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 教育学基础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概述 (P3)X一、教育的概念1、广义泛指凡是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2、狭义 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组织性、计划性、目的性,专业的师资和场地,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组织的规范)3、更狭义 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德育)二、教育的要素 (P34)冰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1、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教育者的基本特征:主体性目的性社会性2、受教育者 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具有受教性(受教性是人的身心发展和动物的省心发展的本质区别)。3、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它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的活动方式和方法。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教育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一不可。教育者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来改变受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作用与联系是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的;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结果使受教育者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三、教育的形态含义:由教育三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也是“教育”理念的历史实现。(一)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没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生产与生活高度一体化(人类学校教育以前的教育。制度化教育: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促进人类教育文明的发展。(二)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来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社会教育: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特点:开放性、群众性、多样性、补偿性、融合性(三)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以及建立于其上的社会形态出发: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后一种形态总是包含着对前一种教育的批判、修正和重构,彼此之间有一种历史的延续性)四、教育的本质含义: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社会性:永恒性、相对独立性、历史时代性学校出现的条件:1、生产水平发展到一定水平,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 2、语言发展到比较完备的文字形态。五、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最基本规律有两条:、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一)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教育要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制约,并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起作用。(二)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教育要求与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以及个性特征的关系——教育(教学)过程既要受教育对象身心发展、个性特征的制约,又要引导和促进教育对象的成长朝预期的培养目标健康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诸要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善于运用教育影响,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就是指这些关系与作用的总和。这些关系与作用,制约着教育的全过程。要正确协调这些关系,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3 3 、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第二节:教育的起源、发展阶段及发展趋势一、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宗教观点)错误的:生物起源说(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错误的:心里起源说(美国孟禄)错误的:劳动起源说(也叫社会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的①、人类的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②、以制造和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③、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④、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经验;⑤、教育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二、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一)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1、教育水平低2 、教育没有阶级性(二)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1、奴隶社会的教育学校名称:庠、序、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欧洲: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斯巴达教育:重视培养骁勇的军人、武士(军事体操教育)雅典教育: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政治、哲学、文学、艺术和体操等)2、封建社会的教育中国汉代:察举取士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西方教会学校(僧侣封建主)骑士学校(世俗封建主)特点: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三)近代社会的教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22、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一)、教育的终身化(法、保罗・朗格朗)、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和普及化是教育全民化的主要内涵)、教育的民主化(否定教育的 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尊重教育的自主权和相对独立性)、教育的多元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教育手段和技术的现代化如何理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1、社会生产、政治、经济的发展客观要求2、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教育学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二、教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1、教育本质,解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教育目的问题;、教育制度问题;、教育过程的规律性问题;、思想品德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性问题;、学校管理问题。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P1>P15)X(一) :萌芽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成就:中西方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我国《学记》古罗马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教育学著作:《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朱熹:《四书集注》,王守仁:《传习录》,《大学》韩愈:《师说》,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思想:儒家:“仁”“礼”强调忠孝和仁爱。墨家:“兼爱”“非攻” 理解知识途径:亲知、闻知、说知道家:“无为”“道法自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方法”或“产婆术”——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柏拉图:客观唯心主义创始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和影子亚里士多德: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公民不包括奴隶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的教育(强调教育中注意人的发展的思想来源)不足: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抽象概括的层次低;具有阶级局限性。(二)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形成时期(文艺复兴后)成就:形成独立学科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如下:[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泛智教育)标志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诞生[英]洛克“白板说”“绅士教育”《教育漫话》[瑞士]裴斯泰洛奇 进行多次产生世界影响的教育实验主张教育要遵循自然,根据儿童本性施加影响[法]卢梭《爱弥儿》性善论 [德]福禄培尔《人的教育》[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规范的学科《教育学讲授纲要》传统教育代表[美]杜威创立美国教育的首要人物《民主主义教育》教育即生活“儿童中心主义”现代教育代表不足:阶级性和世界观局限性仍有很多问题说明不科学。