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热平衡与体温调第一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2.能量去路能源物质释放的能量有50%转化为热能,其余以自由能形式贮存于ATP中。除骨骼肌运动时所完成的机械外功,其余的自由能最终也转变为热能。第二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1.肌肉活动
表7-3机体不同状态时的能量代谢率───────────────
状态产热量(KJ/m2.min)───────────────躺卧2.73开会3.40擦窗子8.30洗衣9.89扫地11.37打排球17.05打篮球24.22踢足球24.98持重机枪跃进42.39───────────────第三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2.精神活动
人在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的影响不大,其产热量一般不超过4%。但精神处于紧张状态(烦躁、恐惧、情绪激动等)时,由于会导致无意识的肌肉紧张性增强、交感神经兴奋及促进代谢的内分泌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显著增加。第四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人进食后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1h开始,持续7~8h),即使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产热量却比进食前有所增加,这些“额外”热量是由进食引起的。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各种营养物质的食物特殊动力效应不同,进食蛋白质时产热量增加30%,混合性食物增加10%,糖和脂肪增加4~6%。
第五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4.环境温度
1.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的环境中较为稳定。
2.环境温度超过30℃,能量代谢率增加。
3.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机体产生寒战和肌紧张增加以御寒,同时增加能量代谢率。
第六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基础代谢与基础代谢率
1.基础代谢: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基础状态:
①清晨空腹,即禁食12~14h,以排除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的影响。②平卧,全身肌肉放松,尽力排除肌肉活动的影响。③清醒且情绪安闲,以排除精神紧张的影响。④室温20-25℃,排除环境温度的影响。
2.基础代谢率(BMR):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第七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BMR的测定和正常值
1.BMR的测定:(通常采用简易法)
①把基础状态下的呼吸商定为0.82、氧热价为20.20KJ。②测出1h内(测6min的耗氧量×10)的耗氧量。③测出体表面积。④按下面公式计算出BMR实测值:
BMR实测值=20.195×耗氧量/体表面积⑤对照表7-4的BMR平均值,按下面公式计算出BMR相对值:
BMR相对值=BMR实测值-BMR平均值BMR平均值2.BMR正常值:=±10%~±15%>±20%→可能是病态甲亢:+25%~+80%;甲减:-20%~-40%发烧:体温每升高1℃,BMR升高13%.×100%第八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概念:指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即体核温度。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新陈代谢和一切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体温过高、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导致生理功能的障碍,甚至造成死亡。如:T<22℃→心跳停止;T>43℃→酶变性而死亡;T=27℃→低温麻醉。第九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一、人体的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动1.正常体温通常体温的测量部位为腋窝、口腔和直肠温。肛温:正常为36.9~37.9℃。口温:约比直肠低0.2℃,为36.7~37.7℃。腋温:约比口腔低0.3℃,为36.0~37.4℃。肛温比较接近机体深部的温度,但由于测试不便,临床常用口温和腋温。测定腋温时要注意夹紧体温计和测量时间(约需10min)。
另外,科研中还常用食管温度(=体核温度)、鼓膜温度(=下丘脑温度)。第十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2.体温的生理变动正常人的体温可因昼夜、性别、年龄和机体的活动等而有所变动。(1)昼夜节律变化人的体温在一昼夜中呈现周期性波动,称为体温的昼夜节律。一般是清晨2~6h时最低,下午1~6h最高,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体温的昼夜节律是生物节律的表现之一。与人昼动夜息的生活规律,以及代谢、血液循环、呼吸等机能的相应周期性变化有关。长期夜间工作的人,上述周期性变化可以发生颠倒。第十一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2)性别差异成年女子体温平均比男子高0.3℃。女子体温随月经周期而产生周期性变动。排卵日最低(约1℃)。
第十二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
3)年龄差异
新生儿体温>成年人>老年人。
体温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与代谢率降低逐渐有关),大约每增长10岁,体温约降低0.05℃。14~16岁的青年人体温与成年人相近。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机构尚未发育完善、老年人由于调节能力差,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第十三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4)运动和情绪●肌肉活动时,肌肉代谢明显增强,产热增加,可使体温暂时升高1~2℃。所以测体温时,要先让受试者安静一段时间,小儿应防止其哭闹。●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进食等情况,都会影响体温。●全身麻醉时,会因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和扩张血管的作用及骨骼肌松弛,使体温降低,所以全麻时应注意保温。第十四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产热机制和散热机制
人体正常体温的维持,是在体温调节机构的协调和控制下,产热和散热过程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第十五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产热过程
1.主要产热器官:
