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福绵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福绵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福绵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福绵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福绵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福绵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农业上有一句关于锄地(中耕松土、除草)的谚语:“锄头下面有肥”。以下关于该谚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锄地改善根部细胞氧气供应

B.锄地加速了有机物的分解C.锄地的同时给作物进行施肥

D.减少了杂草与植物的竞争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细胞呼吸的方式主要是有氧呼吸,锄地松土一方面除去了杂草,减少了杂草与植物竞争水分、矿质营养和光照等,另一方面促进土壤中需氧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加速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同时为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提供充足的氧气.解:A、锄地改善了根细胞的氧气供应,有利于根细胞有氧呼吸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A正确;B、锄地改善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需氧微生物的繁殖,加速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为根细胞提供矿质元素,B正确;C、“锄头下面有肥”的谚语不是指锄地的同时给作物进行施肥,C错误;D、锄地除去了杂草,减少了杂草与植物竞争,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D正确.故选:C.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2.“基因身份证”是指(

)A.记录个人某些基因资讯的证件

B.能够提供个人完整遗传信息的证件C.能够证明个人全部基因结构的证件

D.用于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诊断的证件参考答案:A3.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参考答案:B4.下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⑤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B. 若抑制某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C.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D. 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痛觉参考答案:D5.人的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等。而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缩。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

)

A.X>Y>Z

B.Y>X>Z

C.Z>Y>X

D.Z>X>Y参考答案:D略6.对如图所示粘性末端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丙粘性末端是由各自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催化产生的B.甲、乙具相同的粘性末端可形成重组DNA分子,但甲、丙之间不能C.DNA连接酶作用位点在b处,催化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之间形成化学键D.切割甲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不能识别由甲、乙片段形成的重组DNA分子参考答案:C【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限制酶具有特异性,即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解答】解:A、切割甲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是﹣GAATTC﹣,切割乙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是﹣CAATTG﹣,切割丙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是﹣CTTAAG﹣,A正确;B、甲和乙的黏性末端相同,可以被DNA连接酶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而甲和丙的黏性末端不同,因此不能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B正确;C、DNA连接酶连接的是DNA片段,所以该酶能催化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作用位点在a处,C错误;D、甲、乙片段形成的重组DNA分子的序列是﹣CAATTC﹣,而甲酶的识别序列是﹣GAATTC﹣,且在G和A之间切割,由此可见,甲酶不能识别由甲、乙片段形成的重组DNA分子,D正确.故选:C.7.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

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参考答案:C8.下图表示二肽分子的结构,①②③④中含有肽键的是

A.①B.②C.③D.④参考答案:C9.下列各项中,哪些可能导致糖尿产生?(

)①肾小管病变,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下降②一次性大量进食糖类③病毒感染并破坏胰岛B细胞④胰岛A细胞分泌旺盛,胰高血糖素含量过量⑤肥胖引发肌肉组织减少⑥长期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参考答案:D解析:肾小管病变,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下降,会导致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一次性大量进食糖类导致暂时性的高血糖,也会使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胰岛B细胞被破坏,则不能分泌胰岛素,从而使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也可使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胰岛A细胞分泌旺盛,胰高血糖素含量过高,会引起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也可使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肌肉组织减少,使合成的肌糖元减少,也会引起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可使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长期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会导致神经调节紊乱,影响下丘脑对血糖的神经调节,从而使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10.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组尖端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参考答案:D11.下列既是伴性遗传,又是突变性状的是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B.无籽西瓜

C.果蝇中的白眼性状

D.白化病参考答案:C12.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所有物种的形成都必定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C.遗传组成上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参考答案:B13.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c中碱基对若发生变化,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C.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码子参考答案:B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A项错误;c中碱基对发生变化,可能发生隐性突变或无义突变,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B项正确;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b、c之间不会发生交叉互换,C项错误;起始密码子位于mRNA上,D项错误。【点睛】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区别:(1)基因突变: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异,是一个基因内部的碱基的缺失、增添或替换,在显微镜下不可见。(2)染色体变异:属于细胞水平的变异,一般涉及多个基因,显微镜下可见。14.取健康人的血液若干毫升,加入抗凝剂后静置,再取上清液于试管中并加入适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内试管液体中的葡萄糖含量(

)A.逐渐减少

B.基本不变

C.不断增加

D.先增后减参考答案:B15.用15N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4N和15N,c只含14N,如下图,这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参考答案:D16.酵母菌与细菌都具有的细胞器是:A.