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实验教育学走上“唯科学主义”迷途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思辨气息很浓,过分夸大社会文化现象的价值相对性,忽视了教育中客观规律的存在。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实用主义教育学典型的“美国版”教育学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学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思想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批判教育学[ 美]鲍尔斯和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阿普尔《教育与权力》[法]布迪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制度教育学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F.乌里A.瓦斯凯M.洛布罗第二章教育的功能第一节:教育功能概述一、教育功能的含义:是指人类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二、教育功能的类型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按照作用对象);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按照作用呈现的形式);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按照作用的方向)。三、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P19)派(一)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具体包括个体个性化和个体社会化)——教育的基本功能、个体个性化:个体在社会适应、社会参与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独特性。、个体社会化:个体在出生后的发展中,习得社会化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并借以适应社会、参加社会的过程,即一个人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二)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活动和系统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科技功能和教育的人口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2)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经济发展3)教育实现了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无限的永恒的、扩大的、高效率的再生产)(4)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教育的政治功能:(1)通过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去实现教育的政治作用(2)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来为政治服务(3)教育推进着政治民主化、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3)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4)教育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功能5)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教育的科技功能: (1)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2)教育生产新的科学技术、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可以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2)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素质,改变人口质量3)教育可以使人口结构趋于合4)教育有利于人口迁移四、教育功能的限制(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过重的学业负担、唯“智”是举的做法——学生体质下降,心理问题、现存学校管理模式不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教育的功利性使教育丧失了对生命的关怀(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出现的失调乃至冲突的状态(取决于社会的性质)第二节:教育功能的影响因素 (P22—P27)X一、个体身心发展也教育的个体功能(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直至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在遗传、环境和教育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其身体和心理两方面所发生的量和质的变化。(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内发论与外银论内发论: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中国古代:孟子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美国生物学家:威尔逊)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认为人的发展由基因决定外银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荀子:人性恶论洛克:白板说)3 、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遗传、环境、教育(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人的身心发展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顺序性循序渐进量变到质变阶段性不同阶段不同要求成人化不平衡性关键期概念不同年龄及不同时期不同互补性生理机能不同方面互补机能各部分互补个别差异性个体身心发展速度差异个体身心发展质量差异(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教育的个体功能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不受人的意志而改变)、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抓住关键期,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遵循顺序,切忌揠苗助长、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不同年龄分段教学,切忌一刀切、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扬长避短,长善救失、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二、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 P25)(一)生产力对教育社会功能的影响(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社会功能的影响(三)科学技术对教育社会功能的影响(四)文化对教育社会功能的影(五)人口对教育社会功能的影响第三章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含义、广义教育目的: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过程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2、狭义教育目的:国家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一一—是教育要为社会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二是教育要培养的人应具备怎样素质结构。二、教育目的的功能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一一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第二节: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与价值取向一、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一一人们在规定教育目的时必须以一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规律为前提和依据。 (P32)*(一)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制约教育目的的确立(二)社会生产力制约教育目的的确立(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目的的确立(四)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二、教育目的确立中的价值取向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性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2、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有 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一)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注重个人价值,注重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发展代表人物:法国思想家卢梭,瑞士裴斯泰洛奇、爱伦・凯,德国福禄培尔(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使个人社会化,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代表人物:荀子、柏拉图、迪尔凯姆、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纳托尔普(三)重视个人发展和社会的价值取向: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P33)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沿革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1985《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要求全面发展;、使受教育者具有独立性。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上的。(P34)*(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社会条件四、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一)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二)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其中,体育是基础,德育是灵魂和方向,智育是核心。美育与智育、德育处于同一层次,具有促进个体朝向真、善、美发展的额功能,劳动技术教育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更是不可缺少的,五者缺一不可。