?公孙弘的成功,对于具有政治敏感“天下学士”而言,不难把握“儒学地位正在提高”这一新的政治动向。

【高考链接·典题6】(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12)(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