细胞核

B.内质网

C.

核糖体

D.细胞膜参考答案:C17.有关生态学知识指导生产实践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B.生物群落演替规律——湿地生态恢复工程C.生物富集作用——物质循环利用生态工程

D.生态系统稳定性——“三北”防护林建设参考答案:C18.如表表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mmolL﹣1)①②③Na+14214710K+5.04.0140Ca2+2.51.252.5Mg2+1.51.010.35Cl﹣103.3114.025有机酸6.07.5﹣蛋白质16.01.047A.③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①属于血浆,②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②与③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参考答案:C【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钠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钾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所以③是细胞内液,血浆中蛋白质比组织液多,所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 【解答】解:A、细胞质基质是代谢的主要场所,所以细胞内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钾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内,A正确; B、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使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 C、肝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血浆至少穿过膜的层数=2(线粒体膜)+1(肝细胞膜)+2(毛细血管壁细胞)=5,磷脂分子层数为10层,C错误; D、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之间是细胞膜,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成分,意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1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参考答案:A20.在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一个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②有了启动子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③终止子的作用是使转录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④所有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完全相同的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参考答案:B21.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时,需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参考答案:C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A错误;应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保温培养,B错误;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细菌内,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若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少数蛋白质外壳未与细菌分离所致,C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因此该实验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考点定位】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名师点睛】学生对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误差分析理解不清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误差分析(1)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①培养时间短?部分噬菌体还未吸附、侵染至大肠杆菌细胞?离心后未吸附至大肠杆菌细胞的噬菌体分布在上清液?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放射性也较高。②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大量繁殖?大肠杆菌裂解死亡,释放出子代噬菌体?离心后噬菌体将分布在上清液?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放射性也较高。(2)搅拌后离心,将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细胞分离①搅拌不充分?留在大肠杆菌细胞表面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随大肠杆菌细胞分布在沉淀物中?35S标记的一组沉淀物放射性较高。②搅拌过于剧烈?大肠杆菌细胞被破坏?释放出其中的噬菌体?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放射性较高。22.在植物和动物细胞内都具有的糖类是()A.淀粉、核糖

B.葡萄糖、核糖、麦芽糖

C.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

D.糖原、乳糖、蔗糖参考答案:C23.下列各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的因素外,其他环境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B.乙图中D点比C点在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生成C5的速率快C.M、N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P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D.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参考答案:D24.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参考答案:C25.有性生殖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原因是有性生殖A.能产生大量后代

B.产生的后代成活率较高C.能出现更多的突变类型

D.能产生更多的变异类型参考答案:B26.下列现象能证明植物生长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是:①植物茎的向光性生长②植物茎的背重力性生长③植物根的向重力性生长④顶端优势⑤利用2,4-D除去双子叶杂草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④

D.②⑤参考答案:C27.关于核酸生物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的复制需要消耗能量B.RNA分子可作为DNA合成的模板C.真核生物的大部分核酸在细胞核中合成D.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参考答案:D28.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图解或曲线中,正确的是()参考答案:C29.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B.杂交育种除了可以选育新品种外,还可以很快获得纯种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传给后代D.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参考答案:D【分析】1、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其中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2、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原因有: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②若亲代DNA某碱基对发生改变而产生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传给子代,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③不同密码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氨基酸;④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基因改变,但性状不一定表现。3、基因重组(1)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2)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详解】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错误;杂交育种除了能选育新品种外,还能获得杂种优势,B错误;仅由环境引起的性状的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没有改变生物的遗传物质,因此是不能够遗传的,C错误;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D。30.1960年,法国科学家发现达乌耳黄鼠的黄色毛无法真实遗传。黄毛老鼠相互交配,总产生黄毛老鼠和黑毛老鼠。对此,下列解释中最为合理的是A.黑毛鼠是杂合体