(德育和智育更具基础性)第四章教师与学生第一节:教师一、教师概述(一)教师的定义:1、广义的教师是指教育活动中施加影响的人2 、狭义的教师是指以学校为其活动背景的教师(二)对教师定义的理解: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二、教师的职业角色: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父母与朋友、研究者角色三、教师的基本素质 (P41—P42)X(1)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2)对专业知识的要求、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3)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教师要有课程开发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能力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P42-P43)X(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教师个体通过不断接受新知识和提高专业能力,逐步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1、专业知识; 2、专业技能;3、专业情意(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1)教师自身要有专业发展的观念和意识2)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理论,建立专业责任感3)制定自我生涯发展规划4)积极参加在职学习和培训5)进行教育研究6)进行经常化、系统化的教学反思7)在参与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中获得专业发展第二节:学生一、学生的定义: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学习的人,主要指在校的儿童和青少年。二、学生的本质特点(一)学生是社会的人,又是自然的人(二)学生是未成熟的人,又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三)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人,又是自觉能动的人三、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第三节:良好的师生关系( P44)一、教育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1)学生中心论,代表人物法国教育家卢梭、美国教育家杜威,反对教师中心论,主张发展学生的个性,要求一切措施围绕儿童转动,力图削弱传统教育中教师所具有的那种专断性的主导作用,主张把师生关系的中心转到儿童。2)教师中心论,代表人物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师掌握了人类积累的文化知识,是知识和智慧的代表,社会价值观念的传播要靠教师的施教来完成,所以师生关系中,教师应处于中心地位,教师不但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标准、内容、方法,而且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方向具有绝对的权威。二、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P44—P46)X(二一一四)师生关系: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形成的一种特定关系,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互相对待的态度等。(一)对师生关系的多重理解、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教师方面学生方面 环境方(二)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教师方面学生方面 环境方、教师方面:(1)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2)教师的领导方式——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3)教师的智慧 (4)教师的人格因素、学生方面: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和看法、环境方面:学校的人际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主要探讨师生交往的空间和交往的频率对师生关系的影响(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社会关系——民主平等 2 、 人际关系——尊师爱生、 教育关系——教学相长 4 、 心理关系——宽容理解(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和方法、转变传统的角色心理,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变革陈旧的教育方式、热爱尊重学生,发扬教育民主、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第五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含义广义课程: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狭义课程: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历史课程……(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二、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P52)1918 美国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 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1949泰勒(现代课程理论之父)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一)知识中心课程论——即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分科设置):重视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不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巴格莱(二)社会中心课程论——即改造主义课程论: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三)学习者中心课程论:经验主义课程论 存在主义课程论经验主义课程论:彻底否定各种以学科主题为中心的传统观点,主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和需要等为价值取向,以儿童的社会活动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和教学。存在主义课程论:课程最终由学生的需要决定(要承认学生本人为他自己的存在负责)代表人物:经验主义——杜威存在主义——奈勒(四)人本主义课程论:课程以促进学习者的自我实现为目标,内容选择要关注学习者的兴趣、需要与能力……( P53)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三、课程类型:按照课程设计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形成的课程类别(P54)(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四、课程的组织: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它是一项关键而又复杂的工作,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与实施的成败。(P55-P60)X(一)课程目标:有关某门教学科目或某项教学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的指标体系——确定课程内容、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P56)(二)课程内容:学校课程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种物化形式(三)课程实施: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P57)(四)课程评价: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P58)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1)目标评价模式: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目的游离评价模式: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端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美国学者斯克里文提出背景、输入、过程、成果()模式:四个步骤——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P59)五、课程的管理:课程的管理涉及到课程的编排、组织与实施、评价与修订等问题。 (P60)第二节:新课程改革一、我国课程改革的回顾1949—— 1952年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1952年3月颁布《中学教学计划(草案)》,1952年10月颁布新中国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1953—— 1957年五个教学计划。 53—— 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第二套中小学教材。1958—— 1965年58年“大跃进”引起了“教育大革命”,大量缩减课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出现多种学制的改革实验。1966—— 1976年“文革”十年浩劫,学校课程与教学在十年动乱期间经历了一场灾难。1977—— 1985年文革结束,拨乱反正。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为十年,中小学各五年。80年出版新中国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1986—— 1991年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1992—— 2000年92年国家教委第一次将“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93年秋,新的计划突破了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第一次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颁布。此次改革在我国教育界掀起了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及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的热潮。2001——至今新课改。 (P60)新课改宗旨:改变教育教学观念,重点是转变课程的功能,具体目标和任务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现状,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新课改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二、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 P61)、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人。