安静状态,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尤其肝脏,其次是脑)。活动状态,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此外,环境温度、进食、精神紧张等能够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也都可影响机体的产热量。第十六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2.产热形式⑴战栗产热: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其特点是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不做外功但产热量很高。实际上,机体在寒冷环境中,通常在战栗之前,首先出现战栗前肌紧张,当肌紧张上升到一临界水平时就转变为战栗。⑵非战栗产热:又称代谢产热,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都能进行代谢产热,但以褐色脂肪组织的产热量最大(约占70%)。第十七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3.产热活动的调节
⑵机体在寒冷环境几周后↓甲状腺↓T3、T4↑↓代谢率↑(增加4~5倍)↓产热量↑特点:作用缓慢,维持时间长。⑴寒冷刺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NE、E↑↓产热量↑特点:作用迅速↑,维持时间短。第十八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散热过程
1.散热部位:主:皮肤面积大与外界接触血流丰富有汗腺次:肺、尿、粪
2.散热方式:当外界气温<人体表层温度时,人体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方式散热,其散热量约占总量70%。当外界温度=接近或>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是依靠蒸发方式散热。
第十九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机体散热方式:
⑴辐射散热:指体热以热射线形式传给温度较低的周围环境中的散热方式。
辐射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
在高温环境中作业(如舰船、炼钢人员),因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机体不仅不能辐射散热,反而会吸收周围的热量,故易发生中暑。
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第二十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⑵传导散热:
指体热直接传给与机体相接触的低温物体的散热方式。传导散热量取决于
水的导热性好,因此临床上常利用冷水袋或冰袋为高热患者降温。脂肪的导热性差,因而肥胖者炎热的天气易出汗。
与皮肤接触物体的温差与皮肤接触面积的大小与皮肤接触物体的导热性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⑶对流散热:
指体热凭借空气流动交换热量的散热方式。对流散热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衣服覆盖于体表,不易实现对流;棉、毛纤维间的空气不易流动,因此增加衣着可以保温御寒。若在较密闭的高温环境中(如船舱内)或闷热气候,因空气对流差,易发生中暑。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⑷蒸发散热:(分不感蒸发和可感蒸发)
指体液的水分在皮肤和粘膜表面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散热方式。
每1.0g水蒸发可带走热量2.44KJ。
当气温≥体温时,蒸发是唯一的散热途径
①不感蒸发:又称不显汗。指体液的水分直接透出皮肤和粘膜表面,在未聚成明显水滴前蒸发掉的散热形式。不感蒸发是持续进行的。人体不感蒸发量约1000ml/日(皮肤约占2/3,肺占1/3)。∴临床上给病人补液时应考虑到由不感蒸发丢失的体液量。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②发汗:又称可感蒸发。人在安静状态下,当环境温度达到30℃左右时,便开始发汗;如果空气湿度大、衣着又多时,气温达25℃便可发汗;机体活动时,由于产热量↑,虽然环境温度低于20℃亦可发汗。炎热的气候,短时间内发汗量可达1.5L/h。发汗散热是通过汗液蒸发吸收体表热量实现的,若将汗液擦掉则不能起到蒸发散热的效果;汗腺缺乏(如烧伤病人)或汗腺分泌障碍者,在热环境中就可导致体温升高危及生命。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汗液:
水分:>99%
∵汗液流经汗腺排出管的起始部时,有一部分NaCl可被重吸收,从而使最终排出的汗液成为低渗。∴机体大量出汗可造成高渗性脱水,要补充大量的水份和适量的NaCl。固体:<1%大部分为NaCl其余为KCl、尿素、乳酸等无葡萄糖和蛋白质第二十五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温热性发汗精神性发汗汗腺全身绝大部分汗腺分泌(手掌、足跖除外)手掌、足跖、前额和腋窝等部位汗腺神经支配交感神经的胆碱能节后纤维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刺激温热刺激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意义加强散热,对体温调节有重要作用。与体温调节无关,可能与湿润手掌和足跖,增加摩擦力有关。
3.散热的调节:⑴皮肤循环的调节:机体通过交感N调控着皮肤血管的口径,以改变其血流量,改变皮肤温度,从而影响辐射、对流和传导散热量。⑵发汗的调节:发汗是反射性调节。∵支配汗腺的神经纤维的不同,∴发汗分为:第二十六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体温调节(自主性、行为性)体温的相对稳定,是通过许多与体温调节有关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达到产热和散热相对平衡而实现的。1.温度感受器
(1)外周温度感受器
分布:全身皮肤、某些粘膜和腹腔内脏等处。类型: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皮温≈30℃时→冷觉感受器+→冷觉皮温≈35℃时→温觉感受器+→温觉
作用:温度感受器传入冲动到达中枢后,除产生温觉之外,还能引起体温调节反应。
第二十七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2.中枢性温度敏感神经元
⑴分类: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东职业技术学院《电脑排版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药用高分子材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系统辨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生物化学类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中国传统文化与原典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淮南联合大学《中医运动养生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有机化学C》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昌理工学院《骨骼肌肉功能解剖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应用数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图与AutoCAD(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1+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名录
- 幼儿绘本故事:爱书的孩子
- 劳务派遣公司介绍ppt课件(PPT 35页)
- 47页数字孪生人脸识别轨迹分析电子围栏智慧工地解决方案.pptx (2)
- 手术室手卫生PPT课件
- HSF无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最全版
- 附件1.医院会计科目设置表(1009)
- 《心动过缓和传导异常患者的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0》要点
- 呆滞物料的管理规定
- 喜来登酒店设施及面积分配表
- 商业地产-租金测算表95035421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