B.纯合的黄毛基因可能致死C.黄毛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D.黄毛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参考答案:B31.碳循环是生态系统中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类型,下列属于碳循环过程的是A.根瘤菌的固氮作用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水蒸发至大气中

D.镉通过食物链被富集参考答案:B3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病,隐性纯合子(aa)的患者不到成年就会死亡,可见这种突变基因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容易被淘汰。但是在非洲流行恶性疟疾(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的地区,带有这一突变基因的人(Aa)很多,频率也很稳定。对此现象合理解释是A.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易感染疟疾B.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不易感染疟疾C.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不易感染疟疾D.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易感染疟疾。参考答案:A33.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PCR过程一般经历下述三十多次循环:95℃下使模板DNA变性、解链→55℃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72℃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也可利用解旋酶实现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C.延伸过程中需要热稳定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参考答案:C34.下列哪类化合物中含有磷(P)元素()A.淀粉 B.核酸 C.脂肪 D.丙氨酸参考答案:B【考点】1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分析】本题是对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的元素异同的考查,梳理糖类、脂质、核酸的元素组成,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1、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2、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其中脂肪的组成元素为C、H、O;3、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4、核酸(核苷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解答】解:A、淀粉属于多糖,组成元素为C、H、O,A错误;B、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含有磷元素,B正确;C、脂肪的组成元素为C、H、O,C错误;D、丙氨酸组成元素有C、H、O、N,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只要考生识记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即可,试题较简单.35.细胞膜由磷脂、蛋白质、糖类组成,下列关于其成分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磷脂丰富的细胞膜功能复杂

B.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多的细胞膜功能复杂

C.糖类的多少决定着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

D.磷脂含量达50%,对细胞膜的功能起决定性作用参考答案:B36.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刺激部位反

破坏前破坏后左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不收缩右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收缩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参考答案:C37.涂布平板操作需要用到(

A.接种环、滴管、酒精灯

B.接种环、移液管、酒精灯

C.涂布器、移液管、酒精灯

D.涂布器、接种环、酒精灯参考答案:C38.现有含水量①10%,②12%,③14%,④16%的小麦,分别贮存于条件相同的4个粮仓中。在贮存过程中,有机物损耗最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A39.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培养或纯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在培养前要先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再接种B.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繁殖和代谢途径C.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常用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D.分离自养型微生物的方法是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参考答案:D【考点】I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相关知识,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关键是无菌操作.回顾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相关知识,梳理相关知识点,认真分析各选项即可正确作答.【解答】解:A、微生物在培养前要先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再接种,防止其他微生物混入,A正确;B、酵母菌是兼性厌氧的,因此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繁殖和代谢途径,B正确;C、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常用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C正确;D、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是用来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自养型微生物要用不加有机碳源的培养基,D错误.故选:D.40.在放有0.5ml培养液的培养瓶中放入5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一天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如右图所示的结果:对这一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A.大草履虫的生长呈现出“S”型增长B.大草履虫放入瓶内第一天起进入快速增长期C.在第四天至第六天中,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该瓶内大草履虫种群的K值为400参考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某动物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B基因具有削弱黑色素合成的作用,Bb和BB削弱的程度不同,BB个体完全表现为白色。现有一只黑色个体与一只纯合的白色个体杂交(子代数量足够多),产生的Fl表现为灰色∶白色=1∶1,让Fl的灰色个体杂交,产生的F2个体中白色∶灰色∶黑色=6∶4∶2。请回答下列间题:(1)以上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F2出现异常分离比的原因除了B基因的修饰以外,还有基因型为

的个体出现致死。(2)亲本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

。F2白色个体中的纯合子比例为

。(3)现有一杂合白色个体,现在欲确定其基因型,可以从F2选择出表现型为黑色的个体与其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及分离比。

①若

,则该杂合白色个体基因型为

②若

,则该杂合白色个体基因型为

。参考答案:(1)基因的自由组合(2分)

A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