(本次新课改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课程功能实现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课程机构实现调整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偏多和缺乏整合的状况,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机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课程内容更贴近生活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学生学习方式得到改变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评价制度得以调整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课程实行三级管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四、课程标准(一)课程标准的定义与地位定义: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地位: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二)课程标准的作用与特点(1)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2)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建议;四、学生评价的转变( 四、学生评价的转变( P65)(3)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具体要求。(三)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结构对比(略)(四)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将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突破学科中心、改善学习方式、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性、为课程实施提供广阔空间第三节:新课程带来的变革 (P63—P67)X一、教学观念的转变(一)教师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的转变、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发生了转变、教师把学生看做是自主的学习者、教师中师生关系的转变(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程倡导探究式教学、师生、生生交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教师更倾向于自主选择教学方式二、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教学评价的转变(一)评价功能上强调促进与提高作用(二)评价主体上注重教师的互动参与(三)评价内容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一)新课程改革下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宗旨(二)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三)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评价应遵循的原则(1)评价学生发展过程原则(2)评价主体参与原则和互动原则(3)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原则(4)参与主体多元化原则(5)倡导质性评价的原则(6)评价的激励原则五、教育教学管理的转变(一)课程实行三级管理(二)课堂管理轻松、自然、和谐(三)教材选择自主化(四)课程评价多元化、方式多样化、项目多种化(五)研究性学习的管理密切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六、新课程结构的调整(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二)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三)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四)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五)新课程十分强调思想道德教育第六章课堂教学第一节:教学与教学理论一、教学的含义: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二、教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 P72)(一)萌芽期:教学的主要观念从职能主义发展到宗教道德主义再到人文主义代表人物:孔子、苏格拉底、昆体良(二)建立期:教学理论基础从哲学思辨走向心理学实证 (17世纪到20世纪)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赫尔巴特、裴斯泰洛奇赫尔巴特教育学的核心:教育性教学——把道德教育与学科知识教学统一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并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普通教育学》是科学化教学理论的标志。(三)繁荣期: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从重视知识灌输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从重视既成向重视创新转变。(20世纪至今)代表人物:杜威、蒙台梭利、布鲁纳、赞可夫、瓦根舍因、罗杰斯三、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P73— P74)*(一)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代表人物:华生 斯金纳(斯金纳的从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主要观点:(1)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2)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3)程序教学的方法——斯金纳“直线式”“分支式”(二)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代表人物:布鲁纳奥苏伯尔(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影响最大)、主要观点:(1)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2)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3)教授学科基本结构4)倡导使用发现法(三)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代表人物: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主要观点: (1)培养全人的教学目标(2)促进学生学习的非指导性教学过程(3)促进个体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式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方法(4)发挥教师的促进者作用,建立真诚、接受和理解的师生关系第二节:课堂教学设计 (P74—P81)X(二一一六)一、课堂教学设计的含义: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计划过程。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既是系统化的过程,又是充满创造性的过程( P74)程序:(1)分析教学任务,阐述教学的预期目标2)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原有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3)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度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和行为习惯4)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5)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6)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和评价四、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 P76)(一)系统分析模式——[美]心理学家加涅和布利格斯提出十个步骤(二)目标模式——即系统方法模式。强调以教学目标为基点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设计,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基本目的(由美国教学设计专家 迪克和科里 提出)(三)过程模式——由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教授肯普提出五、教学设计的内容( P78)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措施、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评价设计:1、目标参照取向的终结性评价设计; 2、过程取向的形成性评价设计。六、教学设计的方法1、启发搜索式 2、条件约束式 3、逻辑推理式第三节:课堂教学策略一、教学策略的含义(P81)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二、教学策略的特征1、指向性2、操作性3、整体综合性4、调控性5、灵活性6、层次性三、常用的课堂教学策略(P82— P86)*讲授策略、对话策略、指导策略第七章学校德育第一节:德育概述一、德育的含义广义: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影响。二、学校德育的功能(P91)(一)德育的社会功能: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二)德育的个体功能:德育对受教育者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三)德育的教育功能:1、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2、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德育与其他子系统的共性:动机作用、方向作用、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三、学校德育的地位(一)学校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学校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三)学校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第二节:德育过程一、德育过程的含义:教育者按德育目标对受教育者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意识、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过程。二、德育过程与教学过程、思想品德形成的关系(一)德育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关系:教学过程包括德育过程,两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二)从联系上来看,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从教育者角度看,德育过程是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只不过是在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下,受教育者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过程。三、德育过程的理论 (P93—P97) X(一)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行为的发生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二)价值澄清理论:创造条件,利用一切有效途径和方法帮助青少年澄清他们选择时所依据的内心价值观,并把其公之于众,这对他们进行正确选择并付诸行动是有意义的代表人物:[美]路易斯・拉斯、哈明(三)体谅关心理论: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英国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菲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四)社会学习理论: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代表人物:[美]班杜拉四、德育过程的规律( P97)*(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第三节:德育的任务、目标和内容一、德育的任务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观;2)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3)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理想和信念。二、德育的目标:德育目的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是预期的德育结果。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小学德育目标要求 初中德育目标要求高中德育目标要求(略)三、德育的内容:实施教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1)政治教育(2)思想教育(3)道德教育(4)心理健康教育(5)法制教育第四节: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一、德育的原则(一)德育原则的概念: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二)我国中小学生德育的基本原则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正面说服教育原则7、知行统一原则8、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原则9、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二、德育的途径:学校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渠道或形式(一)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二)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三)劳动(四)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五)班主任工作三、德育的方法( P103)(一)德育方法的概念: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1、说服法2、榜样法3、锻炼法4、陶冶法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6、指导自我教育法第八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第一节:班级概述( P110)一、班级的含义: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二、班级的特点1)班级的目标是使所有学生获得发展2)班级中师生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3)情感是班级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纽带4)班级中的师生交往是全面的和多方面的5)班主任和教师的人格力量使班级活动得以有效开展三、班级的历史发展班级组织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基础是16世纪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19世纪英国学校出现了“导生制”的管理模式,对班级组织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四、班级的结构( P112)(一)班级的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二)班级的角色结构(三)班级的信息沟通结构(四)班级组织的规模五、班级的功能——由班级结构和班级特点决定:社会化功能个体化功能(一)班级的社会化功能、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提供角色学习的条件,培养社会角色(二)班级的个体化功能:1、促进发展功能2、满足需求功能3、诊断功能4、矫正功能六、班级的发育过程 (P114—P115)冰(一)良好班级的基本特征:1、明确共同的目标 2、一定的组织机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TOC\o"1-5"\h\z(二)良好班级建设的原则:1、促进学生积极发展 2、以学生为主体 3、民主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三)良好班级的形成和培养:1、确定班级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级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级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第二节:班级管理( P116— P122)一、班级管理的含义:老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取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的实质是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二、班级管理的内容(一)班级组织建设(二)班级制度管理:成文的制度 非成文的制度(三)班级教学管理——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管理是班级教学管理核心: 1、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2、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3、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 4、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四)班级活动管理三、班级管理的原则:(1)全员激励原则(2)自主参与原则(3)教管结合原则( 4)情通理达原则( 5)平行管理原则( 6)协调一致原则四、班级管理的方法(P121—P122)*(一)常规管理: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二)平行管理: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三)民主管理: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四)目标管理: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第三节:班主任概述一、班主任的角色( P122)(一)班主任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护者(二)班主任是对学生产生全面影响的教育因素(三)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二、班主任的任务( P124)、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建立学生档案、操行评定、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个别教育工作、班会活动的组织三、班主任的职责(一)要做好中小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二)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三)要组织好班级体活动(四)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四、班主任的素质1)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2)具有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观和较强的教育教学和组织能力;3)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熟悉相关法律法规;4)品德高尚,为人师表;(5)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第二部分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概念: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一)连续性和阶段性并存(二)发展具有定向性与顺序性(三)与个别差异性发展表现出不平衡性(四)发展的共同性第二节:心理发展理论(P134—P137)X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互相作用中实现的。他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一下四个阶段:(1)感知运算阶段(0—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取动作经验,形成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逐渐获得课题的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阿里货运从业资格证考题
- 2025年北海货运上岗证考试多少道题
- 2025年渭南货运资格证考试题答案
- 养殖场科研服务租赁合同
- 石油开采水暖系统安装协议
- 体育场馆压桩施工合同
- 仓储中心清洁保障协议
- 居民区域净水机租赁合同协议书
- 风电场压桩施工合同
- 租车业务市场营销渠道拓展
- 心理统计与SPSS应用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SVG图形渲染性能提升
- 华南理工大学《固体理论I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女性学:女性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挑战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孟子》精读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广中医药理学期末重点
- 自贡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中班晚安大猩猩文档
- 大学美育: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大学试题(文学)-外国文学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安全生产及设备检维修风险辨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